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30157681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1.2 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说课稿(2010-10-11 10:19:07)转载标签:分类:空间与图形杂谈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并得到您的 指导。我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垂直于弦的直 径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讲圆的轴对称性,第二课时讲的旋转不变性。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圆的轴对称性一课时内容调整为两课时,今天我 所讲的是第一课时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下面,我就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说明。、教学内容的说明教师只有对教材有较为准确、深刻、本质的理解,并 从“假如我是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才能处 理好教材。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反映了圆的重要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为进行圆的计算和 作图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题设和结论较为复杂,容易混淆 因此也是学习的难点。鉴于这种理解,通览教材,我确定出如下教学内容:(1)了解的轴对称性。(2) 弄清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题设和结论。(3) 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 明。(4) 学会与垂径定理有关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教学重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教学难点:垂径定理的证明方法,其中圆的轴对称性是 理解垂径定理的关键。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了解的轴对称性。2、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证明”掌握垂径 定理及其推论。3、运用垂径定理解决有关的证明、计算和作图问题。4、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 生的探索精神。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教师启发引导下 的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实验观察猜想证明讨 论总结应用”这一思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性认识,再到实际应用。遵循“阶梯式发展”原则,引导 学生在独立分析、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等形式 合作探究,进而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同时,考虑到不同 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所提问题、例题、习题的设置上 均力争使每名学生都有所得。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教(学)具直观演示与计算 机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教学过程的设计1、坚持一条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 织者、引导者、合作者。2、围绕一个目的:落实教学目标3、突出一个特点:通过“实验观察猜想证明应用”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4、采用一种手段:借助教具的直观性和计算机辅助教 学,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定理,从而抽象概括出定理5、收到一个效果: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 解定理的内涵,学会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同时使学习知识 培养能力和优化思维品质融为一体。学法指导:动手操作、 观察猜测、 交流讨论、 分析推理、 归纳总结,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以旧引新、引导探究动手操作、观察猜想指 导论证、引申结论多方练习、分层评价反思小结 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一)以旧引新、引导探究人类认识事物大多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旧 知到新知的上升过程,为此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与本课新知 识有关的旧知识,出示如下两个问题:(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观察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条数。其中第一题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记忆,明确轴对称图 形的概念。进而选取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判断,其 中的平行四边形是从反面强化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第二组是有关车标图案的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知道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有轴对称图形的存在,此时可让学生再 举几个实际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出示圆,提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在什么位置?进而通过学生折叠圆形纸片、教师投影演示明确: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 轴。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旧引新,引出本课课题 圆的轴对称性。(二)动手操作,观察猜想首先让学生按要求在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中画图折叠、观察、猜想。i 画出0的一条弦ABii过O画AB的垂线交0于C、D两点,垂足为E.问题1:过O点垂直AB的直线有几条?(说出理由)设计意图:明确垂直于弦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问题2:直径CD还有什么性质?(投影)1、引导学生将0纸片沿直径CD折叠,观察重合部分,猜想结论2、小组交流猜想结论。3、教师投影演示与学生共享猜想结论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强化思维 品质。同时为用“叠合法”证明垂径定理起铺路搭桥的作用。三)指导论证,引申结论在师生共同得出猜想结论后,教师追问质疑: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必须 要加以证明,将学生的活跃思维从实验猜想拉回到对猜想的严格证明中。教学安排:学生回答已知、求证后教师投影。随后指导学生从圆的轴对称性入手,讨论出联结OA和OB后,抓住只要能 够证出直径CD既是等腰三角形OAB的对称轴,又是圆的对称轴,即可利用圆的 轴对称性证明出结论。进而让学生试述,教师板书证明过程。进而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分析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说明 知道了题设的两个条件,就可以得出三个结论。此时出示判断题过圆心的直径平分弦(X)(2)垂直于弦的直线平分弦(X)(3)00 中,0E丄弦AE于E,则 AE=BE (V)】引导小组讨论,允许争论,关键要让学生说明理由,举反例。交流讨论、 统一思想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并强调垂径定理题设中的两 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说明垂径定理条件中的“直径”是指过圆心的直线,但 在应用该条件时可以不为直径,如半径、圆心到弦的距离照样可以得到平分弦 的结论。然后再次通过提问:如果将题设中的两个条件改为“直径平分弦”,能否 得出其它三个结论呢?自然的引出对例1的教学:【例1:已知:如图,在00中,直径CD交弦AB于E,AE=BE 求证:CD丄AB,】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分析证明出垂径定理的推论:平分弦(非直径) 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将定理中题设的 两个条件之一与三个结论之一交换一个,也可得出其它三个结论。然后再次出 示小组讨论题,【小组讨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V)2、平分弦所对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V)】进一步强化刚才的初步认识,进而归纳总结出其中规律:五个条件,知二推三。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分析、讨论,说明理由,辨别正误, 从而有效的突破难点,突出重点。O(四)多方练习,分层评价【例2、已知:如图在0中,弦AB的长是8cm,圆心0到AB的距离为3cm, 求。0的半径。】1、选题意图至此,学生们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知识应该掌握了,为了使学生再 上一个台阶,更好的将知识点落到实处。我安排了例2,试图通过此例,使学生 明确:在解决有关弦、半径(直径)、圆心到弦的距离等问题时,通常是将垂 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结合起来。达到一通百通的目的。并为例 3的教学铺平道路。2、教学安排i解决问题:此题先提醒学生审清题意,思考如何构造出圆的半径及圆心0到 弦 AB 的距离。在个人独立思考建立图形以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各组 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并说明理由,教师点拨,最后投影出完整解题步骤。ii反思拓展:提问: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几个定理?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有关弦、半径(直径)、圆心到弦的距离等 问题时,通常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结合起来。然后,趁热打铁,通过三个难度不同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刚才讨论得出的成果。【A组在圆中某弦长为8cm,圆的直径是10cm,则圆心到弦的距离是(3 )cmB组在圆0中弦CD=24,圆心到弦CD的距离为5,则圆0的直径是(26 )C组 若AB为圆0的直径,弦CD丄AB于E,AE=16, BE=4,则CD= ( 16)】iii分层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我有意识的将题目按由易到难的 顺序分成了 A、B、C三组,其中A组题是为学困生编写的;B组题绝大多数同学 应该掌握;C组题难度稍大,但稍微动一动脑,也不是不能做出的,是为中上等 同学准备的。需要说明的是:学生每做对一组题就可获得一个满分,教师此时巡视指导 并及时评判各组当中做完的同学,而且不管是谁只要做对了题,都可以为本组 同学判题打分。这样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热 情。然后各组请代表说明解题思路。热身之后,出示例3:【例3、已知00的直径为4cm,弦AB=,求Z0AB的度数】1、选题意图:在巩固例2成果基础之上,出示例3,是为了将解直角三角 形与垂径定理的知识衔接起来,使知识之间融汇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教学安排:i解决问题:提问:求角度问题,可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作出正确的辅助线。然后利用特 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锐角的度数。学生展示成果后,教师出示完整解题格式, 并追问: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方法?此时可能有的学生通过得出弦心距的长度, 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则该直角边所对角为30, 亦可。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性评价。然后再通过一道证明题,【练习:已知如图,在以0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 两点。求证: AC=BD 】再一次的巩固垂径定理及辅助线的做法。ii反思拓展:在圆中,解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需要作出“垂直于弦的直 径”作为辅助线,实际上,往往只需从圆心作弦的垂线段。(五)反思小结、布置作业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我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然 后仍按照学生层次布置分层作业。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明,不妥之处,敬请专家、评委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