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同一地点,太阳辐射的强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季节,太阳辐射的强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更 热,直 射,斜 射,太阳高度,A,B,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由于 表面使得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同。 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最大,最强,降低,探索规律,气温 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地球的球形,地 面,冬至,春分,夏至,夏至 太阳高度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以后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冬至太阳高度最小,物体正午影子最长,以后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北半球),物体,秋分,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黑夜,白昼,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逆时针,顺时针,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的交角。,自西向东,一年,季节变化、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6.50,问: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o的固定角。,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二分二至,3月21日 春分,6月22日 夏至,9月23日 秋分,12月22日 冬至,a,b,c,d,00,900N,900S,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几次?,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几次?,两 次,太阳高度昼长短,四季变化因此来,6、7、8月,9、10、11月,12、1、2月,3、4、5月,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相反,最多,最少,比夏季少,比冬季多,比冬季多,比夏季少,季节划分,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天文特征,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气候特征,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热 带,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非洲,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欧洲,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三、海陆分布与气候,对气温的影响(同纬度地区),对降水的影响,高,低,低,高,小,大,沿海地区降水_,内陆地区降水_,多,少,海陆性质差异,性质,受热慢 散热慢,受热快 散热快,升温快,气温高,降温快,气温低,升温慢,气温偏低,降温慢,气温偏高,总结,8月,7月,2月,1月,海洋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温月比陆地出现得迟。,四、地形地势与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阳坡_,较暖,阴坡_,较冷,迎风坡_,降水多,背风坡_,降水少,地势对气候的影响_,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读图分析:安第斯山东西两侧的景观有何差异? 为什么?,山脉的阻挡,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量产生 很大的差异,迎风坡湿润景观与背风坡荒漠景观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自海洋的水汽,五.人类活动与气候,讨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人类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城市热岛效应,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1.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影响海南岛的因素主要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2.影响北戴河成为著名的避暑胜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A,C,3.影响喜马拉雅山顶终年白雪皑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A,B,5.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产生的现象是( ) A.大气臭氧层破坏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地形雨 6.某山山脚下的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D,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