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和专业需要为本 真正改革中职课程设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779889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生和专业需要为本 真正改革中职课程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学生和专业需要为本 真正改革中职课程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学生和专业需要为本 真正改革中职课程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学生和专业需要为本 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之我见牛 耀 璞中职学校招生难、流失严重的现象众所周知。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应该招收初中毕业生。所谓毕业生,应该是在中学各学科达到毕业要求的标准;而所谓毕业,则是应各学科至少应该达到及格水平。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尤其是近几年,不但招来的学生文化基础很差,甚至已经在社会上闯荡、蒙混几年终未出头的我们都劝其来校学习;另一部分应届生,也是中考总分少得近乎可怜的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就是初中流失生或是根本不可能和未曾完成学业的。更有一部分,是那些几乎连小学知识都不会的、未曾上过初中的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给他们打来的长期的打击,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厌倦甚至是痛恨课堂。而我们却感觉良好的、像是自己有回天之术一般,让他们坐在课堂上中规中矩,谁也做不到!在无法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就必须敢于面对;要彻底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中职学校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难度过大。但是,我们所使用的文化课教材,却是专家们按照已经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水平选编的,内容基本等同于高中知识水平。因而,对学生而言,难度肯定极大,就像是我们让做烟花爆竹的人听专家讲原子弹制造原理一样,几乎就是在听天书。于是,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那儿丝毫听不进去,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装腔作势的按照我们学校的规定和程序去像模像样的讲课。学生在这不得不上的课堂上异常难受,没有任何收获;老师虽然也在课前努力准备,课上费尽心机,但却感觉不到学生由于自己的努力付出而得到的任何提高和收获。因而,便导致文化课堂的学生受罪、老师受累和宝贵时间毫无意义的无效浪费。我们知道,招生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并不是让学生来学校转一圈以后再流失。与其让人来看看我们的不好后转身离开,就不如不让人家来。起码,他不来,就不会看到我们的短板,也不会因此再给学校做负面宣传。因此,我们觉得,招生后更加关键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学生的接受特点和需要设置我们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我们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要留住学生,让学生深深觉得,学校时时刻刻都是在为他们提高技术而想方设法,老师也在为了他们而不辞辛苦。尤其是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我们明明知道学生基本学不会文化课,但是为了不违背上级政策,却要违背事实而顺从上级意愿的安排各种由专家并不十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坐在办公室想象出来的课程设置以及内容选择,岂不是自断出路吗?以我校雕塑专业为例,这些学生将来就业范围基本锁定在本县。但是,按照上级要求,就要必须开设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英语等。第一,将来基本没有用处,第二,学生也根本听不懂。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如何掌握绘画技巧,然后将这种技巧运用体现到泥塑作品中去。当然,一些公共课比如体育、计算机、思想品质教育等还是必须开设的。在让学生无聊的浪费时间和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之间,我们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这个专业只开设了语数外当中的语文。其他课程都是与泥塑相关的理论和专业课程。实践证明:我们这样安排符合学生需要,也切合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求。经过了解,家长也比较认可。所以,经过调整以后,泥塑专业学生流失率大大降低;更主要的,学生兴趣提升了,时间能够真正产生效益了,这种效益也是学生们能够切实感觉得到的。计算机专业,也是一样。按上级要求,语数外需要每周达到至少四课时,而全部排满只有34课时,除了公共课占用的10课时左右,所谓的专业课只剩下区区10课时。每节课又要占用时间讲一些专业理论,那么真正用于技术训练的时间所剩无几了。虽然说专业训练较文化课难度小,但是也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上手就会、就熟那样简单,同样需要时间。最直接的,由于学生感觉不到提高和收获,他会转身去选择别的学校。即使是未曾流失、仍然痛苦的坚持的,也是那些让老师和领导头疼无奈的玩儿手机一族!更加矛盾的是,上级明确要求,专业与文化课比例为3:2。按照要求开设课程课时从哪儿来?专业训练时间如何保证?如果保证不了训练时间,任何聪明的人都难以达到专业标准。那么,我们将来教出来的学生,不又是一批新的渣滓吗?小学、初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的后天生长不良,如果按照学历教育模式设置课程、选择内容,无疑就是在继续拓展、延伸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更为严重的后果,将来就是给社会输送根本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业人员,去生产不合格产品,然后让整个社会包括我们在内的人接受这种不合格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惩罚和灾难!道理就这么简单。正是基于这种担忧,我们对各专业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设置改革。语数外在一年级已经减到了每周两课时。较大量的添加专业课程,特别是涉及学生动手方面的实践训练,一调再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首先留住学生,然后再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展示、比赛等激励学生提高技术水平,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感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促使学生再回头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去促进技术的更进一步提升。回头再说计算机专业,如果学生毕业后,连基本的文字录入都十分生疏,其它技术根本就无从谈起,不用测试,水平也不会理想。所以,我们调整课时比例,每周安排6课时打字训练,每月要测试学生打字正确率和速度。其它相关课程也都做了调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基础更差。于是,为了不无效的浪费时间,我们同样精简文化课比例,大量的安排绘画与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实训课程。这样以来,学生有了兴趣,家长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变化和提高。所以,今年,只学前教育专业就招生四个教学班共140多人,且流失大大降低。即便如此,我们也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尤其教材中很难理解而以后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可以在经教务处研究同意的情况下略去不讲,但同时,必须补充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相关知识即教材的校本化。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接受!因为我们面对的就是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益;也只有这样,也才能逐步走活职业教育这盘近乎残局的棋!其次就是,我们的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由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像普中教育那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摸索,更没有像普通教育那样有那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只是表现在理论上,挂在嘴上。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够产生效益的措施在哪儿?这些年来,中央政府确实想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地方政府为了让其上级高兴,便纷纷做出各种各看似花哨却没有任何效果的优美姿态去讨好上级。如果不加保留的说句真话,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根本就是在照搬和套用普通教育的一套模式,什么上课、作业、考试等等。殊不知,学生对这一套早已司空见惯,对这套把戏已经恨之入骨。然而,我们却要仍然视若至宝,想着仍然依靠这种方法改变学生,岂不是异想天开吗?这学期以来,我们根据专业课教学进展情况,也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机会,分专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例如,这学期刚搬进新教学楼,各方面环境焕然一新,但却显得有些单调,于是让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不同专业分别对自己的教室进行文化装饰。虽然看似与教学无关,但学生们却异常用心。他们会认真的构思,精心的设计、布置。有时他们会自行购买一些材料,从网络上找到一些参考资料自觉而又煞有介事的努力精心做到每一步。让老师和领导十分高兴。如果是在枯燥的课堂上,这种情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的。还有,计算机专业,我们为及时了解学生文字录入训练情况,由专业组举办学生文字录入比赛,学生也是兴趣盎然,甚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波好动,乐于自我展示,加上她们多年想展示而被剥夺机会的极大压抑,促使她们凡活动都想参加。而且,不少是她们自己组织编排的。虽然并不成熟,但毕竟在这组织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无意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相比之下,课堂上我们用各种规矩约束无效、各种纪律限制无果,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让人出乎意料的积极性,足以说明我们的预想是不符合学生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单纯基于这一点,我们早就应该加以调整。上学的是学生,上课的也是学生,而设置课程和选择内容确实我们凭着想象做出来的。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学校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态,努力的让学生活动不断、形式多样。在学校的总导向和老师们的指导下,把学生从单一而又感觉枯燥的课堂上解放出来,减轻了他们的上课压力,增添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乐学愿做。许多专业技能在活动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形式的选择、内容的编排、同学间的交流、跟领导和老师的沟通以及相互间的写作等,拓展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范围。同时,对老师也是一种解脱和重新定位。第三、学校的思想教育过于僵化,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空口说教层面上,不能让人心服诚悦。说到学生管理,作为学校,以为我制定了制度,你学生就应该被圈定在规范之内。而且,我们的制度无非就是不许干这个,禁止做那个等等而已。试想,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上班之余,同学朋友之间可以喝喝酒、聊聊天、相互走动走动,还可以上上网休闲娱乐一番。而学生们在学校里,尤其是住宿生,我们既不让他们干这个,又禁止他们做那个,而他们比我们精力更加充沛、体力更为富余,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时间更充裕,加上他们的好奇心强、急欲尝试的心理特点,单靠这不许、那禁止就让他们安静的待在那儿,除非他们是机器,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许干这、不许做那也可以,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俗话说,治理荒地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如果我们不去种庄稼,却又想着荒地不荒,那就只能将这块荒地封闭起来。但是,学生不能被我们封闭!学校可否这样安排,比如,安排相应的健身设施,让学生可以消耗体力;利用网络让学生可以消耗时间,安排适当的活动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等。再有,作为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手机上网。所以,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在公共环境装上电视,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看看节目,或许这里面有着他们需要的信息,或许通过某个节目激活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兴奋细胞,会对他的一生有积极作用;若果能够有效组织,还可以考虑开放学校机房,有限制的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填补、充实、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等。这都是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单靠政教和班主任的各种严令禁止。在这,似乎更应该重新学习大禹治水的哲理内涵,学会疏导。至于疏导的方向,学校完全可以设定并加以限制。单一的围追堵截,是绝对不可靠,更是不科学的。总之,中等职业学校要想真正翻身,就必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运用职业教育自己的管理方略,打造出区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真正属于职业教育自己的过硬品牌!个人意见,尚不成熟,愿与同行商榷。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