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康华光等编.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268675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康华光等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康华光等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康华光等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章2.4.1电路如图题2.4.1所示。(1)利用硅二极管恒压降模型求电路的ID和 Vo的值;(2)在室温(300K)的情况下,利用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求vo的变化范围。解(1)求二极管的电流和电压(2)求vo的变化范围图题2.4.1的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如图解2.4.l所示,温度 T300 K。 当rd1=rd2=rd时,则的变化范围为,即1.406V1.394V。2.4.3二极管电路如图2.4.3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电压VAO。设二极管是理想的。解 图a:将D断开,以O点为电位参考点,D的阳极电位为6 V,阴极电位为12 V,故 D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VAO=6 V。图b:D的阳极电位为15V,阴极电位为12V,D对被反向偏置而截止,VAO12V。图c:对D1有阳极电位为 0V,阴极电位为12 V,故D1导通,此后使D2的阴极电位为 0V,而其阳极为15 V,故D2反偏截止,VAO=0 V。图d:对D1有阳极电位为12 V,阴极电位为0 V,对D2有阳极电位为12 V,阴极电位为6V故D2更易导通,此后使VA6V;D1反偏而截止,故VAO6V。2.4.4 试判断图题 2.4.4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解 图a:将D断开,以“地”为电位参考点,这时有D被反偏而截止。 图b:将D断开,以“地”为参考点,有D被反偏而截止。图c:将D断开,以“地”为参考点,有D被正偏而导通。2.4.7电路如图题2.4.7所示,D1,D2为硅二极管,当 vi 6 sintV时,试用恒压降模型和折线模型(Vth0.5 V,rD200)分析输出电压 vo的波形。 解 (1)恒压降等效电路法 当0|Vi|0.7V时,D1、D2均截止,vovi;当vi0.7V时;D1导通,D2截止,vo 0. 7V;当vi0.7V时,D2导通,D1截止,vo07V。vi与vo波形如图解2.4.7a所示。(2)折线等效电路如图解2.4.7b所示,图中Vth05V,rD200。当0|Vi|05 V时,D1,D 2均截止,vo=vi; vi05V时,D1导通,D2截止。vi0.5 V时,D2导通,D1 截止。因此,当vi05V时有同理,vi0.5V时,可求出类似结果。vi与vo波形如图解247c所示。2.4.8 二极管电路如图题 248a所示,设输入电压vI(t)波形如图 b所示,在 0t5ms的时间间隔内,试绘出vo(t)的波形,设二极管是理想的。解 vI(t)6V时,D截止,vo(t)6V;vI(t)6V时,D导通 2.4.13 电路如图题2413所示,设二极管是理想的。(a)画出它的传输特性;(b)若输入电压vI =vi=20 sint V,试根据传输特性绘出一周期的输出电压 vo的波形。解 (a)画传输特性 0vI12 V时,D1,D2均截止,vovI; vI12 V时,D1导通,D2截止 10VvI0时,D1,D2均截止,vovI; vI10 V时,D2导通,D1 截止 传输特性如图解 24 13中 a所示。(b)当vovI=20 sint V时,vo波形如图解2413b所示。2.5.2 两只全同的稳压管组成的电路如图题252所示,假设它们的参数V2和正向特性的Vth、rD为已知。试绘出它的传输特性。解 当| vI |(VzVth)时,Dzl、DZ2均截止,vovI;| vI |(VzVth)时,Dzl、DZ2均导通传输特性如图解252所示。第三章3.1.1 测得某放大电路中BJT的三个电极A、B、C的对地电位分别为 VA9 V,VB一6 V,Vc62 V,试分析A、B、C中哪个是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并说明此BJT是NPN管还是PNP管。解 由于锗BJT的|VBE|0.2V,硅BJT的|VBE|07V,已知用BJT的电极B的VB一6 V,电极C的Vc62 V,电极A的VA9 V,故电极A是集电极。又根据BJT工作在放大区时,必须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可知,电极B是发射极,电极C是基极,且此BJT为PNP管。3.2.1试分析图题321所示各电路对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并简述理由。(设各电容的容抗可忽略) 解 图题32la无放大作用。因Rb=0,一方面使发射结所加电压太高,易烧坏管子;另一方面使输人信号vi被短路。 图题321b有交流放大作用,电路偏置正常,且交流信号能够传输。 图题32lc无交流放大作用,因电容Cbl隔断了基极的直流通路。图题32id无交流放大作用,因电源 Vcc的极性接反。3.3.2 测量某硅BJT各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如下,试判别管子工作在什么区域。 (a)VC6 V VB0.7 V VE0 V (b)VC6 V VB2 V VE1.3 V (c)VC6 V VB6V VE5.4 V (d)VC6 V VB4V VE3.6 V (。)VC3.6 V VB4 V VE3. 4 V 解(a)放大区,因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b)放大区,VBE(2l3)V07 V,VCB(62)V4 V,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C)饱和区。 (d)截止区。(e)饱和区。3.3.5 设输出特性如图题 331所示的 BJT接成图题 33.3所示的电路,具基极端上接VBB32 V与电阻Rb20 k相串联,而 Vcc6 V,RC200,求电路中的 IB、IC和 VCE的值,设 VBE07 V。 解 由题331已求得200,故 3.3.6 图题336画出了某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BJT的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试求:(1)电源电压VCC,静态电流IB、IC和管压降VCE的值;(2)电阻Rb、RC的值;(3)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4)要使该电路能不失真地放大,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多少?解 (1)由图336可知,直流负载线与横坐标轴的交点即Vcc值的大小,故Vcc= 6 V。由Q点的位置可知,IB 20A,IC1 mA,VCE3 V。 (2)由基极回路得: 由集射极回路得 (3)求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 由交流负载线与输出特性的交点可知,在输人信号的正半周,输出电压vCE从3V到08V,变化范围为2.2V;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输出电压vCE从3V到46V,变化范围为16V。综合起来考虑,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为16V。 (4)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20 A。3.4.1 画出图题3.4.1所示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设电路中各电容容抗均可忽略,并注意标出电压、电流的正方向。解 图题3.4.1所示各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3.4.1所示。3.4.2单管放大电路如图题3.4.2所示已知BJT的电流放大系数50。(1)估算Q点;(2)画出简化 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3)估算 BJT的朝人电阻 rbe;(4)如输出端接入 4 k的电阻负载,计算及。解(1)估算Q点 (2)简化的H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3.4.2所示。(3)求rbe(4)3.4.5 在图题3.4.5所示电路中设电容C1、C2、C3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1)写出静态电流Ic及电压VCE的表达式;(2)写出电压增益、输人电或Ri和输出电阻Ro的表达式;(3)若将电容C3开路,对电路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1)Ic及VCE的表达式 (2)、Ri和Ro的表达式 (3)C3开路后,将使电压增益的大小增加同时Ro也将增加,。3.5.2 如图题3.5.2所示的偏置电路中,热敏电阻Rt具有负温度系数、问能否起到稳定工作点的作用? 解 图题3.5.2a所示电路能稳定Q点,过程如下:图题3.5.2b所示电路不能稳定Q点,因为3.5.4 电路如图3.5.4所示,设100,试求:(1)Q点;(2)电压增益和;(3)输入电阻Ri;(4)输出电阻RO1和RO2、解 (1)求Q点(2)求rbe及Ri (3)(4)求RO1和RO2、3.6.3 共基极电路如图题3.6.3所示。射极电路里接入一恒流源,设。试确定电路的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解 其中 IE1.01mA。3.7.1某放大电路中AV的数幅频特性如图题371所示。(1)试求该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2)当输人信号的频率 ffL或 ffH时,该电路实际的电压增益是多少分贝? 解 (1)由图题371可知,中频电压增益1000,上限频率人fH108HZ,下限频率fL102HZ。 (2)当ffL或 ffH时,实际的电压增益是57 dB。3.7.3 一放大电路的增益函数为试绘出它的幅频响应的波特图,并求出中频增益、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以及增益下降到1时的频率。 解 对于实际频率而言,可用代人原增益传递函数表达式,得由此式可知,中频增益|AM|10,f10 HZ,fH106HZ。其幅频响应的波特图如图解3.7.3所示。增益下降到 1时的频率为 IHZ及 10 MHZ。3.7.6一高频BJT,在Ic1.5mA时,测出其低频H参数为:rbe1.1K,o50,特征频率100MHz,试求混合型参数。 3.7.8 电路如图351所示(射极偏置电路),设在它的输人端接一内阻 Rs= 5K的信号源电路参数为:Rb1= 33K,Rb222K。Re39K,Rc47K,RL 51K,Ce 50F(与Re并联的电容器)Vcc5VIE0.33mA,0120,rce300 K,fT=700 MHZ及。求:(1)输入电阻Ri;(2)中频区电压增益|AVM|(3)上限频率fH。解 (1)求Ri(2)求中频电压增益因故(3)求上限频率fH其中。第四章4.1.3 一个JFET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题4.1.3所示,试问:(1) 它是N沟道还是P沟道FET?(2) 它的夹断电压VP和饱和漏极电流IDSS各是多少?解 由图题413可见,它是N沟道JFET,其VP4 V,IDSS3 mA。4.3.3一个MOSFET的转移特性如图题433所示(其中漏极电流iD的方向是它的实际方向)。试问: (1)该管是耗尽型还是增强型? (2)是N沟道还是P沟道FET?(3)从这个转移特性上可求出该FET的夹断电压VP,还是开启电压VT?其值等于多少?解 由图题 4.3.3可见,它是 P沟道增强型 MOSFET,其 VT4 V。4.4.l增强型FET能否用自偏压的方法来设置静态工作点?试说明理由。解 由于增强型MOS管在vGS=0时,vD=0(无导电沟道),必须在|vGS|VT| (VT为开启电压)时才有iD,因此,增强型的MOS管不能用自偏压的方法来设置静态工作点。4.4.4已知电路参数如图题444所示,FET工作点上的互导gm1ms,设 rdRd。(1)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2)求电压增益Av;(3)求放大电路的输人电阻Ri。解 (1)画小信号等效电路忽略rd,可画出图题4.4.4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4.4.4所示。(2)求 Av(3)求Ri4.5.1电路参数如图题4.5.1所示。设FET的参数为gm0.8ms,rd200k;3AG29(T2)的40,rbe1k。试求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和输入电阻Ri。解(1)求由于 rdRd,故rd可忽略,图题 4.5.1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 4 .5.1所示。由图有(2)求Ri4.5.4 电路如图题 4 .5.4所示,设FET的互导为gm,rd很大;BJT的电流放大系数为,输人电阻力rbe。试说明T1 、T2各属什么组态,求电路的电压增益Av、输人电阻Ri;及输出电阻Ro的表达式。 解(1)T1 、T2的组态 T1为源极输出器,T2为共射极电路。 (2)求Av(3) 求Ri和Ro第五章5.1.1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放大电路中,放大管的导通角分别等于多少?它们中哪一类放大电路效率最高? 解 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通过三极管的电流ic不出现截止状态(即导通角2)的称为甲类;在正弦信号一个周期中,三极管只有半个周期导通()的称为乙类;导通时间大于半周而小于全周(2)的称为甲乙类。其中工作于乙类的放大电路效率最高,在双电源的互补对称电路中,理想情况下最高效率可达 785。 5.2.2一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题522所示,设已知Vcc12 V,RL16,vI为正弦波。求:(1)在BJT的饱和压降VCES可以忽略不计的条件下,负载上可能得到的最大输出功率Pom;(2)每个管子允许的管耗 PCM至少应为多少?(3)每个管子的耐压 |V(BR)CEO|应大于多少?解 (1)输出功率(2)每管允许的管耗(3) 每管子的耐压5.2.4设电路如图题5.2.2所示,管子在输人信号vI作用下,在一周期内T1和T2轮流导电约 180o,电源电压 Vcc20 V,负载RL8,试计算: (1)在输人信号Vi10 V(有效值)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 (2)当输人信号vi的幅值为 VimVcc20 V时,电路的输出功率、管耗、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和效率。解(l)Vi10 V时输出功率 每管的管耗 两管的管耗 电源供给的功率 效率 (2)5.3.1一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如图题531所示,设vi为正弦波,RL8,管子的饱和压降VCES可忽略不计。试求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Pom(不考虑交越失真)为9W时,电源电压Vcc至少应为多大?解 由则有5.3.3一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如图题533所示,设T1 、T2的特性完全对称,vi为正弦波,Vcc12 V,RL8。试回答下列问题:(1)静态时,电容C2两端电压应是多少?调整哪个电阻能满足这一要求?(2)动态时,若输出电压vo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3)若R1R21.1K,T1和T2的40,|VBE|=07 V,PCM400 mw,假设 D1、D2、R2中任意一个开路,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解(1)静态时,C2两端电压应为Vc2Vcc/2 =6V,调整R1或R2可满足这一要求。 (2)若vo出现交越失真,可增大R2。 (3)若D1、D2或R2中有一个开路,则由于T1、T2的静态功耗为即,所以会烧坏功放管。第六章6.1.2电路如图题6.1.2所示,所有BJT的均很大,VBE0.7V,且T2、T3特性相同,电路参数如图。问:(1)T2、T3和R组成什么电路?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2)电路中T1、Re1起电平移动作用,保证vi0时,vo0。求IREF、Ic3和Re1的值。解(1)T2、T3和R组成镜像电流源电路,在电路中作为 BJT T1的恒流源负载,提高带负载能力。(2)当vi0时,vo06.2.2 双端输人、双端输出理想的差分式放大电路如图题6.2.2所示。求解下列问题(1)若vi1=1500V。vi2=500V,求差模输人电压vid,共模输入电压vic的值;(2)若AVD100,求差模输出电压vod;(3)当输入电压为vid时,若从 C2点输出,求 vc2与vid的相位关系;(4)若输出电压vo1000 vi1999 vi2时,求电路的从AVD、Avc和 KCMR的值。 解(1)差模输人电压为共模输人电压为(2)AVD100,差模输出电压为(3)同相。(4),求AVD、AVD和KCMR所以则 6.2.5电路如图题 6.2 .5所示,JFET的 gm2mS,rDS20 k,求:(1)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VD(vo1-vo2)vid的值;(2)电路改为单端输出时,AVD1、Avc1和KCMR的值。 解(1)差模电压增益 (2)单端输出时,差模电压增益共模电压增益共模抑制比6.2.7电路如图题6.2.7所示,已知BJT的1=2=3=50,rce=200 k,VBE=0.7 V,试求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VD2、共模抑制比KCMR、差模输人电阻Rid和输出电阻Ro。 提示:AB两端的交流电阻解 R2两端的电压为单端输出差模电压增益AB两端交流电阻为单端输出的共模电压增益共模抑制比差模输人电阻输出电阻6.2.9 电路如图题6.2.9所示,设所有BJT的20,rbe2.5K,rce200K,FET的gm4mS,其它参数如图所示。求:(1)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Av1Av2;(2)Rid和Ro;(3)第一级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 、共模电压增益Avc1和共模抑制比KCMR注:源极恒流源交流等效电阻为解 (1)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2)输入电阻输出电阻(3)第一级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T1、T2源极恒流源交流等效电阻第一级单端输出的共模电压增益共模抑制比第七章7.1.1在图题7.1.1所示的各电路中,哪些元件组成了级间反馈通路?它们所引人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设各电路中电容的容抗对交流信号均可忽略)解 图题7.1.la中,由电阻R1、R2组成反馈通路,引人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b图中,由Re1且人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由Rf1、Rf2引人直流负反馈;c图中,由Rf、Re2引人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d图中,由R1、R2引人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e图中,由A2、R3引人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f图中,由R6引人负反馈,交、直流反馈均有。7.1.2 试判断图题7.1.1所示各电路的级间交流反馈的组态。解 图题7.1.1a中,R2、R1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b图中,Re1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c图中,Rf、Re2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d图中,R2、R1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e图中,A2、R3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f图中,R6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7.1.4 电路如图7.1.4所示,(1)分别说明Rf1,Rf2引入的两路反馈的类型及各自的主要作用;(2)指出这两路反馈在影响该放大电路性能方面可能出现的矛盾是什么?(3)为了消除上述可能出现的矛盾,有人提出将Rf2断开,此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消除这个矛盾?解(1)Rf1在第一、三级间引入交、直流负反馈,此直流负反馈能稳定前三级的静态工作点,其交流反馈为电流串联负反馈,可稳定第三级的输出电流,同时提高整个放大电路的输人电阻;Rf2在第一、四级间引入交、直流负反馈,其中直流负反馈为T1;提供直流偏置,且稳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而其交流反馈为电压并联负反馈,可稳定该电路的输出电压,即降低电路的输出电阻,另外也降低了整个电路的输人电阻。 (2)Rf1的引入使 Rif上升,而Rf2的引入使Rif下降,产生矛盾。(3)不能断开Rf2,因Rf2是T1的偏置电阻,否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消除上述矛盾的方法是在的两端并一容量足够大的电容器,去掉Rf2上的交流负反馈,这对输出电压的稳定不会有很大影响,因为T4是射极输出器。7.1.6设图题 7.1.6所示电路中的开环增益很大。(1)指出所引反馈的类型;(2)写出输出电流的表达式;(3)说明该电路的功能。解(1)由R2、R3引入了电流并联负反馈。(2)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因开环增益很大),由“虚短”、“虚断”可知已知,则(3) 此电路可视为压控电流源。7.2.2某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如图题7.2.2所示。试推导其闭环增益的表达式。解 设该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为 7.3.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试绘出闭环电压增益与开环电压增益AVO之间的关系曲线。设AVO在1与1000之间变化。 解 依据式及,可画出与AVO的关系曲线如图解7.3.2所示。7.3.7 一运放的开环增益为 106,其最低的转折频率为 5 Hz。若将该运放组成一同相放大电路,并使它的增益为100,问此时的带宽和增益带宽积各为多少?解 因开环与闭环时的增益一带宽积相等,故增益一带宽积为ABWAfH5 106Hz,闭环时的带宽7.3.9 图题7.1.1所示各电路中,哪些电路能稳定输出电压?哪些电路能稳定输出电流?哪些电路能提高输入电阻?哪些电路能降低输出电阻?解 图题7.1.1所示各电路中:稳定输出电压的有:a,d,e稳定输出电流的有:b,c,f提高输入电阻的有:b,d,f降低输出电阻的有:a,d,e7.4.4在图题7.1.1a、b、c、e所示各电路中,在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试近似计算它的闭环增益。解 图题7.1.1a中引人电压并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下,有故 b图中引人电流串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有故 c图中引人电流井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有故 e图中引人电压井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有(流过R3的电流),故7.5.1 设某集成运放的开环频率响应的表达式为 其中fH11MHz,fH210MHz,fH350MHz。(1)画出它的波特图;(2)若利用该运放组成一电阻性负反馈放大电路,并要求有45o的相位相度,问此放大电路的最大环路增益为多少?(3)若用该运放组成一电压跟随器能否稳定地工作? 解(1)画波特图 由画出波特图,如图解7.5.1所示。 (2)求最大环路增益 由图解7.5.1可知,当相位裕度时故最大环路增益为(3)若用该运放组成电压跟随器,因Fv1,则要求,而现在故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第八章8.1.1在同相输人加法电路如图题8.1.1所示,求输出电压;当R1R2R3Rf时,?解 输出电压为式中 即若,则8.1.4 电路如图题8.1.4所示,设运放是理想的,试求vO1、vO2及vO的值。解 A1、A2组成电压跟随电路A3组成加减电路。利用叠加原理。当V30,反相加法时,A3的输出电压为当vO10,vO20,V3+3V时,A3的输出电压为叠加得输出电压为8.1.7 图题8.1.7为一增益线性调节运放电路,试推导该电路的电压增益的表达式。解 A1、A2是电压跟随器,有利用虚短和虚断概念,有将上述方程组联立求解,得,故8.1.11 电路如图题8.1.11所示,A1、A2为理想运放,电容器C的初始电压V。(1)写出与、和之间的关系式;(2)当电路中电阻R1R2R3R4R5R时,求输出电压的表达式。 解(1)A1组成差分式运算电路,A2组成积分电路。A1的输出电压为A2的输出电压为(2)当R1R2R3R4R5R时,8.3.2 电路如图题8.3.2所示,若电路中的BJT T1、T2、T3相互匹配,试求vo的表达式,说明此电路完成何种运算功能。解 A1和A2组成对数运算电路,有 A3为反相加法运算电路,有A4为反对数运算电路,因此可得当IES1IES2IES3IES,R1R2RfR时,有此电路完成乘法运算功能。8.5.3 图题8.5.3所示为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电路,试推导电路的传递函数,并求出其3 dB截止角频率。(A为理想运放)解 这是一个一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考虑到其通带电压增益AVF1,且电压跟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输出阻抗很低,因此可得下列关系式电路的传递函数为式中,称为特征角频率,也是-3dB截止角频率。8.5.4试画出下列传递函数的幅频响应曲线,并分别指出各传递函数表示哪一种(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或全通)滤波电路:(提示:下面各式中)(1)(2)(3)(4)(5)解 (1)当,得幅频特性如图8.5.4a所示。这是一个二阶低通滤波电路。(2)当,得幅频特性如图8.5.4b所示。这是一个三阶低通滤波电路。(3)当,得幅频特性如图8.5.4c所示。这是一个三阶高通滤波电路。(4)当,得幅频特性如图8.5.4d所示。这是全通滤波电路。(5)当,得幅频特性如图8.5.4e所示。这是一个三阶高通滤波电路。8.5.11 设A为理想运放,试写出图题8.5.11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指出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滤波电路。解 由图题8.5.11有上式说明,这是一个一阶高通滤波电路。第九章9.2.1电路如图题9.2.1所示,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电路可能振荡,哪个不能,并简述理由。 解 图题9.2.la所示电路不能振荡。用瞬时(变化)极性法分析可知,从T1栅极断开,加一“()”信号,则从 T2射极输出为“()”,即。考虑到 RC串并联网络在时,因此反馈回T1栅极的信号为“()”,即,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图题9.2.1b所示电路能振荡。当从运放同相端断开并加一“()”信号,则vo为“(十)”,即。因在时,经 RC串并联网络反馈到同相端的信号也为“()”,即有或 360o,满足相位平衡条件。9.2.6 设运放A是理想的,试分析图题9.2.6所示正弦波振荡电路:(1)为满足振荡条件,试在图中用、标出运放A的同相端和反相端;(2)为能起振,Rp和R2两个电阻之和应大于何值;(3)此电路的振荡频率f0?(4)试证明稳定振荡时输出电压的峰值为解(1)利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为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运放A的输人端应为上“”下“”。(2)为能起振要求 ,即(3)振荡频率(4)求Vom表达式当vBVom时,有考虑到通过R1与Rp得电流相等,有得 整理得:9.3.1电路如图题9.3.l所示,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能振荡,哪个不能,说明理由。 解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 图题9.3.la所示为共射电路,设从基极断开,并加入“()”信号,则经变压器反馈回来的为“()”信号,即,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振荡。 图题9.3.1b为共基极电路,设从射极断开,并加入“()”信号,则经变压器反馈回来的为“(十)信号,即,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可能振荡。 图题9.3.1c为共基极电路,设从射极断开,并加入“()”信号,则经L1反馈回来的信号为“()”,即,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振荡。图题9.3.1d为共射电路,设基极断开,并加入“()”信号,经变压器反馈到L1的信号为“()”,即,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可能振荡。9.3.2对图题9.3.2所示的各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通路(或电路),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可能振荡,哪个不能,指出可能振荡的电路属于什么类型。解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图题 9.3.2a所示电路不能振荡。例如,设从反相端加入“()”信号,则由L1得到的反馈信号为“()”,即,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图题9.3.2b所示电路可能振荡。当石英晶体呈感性时,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例如,当从栅极加入“(十)”信号,vo为“()”,经与栅极相连的电容获得的反馈信号为“(十)”,即,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图题9.3.2c所示电路不能振荡。例如,设从反相输人端加入“()”信号,则由C3获得的反馈信号为“()”,即,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9.3.4两种石英晶体振荡器原理电路如图题9.3.4a上所示。试说明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晶体振荡电路,为什么说这种电路结构有利于提高频率稳定度?解 图题9.3.4a是电感三点式晶振电路。 图题9.3.4b是电容三点式晶振电路。由于石英晶体的品质因数Q值很高,因而这种电路的频率稳定度很高,当它工作于串联谐振方式时,振荡频率的稳定度可以更高。为了不降低品质因数Q,外电路的串联电阻和石英晶体的阻尼电阻R相比,要尽可能小,图题9.3.4a上两电路符合上述要求。第十章10.1.1变压器副边有中心抽头的全波整流电路如图题10.1.1所示,副边电源电压为假定忽略管子的正向压降和变压器内阻。 (1)试圆出、及一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的波形;(2)已知V2(有效值),求VL、IL(均为平均值);(3)计算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最大反向电压 VRM;(4)若已知 VL30 V,IL80 mA,试计算 V2a、V2b的值,并选择整流二极管。解(1)、及一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的波形如图解10.1.1所示。(2)负载电压VL和负载电流IL(平均值)(3)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和最大反向电VRM(4) VL30V,IL80mA时此时二极管电流选用2CP6A10.1.4如图题10.1.4所示倍压整流电路,试标出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和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求输出电压VL1、VL2的大小,并标出极性。解 每个电容器上承受的最大电压 v2正半周(a端正b端负)D1导通,C1两端电压最大值为 v2负半周,D2导通,V2和C1两端电压一起通过D2对C2充电,C2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 v2正半周D3导通,同理,C3两端电压最大值为 v2负半周,D4导通,C4两端电压最大值为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ac两端电压 bd两端电压 电压极性如图题1014所示。10.2.1电路如图题 1021所示,稳压管Dz的稳定电压 Vz6 V,VI18 V,C1000 pF,RRL1K。(1)电路中稳压管接反或限流电阻R短路,会出现什么现象?(2)求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 V2、输出电压 Vo的值?(3)若稳压管Dz的动态电阻 rz20,求稳压电路的内阻Ro及面的值;(4)若电容器C断开,试画vI、vO及电阻R两端电压vR的波形。解(1)稳压管接反使VO降低到约为0.7V;而限流电阻R短路,IR电流过大,使IZ电流超过允许值会使稳压管烧坏。(2)Vo=Vz=6V,而 (3)稳压电路内阻一般RLRZ所以 (4)vI、vO及电阻R两端电压vR的波形如图解10.2.1所示,其中 10.2.4 电路如图题10.2.4所示,集成稳压器7824的2、3端电压V32VREF24 V,求输出电压VO和输出电流IO的表达式,说明该电路具有什么作用?解 运放A接成电压跟随器,所以R1上的电压VR1V32VREF,则电路的输出电压为电路中VREF、R1一定时,该电路具有恒流作用。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