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简答题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143798568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学语文新课标试题-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试题简答题(本大题每小题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P26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简述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的关系。P33 答: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认识语文课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语文的丰富内涵。(1)语言和思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语言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向人的转变,也促进了人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2)语言是人的重要智能。(3)作为交际与思维工具的语言,是人生存、交流、发展的重要凭借,是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之必需。(4)人的智力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人的语言是一种智能,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5)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的活动就是生命的活动。(6)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人在语言发展的同时,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又凭借语言学习文化。人在学习语言作品、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7)民族语言积淀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总之,语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的性质怎么说也不仅仅是工具。3、简述识字教学应如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P59 答:(1)注意加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2)小学阶段儿童形象思维发展优于抽象思维,应优先把一些表示具体事务的汉字教给他们。(3)生活在汉字世界中的儿童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好多汉字,因此,应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新鲜感,灵活处理教材,保持儿童识字的兴趣。(4)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儿童很有兴趣。要恰当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诗性的文化。4、网络交流作文教学形式,与传统作文教学相比,具有哪些特征?P134 答:(1)不同时空不定数目的学生交流伙伴。(2)因特网作为技术支持,提供交流媒体。(3)以键盘输入为主要的交流工具。(4)主题动态形成、自由交互式的写作过程。(5)教师角色:伙伴、帮助、住处提供,而非检查者、判定者。二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从教学行为看,传统作文教学是:师-单向、个体行为;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师-生、生-生多向互动。(2)从主题看,传统作文教学是:确定、预设;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弹性、动态生成。(3)从教师角色看,传统作文教学是:传授者、检查者;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伙伴、协调、帮助。(4)从指标看,传统作文教学是:成文、规范、程式;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即时反馈、有效交流、意义建构。(5)从学习主体看,传统作文教学是:同班同学;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跨越地域、跨文化背景的伙伴。(6)从媒体工具看,传统作文教学是:纸笔;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网络与键盘。(7)从动机与气氛看,传统作文教学是:虚拟任务、被动压抑;网络交流作文教学是:真实任务、主动交流。5、简要回答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68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建议,代表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引导。(1)广泛性,是“建议”的主要取向,“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不但包括文学作品,而且包括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即就文学作品而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应进入阅读的视野,体裁风格也应是多样的,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2)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的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推荐作品和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读整本的书,鼓励网上浏览。广采博闻,开阔视野。(3)阅读应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多多益善。(4)推荐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培养学生阅读一流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品味和趣味。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基本理念?(补充问题:这四大理念的逻辑层次是怎样的?)(p152-153)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呈现出以下的逻辑层次: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前提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策略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保障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7、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应注意哪些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文化建构问题:(1)教材的课文。教材的课文篇数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应非常重视课文的构成。从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教材的课文应“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典范性,强调经典、精品、规范、示范,要让孩子读到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读到上乘作品,大师级作品。文质兼美,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化内涵,一方面指每篇课文都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一方面是从整体上看,课文的组成要从思想的、社会的、审美的、科学的等多个纬度来考虑课文的总体的文化构成,使课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时代气息,主要指“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学生建构的文化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2)课外阅读。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材料要具有广泛性。“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不但包括文学作品,而且包括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即就文学作品而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应进入阅读的视野,体裁风格也应是多样的,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的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推荐作品和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读整本的书,鼓励网上浏览。广采博闻,开阔视野。(3)阅读应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多多益善。(4)推荐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培养学生阅读一流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品味和趣味。(3)阅读过程和阅读习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阅读教学过程中,都应重视文化的建构问题,不能舍本逐末,只重视阅读的知识、阅读方法、阅读技能,要注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文化积淀。不能肢解作品,忽视整体把握和美的感受,应注意把握作品的精髓,让读者的心灵与作品碰撞。应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广泛阅读作品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方法。有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文化。8、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主要涉及哪些内容?(1)基本语法知识。主要是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和复句类型。(2)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3)文体知识。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等。(4)作家作品知识。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5)文化常识。课文涉及的一些文化常识。(6)写作知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些知识渗透、分布在阅读、写作教学的目标之中,体现学以致用和随文学习的原则。不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和表达。9、简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0.语文教育有哪些特点?P35-P37答:(1)人文性。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中的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相关练习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语文则是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所谓“艺术的空筐”。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所决定的。 (2)实践性。 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哲学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又是一种实践的能力。 由此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等。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因此,语文实践能力主要应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需要的,但是诸如语法修辞文章做法之类的知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必过多,也不必追求系统和完整。这一时期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 (3)生活化。 这是与实践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母语课程,它与外语不同。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因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应强调日常生活中习得,强调日积月累。 (4)民族化。 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汉语特别具有灵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空间特别大。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都是汉字特有的极富有创意的造字方法。汉字组词灵活,可以组成不计其数、层出不穷的词。汉语还有一个特有的词组系统,往往4个字,凝练精简,意蕴丰富,成为汉语很重要的元素。词法句法大体靠意会,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也不必以动词为中心。总之,汉语没有多少强制的规矩,它是一种真正从人的思维与表达的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汉语的文化性也特别强,尤其是它的词汇和词组系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这些相联系,我国文学以抒情性强而著称于世。中国的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诗性的文化。1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什么重要作用?(p64)(1)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2)阅读能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品位。(3)阅读能发展人的语言,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12.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p117-129)(1)首先,要改革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沟通科内课外、校内校外、课堂与节假日,合理安排学习的各个环节。以项目、活动、专题、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不以45分钟为单位组织教学。适当调度课时,以应特别的需要。引进课题研究、“长作业”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必要求作业都当堂完成、当天完成。(2)其次,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3)第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趋向是活动化和小组学习的兴起。讨论式是活动化教学和小组学习中的重要方式。(讨论式的核心在于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它指向多元解读;通过自主和合作,发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13语文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决定了怎样的评价策略?(p138-140) 答:(1)新的语文课程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决定了评价也要注意整体性。(2)新的语文课程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决定了语文评价应更多地突出开放性,能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思路思考,而不是用惟一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有独到的思路和见解。(3)新的语文课程强调了汉语文的特点,突出了语文学习中感性的作用,重视语文积累,重视培养语感,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决定了评价要重视运用定性评价的方法,运用描述性的方法,运用激励性的评语,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4)新的语文课程强了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新语文课程中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的目标,决定了评价方法也必须是多样化的。14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p117-129)答:(1)首先,要改革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沟通科内课外、校内校外、课堂与节假日,合理安排学习的各个环节。以项目、活动、专题、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不以45分钟为单位组织教学。适当调度课时,以应特别的需要。引进课题研究、“长作业”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不必要求作业都当堂完成、当天完成。(2)其次,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3)第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趋向是活动化和小组学习的兴起。讨论式是活动化教学和小组学习中的重要方式。(讨论式的核心在于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它指向多元解读;通过自主和合作,发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15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应包含哪些观点?(p71-72)答:应提倡以下一些观点: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相反,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反而会互相启发,促进学习。因而,也应该提倡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16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主要涉及哪些内容?(p77)答:(1)文字知识。如汉字的结构、笔画、笔顺等。渗透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不作为知识讲解。(2)标点符号。低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标点符号,并在阅读中逐步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用法,在写作时逐步学会使用标点符号。(3)基本语法知识。主要是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和复句类型。(4)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5)文体知识。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等。(6)作家作品知识。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7)文化常识。课文涉及的一些文化常识。(8)写作知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些知识渗透、分布在阅读、写作教学的目标之中,体现学以致用和随文学习的原则。不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阅读和表达。17为什么说语文不仅仅是工具、同时也是文化?(p26) 答:它负载着文化;它传承着文化;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18为什么说“人的语文素养是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P3435 答:(1)因为语文课程是丰富的,语文素养也是综合的,所以,语文素养在德、智、体、美诸多素质中也就处于基础的地位。因而,人的语文素养又是全面发展的基础。(2)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在内的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人的语文基本能力,也是构成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19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写作教学的策略有哪些?p84-87答:(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2)培养观察的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3)鼓励自主写作;(4)鼓励自由表达;(5)重实践,重过程;(6)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7)加强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8)重视写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0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分别是什么?p104-114答:(1)语文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2)语文教材应该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3)语文教材应注重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4)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5)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6)语文教材应该有好的创意。21、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考虑语文评价,应该注意哪些方面?p137-138(1)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2)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但更重视形成性评价;(3)不应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甚至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4)应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不能机械照搬一般评价方法 或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要建立起新的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和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