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95280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内容简介: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授课年级五年级 学科语文课题草船借箭任课教师*课 型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课课时2授课时间2014年5月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学生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本组课文在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方谬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方面内容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2、过程与方法: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重点词句的意思;三是了解故事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四是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五是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六是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3、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教学准 备一案三单 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一、设疑导入,整体感知。3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突出题眼“借”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通过课前设疑导入,引导学生愉快进入学习,整体感知。二、检查预习情况61、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3、是突出题眼“借”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4、抽查问题导读单完成况。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预习课文方法。三、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及“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101、 指导学生正确、规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 抽查学生对课文的大意及关键句的感悟。3、小组交流锤炼问题。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近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2、鲁肃怎样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 样做的。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5、小结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归纳概括的能力。四、合作交流,发现问题10自主合作探究,锤炼重点问题。小组长汇报问题,教师点拨后将问题做好记录。创设探究问题情境,并能筛选重点问题,形成问题生成单。了解课文的大意。熟悉生词难句学习要点,五、个性问题小组解决8 小组交流,筛选组合,个性问题予以解答。能筛选重点问题,形成问题生成单。 会根据文本内容锤炼关键性问题,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六、总结全文分清前因后果。布置作业3针对这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结合问题生成单继续研读课本。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第二课时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创设情景,明确目标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2、目标呈现:山洪暴发的场景。1、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2、让学生了解事情的梗概。自主合作品味文本10自主探究个性化学习1、品读课文,做自主探究问题准备。2、引导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讨论,让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感知内容,归纳要点。重点问题科学指导5有效指导合作学习1、结合问题生成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2、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有效指导1、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多形式解决问题。2、发挥小组作用共同解决问题品味文本展示交流12小组讨论鼓励发言1、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2、指导学生自我展示,鼓励学生发言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问题,并进行多元展示,及时予以评价。挖掘意义,展开想象5多元展示互动交流1、指导学生展示问题答案,其他组大胆提问,互动交流2、学生代表展示创造成果点评学生表现。1、学生个性张扬,激发创造欲望。2、其他学生欣赏及评议。归纳拓展提升意义4总结本课激发情感教师总结,激发情感,课后完成问题拓展单1、课文内容回顾,小组讨论收获2、学生代表谈体会和感受课后拓展结束新课课外阅读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旷世奇书三国演义。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周瑜:妒忌 故意迟延 不给齐全 长叹一声自有妙用 管保有箭诸葛亮:才干 只要三天(大雾漫天)靠近水寨立军令状 一字摆开 擂鼓呐喊神机妙算(放箭如雨)掉转船头教学反思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我读了这篇课文后深深地被诸葛亮的智慧和胆略所折服。那么怎样来让学生走入文本,去欣赏和感受诸葛亮的大智大勇?怎样通过课文中几篇名著的教学,激发学生多我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呢?1、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课前,安排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弄清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弄清文中出现的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它们与“箭”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落实课外阅读目标开了一个好头。文本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四个: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通过反复研读课文后我发现文本中写到箭的,这四人各有不同的表述:周瑜“造箭”,诸葛亮“取箭”,曹操“射箭”,鲁肃“借箭”。“造箭”周瑜要诸葛亮十天造10万枝箭,明明是周瑜心胸狭窄,公报私仇,想加害诸葛亮。而诸葛亮答应3天造好,说明他心胸开阔,顾全大局,成竹在胸。“取箭”则是诸葛亮对真诚厚道的鲁肃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拥有的知识充满信心,对自己的预设充满信心,彰显了他的聪明才智。“射箭”是诸葛亮预料的曹操的必然行动,说明他深知曹操的多疑谨慎,大雾天一定不肯轻易出兵,只会放箭。真可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凸现了诸葛亮过人的胆略。“借箭”是忠厚朴实的鲁肃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作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因为只有他目睹并参与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全过程:向鲁肃借了船、借了兵,向曹操“借”了箭,诸葛亮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完成了周瑜交给的造箭任务。使得周瑜也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2、抓住矛盾处设疑,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本。诸葛亮在那么一个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而借来十万支箭,可见他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成就非常人所能及。但周瑜的才能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周瑜和诸葛亮的才能是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那么,周瑜军中少了二十只草船和六百名兵士他会一点都没察觉?从常情来说,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想尽办法来破坏诸葛亮的一切行动,可是,当鲁肃告诉周瑜“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时,周瑜会一点也不怀疑吗?周瑜也是个聪明人,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不禁产生了怀疑。于是,我查阅了三国演义,文中也是这样写的:瑜大疑曰:“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看来,周瑜确实太自负了,当初他是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而故意刁难,现在明明知道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造箭的材料,但却不加多想,不再派人去打探虚实,而用三天的时间来睡大觉,在大帐里坐等诸葛亮的失败。周瑜呀周瑜,如此你岂有不败之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对名著的了解实在太肤浅了,这让我的教学显得底气不足。看来,广泛地阅读(不仅仅是读教材、读教参,还要读名著、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孩子们感兴趣的一切读物),紧跟时代地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变动,学生阅读面的开阔)是当好一名了“语文”老师的必修课,自修课,再修课。真是“活到老” 须“学到老”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