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知识小结》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5596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知识小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单元知识小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单元知识小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提问小结,1.化学的定义?化学变化的基础和近代化学的基础?及三大化学工艺? 2.常见元素符号。及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怎么写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及怎样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子及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5.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及化学学习的特点? 6.怎样证明蜡烛火焰的温度高低?怎样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8.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9.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取班内的空气。,复习提问小结,1.药品的取用.1. “三不”原则 2.节约原则3.剩下药品处理原则: 2.如何给试管预热 3.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 4.胶头滴管:使用原则排气 吸液(垂直悬空 四不要) 5.仪器的连接及洗涤干净标准:及气密性检查方法 6.加热时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哪些?(5条) 7. 药品取用原则 (1) 块状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竖)(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原则(一斜二送三直立) (3 ). 液体药品的取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8.(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2)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3)不能加热的仪器,1.化学的定义?化学变化的基础和近代化学的基础?及三大化学工艺? 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及怎样判断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子及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药品的取用.1.“三不”原则 2.节约原则3.剩下药品处理原则: .如何给试管预热.加热时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哪些?(5条) .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 .胶头滴管:使用原则排气 吸液(垂直悬空 四不要) .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 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取班内的空气。3 . 液体药品的取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1.(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2)垫上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3)不能加热的仪器,空气复习提问:1.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现象 结论及文字表达式 3.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4条) 4.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什么要求?(3条) 5.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空气的组成各气体积分数? 6 .氧气和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与混合物定义及判断 7。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空气被污染的危害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氧气复习提问 1.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 (2)标准状况下, 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 溶于水(3)降温至 -183变成淡蓝色液体(液氧)-218变成淡蓝色固体(固氧) 2.木炭 硫 细铁丝 铝箔 镁带 红磷 蜡烛 的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木炭 硫 注意事项) 3.硫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 4. 木炭 硫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5.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2)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4)为什么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6.若未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原因? 7.(1)描述实验现象三忌(2)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一般为一光、二热、三生成(3)“烟”和“雾”的区别 8.化合反应定义和氧化反应定义及缓慢氧化反应定义及氧气有什么用途?,复习提问 1.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现象 结论及文字表达式 3.在实际操作中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分析可能的原因(4条) 4.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什么要求?(3条)及空气的组成各气体积分数? 5.点燃红磷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6.氧气和氮气及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与混合物定义及判断方法? 7.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空气被污染的危害及空气污染的防治 8.氧气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2)标准状况下, 密度比空气的大不易 溶于水(3)降温至 -183变成淡蓝色液体(液氧)-218变成淡蓝色固体 9.木炭 硫 细铁丝 铝箔 镁带 红磷 蜡烛 的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木炭 硫 注意事项) 10.硫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 11. 木炭 硫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12(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2)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4)为什么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13.若未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原因? 14.(1)描述实验现象三忌(2)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一般为一光、二热、三生成(3)“烟”和“雾”的区别 15.化合反应定义和氧化反应定义及缓慢氧化反应定义及氧气有什么用途?,复习提问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 结论及文字表达式 2.在实际操作中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分析可能的原因(4条) 3.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什么要求?(3条)及空气的组成各气体积分数? 4.点燃红磷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5.氧气和氮气及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纯净物与混合物定义及判断方法? 6.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空气被污染的危害及空气污染的防治 7.氧气的物理性质. 及木炭 硫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8. 若未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原因? 9.硫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 10(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2)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要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4)为什么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11. 木炭 硫 细铁丝 铝箔 镁带 红磷 蜡烛 的燃烧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木炭 硫 注意事项) 1.氧气的工业制法的(方法)(原理)及过程变化2.催化剂的定义 特点(一变二不变)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4 .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判断 5.(1)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6. 实验步骤(查 装 定 点 收 离 熄) 7.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4)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的原因?(5)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 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6)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7)检验和验满方法:,课题1空气*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该实验的【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原理解释: 利用足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耗尽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后,瓶内压强减小;当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流进集气瓶,增补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 *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会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消耗完。.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导管内事先未装满水* (4)能否用蜡烛或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 不能,因为蜡烛或木炭燃烧生成了气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大。 要使实验成功,对药品的选择应满足什么要求?能在空气中燃烧 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燃烧产生最好是固体 *(6)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是什么?说明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氮气N2 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7)稀有气体是纯净物吗?不 是混合物。 *(8)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三大有害气体:NO2 SO2 CO . *9.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课本30页几点加上工厂废气达标后再排放) *(10)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 要求:1.无毒无害 2.与食品不反应(化学性质不活泼) 3. 廉价易得,课题2 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硫 木炭 铁丝 铝 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别是?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分别是? *3.硫在氧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都留少量水作用分别是 *4. 木炭 硫 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了什么? *5.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中 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2)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要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 (4)为什么要等到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6.若未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能原(1).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或太少 (2).铁丝表面的锈未除去(3).铁丝预热不够(4).系在铁丝上的火柴消耗了过多的氧气 *7.做木炭和氧气反应时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 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为什么?答案: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反应完 *8.硫和氧气反应时注意: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污染空气 此反应是反应物的量不同导致反应现象不同 记住: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 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缓慢氧化反在某些条件下,物质和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包含有缓慢氧化*空气(氧气)对人类不利方面。 1 食品腐败。2 金属腐蚀。*隔绝氧气的例子:1.防止食品腐败 2.防止金属 腐蚀 3.灭火,课题3 制取氧复习提问 1.氧气的工业制法的(方法)(原理)及过程变化 2.催化剂的定义 特点(一变二不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4.(1)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及种类: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及种类: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两种)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什么位置?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 (3)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 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4)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的原因 (5)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 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7)如何检验和验满(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 氧气 *.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 (1)集气瓶内留有气泡 (2)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3)移出水槽时玻璃片没概严 *.氧气没收集满的原因:1.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药品不够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后试管炸裂的原因()加热时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排水发收集完氧气时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导管,课题3 制取氧复习提问 1.氧气的工业制法的(方法)(原理)及过程变化 2.催化剂的定义 特点(一变二不变)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4.(1)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及种类: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及种类: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两种)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什么位置?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 (3)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 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4)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的原因 (5)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 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6)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7)如何检验和验满(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 氧气,*.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 (1)集气瓶内留有气泡 (2)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3)移出水槽时玻璃片没概严 *.氧气没收集满的原因:1.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药品不够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后试管炸裂的原因()加热时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排水发收集完氧气时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导管,1.水的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2.电解水实验 【现象1】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现象2】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现象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3:结论: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4).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一: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 00g/L 是最轻的气体 :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二:用途()充探空气球(密度小)()作高能燃料(可燃性)()冶炼金属等(还原性) 四、单质与化合物和氧化物,一、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及定义 二、分子的应用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质发生了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后分子本身是否发生了改变。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无固定的组成。 三、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四:物质组成(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构成(微观):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课题2 分子和原子,五: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原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水的沸腾、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 水的沸腾宏观:液体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微观:水受热时,水分子间的间隔不断增大,水变为水蒸气 通电分解水:宏观: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微观:水在通电时,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六:活动与探究(课本50页现象解释) 七:从图中得到 哪些信息,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的定义P47 2:请从宏观和微观(分子、原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水的沸腾、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基础训练P3915 3:从水分子通电分解微观模型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基础训练P39补充的题 4.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及玻璃棒的作用) 5.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1)滤纸破损(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3)仪器不干净 6、硬水与软水:(1)定义(2)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3)硬水软化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煮沸、实验室中蒸馏 7.怎样爱护水资源?8.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三方面?P629.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10.节约用水的措施,3:水的净化 一、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二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 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一贴:二低三靠及玻璃棒的作用) 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静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馏。 三: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1)滤纸破损(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3)仪器不干净等 四、硬水与软水1、定义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1)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2)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1)肥皂水法:取等量的软水和硬水,向其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搅拌,有大量泡沫,无浮渣出现的水是软水,泡沫很少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2)蒸发法: 。 4、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1.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课本P72最上面。 2.从课本P70表4-2中得出的信息。 3.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及注意点。 4.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6.元素的定义P73 7.课本P73图4-4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分别是?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的意义。 9.熟练记忆前20号元素。,初中常见化学物质的 物质名称和化学式,我要认真完成第14次作业 一 分别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4.木炭在纯氧中燃烧: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6.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8.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9.通电分解水: 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 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氧化镁:过氧化氢:氧化铁:生石灰或氧化钙:氧化铜:,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这些性质对应的用途分别是什么?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2.石墨常用来做电刷的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性质:耐高温 能导电 润滑性 3.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是稳定还是活泼? 4.碳在高温时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5.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即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的例子。 6.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右边试管中的液体是什么?作用是?,7.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焦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课本P112 9.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分别是?课本P110 10.实验室制CO2气体的药品是什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 11.采用课本P112的装置制取CO2时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12.实验室制CO2气体的收集方法是哪一种? 13.CO2气体的验证方法 、 验满方法(包括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14.其他药品为什么不适合实验室制取CO2?,一. 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人人必过关)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两个) 2.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5.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6.水通电分解 7.木炭还原氧化铜: 8.焦炭还原氧化铁: 9.CO2通过炽热的炭层: 10.实验室制取CO2. 11.CO2与水的反应: 1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CO燃烧: 15.CO还原氧化铜: 16. CO还原氧化铁 17. 氧化钙和水反应 18.CaCO3高温煅烧分解(即工业制CO2) 19.甲烷(CH4)的燃烧 20. 乙醇(CH5OH)的燃烧,一. 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人人必过关) 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两个)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6.镁在氧气中燃烧 7.铝在氧气燃烧 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0.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11.水通电分解 12.铁和硫酸铜的反应 1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14.氧化汞受热分解 15.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16 .汞和氧气的反应 17.甲烷(CH4)的燃烧 18.CaCO3高温煅烧分解(即工业制CO2) 19.碳的不完全燃烧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21.碳还原氧化铁 22.实验室制取CO2. 23 .氢气还原氧化铜 24.氧化钙和水反应 25.CO2与水的反应: 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27.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8 . CO2通过炽热的碳层 29.CO燃烧: 30. CO还原氧化铜: 31. CO高温还原氧化铁,第七单元: 燃料的燃烧 1.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注意: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一种属性,是一个定值.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3.、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其中之一) 4、酸雨酸雨的危害及三大环境问题 5.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作燃料,被誉为“绿色能源” 6. 氢气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毒,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被誉为“清洁能源”优点;3 条 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3条 7 . 其它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8.甲烷:乙醇燃烧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9氢气 ,甲烷 ,一氧化碳 ,三种 气体的鉴别 10.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2课时 1、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铝 镁 铁 锌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铁和硫酸铜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判断常见金属活泼性的方法(1)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2)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3)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3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为什么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擦洗?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用钢刷破坏了氧化物保护膜,所以不宜用钢刷洗 4.如何鉴别真假黄金? 解答:方法一,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于试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体产生,则原样品为黄铜,若没有气体产生,则原样品为黄金。 方法二,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若金属块表面变黑且不易擦去,则原样品为黄铜;若无变化,则为真金。 5.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答: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制容器会被腐蚀。 6.要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哪些试剂? 答案:(1)锌、铜、硫酸亚铁溶液 (2)硫酸锌溶液、铁、硫酸铜溶液 7、置换反应:这种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A+BC=B+AC) 8.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9.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产生氢气。 (3).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反应出来.,3课时 一、 金属资源概况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银 常见的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1.工业炼铁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2.原理: C+O2=CO2 CO2+C=2CO 3CO+Fe2O3=2Fe+3CO2 2.一氧化碳炼铁 : 1.原理 2.现象 3.步骤 4尾气处理 3.铁制品锈蚀条件 a.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锈蚀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 c.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 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4.铁制品的防护措施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隔绝水 5.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为: (1) 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 (2) 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等)、进行“烤蓝”处理等。 (3) 改变铁的组织结构,制成不锈钢。 6. 金属资源保护方法(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 (3)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点燃,高温,高温,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1)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混合物(判断溶液)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不会分层)。 二:组成(1)溶液形成条件:物质间相互能够溶解(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4)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注意:溶质的质量指被溶解的那一部分质量在一种溶液里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三.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判断 1.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溶解在酒精中,碘的酒精溶液。溶剂不指明时指水。 2.固体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形成液体时固体 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3、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混合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但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无论水的量多少水 总是溶剂。 4.物质溶解时如果发生化学变化,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析出的沉淀或逸散的气体不是 溶质。如1.CaO溶于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Ca(OH)2,因此溶质是Ca(OH)2 ,溶剂是水如2:将大理石加到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钙,而不是HCl。但是如果盐酸过量,则溶质为HCl和氯化钙。 四: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 五:溶解时放热物质: NaOH CaO及硫酸 溶解时吸热物质:NH4Cl NH4NO3 。,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事项: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必须与溶质对应。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在一定温度下,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升高温度 加入溶剂 减少溶质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加入溶质 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事项一定温度下(决定溶解度大小的关键因素) 100克溶剂饱和状态 单位是克(四要素缺一不可) 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室温20OC)易溶 S10克可溶 S1克微溶 S1克 难溶(不溶) S0.01克 三、溶解度曲线: 1、定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图象上的点的含义:曲线上的点、曲线下方的点、曲线上方的点。 3、曲线的坡度的含义:(1)曲线越徒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2)曲线越平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小,饱和溶液降温析出的晶体就越少。 4、规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Cl);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例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Ca(OH)2。 四、溶解度的计算: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成正比,可以计算某物质的溶解度。 五、气体的溶解度规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复习溶解度1 一、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事项: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 “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必须与溶质对应。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定:继续向溶液中加入原溶质,看是否溶解能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是饱和溶液。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对大多数溶液来说:饱和溶液 升温或增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对少数溶液来说: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不饱和溶液 升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四、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溶解度2 一;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事项:一定温度下(决定溶解度大小的关键因素) 100克溶剂饱和状态 单位是克(四要素缺一不可) 、溶解度的含义:a.表示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b.求出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 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室温20度) 易溶 S10克可溶 S1克微溶 S1克 难溶(不溶) S0.01克 三、溶解度曲线: 1、定义: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溶解度曲线图象的含义: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S b.能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S的大小c.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S相等d.表示物质的S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3: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规律: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Cl);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例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Ca(OH)2。 四、物质的提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 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方法(1)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陡升型例:提纯KNO3 (2)蒸发溶剂结晶缓升型例:提纯NaCl 思考:我国有许多盐湖,当地人们有“冬捞夏晒”之说你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释吗?(冬天捞碱(NaCO3,夏天晒盐NaCl) NaCO3的S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下降NaCO3的S 减小,所以湖底有大量NaCO3 晶体析出而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旺盛所以有大量NaCl晶体析出 五、气体的溶解度规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盐酸1.打开瓶塞,瓶口出现白雾:是因为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 2.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质量分数减少。 二:硫酸无色黏稠状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注意: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做干燥剂。 1: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2.脱水性: 3.强腐蚀性 3:浓硫酸的稀释:注意:1.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三、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 1.与指示剂的反应: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与活泼金属的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 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与碱的反应: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酸 + 碱 = 盐 + 水 5.与某些盐溶液得反应AgNO3+HCl=AgCl+HNO3 Ba(NO3)2+H2SO4=BaSO4+2HNO3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四简答:1、如何检验含Cl-的化合物?先滴加AgNO3,再滴几滴稀HNO3 2、如何检验含SO42-的化合物?方法一:先滴加Ba(NO3)2,再滴几滴稀HNO3方法二:先滴几滴稀HCl,再滴加BaCl2 3、如何区分盐酸和硫酸?用BaCl2溶液,不用AgNO3溶液,碱 一、碱的物理性质1:纯净的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干燥范围:碱性气体 (NH3)中性气体 (H2、O2、N2等) 注意: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HCl、CO2、SO2、H2S等 2:选择干燥剂的条件:1.具有吸水性 2.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反应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具有腐蚀性。 CaO H2O = 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二:碱的化学性质(难溶性碱不具有碱的通性)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 + 2NaOH = Na2CO3 + H2O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CO2 + Ca(OH)2 = CaCO3 + H2O 3、与酸的反应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4、与某些盐的反应碱 + 盐 = 新碱 + 新盐难溶性碱不具有碱的通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三:简答:(1)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瓶塞?SiO2+2NaOH=Na2SiO3+H2O 打不开瓶塞 (2)怎样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入稀盐酸,是否生成气泡 (3)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1. NaOH暴露在空气中,不但吸收水分而潮解,而且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