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6792972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指导思想依据2011年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学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专业培养目标。 (二)命题原则根据福建省高职单招数学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1思想性: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科学性: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做到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材料简洁、明确,参考答案合理、准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试题的难度要求适当,思考量、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考生的发展潜力。3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 笔试 。2考试时间: 120 分钟。3试卷满分: 100 分。4内容比例:立体几何 约占5%;平面解析几何 约占20%;其他 约占75%.5题型比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解答题包含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三种形式。各种题型比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30%,填空题25%,解答题45%。 6试题难度:基础题70%;中等难度题20%;较难题10%。7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三、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本考试大纲以教育部2009年新颁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三项技能和四项能力(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考核要求: 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基础模块的内容,以教育部公布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一)集合1.理解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能够熟练地应用“”和“”,熟练区分“”和“”的不同。2. 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能够灵活地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具体集合;能够准确地区分“五个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及其符号。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能够分清子集与真子集的联系与区别,分清集合间的三种关系和对应的符号,能准确应用集合与集合关系的符号和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能够很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对用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运算,会用数轴帮助解决。5.了解充要条件。能够正确区分一些简单的“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实例。(二)不等式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记不等式的三条性质,会根据不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写出九种区间所表示的集合意义和几何意义,能够直接应用区间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并能将一些问题(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结果表示成区间形式。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能够熟练地作出简单二次函数的草图,根据图像写出对应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三)函数1.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够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明白函数的“三要素”。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仅限含分母,开平方及两者综合的函数)、函数值和值域。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会根据题意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列出函数的表格,并能根据作函数图像的具体步骤作出图像。作图像时,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函数值。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能够根据函数图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和单调区间。理解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和图像判断函数的奇偶性。4.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会根据简单的目标函数(含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作出图像,并能用函数观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对根式形式和分数指数幂形式进行熟练转化,并会用计算器求出它们的值。能够熟练运用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计算和化简式子。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从简单函数中辨别出幂函数。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并举例,能根据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能够熟练地对指数式和对数式进行互化并应用,熟记对数的性质()。理解并能区别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记住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能作简单应用,会用计算器熟练计算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和一般对数的值。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能举出简单的对数函数例子,会描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能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题。五、三角函数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陈述正角、负角、零角的规定;对所给角能判断它是象限角还是界限角;能根据终边相同角的定义写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和规定范围内的角。2.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能够快速地把角由角度换算为弧度或由弧度换算为角度(可借助计算器)。3.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能结合图形理解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根据概念:理解这三种函数的定义域;判别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正负;理解并熟记界限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4.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能利用计算器熟练求解一般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5.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根据三角函数概念理解这两个基本关系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6. 了解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了解以上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这三类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化简或证明。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够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写出正弦函数的性质。8、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能根据余弦函数图像说出余弦函数的性质。9、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10、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能够熟练利用计算器求已知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在指定范围内的角。六、数列1.了解数列的概念。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并写出通项公式。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会利用已知公式中的三个量求第四个量的计算。4.了解数列实际应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简单问题。七、平面向量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利用平面中的向量(图形)分析有关概念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会利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和数乘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运算。3.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会用向量的坐标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判断向量是否共性。4.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理解用坐标表示内积、用坐标表示向量垂直关系。八、直线和圆的方程1.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利用斜率公式进行倾斜角和斜率的计算。3.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灵活应用两种方程进行直线的有关计算。4.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理解几种形式方程的相互转化,由一般式方程求直线的斜率。5.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会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6.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会求过一点且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7.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会求过一点且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由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圆的方程。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会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会用直线与圆的方程解决非常简单的应用题。九、立体几何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初步了解平面的性质,了解确定平面的条件。2.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几种平行关系的判定与性质。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会利用简单的空间图形进行有关角的计算。4.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会借助空间图形理解积种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5.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了解几种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与体积。十、概率与统计初步1.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利用分类、分步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2.理解随机事件。会判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3.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会求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4.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5.理解总体与样本。能判断某实验过程的总体、个体与样本。6.了解抽样方法。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等抽样方法。7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利用均值、标准差,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做出判断。8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附: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姓名 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103%) 1、设全集则( )A、 B、 C、 D、2、(2x-1)(x+3)0解集为()A、 B、C、 D、 3、是x=2的( )条件A、充分且不必要 B、必要且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4、二次函数在( )内是单调递增函数。 A、B、C、D、5、设自变量,下列是奇函数的是() A、y=x-2B、y=3x2-1 C、y=-|2x| D、y=-4x6、函数的定义域是( )A、 B、 C、 D、 7、等比数列的第8项是 ( )A、 B、 C、 D、8、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A、 B、 C、 D、 9、圆方程为x2y22x6y20的圆心坐标与半径分别是( )A、 B、 C、 D、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一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B、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C、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等长线段必平行。D、若平面外的直线a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a平面。二、 填空题(122%)1、集合1,2,3的子集共有_个。2、的解集为_。3、若f(x)= ,则f(2)= 。4、求近似值+= (精确到0.0001)。5、已知,且,那么= (精确到) 6、= 。7、两点A(-3,1)与B(2,-4)间的距离是 。8、已知斜线长是它在平面上射影长的1.5倍,则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 (精确到)。9、在20张奖券中,有1张一等奖,3张二等奖,从中任抽一张,则中奖的概率是 。10、的最大值是 。11、在等差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前8项之和_。12、用数字1,2,3,4可以组成 个三位数。三、解答题:46%(共7题,1,2,3每题6分,4,5,6,7每题7分。)1、已知集合,则AB,2、求证:3、解不等式:4、已知直线并且垂直于直线,求:(1)直线方程(2)直线与的交点坐标。5、若上是减函数,且,求m的范围。6、一个阶梯教室里设有30排座位,每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130个座位,则这个教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7、已知圆经过点P(2,-1),圆心在直线2x+y=0上,并且与直线y=x-1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03%)1.B 2.C 3.B 4.A 5.D 6.C 7.C 8.B 9.B 10.D 二、 填空题(122%)1. 8 2. 3. 7 4. 2.6348 5. 6. 7. 8. 9. 10. 5 11. 12 12. 64三、解答题:46%(共7题,前3题每题6分,后4题每题7分。)1.解: 画数轴表示2.解:证明=3.解: 或 不等式解集是 4.解:(1) (2),解得: 直线与的交点坐标为:5.解: 上是减函数,且 6.解: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问题。 依题意得 答:这个教室一共有2160个座位。7.解: 设圆心为M(a,b),半径为r,则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依题意得:解得或所求圆的方程为或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