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明朝时期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在中国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何时寿终正寝?,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自学课本,说出近代教育的发展、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1)兴办新式学校,同文馆,京师大学堂,(2)废除科举: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 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 ,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1905,申报,新青年,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自学课本,说出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代表作,列举近代电影业的代表作。 1.文艺创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愚公移山,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2.电影 (1)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 (2)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 。,定军山,歌女红牡丹,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奏定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课堂展示:(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他这一思想在他参与的“变法”期间有什么具体的落实体现? 合作交流:(2)概括材料二中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师生互动:(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三则材料分别涉及戊戌变法期间、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梁启超重视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清朝晚期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这些都具有进步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前三个问题即可。第(4)问围绕发展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教育要制定恰当的发展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形式等回答即可。,尝试解答:(1)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1898年光绪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 (2)废除科举制;设立新式学堂;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 育等。 (3)废除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4)发展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制定恰当的发展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形式等。,清代新式教育的特点 (1)兴办新式学堂,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迈出了近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学习。 (3)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为近代学校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废除科举制,标志着旧的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完全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