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六国论,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四川眉山人。27岁因应试不中,便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将他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他为“老苏”。著有嘉祐集十五卷。,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交战60余次,败多胜少。军费开支浩大,加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造成了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宋朝受着周边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其进行坚决的抵抗,只采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其纳银输绢以换取和平。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为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奋起御侮,便写下了本文。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一词多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古今异义,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接上文,多含转折意。,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词类活用,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五、特殊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省略句)(3)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句)(4)洎牧以谗诛(被动句)(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6)其势弱于秦(介词结构后置句)(7)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名句积累(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理清文章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二、说说文章主旨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一】分析文章内容,梳理文章思路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这一中心论点?提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从两个方面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2.第三段中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做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3.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提示: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4.第五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提示: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二】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分析其语言特点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提示: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所获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最后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2.本文有时采用例证法,有时采用引证法,有时又运用对比(类比)论证的方法,试各举一例,并分别说明用这几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提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3.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但文中使用了不少形象的描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提示:作者除了运用对比、类比、推理及比喻等论证方法以外,还使用了形象的描述。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土地得来的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秦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寝”与“起”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身临其境。,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本文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提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技法指导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一、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唆,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1.承前省。如: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2.蒙后省。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3.对话省。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害)?”(公)曰:“(廉将军)不若(秦王)也。”,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二、谓语的省略谓语是一个句子中的主要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往往省略。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三、宾语的省略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1.动词宾语的省略。如: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2.介词宾语的省略。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过秦论),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四、介词的省略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介词,特别是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作补语时大多省略介词。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1.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解析:A项,出与(之)战;B项,以(之)为然;D项,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将军。答案:C,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释之,以为寡人戒。”是一个省略句,下面补出省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然则)释之,以为寡人戒。B.释之(否),以为寡人戒。C.释之,以为寡人(之)戒。D.释之,以(之)为寡人戒。解析:该句的大意是: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警告。“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答案:D,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句诵读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唐太宗有句名言:“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它重复出现,但又不完全重复。了解历史,了解传统,借鉴经验,就能避免重蹈覆辙,少走弯路。本篇正是苏洵为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奋起御侮而作的。这个道理对国家是如此,对个人同样适用。我们要时刻在前进中反省与沉思,回望过去,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成长,更快地成熟。,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李德顺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的客观事实。它希望如同对待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对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来个“二分”:“去”掉烂掉的一半,“取”其好的一半。,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像,也不可能像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的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想象处理烂苹果一样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实际上却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不从系统整体和根本上看问题,只想就一个个具体现象分别做处理,是不可能分得清楚,处理得干净的。,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按照价值性的理解方式,“精华”和“糟粕”不是指任何对象本身,而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用于传统文化则是对于历史上产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重点思考“我们怎样对待”。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对“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其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不要把它们看作一成不变的。对它们的历史意义,也要放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去把握,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等等。,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然后,要把重点放在我们自己的今天、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关键与核心,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强不息,扬长避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的(不是口头上的)“弘扬”,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绝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绝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选自北京日报有删节),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亮点品读标题开宗明义,揭示文章阐述的话题。第一段点题,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思考。二、三两段分别对“实体性的含义”和“价值性的含义”进行解释。第四段阐述了作者对两种含义和理解的看法。第五段言简意赅地指出“实体性理解”的误区。第六段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具体地论述了“实体性”理解的偏差,就像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生命系统。第七至十段,阐述了价值性理解的合理性。“绝不可能”“绝不应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和观点。,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思考】1.文章第六段,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什么?试从写作手法的角度作简要分析。2.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参考答案:1.作者以“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为例,意在说明“机械理解是以对文化现象的简单二分为基础的,它完全忽视了文化和传统作为一个有系统的客观事实”。文中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具体地论述了“实体性”理解的偏差,就像一个烂掉一块的苹果一样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生命系统。2.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精华与糟粕,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的东西要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进而选择、实施,才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