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999917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集萃一、【甲】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乙】 一屠晚归,提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 朝的 。 2.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及走,又从之 ( ) 直十余金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其一犬坐于前 ( )3.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 ,地点都是 ;甲文表现的是屠户和 狼的斗争,乙文表现的是屠户和 狼的斗争。4.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 ”。5.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 ;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 ,乙文则突出了狼的 。6.甲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胜利显示了他的 ,乙文中的屠户刀劈两狼突出了他的 。7.乙文后面还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 ,评论的原文是“ , , ? 。”如果给甲文也加一段与乙文相类的评论,该怎样说?【参考答案】 1.清;蒲松龄。 2.跑;同“值”;原来;像狗一样。 3.天快黑的时候、途中;一只、两只。 4.惧。 5.贪婪;愚蠢、狡猾。 6.机智、聪明;勇敢、警觉。 7.点明主题、默写略;甲文评论略。 二、A、 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B、 七擒猛获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咸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6分) (1)夙夜忧叹 ( ) (2)深入不毛 ( ) (3)至于斟酌损益( ) (4)向者不知虚实 ( ) (5)纵使更战 ( ) (6)获止不去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的大事也。 (2) 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身。 23、A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猛获哪件发生得更早些?(3分) 24、结合A、B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_答案21、(1)早上;(2)庄稼;(3)掌握分寸 (4)早先 (5)再,又;(6)离开 22、(1)先帝了解我处事把握有度,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现在承蒙你让我观看了军营的部署,如果只有如此,我一定可以打败你们。 23、“南方已定”指诸葛亮七擒七获孟获,使“南人不复反”。七擒孟获发生在前。 24、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知恩图报,心胸宽阔,有远见卓识的人。启示略。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二)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5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容。(4分)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夙夜忧叹 夙夜:庶竭驽钝 驽钝:属以后事 属:若嗣子可辅 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8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一点即可)(3分) 答案 5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受遗诏。 评分:本题4分,每一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早晚: 比喻才能平庸。 委托,交付。 辅助,协助。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 7答案: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8 1答案举例: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 评分:本题3分,只答其中一个方面符合要求即可。四、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怠:懈怠。箧:书箱。舍:学舍,书馆。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 10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3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答案10(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1分) 11(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每小题1分) 12(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 (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分) 13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答到一个方面给2分,答到两个方面给3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分)五、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度已失期_ 为天下唱_ 陈胜佐之_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广故数言欲亡A 野芳发而幽香 B 既克,公问其故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扶苏以数谏故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以物喜帝感其诚 勿以善小而不为【 】9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10翻译下列句子。(4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 11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甲 乙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3分)答: 六、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选自陈涉世家)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度已失期_ 为天下唱_ 陈胜佐之_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广故数言欲亡A 野芳发而幽香 B 既克,公问其故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为之说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扶苏以数谏故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不以物喜帝感其诚 勿以善小而不为【 】9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10翻译下列句子。(4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 11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甲 乙 12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3分)答: 答案7(4分)估计倡导帮助、协助、辅佐等冒充、假托、假装等(每个词1分)8(3分)D9(2分)B10(4分)扶苏因为屡次劝戒(应为“谏”字,估计是字打错了)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以”、“数”、“将”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05分)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翻译不正确,整个句子没有翻译出反问语气的分别扣05分)11(2分)【甲】陈胜起义的原因和对形势的分析。【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12(3分)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每点1分,能概括出相关的才能,意思对即可)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短文,完成第10第13题。(16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王嘉拾遗记)注: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笈:书籍。庵:茅草小屋。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0填空。(5分)(1)甲文中加点的“加冠”的意思是 。乙文中加点的“会意”的意思是 。(2分) (2)甲文中作者写自己加冠以后求师的情况,先写 ,再写 ,最后写 。(3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尝趋百里外 ( )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 题其衣裳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分)答: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2分)答: 13请选用一句诗或对联来概括这两段文字体现出来的共同意思,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诗句或对联: (1分) 理由答案10(1)到了成年;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各1分)(2)参考答案:叩问之难 旅途之艰 生活之苦(字句不要求完全一致,意对即可,但顺序不能颠倒。每空1分,计3分)11(1)等到 (2)曾经 (3)即使 (4)写(4分) 12该题考的是理解句子的意思。(4分) (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很多知识(终于还是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2分) (2)(一个)人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意思对即可)(2分)13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答案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诗一句即可,1分)理由:上述两段文字均揭示了学习须不怕艰苦,勤学不辍的道理,与所选对联(诗句)的含义一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