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doc 151)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9867496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5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doc 151)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doc 151)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doc 151)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资金(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公司加强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资金,是指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钞票、银行存款和其她资金。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波及资金管理的下列风险: (一)资金管理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许遭受外部惩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资金管理未经合适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也许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和清理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也许导致受到惩罚导致资金损失。 (四)资金记录不精确、不完整,也许导致账实不符或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失真。 (五)有关票据的遗失、变造、伪造、被盗用以及非法使用印章,也许导致资产损失、法律诉讼或信用损失。 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行资金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核心方面或者核心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畴和授权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钞票、银行存款的管理应当合法合规,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使用、核对、清理严格有效,钞票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相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三)资金的会计记录应当真实、精确、完整和及时。 (四)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涉及: (一)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二)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 (三)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六条 公司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资金业务,并结合公司实际状况,对办理资金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公司核心财会岗位,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并在最长不超过五年的时间内进行岗位轮换。实行岗位轮换的核心财会岗位,由公司根据实际状况拟定并在内部发布。 第七条 公司应当建立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 (一)支付申请。公司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经授权的审批人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合同、原始单据或有关证明。 (二)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回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三)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畴、权限、程序与否对的,手续及有关单证与否齐备,金额计算与否精确,支付方式、支付公司与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等有关负责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钞票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第八条 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资金。第三章 钞票和银行存款的控制 第九条 公司应当加强钞票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钞票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第十条 公司应当根据钞票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状况,拟定本公司的钞票开支范畴和钞票支付限额。不属于钞票开支范畴或超过钞票开支限额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第十一条 公司钞票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钞票。公司借出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 第十二条 公司获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和集中收付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支付结算措施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立账户,办理存款、取款和结算。银行账户的开立应当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不得随意开立多种账户,严禁公司内设管理部门自行开立银行账户。 公司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状况,发现未经审批擅自开立银行账户或者不按规定及时清理、撤销银行账户等问题,应当及时解决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公司应当加强对银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与控制。 第十四条 公司应当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得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得签发、获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不得无理回绝付款,任意占用她人资金;不得违背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指派对账人员以外的其她人员进行审核,拟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与否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应当查明因素,及时解决。第十六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银行对账单的稽核和管理。出纳人员一般不得同步从事银行对账单的获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工作。确需出纳人员办理上述工作的,应当指定其她人员定期进行审核、监督。 第十七条 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方式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公司,应当与承办银行签订网上银行操作合同,明确双方在资金安全面的责任与义务、交易范畴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 使用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方式的公司办理资金支付业务,不应因支付方式的变化而随意简化、变更支付货币资金所必需的授权批准程序。公司在严格实行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操作人员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控制的同步,应当配备专人加强对交易和支付行为的审核。 第十八条 公司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钞票盘点,保证钞票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因素,作出解决。 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对钞票、银行存款和其她货币资金进行核算和报告。第四章 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 第二十条 公司应当加强与资金有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多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解决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避免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公司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她因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账薄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种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所有印章。 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用章必须履行有关的审批手续并进行登记。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采购(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公司加强对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请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付款等行为,防备采购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采购,重要是指公司外购商品并支付价款的行为。 公司外购服务并支付价款的控制,可以参照本指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波及采购业务的下列风险: (一)采购行为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许遭受外部惩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采购未经合适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也许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请购根据不充足、不合理,有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对的,也许导致公司资产损失、资源挥霍或发生舞弊。 (四)采购行为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也许受到有关部门的惩罚导致资产损失。 (五)验收程序不规范,也许导致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 (六)付款方式不恰当、执行有偏差,也许导致公司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行采购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核心方面或者核心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请购事项应当明确,请购根据应当充足合适。 (三)采购行为应当合法合规,采购与验收流程及有关控制措施应当明确规范。 (四)付款方式和程序、与供应商的对账措施应当有明确规定。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 公司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涉及: (一)请购与审批。 (二)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 (三)采购合同合同的拟订、审核与审批。 (四)采购、验收与有关记录。 (五)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第六条 公司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 有条件的公司或公司集团,采购职责权限应当尽量集中,以提高采购效率,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成本和费用。 第七条 公司可以根据具体状况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备采购人员运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 第八条 公司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立有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献和凭证的互相核对工作。第三章 请购与审批控制 第九条 公司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根据购买商品或服务的类型,拟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并明确有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公司采购需求应当与公司生产经营筹划相适应,具有必要性和经济性。 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应当明确采购类别、质量级别、规格、数量、有关规定和原则、到货时间等。 有条件的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公司的采购筹划。 第十条 公司应当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由审批人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设立请购部门的,应当由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第十一条 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请购审批制度。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明确审批权限,由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公司实际需要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第四章 采购与验收控制 第十二条 公司应当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采购方式拟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及计量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保证采购过程的透明化以及所购商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符合采购规定。 公司应当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由公司的采购部门、请购部门、生产部门、财会部门、仓储部门等有关部门共同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涉及对所购商品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付款条件及供应商的资质、经营状况、信用级别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成果对供应商进行调节。 公司应当对紧急、小额零星采购的范畴、供应商的选择作出明确规定。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根据商品或服务等的性质及其供应状况拟定采购方式。大宗商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合同;一般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合同;小额零星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直接购买等方式。公司应当对例外紧急需求、小额零星采购等特殊采购解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第十四条 公司应当明确采购价格形成机制。大宗商品或劳务采购等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拟定采购价格,并明确招投标的范畴、原则、实行程序和评标规则。其她商品或劳务的采购,应当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最高采购限价,不得以高于采购限价的价格采购。以低于最高采购限价进行采购的可以合适方式予以奖励。公司应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适时调节最高采购限价。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招投标的,应当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充足理解和掌握有关供应商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由采购、使用等部门共同参与比质比价,并按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拟定供应商。小额零星采购也应当由经授权的部门事先对采购价格等有关内容进行审核。 对单价高、数量多的物资采购,公司应当制定严格的比质比价采购制度。第十六条 公司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合同等采购文献,由专门的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以及供应商等各方共同对所购物品或服务等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她有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检查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状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应当查明因素,及时解决。第五章 付款控制 第十七条 财会部门应当参与商定对供应商付款的条件。 公司采购部门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合同合同商定的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检查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等有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并提交付款申请,财务部门根据合同合同、发票等对付款申请进行复核后,提交公司有关权限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审批,办理付款。 第十八条 公司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 公司应当加强对大额预付账款的监控,定期对其进行追踪核查。对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进行综合判断;对有疑问的预付账款及时采用措施,尽量减少预付账款资金风险和形成损失的也许性。 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加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由专人按照商定的付款日期、折扣条件等管理应付款项。 第二十条 公司应当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品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做出明确规定,及时收回退货货款。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当定期与供应商核相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当查明因素,及时解决。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存货(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公司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避免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业务中的多种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存货,是指公司在平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发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重要涉及各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 公司代销、代管存货,委托加工、代修存货也合用于本指引。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波及存货管理的下列风险: (一)存货业务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许遭受外部惩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存货业务未经合适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也许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 (三)请购根据不充足,采购批量、采购时点不合理、有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对的,也许导致公司资产损失、资源挥霍或发生舞弊。 (四)验收程序不规范,也许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和资产损失。 (五)存货保管不善,也许导致存货损坏、变质、挥霍、被盗和流失等。 (六)存货盘点工作不规范,也许由于未能及时查清资产状况并做出解决而导致财务信息不精确,资产和利润虚增。 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行存货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核心方面或者核心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存货请购的事项应当明确,请购的根据应当充足合适。 (三)存货管理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存货管理原则及程序应当明确规范。 (四)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涉及: (一)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 (二)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 (三)存货的保管与有关记录。 (四)存货发出的申请、审批与记录。 (五)存货处置的申请、审批与记录。 第六条 公司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办理存货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公司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七条 公司应当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有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存货业务的职责范畴和工作规定。 第八条 审批人应当根据存货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存货业务。 第九条 公司内部除存货管理部门及仓储人员外,其他部门和人员接触存货时,应由有关部门特别授权。对于属于贵重物品、危险品或需保密物品的存货,应当规定更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必要时,存货管理部门内部也应当执行授权接触。 第十条 公司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及成本效益原则选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但应注意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制定防备意外事项的有效措施。第三章 请购与采购控制 第十一条 公司应当建立存货采购申请管理制度,明确请购有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公司自行生产的产成品应当按照成本费用有关规定,合理计算产品成本。 第十二条 公司应当根据仓储筹划、资金筹措筹划、生产筹划、销售筹划等制定采购筹划,对存货的采购实行预算管理,合理拟定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的比例。 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指定专人逐日根据多种材料的采购间隔期和当天材料的库存量,分析拟定应采购的日期和数量,或者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重新预测材料需要量以及重新计算安全存货水平和经济采购批量,据此进行再订购,尽量减少库存或实现零库存。 第十四条 公司拟定采购时点、采购批量时,应当考虑公司需求、市场状况、行业特性、实际状况等因素。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对采购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司应根据预算或采购筹划办理采购手续,预算外或筹划外采购需经严格审批。 公司应当根据预算有关规定,结合本系统的业务特点编制存货年度、季度和月份的采购、生产、存储、销售预算,并按照预算对实际执行状况予以考核。 存货采购和审批程序应当符合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章 验收与保管控制 第十六条 公司应当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检查与验收,保证存货符合采购规定。 第十七条 外购存货入库前一般应通过下列验收程序: (一)检查订货合同合同、入库告知单、供货公司提供的材质证明、合格证、运单、提货告知单等原始单据与待检查货品之间与否相符。 (二)对拟入库存货的交货期进行检查,拟定外购货品的实际交货期与订购单中的交货期与否一致。 (三)看待验货品进行数量复核和质量检查,必要时可聘任外部专家协助进行。 (四)对验收后数量相符、质量合格的货品办理有关入库手续,对经验收不符合规定的货品,应及时办理退货、换货或索赔。 (五)对不经仓储直接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存货,应当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 拟入库的自制存货,生产部门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产成品才可以作为存货办理入库手续。 由生产车间发出至客户、实物不入库的产成品,以及采购后实物不入库而直接发至使用现场的外购存货,应当采用合适措施办理出、入库手续。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仓储部门应当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加强存货的平常保管工作。 (一)因业务需要分设仓库之情形,应当对不同仓库之间的存货流动办理出入库手续。 (二)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规定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建立和健全防火、防潮、防鼠、防盗和防变质等措施。 (三)贵重物品、生产用核心备件、精密仪器和危险品的仓储,应当实行严格审批制度。 (四)公司应当注重生产现场的材料、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控制,避免挥霍、被盗和流失。第二十条 存货管理部门对入库的存货应当建立存货明细账,具体登记存货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就存货品种、数量、金额等进行核对。 入库记录不得随意修改。如确需修改入库记录,应当经有效授权批准。第二十一条 对于已售商品退货的入库,仓储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填写的产品退货凭证办理入库手续,经批准后,对拟入库的商品进行验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应分清责任,妥善解决。对于劣质产品,可以选择修复、报废等措施。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仓储的总体筹划,并考虑工厂布局、工艺流程、设备摆放等因素,相应制定人员分工、实物流动、信息传递等具体管理制度。 存货的寄存和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分类编目,严格限制其她无关人员接触存货,入库存货应及时记入收发存登记簿或存货卡片,并具体标明寄存地点。 第二十三条 存货采购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初始计量,对的核算存货采购成本。第五章 领用与发出控制 第二十四条 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存货领用流程和制度。 公司生产部门、基建部门领用材料,应当持有生产管理部门及其她有关部门核准的领料单。超过存货领料限额的,应当通过特别授权。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存货发出流程和制度。 存货的发出需要通过有关部门批准,大批商品、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应当得到特别授权。仓库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销售告知单发出货品,并定期将发货记录同销售部门和财会部门核对。 存货发出的负责人应当及时核对有关票据凭证,保证其与存货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一致。 第二十六条 公司财会部门应当针对存货种类繁多、寄存地点复杂、出入库发生频率高等特点,加强与仓储部门常常性账实核对工作,避免浮现将已入库存货不入账或已发出存货不销账之情形。第六章 盘点与处置控制 第二十七条 公司应当制定并选择合适的存货盘点制度,明确盘点范畴、措施、人员、频率、时间等。 第二十八条 公司应当制定具体的盘点筹划,合理安排人员、有序摆放存货、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及时解决盘盈、盘亏。对于特殊存货,可以聘任专家采用特定措施进行盘点。 第二十九条 存货盘点应当及时编制盘点表,盘盈、盘亏状况要分析因素,提出解决意见,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解决完毕。 第三十条 仓储部门应通过盘点、清查、检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存货的状况,及时发现存货的残、次、冷、背等状况。 仓储部门对残、次、冷、背存货的处置,应当选择有效的解决方式,并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作出相应的处置。 第三十一条 存货的会计解决,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公司应当根据存货的特点及公司内部存货流转的管理方式,拟定存货计价措施,避免通过人为调节存货计价措施操纵当期损益。计价措施一经拟定,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仓储部门与财会部门应结合盘点成果对存货进行库龄分析,拟定与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会计解决,并附有关书面记录材料。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销售(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公司加强对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销售行为,防备销售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销售,重要是指公司销售商品并获得货款的行为。公司提供服务并收取价款,可以参照本指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波及销售业务的下列风险: (一)销售行为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许遭受外部惩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销售未经合适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也许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也许导致资产损失或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四)合同合同签订未经对的授权,也许导致资产损失、舞弊和法律诉讼。 (五)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管理不善,账龄分析不精确,也许由于未能收回或未能及时收回欠款而导致收入流失和法律诉讼。 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行销售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核心方面或者核心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销售政策和信用管理应当科学合理,销售与发货控制流程应当规范严密。 (三)应收账款应当有效管理,及时催收;往来款项应当定期核对,如有差错,及时改正。 (四)销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销售与收款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涉及: (一)客户信用管理、与销售合同合同的审批、签订。 (二)销售合同合同的审批、签订与办理发货。 (三)销售货款的确认、回收与有关会计记录。 (四)销售退回货品的验收、处置与有关会计记录。 (五)销售业务经办与发票开具、管理。 (六)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审批、坏账的核销与审批。 第六条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公司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状况。 信用政策应当明确规定定期(或至少每年)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评估,并就不同的客户明确信用额度、回款期限、折扣原则以及违约状况下应采用的应对措施等。 公司应当合理采用科学的信用管理技术,不断收集、健全客户信用资料,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或者数据库。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集成公司分、子公司或业务分部的销售发货信息与授信状况,避免向未经信用授权客户发出货品,并避免客户以较低的信用条件同步与公司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公司进行交易而损害公司利益。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运用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政策支持,防备风险。 第七条 公司应当建立销售业务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销售业务。 第八条 公司应当根据具体状况对办理销售业务的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或者管区、管户调节。第三章 销售与发货控制 第九条 公司对销售业务应当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制定销售目的,建立销售管理责任制。 第十条 公司应当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收款政策,定期审视并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 公司在选择客户时,应当充足理解和考虑客户的信用、财务状况等有关状况。 第十二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赊销业务应当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信用政策及程序。 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销售和发货业务。 (一)销售谈判。公司在销售合同合同签订前,应当指定专门人员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对谈判中波及的重要事项,应当有完整的书面记录。 (二)合同合同审批。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合同合同审批制度,明确阐明具体的审批程序及所波及的部门人员,并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明确界定不同合同合同金额审批的具体权限分派等。审批人员应当对销售合同合同草案中提出的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严格审查并建立客户信息档案。重要的销售合同合同,应当征询法律顾问或专家的意见。 (三)合同合同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草案经审批批准后,公司应当授权有关人员与客户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合同。签订合同合同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四)组织销售。公司销售部门应当按照经批准的销售合同合同编制销售筹划,向发货部门下达销售告知单,同步编制销售发票告知单,并经审批后下达给财会部门,由财会部门或经授权的有关部门在开具销售发票前对客户信用状况及实际出库记录凭证进行审查无误后,根据销售发票告知单向客户开出销售发票。 (五)组织发货。公司发货部门应当对销售发货单据进行审核,严格按照销售告知单所列的发货品种和规格、发货数量、发货时间、发货方式、接货地点组织发货,并建立货品出库、发运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保证货品的安全发运。 第十四条 公司应当建立销售退回管理制度。公司的销售退回必须经销售主管审批后方可执行。销售退回的货品应当由质检部门检查和仓储部门清点后方可入库。质检部门应当对客户退回的货品进行检查并出具检查证明;仓储部门应当在清点货品、注明退回货品的品种和数量后填制退货接受报告;财会部门应当对检查证明、退货接受报告以及退货方出具的退货凭证等进行审核后办理相应的退款事宜;公司应对退货因素进行分析并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在销售与发货各环节做好有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销售登记制度,并加强销售订单、销售合同合同、销售筹划、销售告知单、发货凭证、运货凭证、销售发票等文献和凭证的互相核对工作。 销售部门应当设立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多种商品、劳务等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状况,并由有关人员对销售合同合同执行状况进行定期跟踪审视。销售台账应当附有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合同、客户签收回执等有关购货单据。第四章 收款控制 第十六条 公司应当及时办理销售收款业务。对以银行转账方式办理的销售收款,应当通过公司核定的账户进行结算。 第十七条 公司应当将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钞票。公司应当避免销售人员直接接触销售现款。 第十八条 公司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催收记录(涉及往来函电)要妥善保存,财会部门应当督促销售部门加快催收。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可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应收账款应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性质的应收款项,采用不同措施和程序。应严格辨别并明确收款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收奖励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以有助于及时清理催收欠款,保证公司营运资产的周转效率。 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按客户设立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并评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状况和信用额度使用状况。第二十条 公司对于也许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并按照权限范畴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对拟定发生的各项坏账,应当查明因素,明确责任,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做出会计解决。 第二十一条 公司核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当及时入账,避免形成账外款。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当结合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明确应收票据的受理范畴和管理措施。 公司应当加强相应收票据合法性、真实性的审查,避免购货方以虚假票据进行欺诈。 公司应收票据的贴现必须经由保管票据以外的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 公司应当有专人保管应收票据,对于即将到期的应收票据,应当及时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已贴现但仍承当收款风险的票据应当在备查簿中登记,以便后来追踪管理。 公司应当制定逾期票据追索监控和冲销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公司应当定期抽查、核对销售业务记录、销售收款会计记录、商品出库记录和库存商品实物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销售与收款中存在的问题;同步,还应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 第二十四条 公司应当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当查明因素,及时解决。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工程项目(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引导公司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避免并发现和纠正工程项目业务实行和管理中的多种差错与舞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工程项目,是指公司根据经营管理需要,自行或者委托其她单位进行设计、建造、安装和修护,以便形成新的固定资产或维护、提高既有固定资产性能的活动。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波及工程项目的下列风险: (一)工程项目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许遭受外部惩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工程项目未经合适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也许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 (三)工程项目决策失误,也许导致公司资产损失或资源挥霍。 (四)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不当和执行不力,也许导致工程项目建导致本的增长。 (五)工程项目成本失控,也许导致公司经营管理效益和效率低下。 (六)工程项目会计解决和有关信息不合法、真实、完整,也许导致公司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 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行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核心方面或者核心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工程项目的决策根据应当充足合适,决策过程应当科学规范。 (三)概预算编制的根据、内容、原则应当明确规范。 (四)委托其她单位承当工程项目时,有关的招标程序和合同合同的签订、管理程序应当明确。 (五)价款支付的方式、金额、时间进度应当明确。 (六)竣工决算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科学严密,竣工清理范畴、竣工决算根据、决算审计规定、竣工验收程序、资产移送手续等应当明确。 (七)工程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项目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 工程项目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涉及: (一)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决策。 (二)概预算编制与审核。 (三)项目决策与项目实行。 (四)项目实行与价款支付。 (五)项目实行与项目验收。 (六)竣工决算与竣工决算审计。 第六条 公司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工程项目业务。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公司应当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办理工程项目会计核算业务,办理工程项目会计业务的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于重大项目,公司应当考虑聘任具有规定资质和胜任能力的中介机构(如招标代理、工程监理、财务监理等)和专业人士(如工程造价专家、质量控制专家等),协助公司进行工程项目业务的实行和管理。公司应建立合适的程序对所聘任的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督导。 第七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第八条 公司应当制定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等环节的控制规定,并设立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工程项目各环节业务的开展状况,保证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第三章 项目决策控制 第九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项目决策环节的控制制度,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决策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保证项目决策科学、合理。 第十条 公司应当组织工程、技术、财会、法律等部门的有关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客观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参照根据。 第十一条 公司应当根据职责分工和审批权限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决策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重大的工程项目,应当报经董事会或者类似决策机构集体审议批准。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工程项目或者擅自变化集体决策意见。 第十二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项目决策及实行的责任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实际状况,合理拟定工程项目建设方式。 对需要委托其她单位承当的工程项目,应当区别不同的发包方式(如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等),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 按规定应进行招标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并有效实行相应的控制程序。第四章 概预算控制 第十四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概预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概预算的编制、审核等作出明确规定,保证概预算编制科学、合理。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组织工程、技术、财会等方面的有关专业人员对编制的概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根据、工程量的估计、定额、参数、模型等的采用与否合理,项目内容与否完整,计算与否精确。 审核人员应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并签章确认。第五章 价款支付与工程实行控制 第十六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进度价款支付环节的控制制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保证价款支付及时、对的。 第十七条 公司会计人员应当对工程合同合同商定的价款支付方式、有关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查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办理价款支付手续。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要按工程项目进度或者合同合同商定进行,不得随意提前支付。 公司会计人员在办理价款支付业务过程中发现拟支付的价款与合同合同商定的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不符,或与工程实际竣工进度不符等异常状况,应当及时报告。 第十八条 对于自行建造的工程项目,以及以包工不包料方式委托其她单位承当的工程项目,公司应当建立针对材料采购、收发、保管和记录有关的控制程序。第十九条 公司应当严格控制项目变更,对于必要的项目变更应通过有关部门或中介机构(如工程监理、财务监理等)的审核。 重大的项目变更应比照项目决策和概预算控制的有关程序严格加以控制。 因工程变更等因素导致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应当提供完整的书面文献和其她有关资料。公司会计人员应当对工程变更所波及的价款支付进行审核。 第二十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工程项目资金筹集与运用、物资采购与使用、财产清理与变现等业务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发生状况、资金流入流出状况及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状况。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减值状况的定期检查和归口管理,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值准备的计提原则和审批程序。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当针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建立健全和有效实行相应的控制程序。第六章 竣工决算控制 第二十三条 公司应当建立竣工决算环节的控制制度,对竣工清理、竣工决算、决算审计、竣工验收等作出明确规定,保证竣工决算真实、完整、及时。 第二十四条 公司应当建立竣工清理制度,明确竣工清理的范畴、内容和措施,如实填写并妥善保管竣工清理清单。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工程剩余物资的管理,对需处置的剩余物资,应当明确处置权限和审批程序,并将处置收入及时入账。 第二十六条 公司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公司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决算根据与否完备,有关文献资料与否齐全,竣工清理与否完毕,决算编制与否对的。第二十七条 公司应当建立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及时组织竣工决算审计。 未实行竣工决算审计的工程项目,原则上不得办理竣工验罢手续。因生产经营急需确需组织竣工验收的,应同步组织竣工决算审计。第二十八条 公司应当及时组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规定。 公司应当对竣工验收进行审核,重点审查验收人员、验收范畴、验收根据、验收程序等与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可聘任专业人士或中介机构协助公司验收。 第二十九条 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应当及时编制财产清单,办理资产移送手续,并加强对资产的管理。第三十条 公司应当建立工程项目后评估制度,对竣工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与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预期经济目的进行对比分析,并作为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基本根据。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xx号-固定资产(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引导公司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避免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固定资产业务中的多种差错和舞弊,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种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第三条 公司至少应当关注波及固定资产的下列风险: (一)固定资产业务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许遭受外部惩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固定资产业务未经合适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也许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 (三)固定资产购买、建造决策失误,也许导致公司资产损失或资源挥霍。 (四)固定资产使用、维护不当和管理不善,也许导致公司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资产损失。 (五)固定资产处置不当,也许导致公司资产损失。 (六)固定资产会计解决和有关信息不合法、真实、完整,也许导致公司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第四条 公司在建立与实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核心方面或者核心环节的控制: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固定资产获得根据应当充足合适,决策过程应当科学规范。 (三)固定资产获得、验收、使用、维护、处置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严密。 (四)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第二章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 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涉及: (一)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审批与执行。 (三)固定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 (四)固定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 (五)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 (六)固定资产获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有关会计记录。 第六条 公司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七条 公司应当对固定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有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畴和工作规定。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第八条 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在职责范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畴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回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第九条 公司应当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获得与验收、使用与维护、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规定,并设立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开展状况,及时传递有关信息,保证固定资产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第三章 获得与验收控制 第十条 公司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 公司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生产经营发展目的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当考虑聘任独立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公司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避免浮现决策失误而导致严重损失。 第十一条 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对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有关手续;对于超预算或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由固定资产有关责任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再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 公司对于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建立请购与审批制度,明确请购部门(或人员)和审批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与审批程序。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对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充足理解和掌握供应商状况,采用比质比价的措施拟定供应商;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采购,应采用招标方式进行。 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辨别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并根据风险、报酬转移状况,明确固定资产租赁业务的审批和控制程序。第十四条 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等符合使用规定。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验收工作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有关部门共同实行。 公司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规定及其她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公司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送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送使用部门投入使用。 公司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公司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外公司免费划拨转入以及其她方式获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罢手续。 公司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避免与本公司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 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调配等手续。 第十五条 公司财会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购买或建导致本。 第十六条 对需要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