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群落演替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7318602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4群落演替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44群落演替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第二节 群落的演替【考纲要求】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自主学习部分】一、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 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 进行的演替。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_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_阶段森林阶段思考:(1) 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地衣,而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为什么?(2) 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 ,苔藓能够取代地衣的原因: 。(3)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 进行。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_的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 、 、 , ,颁布了 。【互动探究部分】一、群落演替类型的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时间速度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导致生物群落衰退的人类活动(1)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2)环境污染(3)外来物种的引入2、人类活动对群落发展的积极性影响(1)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2)人类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巩固提升部分】1、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是( )A、裸岩阶段 苔藓阶段 地衣阶段 草本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B、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C、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草本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D、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 草本阶段 森林阶段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4、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类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5、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 )A、人类活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 B、人类活动会减缓演替的进行C、人类活动会事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 D、人类活动会降低群落的丰富度6、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7、某种乔木生于密林中比生于疏林中长得更高更直,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素在起主导作用 ( )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光照8、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 初生演替 B. 生物入侵 C. 生物进化 D. 种间竟争9、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种数量 年数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10、群落演替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群落中生物量总量下降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1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影响因素B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干扰结果是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D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13、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B、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C、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