语文各种文体阅读技巧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559287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各种文体阅读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各种文体阅读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各种文体阅读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指导 说明文的阅读步骤:跟议论文很相似,通常每段都有个中心句,这些中心句通常是事物的特征,所以是文章的重点。后面的题大都围绕这些去答题。一.说明顺序及作用. 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作用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事物(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二.说明方法及作用 1.常见的说明方法十种: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下定义、列数字、画图表、引用。2.作用格式:举例子:通过举 事例,对事物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体有力。【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引用诗句)】分类别: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 特征(事理)。打比方:将 比作 ,从而更加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 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摹状貌: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绘,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下定义: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有力。画图表: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引用实例,作用格式同“举例子”;引用数字,作用格式同“列数字”;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闻趣事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在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三.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说明文语言要求:科学、准确、严密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平时、生动。出题类型:1.加点词的作用或表达效果2.用另一个词能否替换3.加点词能否删去4.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作用格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意思及作用,有这个词更符合客观实际、更准确,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四.说明文开头的作用:1.引出说明对象2.吸引读者3.引出下文五.说明文标题的作用:1.点出说明对象2.吸引读者往下读3.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征六.说明文的说明内容(说明中心的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小说阅读指导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2、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3、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二、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3.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题的答题步骤:.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出现问题:.缺要素.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原因分析:.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四理解标题的含义。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2.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4. 以主要人物为题。5. 以特定环境为题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评价对人、事的看法。六关于写法的问题。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倒叙、插叙的作用。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插叙是指作者在叙写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3.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4.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七)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此知识点在湖南益阳的白蝴蝶花中就有考查到。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八)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事表达一种_现象(思想、品格)。(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在平常学习中要注意总结规律.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方法: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次序安排(照应论点);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论证(怎样证明)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分析论证过程: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形式: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类型:并列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递进式。5、议论文的语言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6、驳论文的阅读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7、常见考点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A、语言准确表现为: 概念使用准确;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开放性、拓展题考点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议论文备考指南一、考查范围1、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论点。2、能理解并分析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3、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理解并分析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4、理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5、能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及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6、能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补充用以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对作者的观点能做出一定的评价。二、答题技巧1、论点的位置议论文的论点有多种方式:有的用名人名言引出,有的是根据材料引出,有的由故事引出等。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要主要看议论文的如下几个位置。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2、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要分析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结合上下文,一看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如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过渡。结构上作用:主要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等;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深化文章的主旨,画龙点睛等。这个段落在文章的中间,总结是不太可能的,又因为文章的题目是中心论点,所以也不可能是点题,这样,最有可能的就是过渡。3、补充论据针对文章的观点补充用以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对这样的题目一定要看清楚举什么样的例子,针对着这样的题目,先明确本段观点,运用正面事例支撑观点,可从提示中选择也可从课外选择举名人事例,有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运用的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语言要简明流畅,内容要与上文衔接恰当,前后贯通。这个题目,只要联系现实生活,说出几个有理想的人物对我们来说是不困难的。4、议论文语言严密性考察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简洁,鲜明。这样的题型同样需要分四步走:判断,一般是不能删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客观现实,使文章的论述不够严谨等。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加上“可能”表示不确定,去掉就变成了“一定”,太绝对化,一定要结合语句去作具体分析。5、议论文结构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作者的思路就是思考的线索,把握了作者写作的思路就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时理清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先看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这样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这样的题目可以借用这样的表述模板:先通过引出论点活分论点,再用的例子或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仔细阅读文章,文章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由国外到国内,由现象到本质对事件进行分析,可见,写作思路是清晰的。6、开放性题目评价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这是开放性的题目。近几年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读感悟的探究题一直在增加,试题中经常出现“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的题型,回答此类问题时,不管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有创见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能自圆其说,就能得满分。这样的题目答案不惟一,我们可以同意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不同意,总之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情感,但有一点是需要考生注意的,那就是世界观要正确,情感态度要积极。 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 散文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 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语言的揣摩,要调动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获得主观体验,才能达到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六、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 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对比烘托 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8. 散文的思想内容 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写景状物抒情,要分析行文线索、写法、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咏物类托物言志 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现手法还有:对比衬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文言文中表示年龄的用法汇总1、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2、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3、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4、童龀ch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5、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6、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及笄:笄j,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8、加冠: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又称“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9、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 志”之意)。 10、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1、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12、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3、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14、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15、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16、从心之年:“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17、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18、耋di: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o耋di之年,指八九十岁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19、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20、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21、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22、上寿:九十为上寿。 23、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24、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附:另外称儿童的有: 1、童孺:儿童。 2、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另外称成人的有: 1、 冠者:指成年人。 2、 另外称老人的有: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