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货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009600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 货币.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四讲 货币.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四讲 货币.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 货 币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生产者自己生产的商品去换取别人生产的又为自己需要的商品过程。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相应地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立的一个商品,不可能通过自身表现自己的价值。例如,一张桌子,把它翻来覆去,即使把它砸碎也找不到它的价值。其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的表现。换句话说,商品交换过程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和实现过程。这种商品与商品相交换的关系和比例,就是交换价值。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也就是研究交换价值的发展,实际上是研究交换发展的过程,即价值的质和量如何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弄清楚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从历史上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表现为四种形式。(一)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最初的商品交换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人们并不是特意为交换而从事生产,而只是把少量多余的产品用于同其他人交换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例如:“一只绵羊=2把石斧”,这种交换是一种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带有偶然性质,且很简单,因而称之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在这里,绵羊的价值是通过与石斧的交换关系而得到表现,2把石斧就是一只绵羊价值的表现形式。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其中等式左边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要表现自己的价值,绵羊的价值不是由本身表现出来的,因此绵羊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石斧)上,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而等式右边的商品(石斧)则处于被动地位,他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是充当左边商品(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处在等价形式的地位上,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因此叫做等价形式。从这个交换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来,价值是这样表现的:1只绵羊有没有价值?有,它能换石斧。1只绵羊有多大价值?有换2把石斧那样大的价值。1、相对价值形式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绵羊)的价值,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交换,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石斧)的使用价值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之所以能够被另一种不同商品表现出来,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质,它们就不可能发生交换关系。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一只绵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假定生产1只绵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200小时,生产1把石斧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100小时。如果生产1只绵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1把石斧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50小时,这样,就有”1只绵羊=4把石斧“。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可能完全取决于该商品自身实际价值量的变动。2、等价形式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之所以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自身就是作为价值体存在的,其本身就具有价值,因而能够直接同别种商品相交换。(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人们之间彼此交换的商品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原始公社之间乃至公社内部成员之间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二是与许多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2把石斧 1件上衣1只绵羊 20斤小麦3公斤茶叶 若干其他商品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实际上就是由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扩大的价值形式与简单的价值形式相比较,价值表现比简单价值形式中表现的更为充分,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种进步,但是,这也反映了这种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即各种商品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随着交换内容的增加和交换范围的扩大,扩大的价值形式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因为这种物物交换的实现,需要同时具备许多前提条件。比如,有羊的人希望用羊去换小麦,但有小麦的人却需要茶叶,有茶叶的人需要石斧。如果有石斧的人正好需要羊,则有羊的人要经过羊换石斧,在用石斧换茶叶,最后才能用茶叶换到小麦。在这个交换过程中,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交换无法进行。例如:有石斧的人不需要羊,那么羊就卖不出去,其价值就无法实现,后面的一系列交换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在物物交换中,买者同时又是买者,买和卖局限于同一时间和空间,交换双方只有同时需要对方的产品,且在价值上大致相当,交换才能进行。(三) 一般价值形式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如果用自己的商品先去交换一种大家普遍原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在拿这种商品去交换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就比较容易实现,省去许多麻烦。这样,在商品所有者自发活动的基础上,有的商品在交换中逐渐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专门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种专门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叫一般等价物。通过它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样一来,扩大的价值形式就是过度到一般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就是:2把石斧1件上衣20斤小米 1只绵羊3公斤茶叶若其他商品这个价值形式之所以叫做一般价值形式,是因为在这个价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商品(如绵羊)上,这种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其他商品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叫做一般等价物。从等式看,一般等价形式视乎只是扩大的价值形式的颠倒。但是这一颠倒却反映了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质变。这是因为:(1)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如绵羊)的价值表现在许多商品上;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上,尽管许许多多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但是他们的价值表现却是一样的,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通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如绵羊)变现出来。(2)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每种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一种商品上,这样,一切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3)在扩大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究竟是处在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在等价形式,是不固定的;而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成了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除了一般等价物以外,其他一切商品都丧失了作为等价物的资格,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等价形式,已不再是可以逆转的了。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克服了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同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时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贝壳、牛、羊、兽皮、盐等。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第二次社会分工以后,由于出现了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商品生产,使商品交换量大大增加,范围扩大,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障碍。交换的发展要求等价物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地区上具有统一性。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此时,一种新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应运而生。(四) 货币形式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某种商品例如黄金来承担时,这种商品就形成了货币商品。也就是说,货币是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贵金属上后,价值形式就从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即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2把石斧1件上衣3公斤茶叶 1克黄金20公斤小麦若干其他商品这种价值形式产生与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货币形式与一般等价形式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一般等价物已经固定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在商品交换发展历史上,有许多商品都充当一般等价物,如牲畜、兽皮、贝壳、金银等,在这些一般等价物里面,贵金属(金银)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因为羊的各个部分不均匀,不易分割;盐容易化掉;铜、铁多了太重;还是金银这些贵金属充当货币好。贵金属之所以最后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别的,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为钴金属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同时贵金属还具有最适合当货币材料的属性。1、 黄金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2、 由于金银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3、 金银不易变质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4、 硬度小、质地均匀,便于分割和合并。因此,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在货币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是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货币来表现的。处于等价形式的货币,便成为社会公认的唯一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形成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出了货币的起源: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他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着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部的对立,既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货币出现以后,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把它看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这种现象叫做货币拜物教。二、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的演变(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的职能体现出来的。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觉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第一、 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职能是指货币以自己的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他们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这样一切其他商品都可以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商品去衡量,表现自己的价值,这个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商品变成了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尺度,即货币能以自身的价值作为尺度去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就像尺用自身的长度去衡量其他物体的长度一样。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值。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但是,商品的价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把商品的价值的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行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值标准来实现的。货币要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技术上要求给货币本身确定一个计量单位,这种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是价格标准、如我国历史用白银充当货币时,就以“两”作为货币单位,再把“两”分割为“钱”、“分”、“厘”。我国现行的货币单位为元,1元分为10角,1角分为10分;美国的货币单位也是元,1元分为100分;英国的货币单位为英镑,1英镑分为10先令,1先令分为10便士等。第二、 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作用。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易是以物易物,对交换双方来说,即是买又是卖,买和卖同时完成。但是,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式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在观念上表现了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价值的实现,则只有通过商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这种媒介作用,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这个公式的物质内容是商品以货币为媒介交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交换。在这两个阶段里,第一阶段W-G,即从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这一变化既重要又困难,它关系到商品生产者能否把商品卖出去,因此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第二阶段,G-W,即从货币形式变为商品形式。这一变化一般来说可以顺利进行。因为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有了货币就可以买到其他商品。上述两个过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货币产生以前,商品交换式直接的物物交换(WW),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统一的。货币出现以后,物物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卖和买两个阶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离,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都统一的限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交换彼此交错在一起,加强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但是商品交换中出现的买卖脱节,商品所有者在某一地方卖出商品以后不马上购买。一些人在此卖,而在彼此买,就必然会是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这就包含了出现商品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危机。第三,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只要商品流通中断,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后不立即购买他所需要的其他商品,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域而成为贮藏货币。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有了货币就能够买到任何商品。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人们还只是指剩余产品用于交换时,商品所有者取得货币后,不急于购买就把它贮藏起来。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生产商品和购销商品都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为了使生产不至于中断,就需要有一定量得货币贮藏。此外,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也会将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绝对贮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只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货币,它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条银块。第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偿还赊购赊销商品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利息等的工具。在商品流通初期,买卖商品初期都是用货币支付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各不相同,这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赊购现象,买者凭契约赊购商品时使自己成为债务人,而卖者则使自己成为债权人,到约定日期,买者以货币清偿他对卖者的债务,这时,货币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先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后来扩展到商品流通之外,用于支付货币地租、捐税、利息、工资,等等。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一方面,临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货币)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赊欠,形成一系列债务关系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不能按期偿还,支付链条中断,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导致商品生产和经营无法顺利进行,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第五、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超越出国境(国内流通领域)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货币的世界职能,实际上是货币的其他职能在世界范围的延伸,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指限于贵金属(金、银)本身。货币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必须摆脱国家的烙印,还原其作为贵金属的本来面貌,这是因为铸币和纸币的制造和发行,都是由一定的国家政权认可的,超出本国的范围便失去了法定的意义,一般不可以充当世界货币。因此,世界货币在很长时期中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和银),各国发行的纸币是不能作为世界货币的,非金属的铸币也不能作为世界货币。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少数经济发达从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国际联盟发行的纸币,例如,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日本的日元以及欧盟的欧元等,。尽管已不再有黄金作为其物质基础,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世界货币的角度,在较大的范围内流通,从根本上说是以黄金储备为基础的。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主要执行以下职能:1、作为国际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活劳动;2、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存款等。上述的货币五种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不同方面共同表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是随着一般等价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同时形成的,而后才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二) 货币形式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共同接受的价值替化身,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岁月中,货币的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和发展过程。1、 实物货币阶段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它是货币形态的最初原始形式。实物货币的特点是,它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即实物货币是以商品本身的价值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货币商品本身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决定了货币商品的价值,又决定了实物货币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经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是贝。实物货币存在着不少缺点,如有些食物货币体积太大,不易携带;有的质地不均匀,不易分割;有的质量很不稳定,不易保存等。所以,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实物货币必然逐步被金属货币所代替。2、 贵金属货币阶段铁器的出现,引起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由于冶金技术的提高,使金属成为商品参加到交换的行列中去,于是导致了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过渡。起初有用铁等贱金属作为货币的,但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域的限制,货币材料逐步固定到贵金属(金或银)身上。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没有固定的形状和重量,在每次商品交易中都需要鉴定其成色,称分量,十分不便。于是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有些著名的富商和商号便在金银条块上烙上自己的印记,用自己的信誉来表证这些金银条块的成色和重量。这就是铸币的萌芽。当市场范围比较小的时候,个别富商的印记还可以起证明作用,但是当市场范围扩大以后,个人信用就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了,于是产生了由国家铸造的铸币。所谓的铸币,就是由国家印记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表明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是货币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奠定了货币制度的基础。最初各国的铸币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后来逐渐过渡到圆形,这是因为圆形最便于携带且不易磨损。在历史上,早在公元前的几十世纪,埃及、希腊等国家就有了铸币。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铜和金,始于商周之际,战国时期已盛行多种形状的铜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有金币和铜币;宋代以后逐渐以银代替黄金;到了清代开始铸造银元。3、代用货币阶段(铸币纸币阶段)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由于不断磨损使重量减轻成为不足价的货币,但是 这种不足价的货币仍然可以和足值的铸币一样,照样充当流通手段。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只是起一种媒介作用,它在商品所有者手中只有短暂的停留。人们关心的不在于货币是否足值,而在于它能否与足值货币一样换回同等的东西。这种情况表明金属货币可以用一种价值符号来代替,不过,货币符号本身需要得到客观的社会公认,在加上由于金银的开采跟不上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的需要,就逐渐产生了代用货币。代用货币的基本特征是作为货币的物品本身的价值低于它所代表的货币阶段,它的形态有国家铸造的不足值得铸币、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种代用货币所代表的是金属货币,在形式上发挥着交换媒介的作用。代用货币产生的可能性在于,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只是交换的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对于交易者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货币本身有无价值,而是它能否起媒介作用。这就产生了价值符号或代用货币代替真实货币的可能性。代用货币比较完善的形式是纸币。纸币的优点是:(1)成本低。(2)便于携带和运输。(3)可以避免金属货币流通中产生的问题。我国是最早采用纸币的国家,早在10世纪末的北宋年间,就已开始印发纸币,当时叫“交子”,宋代以后,正式的纸币慢慢普遍起来。元代则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通元宝交钞”。清代则有“大清宝钞”,都是典型的纸币。现在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几乎都是纸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用货币。4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货币。是代表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汇票等,其中银行券是主要形式。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的出现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结果。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各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这就使信用货币应运而生。信用货币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但它产生以后,既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又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在市场上流通。信用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是以信用为基础,发行人的信用如何,对信用货币的流通影响极大。现代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制度得到了广泛地发展,较大数额的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人们在购买消费时,也经常使用信用卡。三、 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一) 货币流通规律1、 含义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货币的投放量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决定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决定因素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表现为商品流通,货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是由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取决于流通中商品的数量。但货币流通又与商品流通有所不同,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后,经过交换就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却一直停留在流通领域中,不断地为商品流通做中介,这样,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取决于下列因素:1) 流通中待销售的商品数量。2) 商品价格水平。3) 货币流通速度。其中商品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现如下:上述公式没有考虑赊购赊销延期支付的因素,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商品买卖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进行。这样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需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所有的一切,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因此,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上述关于货币流通量的公式应作适当调整,这样,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就需要有如下改变:上述货币流通规律是指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它决定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同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保持一致。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需要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反之,会引起物价下跌,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起到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因而不会引起持续的物价上涨,也不会引起持续的物价下跌。(三)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1、 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纸币总量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于货币需要量的规律。它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纸币只所以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由于国家的强力支持,由于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无论纸币发行多少,他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因此,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根据这一前提,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例如,商品流通需要10亿元金币,国家发行10亿元的纸币代替金币流通,这样,10亿元纸币代表10亿元金币的价值,每1元纸币的购买力同1元金币相等。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这种现象被马克思称之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伴之以物价上涨。假如在上例中,国家发行20亿元纸币投入流通,则每1元纸币只能代表0.5元金币,从而价格为1元金币的商品,需要用2元纸币才能买到,即物价上涨了1倍。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在金属货币条件下,由于金银本身具有价值,过多的金币或隐蔽或自动地退出流通,被储藏起来,使流通中货币量与需要量相适应,因此,不会出现货币过多而使物价上涨的现象。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只能靠减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来与客观需要相适应,这就必然使物价上涨。所以纸币的流通规律可表述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一致。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这种现象被马克思称之为通货膨胀。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为: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的经济现象,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物价水平也叫物价水平,是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如果一般物价水平在上升,说明通货膨胀的态势在加强。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平均递增率 通货膨胀程度2%3% 基本稳定9%以内 温和型通货膨胀10%以上 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1)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看: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一般是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而受益者则是利润的获得者。(2)从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违背未被预期的条件下,它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原来借款100元,现在已经贬值)。(3)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来看,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社会需要虚增,一方面刺激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造成劣质滞销商品旺销,过会造成生产秩序紊乱和资源的过度浪费性使用,降低国民经济效益。(4)A.从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公众预期的条件下,它造成货币贬值,是货币发行当局获得发行收入。B.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工资增长率时,会使工人的一部分转化为企业利润。C.当通货膨胀高于银行货款利率时,银行利润被转移到借款者手中,形成生产者的资本积累。如果通货膨胀一旦被公众预期,公众对纸币的信心产生动摇,人们会抛出纸币抢购商品,就会刺激消费增加,而减少资本积累。(5)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内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存在潜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它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长期内由于不可能有无限的潜在生产要素可供货币启动,也不可能长期存在通货膨胀而不被人们预期,它对长期经济增长不但不能促进,而且会产生危害作用。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以保证经济正常运行。2、纸币流通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的纸币供应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通俗的说。就是纸币发行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下降的现象。它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即物价出现负增长。一般物价水平是指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价格水平,既包括整体商品和劳务等价格水平,单一商品或某一部门商品价格下降并不构成通货紧缩。所谓持续下降是指一般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持续下降的期限,由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通货紧缩具有不同的特征,期限有长有短,一般来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半年以下的现象可称之为通货紧缩迹象。但以下两种不构成通货紧缩:(1)由于生产效率和竞争成本优势,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流通成本降低,致使产品价格趋于下降,加上更多的企业将生产过程转入低工资成本的国家,消费者对产品支付的价格更低。(2)尽管产品的价格与以前一样,但是企业通过增加产品数量并提高质量,相对价格有所下降,这也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通货紧缩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据统计,英国自1800年以来发生了78次通货紧缩;瑞典自1930年以来发生了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1864年以来发生了34年通货紧缩。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紧缩的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令人记忆犹新: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的一般物价全面下跌。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实际上,“通缩”和“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因此,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二、 信 用(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引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在偿还。所以,信用是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1、 产生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最初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差异。这时,贫困的家庭缺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向富裕家庭借债,通过借贷调剂余缺,这就产生了信用。(一) 发展1、原始社会的信用。原始形态的信用大多是实物的借贷。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货币借贷。在不断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由于生产的季节性、生产周期长短不一、商品购销地点距离远近等原因,使商品买卖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有时不能一致,要求商品买卖采取延期支付的形式,即信用贸易。卖者因赊销商品成为债权人,而买者因赊销商品成为债务人,到了约定还款期限再偿还所欠货款,货币在信用贸易中成为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于信用贸易。它产生后又促进了信用贸易的发展,使商品交易的买卖关系转化为债权与债务的信用关系,使信用活动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货币借贷,实物借贷相对减少。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货币借贷,这种货币借贷在当时主要表现形式是高利贷。高利贷是古老的生息资本,它盘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小生产者。高利贷对社会生产力起了破坏作用,使生产者陷于贫困,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者,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3、资本主义社会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之后,货币借贷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高利贷资本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反对高利贷,要求利息率下降到平均利息率,使信用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分散的小生产,使主要以小生产为剥削对象的高利贷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就发展起来。随着资本关系的发展,直接货币借贷有逐渐被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关系所代替。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必要资本限额增大,只有集中大量资本,才能经营生产。货币借贷关系适应这种要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行股票的方式。人们通过发行股票集聚社会上货币资本来组织股份公司制企业。购买股票的货币虽然不能象一般贷款那样定期收回,但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收回付出的货币。社会类型信用形式原始社会实物信贷奴隶社会货币信贷(高利贷)封建社会信用贸易(赊购)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向银行借款)股票(二) 信用形式和社会信用体系1、信用形式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消费信用等。(1)商业信用这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式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品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在商业信用中,债权人为确保自己的债权,要求掌握书面的债权凭证,以证明所发生的债务关系并保证债务人按期偿还。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在各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在生产正常进行,保证资本循环中资本形态依次转化,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银行信用的业务:银行信用主要由银行来办理。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银行的信用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易吸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A.职能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B.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C.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主要有以下方式:A.票据贴现。票据持有者为了融通资金,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兑取现金,就叫做票据贴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实际上是发放短期贷款,并按当时利率获取相应的利息。B.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银行以借款者有一定的抵押品作为保证条件的发放贷款,抵押品可以是商品、房地产、各种有价证券等。借款者到期如不能归还贷款,银行则有权处理抵押品。信用贷款不需要以抵押品作保证,但利息较高,有时还要附加一些其他条件。C.投资业务。即从事购买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如通过购买股票,成为其他企业的股东;或通过购买政府公债、公司债券等,形成一种长期贷款形式。(3)国家信用这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通常以放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券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公债通常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股份公司和个人推销。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发行国库券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急需的国库开支。(4)企业信用。这是指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作为资本使用者之间建立起来的直接融资关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就会产生企业信用。其中,债券到期需要还本、付息。股票售出不退,不存在本金返还问题,但要以获得股息、红利等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5)消费信用。这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用等。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一部分。在贷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赊账、分期付款都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发放消费信贷时,根据接收贷款的对象不同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并以此作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的一种手段。它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消费和促进生产发展,暂时缓和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消费信用使消费者提前动用了未来的收入,会使将来的购买力缩小,加深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商业经济的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