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5270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兰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兰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4分)1. (8分) (2019高三上大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书面语有文言与白话之分。一般而言,文言与白话的区别,主要在于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大部分汉语史研究者认为,先秦时期的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一致,汉魏以后二者出现分离现象,即口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新变化,而书面语仍然以先秦典籍中的词汇、语法、句法等为标准,这就形成了文言。白话相对于文言而言,与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大约萌芽于汉魏之际。魏晋以后,尤其到了唐代,文白分野渐趋明显。古白话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累,至宋代有了质的飞跃。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口语向书面语领域的“渗透”加速,同时代的口语大量出现在书面语中;其二,口语进入书面语,涉及的文体进一步扩展,文学作品之外,以文言为主要载体的儒学及史学著作中也出现了白话。由此而始,古白话突破了文言的藩篱,渐渐登上大雅之堂。大量口语词、方言词进入文学语言,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之一。经过文学作品的传播,这些词汇与原有的普通词语渐渐取得并存的地位,并在以后的发展中显示出不同的生命力。这一特点在宋代的诗、词、文中都有所表现。人论宋诗,皆曰“以文为诗”,而口语入诗正是其重要表现之一。词在宋代的繁荣,也使口语进入书面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宋代文学的各种文体,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口语化的特色。除了文学作品,更值得重视的是,受禅宗语录影响而产生的宋儒语录以及史学著作等非文学作品,也开始大量使用白话,形成对正统文言语体的重大突破。文言何以成为正统?就在它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它是儒家原典本有的语体,继而成为儒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宋儒语录与史著中出现白话,无疑大大动摇了文言的正统地位。白话书面语在宋代多种文体中大量涌现的同时,相关的语言理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带有“自觉”意识。书面语脱离口语毕竟不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人为地制造了阅读的障碍。早在文言势力强大的汉代,王充就针对书面语脱离口语的状况,倡导“文字与言同趋”,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言文一致”。唐初,史学家刘知几也强烈批评当时史官著史严重脱离口语,不仅在语言风格上“失彼天然”,而且还关系到史书记载的真伪,“华而失实,过莫大焉”。到了宋代,在由雅入俗的文化变革中,“文字与言同趋”的观点渐入人心,明显影响了士人的语言观念和书写习惯。不少诗词作家在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上,都有明确的理论表述。宋代儒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在继承王充、刘知几语言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文字与言同趋”的观点。朱子根据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明确把文字分两种,一种是“说”出来的,即与口语保持一致的书面语;一种是“做”出来的,即脱离口语的书面语。他认为先秦的诗文皆与口语接近,是“说”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他说:“古人文章,大率只是平说而意自长,后人文章,务意多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只恁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着力做,却自是不好。”综观之,古代汉语书面语发展到宋代,已然形成文白对立的形势。一方面,作为正统语体的文言在多种文体的书面语领城仍然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但另一方面,口语向各种书面语领域的“入侵”也在全方位地展开。在有的领城,比如史学书面语中,文言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文学领域,白话已渐呈兴盛之势。(摘编自宋代文白消长与小说语体之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语史研究者认为,文言是未随时代变化,以先秦典籍中的词汇、语法等为标准的语体。B . 汉魏以后文白逐渐分野,唐代尤为明显,到宋代,白话逐渐向书面语渗透,登上大雅之堂。C . 文言之所以是正统,是因为它是儒家原典的本有语体,且它和儒家思想的联系非常紧密。D . 朱熹进一步发展了“文字与言同趋”的观点,他明确把文字划分为书面语与口语两种语体。(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书面语与口语始终保持一致,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文言、白话分野的现象。B . 古人“文字与言同趋”这一语言理论,意在强调书面语应该与口语保持致。C . 如果史官们一直采用文言记录史实,有可能会使史书失去本应有的真实性。D . 朱熹反对一味模仿古文,反对学习那些“说”出来的与口语接近的先秦诗文。(3)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时间顺序阐述了古代文言和白话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口语的关系。B . 文章用宋代不同体裁的作品证明了白话在宋代已经渗透到文史领域。C . 文章纵向阐述了“言文一致”这一语言理论从汉代、唐朝到宋朝的发展过程。D . 本文用“分总”的结构,旨在强调写文章不能一味模仿古人而排斥时代语言。(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书面语与口语始终保持一致,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文言、白话分野的现象。B . 古人“文字与言同趋”这一语言理论,意在强调书面语应该与口语保持致。C . 如果史官们一直采用文言记录史实,有可能会使史书失去本应有的真实性。D . 朱熹反对一味模仿古文,反对学习那些“说”出来的与口语接近的先秦诗文。2. (36分) (2015高二上石嘴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大师聂鑫森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黄云山问:“你找谁?”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名字,便点了点头。“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黄云山“呵”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他们一起走进画室。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满室芬芳。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不忙,在此午餐!”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选自2009年第3期小说选刊)(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B . 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C . “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D . 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E . 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2)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小说以“大师”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B . 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C . “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D . 小说写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E . 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3) 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4) 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作用。(5) 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6) 请简要分析黄云山先生给秋小峦鞠躬后秋小峦恸哭的原因。(7) 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8) 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你认为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3. (10分) (2017新邵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路遥传问世,揭秘路遥“不平凡的世界”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姗姗来迟,省作协副主席厚夫说他用了近十年时间来准备和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完成路遥传是厚夫的使命。上延川中学时厚夫就听着老师们说“我们路遥”的故事成长。厚夫曾请路遥到学校做讲座,路遥也曾写信推荐他进延大任教。厚夫参与筹建了路遥文学馆,如今他又一次与路遥产生交集,写出这本志在“信史”的路遥传: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年轻时仰望路遥,但写传记时要理性谈到为路遥立传,厚夫说路遥是他的文学偶像,“我是路遥的追随者,我们都是延川人。我们少年梦的形成,人生的展开,均与路遥、曹谷溪、史铁生等人的文学引导分不开。路遥是我们延川县中学的校友,他的人生经验与文学影响着我和我的同学们。我外公是路遥的忘年交,因此他与我这位文学青年的交往是不设防的。他真心实意地帮助我,甚至专门写信推荐我。”延大是路遥的母校,这使得厚夫研究他的文学创作有诸多便利条件。为何为路遥立传用时多年?厚夫说自己年轻时更多是仰望路遥。“但是,撰写他的传记却不同,情感上要理性,材料上要准确,不能有一丝含糊。作为传记,它有信史的价值,作为文学,它有艺术的功能。这样,我首先要写成一部有学术价值、能够靠得住的信史。要写出一本信史,最核心的工作是对资料的收集与甄别。路遥病逝后,社会上出现大量回忆文章,这虽有助于传记资料的收集,但是,许多撰写者按照自身的立场叙述事件,既存在着为尊者讳,为亡者讳的情况,也存在着记忆不准与夸大事实等情况。这就要对材料进行认真辨析,而不是盲目引用。为了弄清楚某些小问题,我多次查阅各种资料、多次走访回忆者了解情况。”路遥人生路上,有五个关键性节点在厚夫看来,路遥的人生道路上,有这样五个关键性节点。一是1957年秋被过继给延川县的大伯为子。幼年的人生变故,对于路遥敏感心灵的形成,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是在延川接受完整的小学到初中的教育,对于培养路遥的人生志向提供了重要条件。少年时代的路遥不仅衣服破烂,而且还经常吃不饱,经常饿得发晕。但是,他却在去县城的文化馆与书店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三是路遥在历经一次极速的“青春过山车”后,开始用文学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1966年夏,路遥在初中升中专考试中,考取了当时的西安石油化工学校。在当时的情况下,农家子弟要是考到中专学校去,就意味着鲤鱼跃龙门。然而“文革”爆发了,一心想要跳出“农门”的他,又一次以“返乡知识青年”的身份背着铺盖回到农村。四是路遥在1973年被推荐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继而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当编辑,使他有了文学远征的条件。五是在新时期,“农裔城籍”的路遥找寻到“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文学表达区位。路遥身在“城籍”,却是“农裔”,他的根尚在陕北农村。他在“城乡交叉地带”思考当代青年的命运,抒写城乡融合的独特感受。其中篇小说人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也走的是这条路子。厚夫说他正是通过这些节点,书写路遥的人生状态。尊重读者的作者,读者才会尊重他应该如何评价路遥在当下的价值?厚夫认为一方面,路遥作品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尊重读者的作者,读者才会尊重他。读者让路遥热一热再热。另一方面,路遥长期主动沉潜到生活中书写人民大众情感的担当精神,也正是当下的作家们应该学习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作家的“才、胆、力、识”分不开。厚夫说如果没有路遥当年决绝般的坚持,平凡的世界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许不会面世。“路遥是一位拥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作家,敢于花六年时间创作一部六卷、一百万字,反映中国当代城乡社会巨大历史性变迁的史诗性小说平凡的世界。他既能忍受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与寂寞,也敢于迎风而立、挑战唯洋是举的文坛风气。”(有删改)【相关链接】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新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的冲突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摘自路遥自传)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即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摘自百度百科)(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从某种程度上说,完成路遥传是厚夫的使命。”厚夫把完成路遥传当作自己的使命,原因是上延川中学时厚夫就听着老师们说“我们路遥”的故事成长,可以说厚夫是路遥的一个粉丝。B . 厚夫后来走上文学道路,实现人生理想,均与路遥、曹谷溪、史铁生等人的文学引导分不开,尤其与路遥写信推荐其到延大任教分不开,这些说明顺境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C . 厚夫为了把路遥传写成一部靠得住的“信史”,不盲目引用社会上出现的回忆路遥的文章中的资料,因为撰写者按照自身的立场叙述事件,既存在着“为尊者讳,为亡者讳”的情况,也存在着记忆不准与夸大事实等情况。D . 少年时代的路遥不仅恶衣恶食,而且还经常挨饿。但是,他却在去文化馆与书店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这与巴金灯中的“我们不单单靠吃米活着”殊途同归,人还要有精神食量。E . 如何评价一部作品在当下的价值?厚夫认为,一方面,作品要提供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另一方面,作者要有长期主动沉潜到生活中书写人民大众情感的担当精神。(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路遥创作人生平凡的世界这些中长篇小说,与自己出身农村以及坎坷、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B . 路遥是厚夫的文学偶像,曾经真心实意地帮助厚夫,甚至专门写信推荐厚夫,又加之厚夫外公是路遥的“忘年交”,因此厚夫在撰写路遥传时,注重对资料的收集与甄别,能客观理性地进行创作。C .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也走的是这条路子”所说的“这条路子”是指“农裔城籍”的路遥找寻到“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文学表达区位。D . 路遥花六年时间创作完成平凡的世界与自己的“才、胆、力、识”分不开,更与能忍受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与寂、敢于挑战唯洋是举的文坛风气分不开。(3) “路遥是一位拥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作家”,他的“坚忍不拔之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 , 见燕使者咸阳宫。(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和:唱和,同声相应。B .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C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确实。D .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比:比较。(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疑其有改悔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 . 皆白衣冠以送之以其无礼于晋C .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 . 仆所以留者所以游目骋怀(3)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子”是中国古代封建君王的嫡长子或预备继位的儿子。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 “世子”。B . 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C .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D .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9高二下三明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念东征将士陆深长河乘夜渡貔貅 , 兵气如云拥上游。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注】貔貅(pxi):,汉族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比喻勇猛的战士、骁勇的部队。(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起句不凡,用貔貅形容骁勇善的战前线战士,他们长河夜渡,不畏艰险,直接描写了战斗场面的激烈。B . 挥白羽扇,写大将手挥羽扇,让人想起羽扇纶巾的周瑜,暗喻诗人文武双全,指挥若定。C . 诗歌第四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紫貂裘代指皇帝对将士们的赏赐,表明朝廷对战事的重视。D . 诗歌末两句中选取两个细节闻刁斗、望斗牛,由想象转入现实,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2) 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原诗词进行分析。 四、 默写 (共1题;共2分)6. (2分) (2017高一下阳江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劝学中,“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是:“_。” 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 , 开创一番新事业。B . 文革时评价一个人先认定你是反革命还是革命一派,再找证据,总能得出罪行。在古代这就叫诛心之论 , 做了什么事不要紧,关键是怀的什么心。C . 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D . 歌手韩赓一走上舞台,台下歌迷们的欢呼声和口哨声聚蚊成雷 , 震耳欲聋,这声音让闯荡在异国他乡的韩赓热泪盈眶。8.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B . 我们对于“新月诗派”是个陌生的概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或许能帮我们走出陌生的境地。C . 今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增强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D . 由于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满怀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9.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 , 。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A . B . C . D .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10. (3分) (2017安庆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贪吃会造成肥胖脑,影响大脑功能发挥。孩子喜欢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脂肪增量很小。但是一旦吃得过多,摄入食物热量大于消耗热量,_,储存在体内。人的智力与大脑沟回皱褶多少有关,皱褶越多、越深,_。而贪吃使人变得肥胖,以致脂肪大量堆积在大脑,沟回挤压在一起,皱褶渐渐被抹平。如此一来,大脑神经发育不良,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就会降低,_。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5高一上银川期中) 按下面的要求进行作文离别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时刻,离别的方式、离别的心情也千差万别。关于离别,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描绘,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它既意味着一段故事的结束,又预示了新的征程的开始。请以“离别”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4分)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1、答案:略4-2、答案:略4-3、答案:略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5-1、5-2、四、 默写 (共1题;共2分)6-1、6-2、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1、8-1、9-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10-1、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