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成果公报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661629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成果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成果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成果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类别:株洲市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ZJGH09010学科分类: 初中数学课题主持人:邓钢 中学高级教师 株洲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主要研究人员: 程辉红 张凌云 万德胜 施联华 程润芝 刘红柱 赵玲 欧艳 刘 元满 言清平 颜花媚 周辉 刘春兰 邓胜华 吴燕 邓璐 谭端玉 张国才 颜伍营 吴莹 姚德山一、课题提出的理论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体系中提出:“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 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苏霍姆林斯 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 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国 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 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一)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在评析典型课例的基础上,阐述学生问题意识的 培养方法与途径,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 策略,并开展实验研究,分析学生问题意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态度以及学习 成绩的影响作用,检验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努力形成有 特色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二)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运用问卷或会议,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课题研究成员在实施 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整理,为提出具体的、 切合实际的研究设想和方案作好准备。2、文献法:文献法主要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 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 工作者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素质的教育教学实践方法。焦点是 边实践边解决,在行动中解决问题。我们抓住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四个环节。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开放的、多元的、并具本校、本学科特 色的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教学模式,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针对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成果在认识上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师新课程教学理念得到落实,教学中的引导意识得到加强。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 情境,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设计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在探究与反思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 进者和参与者的意识得以加强,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高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课堂 教学效益得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断得到锤炼与增强。 (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少了。课堂教学已 经从过去的注重老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引 导下,自主的发现数学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意识得以大大加强,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通过数学“问题驱动4+X”教学模 式的教学,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是知识的探寻者和建构者。 这种改变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的过程中,锻 炼了计算推理能力,学会了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 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培养了数 感,真正提高了数学素养。为了解数学“问题驱动4+X”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否影响,我们 对09级两个班同学的数学兴趣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年级:八年级调查班级0906班 0907班共发放卷子107份,回收卷子107份。对比08年(调查对象07级0703班、0704班)调查结果分析:调查对象人数数学感兴趣经常做练习很喜欢教法很喜欢数学07级9860%78%50% “教师讲授”52%09级10775%82%72% “4+X”60%(三)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明显提升。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的课程观决定着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材解读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是彼此倾听和分享各自的认识成果的过程。由此要求教师应具有收集教育教学实 践信息资源的能力及对信息资源加工处理、整合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我们 教师深刻认识到,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使自己具有与时相通的教育 观念,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网络与教育智慧。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 教学理论,通过交流培训深化本课题的理论观念。随着课题的确立到研究深入,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专门邀请市教科院和区 教研室专家作专题指导,并在区教研室指导下举办了“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交流” “中考研讨”等教育科研活动,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组织教师学习 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观念。2、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引领科研工作,科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实际 问题,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切实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发展。我校经常进行阶段小 结,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优秀论文的评比。通过课题研究,课题实验 的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 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水平有了很了的提升这两方面。一方面,通过课题研 究,广大教师围绕课题积极撰写论文,3 年来 60 多篇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见 附件一),其中多篇课改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见附件二)。另一方面,通过 课题,打造了一批骨干教师队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明显提升。一大批 青年教师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提供 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施联华老师成为株洲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万德胜老师成为 荷塘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吴燕老师评荷塘区“十佳中青年教师”等,多位教师参 与了数学教学用书的编写(见附件三),多位教师在学科基本功和评优课比赛中 获奖。如: 1、赵玲老师在“卡西欧杯”第七届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 动中获二等奖。 2、施联华老师概率的概念一课获湖南省“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初中数学 教学(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施联华老师概率的概念一课获湖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教 案设计一等奖。 施联华老师概率的概念一课获湖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教学 案例二等奖。3、赵玲老师在 2008 年株洲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获特等奖。4、赵玲老师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一课在2009年湖南省初中青年数学教 师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5、吴燕老师在荷塘区中青年教师经验转换比赛中荣获“荷塘区十佳中青年教师”。 (四)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和全面素质的提高。着手课题研究以来,我组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力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能力、思想方法,善于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平等地、 富有个性地发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并为成 为创造型人才奠定了基础。通过这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 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期末统考中,我校学生数学成绩的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 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稳居荷塘区区属中学榜首。在初三毕业会考中, 数学成绩同样居于市公办中学前列(见下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高了学校 的威望。同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年来在市级、国家级数学竞赛中有近80人次获奖(见附件四),多位教师获 市级、国家级优秀竞赛辅导教师称号(见附件五)。着手课题研究以来中考数学成绩年份名称合格率平均分全区名次全市名次2009中考100%78.53 分(满分 120)122010中考100.00%63.61 分132011中考99.41%70.9 分17(五)形成了数学“问题驱动4+X”模式。如图所示:学生:置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索观察、分析) (探究、猜想) (求解、反驳)教师: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四、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设想(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灵活运用。(二)仍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战胜、超越、完善自我。教改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得善解人意,学会解读学生的心灵, 课堂教学活动的协调运作也更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机智。(三)部分教师受长期以来习惯性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应用新模式进行教学的过 程中表现生硬,教学未能较好地取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甚至于出现课堂 松散的状况。(四)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缺乏探究意识、 协作意识,造成问题意识薄弱,造成了学习效果不佳。(五)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还不是很完善,对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没有完全体现 出来。附件一: 课题研究以来教师获奖论文(含课例和课件制作等): 国家一等奖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性充满动感谭端玉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研究张凌云国家二等奖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施联华“探究构建”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施联华角边角定理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探究课堂赵玲如何创设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境刘春兰运用化归思想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幂的乘方”教学赵玲国家级三等奖让数学课发出善有美的光辉邓璐方差的探究设计万德胜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杨卫省级一等奖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施联华学期于思,思源于疑-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施联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欧艳初中数学集体备课中的几个问题及对主备课教师的备课建议万德胜挖掘数学教学中的文化价值谭端玉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的例题教学张国才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一个调查吴莹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张国才谭端玉三角形省级二等奖谈如何抓好数学科目的中考复习施联华用爱心与责任心面对双差生刘春兰一道中考操作题的背景研究欧艳让人文精神与数学课紧密的结合施联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创新特点及启示赵玲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的例题教学张国才运用化归思想支持学生自主探究赵玲新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谭端玉加强对初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杨卫浅谈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不足周小红图案设计周辉旋转万德胜 省级三等奖走进新课改,教学更精彩刘元满怎样进行小升初数学学习的过渡杨卫浅谈初中数学试卷的讲评张国才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周辉数学教学应寓教于问谭端玉如何解答初中数学竞赛中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的问题张国才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谭端玉浅谈转变数学学习方式的尝试谭端玉好题需用好吴燕相似三角形赵玲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思考程润芝 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角边角定理赵玲如何活用初中数学新教材张国才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刘元满市级一等奖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刘元满收放自如,趣在其中-对有效课堂练设计的思考言清平数学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施联华谈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渗透施联华 市级二等奖数学天赋学生的发现与培养初探杨卫论中学生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赵玲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赵玲谈谈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周辉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刘元满数学试卷讲评初探刘春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周辉跳一跳,桃摘到吴燕怎样进行初中数学试卷讲评张国才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问题教学张国才数学教学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刘春兰中学数学课堂中引导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谭端玉市级三等奖怎样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谭端玉谈引导学生探究要注意的两方面程润芝培养学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态周辉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实例赵玲附件二:课题研究以来教师发表论文:刊物名称文早标题期号作者数学大世界竞赛题中的“四点共圆”2008.10施联华湖南教育(数学教师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008.7张凌云考试数学中考中的动态型试题2008.10施联华教育艺术谈教育教学上的两个重要品质2008.11施联华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案“三角形”复习(第一课时)展示2011.06万德胜附件三:课题研究以来教师参与编写教学用书一览教学用书名称出版社名称参与编者教师全品教与学整体设计阳光出版社张凌云施联华中考先锋延边大学出版社万德胜2011名师导航中考复习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程润芝万德胜附件四: 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竞赛获奖情况及优秀辅导教师 2008 年:1、2008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全国二等奖文苗全国三等奖李虹伟刘锦祥 谭一帆 邓艳丽市一等奖黄健民市二等奖李小任漆盛2、株洲市 2008 年初中数学竞赛市一等奖李虹伟刘锦祥谭一帆李小任漆盛市二等奖文苗孙青张鹏李海明潘荆菁市三等奖张新桂刘建福叶宇文王健肖溪娟王灿王海波夏能茂周映红陈林峰贺明2009 年:1、2009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 刘锦祥、李小任全国二等奖 谭一帆全国三等奖 李彬、张鹏2、2009 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市一等奖 刘廷市三等奖 周映红3、株洲市 2009 年初中数学竞赛初二年级市一等奖 吴晟桂市二等奖 王艳秋、肖睿、汤思连、罗小斐市三等奖 郭成、高若琳初三年级市一等奖 刘贝贝、易宇阳市二等奖 卓成琳、彭亮、何涛市三等奖 彭凌霞2010 年:1、2010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全国三等奖 刘贝贝 何涛市一等奖 宾晓波市二等奖 黄冠翎市三等奖 卓成琳2、株洲市 2010 年初中数学竞赛初二年级市一等奖徐志良杨丽市二等奖唐吉红市三等奖罗中一曾卓茹陈国栋肖天星阳鹏飞 肖逸昀 杨琳琳初三年级市一等奖高若琳市二等奖陈芳芳杨博杨芳婷陈佩佩郭成黄观敏市三等奖贺子耀彭世钦彭婷蒋紫燕张欢张仪 罗小斐 张繁2011年全国数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施联华 万德胜 姚德山 张国才 言清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