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导论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5780720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社会研究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社会研究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措施而摸索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最后目的不仅要阐明社会现象的表面状况,还要阐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性,并且把握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3、“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本,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结识。4、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概念定义为:通过采用科学的措施,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本上对有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结识的活动。5、社会研究的4个特性(多选题)(1)目的性 (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性的结识活动,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重要的特性之一)(2)经验性 (经验性特性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性之一)(3)理论性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性涉及接受理论指引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社会性 (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4、所谓“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5、社会性特性重要表目前如下4个方面:(1)一方面,社会研究的目的具有社会性的意义;(2)另一方面,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3)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4)最后,社会研究的成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产生影响。6、社会研究的基本4个要素:(多选题)(1)社会研究主体 (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2)社会研究的对象 (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是其她社会单位)(3)社会研究的内容 (是指所要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摸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4)社会研究的措施 (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多种措施的总和,涉及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多种程序、规则和各个研究阶段上应采用的多种措施)7、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一般扮演如下4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学术组组织、公司组织、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当者;(此类组织重要是某些学术机构、政府和公司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 (多选题)(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8、“社会研究对象“在概念上不同于“研究内容”。社会研究内容是指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而研究对象则是指特定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范畴中的人和社会单位。9、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似属性或特性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种类别。10、所谓集合概念是指由某些分子所构成的集合体。11、社会研究是以揭示某类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对象应当是社会中某类群体或组织的总体。12、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常常使用“分析单位”的概念来辨别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对象)与社会研究对象的不同。13、拟定研究内容一方面需要按照研究的目的将研究题目分解为若干方面,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去拟定每个方面所需要收集的信息。14、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的层次。(多选题)15、研究内容的广度和层次受研究的目的所决定。16、社会研究的3个目的:(多选题): (1)摸索未知的事物 (2)验证不拟定的认知 (3)扩展已有的知识17、社会研究最基本的目的之一是要摸索未知的社会现象。18、社会研究者摸索未知社会现象的原初动机一方面为了服务于社会实践。19、所谓社会研究的意义,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对研究主体(研究者、委托者等)所可以产生的作用。20、社会研究的意义 (分为理论性意义 和 应用性意义)(1)判断一项社会研究与否具有理论意义,重要自它在上述几方面与否有新的观点、新的资料、新的理论结论等,综上所述,与否有理论创新。 (多选题)(2)一项社会研究与否具有应用性意义,重要看其研究与否能直接应用于目前的社会实践,协助人们解决各类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21、社会研究的4个基本原则: (曾考多选、单选、论述题)(1)客观性原则 (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22、所谓客观性原则,简朴说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指社会研究应当尽最大也许客观地反映社会实际状况。23、社会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24、所谓“事实判断”是指对社会事实客观状况的判断,即通过科学的研究而对一种社会及其因素和规律客观存在的状况做出的判断。25、所谓“价值判断”是指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限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26、“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27、“价值关联”是指研究者的研究工作要受到她们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28、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从事社会研究工作人员所必须遵从的基本职业道德。29、现代社会研究活动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就是,它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措施进行。30、社会研究措施的2个意义:(1)保证社会研究客观性的意义;(在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措施的首要意义是社会研究客观真实性的规定)(2)提高社会研究活动效率的意义;(在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措施的另一方面意义源于社会研究活动简捷性和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的规定)31、现代社会研究措施的4个特性: (多选题): (1)经验性 (2)理论性 (3)规范性 (4)多样性32、所谓经验性措施,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接触社会实际而获得社会现实的第一手资料的措施,其具体的措施涉及访谈、观测、实验等。33、规范性使研究的结论可以具有“可反复性”和“可检查性”。34、现代社会研究措施体系: (多选题、单选)(1)措施论。 (指社会研究措施的理论基本,即对社会研究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2)研究措施(指研究中采用多种的研究形式,涉及研究的程序及每个环节上具体的操作方式)(3)具体措施和技术。(具体措施和技术是指在社会研究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措施、技术和工具等,其中重点涉及多种收集资料的措施、整顿资料的措施和分析数据的措施,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采用的多种技术手段和有关工具的使用方式等。35、社会研究措施论一般不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研究工作,但它对具体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研究措施起到理论基本的作用。36、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几种重要的类别。37、社会研究的5个过程: (曾考论述题、多选题)(1)拟定研究题目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收集资料阶段;(4)整顿和分析资料阶段; (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刊登阶段。38、研究设计阶段中的重要任务是对整个的研究工作做出规划和设计,要制定出整个研究工作的总体方案以及研究工作各个阶段中各项任务的具体行动方案。(单选题)39、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涉及研究途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的拟定、研究措施设计、研究工具的设计和准备,以及研究组织、人员和其他有关资源的调动方案等。(多选题)40、社会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来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41、整顿资料的措施涉及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类、转换和录入等。(多选题)42、资料分析涉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重要是记录分析,定性分析重要涉及语义分析和内容分析。43、社会研究的选题在很大限度上是由社会所决定的。44、实行社会研究工作的过程,一方面是收集资料的阶段。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重要类型(重点章)1、社会研究的重要类型 分类:(1)从研究的性质划分: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2)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分为摸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3)按调核对象的范畴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4)从研究措施划分: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划分: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2个重要差别是:(1)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营的规律;(2)应用研究则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协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多种问题。3、理论性研究的关注点重要在于摸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增长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结识。4、理论性研究既涉及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对多种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批判和综合,澄清理论分歧,对典型理论和学史进行系统分析和简介等;也涉及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措施研究现实问题。5、通过建立多种理论假设而得出有关某种社会现象的理论解释,然后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测、概括和抽象来检查已有的理论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此类研究称为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6、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3个不同点:(1)一方面,与哲学研究的不同重要在于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措施的不同;(2)另一方面,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重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现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此外,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在措施方面上也有所不同。7、理论性研究的任务不限于建立学科理论,还涉及建立指引多种实践活动的理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一种典型例子。8、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的经验研究。9、应用性研究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解释性和预测性的。10、应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1)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重要在于其研究目的的不同。(单选题)(2)理论性研究重要关注如何发展一般性的社会知识;而应用性研究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3)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多经验性的理论研究自身在社会实践中也有应用的价值,而应用性研究一般也并不排斥理论研究。11、应用性研究的重要类型涉及: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 开辟新的领域:政策评估研究、社会指标研究。 12、应用性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都市建设、公共交通、环保、 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13、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摸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单选题)。14、摸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理解。摸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5、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精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16、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17、摸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理解的过程。(单选题)18、摸索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涉及三个部分:(简答题)(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为正式研究奠定基本)(3)查阅资料。19、通过摸索性研究工作可以获得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重要涉及提出有关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实验并拟定正式研究应采用的措施,以及探讨进行正式研究的也许性。 20、摸索性研究重要是一种先导性研究。21、摸索性研究对正式的课题研究在探求因果关系、建立理论假设、摸索研究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2、摸索性研究一般采用的收集资料措施涉及:(1)观测法(涉及参与观测和非参与观测) (2)访谈法(重要是无构造式访谈)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的问卷调查,或者某些典型个案的调查。(摸索性研究中的调核对象规模一般都比较小)23、社会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性进行客观精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如何发展的,其特点和性质是什么。24、描述性研究不仅涉及应用研究,如民间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犯罪问题和婚姻问题等,并且涉及理论研究,如社会阶级状况研究、等等。25、系统周密的描述是对的结识与解释社会现象的前提,只有在客观真实地描述现状的基本上才干阐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步发现新现象和新问题。26、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规定是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达到的基本原则,重要涉及描述的精确性和概括性。27、精确性是指应当对社会现象的状况和基本特性等方面都要做精确的描述和阐明,这就规定有一种精确的指标体系。28、描述的概括性则是指在社会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构成部分的普遍现象,而不应当只是个别的或片面的现象。29、描述的概括性涉及两层含义:(1)一是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性; (2)二是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构成部分作精确的概括。30、描述性研究与摸索性研究的差别:(1)一方面,描述性研究在研究的时间地点、研究内容、研究角度、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比摸索性研究更明确具体;(2)另一方面,描述性研究在措施上与摸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地表目前描述性研究所具有的系统性、构造性和全面性上。31、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重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构造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32、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单选题)33、解释性研究是在理解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和重要特性的基本上探求这一现象的因素和作用机制,解释性研究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一方面要对所波及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性研究,即对有关的变量进行测量,然后在此基本上对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行分析,以拟定它们之间与否存在有关,并进而判断它们之间与否存在因果关系。34、在定量研究措施中,解释性研究一般是先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从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调查方案(收集资料的方案),并采用多种调查措施去收集经验资料,最后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验证假设,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35、解释性研究的方案设计一方面要明确提出所需检查的假设,并且其理论假设一般是一种因果模型,它一般涉及如下层次的方式:(1)列浮现象的因素或后果。(2)提出某种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或后果)和次要因素(或后果),即对多种因果变量的关联强度提出理论假设。(3)建立复杂的因果模型。36、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更加集中,更具有针对性。在分析措施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有关、回归、对数线性模型等高档记录措施来分析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达到检查理论模型的目的。37、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多少人来做调查,要根据研究的目的、规定以及有关的条件来决定。38、按照调查中选用被调查者的人数及其占总体中的比例,以及选用被调查者和实行调查措施的不同,可以将调查活动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39、普查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可以采写报表的方式(如国家记录部门每年进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普查),或直接登记的方式(如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等)。40、普查的4个重要特点:(简答题或多选题)(1)第一,结论拟定。 (2)第二,资料精确。 (3)第三,调查项目少。 (4)第四,工作量大。41、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措施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记录量来推论总体状况。42、在社会研究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由于研究目的的规定,往往无法或没有必要对每一种研究对象都进行调查。43、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44、抽样调查的3个特点:(简答题)(1)一方面,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2)另一方面,由于调查规模有限,因此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进一步,并且资料的原则化限度较高,可以进行较进一步的记录分析和概括;(3)最后,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措施,研究者可以将抽样调查的成果推论到总体,从而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性。概括来看,抽样调查的成果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社会研究各个领域。45、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用一种或少数个体(这些个体被称为个案)进行进一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它的重要作用是具体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46、个案调查的5个特点:(曾考简答题)(1)第一,调查的进一步性;(2)第二,由于调核对象比较少,因此,个案调查一般比较节省人力和经费;(3)第三,个案调查一般不需要动员众多的调查员,只需要由研究者或少数通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因此调查的质量往往更高;(4)第四,在个案调查中,由于需要进一步理解被调查者的多种状况,这种调查活动对调查人员的规定很高,一般需要由通过专门训练的调查人员来担当调查工作;(5)第五,由于个案调查的调核对象很少,并且一般都没有按随机抽样的措施抽取调核对象,因此不能将调查成果推论到总体。47、由于一般性的个案调查结论对总体的体表性较差,研究者会选用某些特殊个案,以提高个案调查成果对总体的代表性,此方面重要有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方式。48、所谓典型个案,是指可以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性的个案。 49、典型调查规定调核对象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50、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种或几种单位进行的调查。重点调查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必须在总体中占有重点的地位或在总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51、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测、进一步访谈、文献分析等措施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措施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进一步结识的一种研究类型。5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其哲学基本、研究目的、分析措施、资料收集措施和技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看出。53、定性研究的4个特点:(1)一方面,从其哲学基本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哲学基本,觉得社会与自然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不能将自然科学的措施论简朴地应用到社会研究中;(2)另一方面,从研究目的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而不是简朴地去寻找社会现象的某种因果关系;(3)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性调查重要采用参与观测和进一步访谈等方式,有时也采用文献资料的措施,而一般不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4)最后,从分析和表述的措施上看,定性研究重要采用语义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措施,并有时辅之以图片和实物,不常采用记录分析、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54、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记录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性、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55、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一般通问卷调查、记录文献资料、实验等方式去收集有关调核对象的数据资料。56、定量研究的4个特点:(1)一方面,从其哲学基本上看,定量研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基本,觉得社会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因此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措施论应用到社会研究中。(2)另一方面,从研究目的上看,定量研究一般注重将所研究的问题从复杂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中抽象出来加以具体的数量化描述,并分析其因果关系。(3)再次,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定量研究重要采用量表、问卷等手段去进行调查,并通过被调查者的语言和行为等外部信息去获得有关的经验资料;(4)此外,从分析和表述的措施上看,定量研究重要采用记录分析措施,并且常常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5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基本特点的比较:(P43页) 优缺陷比较 P44页?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灵活性、特殊性。?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式。?参与观测、无构拜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重要的资料收集技术。?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原则化、系统化、操作化。?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构造式访问、构造式观测是定量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措施。58、定量措施的3个长处:(1)一方面,它可以迅速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调查;(2)另一方面,定量措施通过运用记录和数学分析而提高了研究的原则化和精确化限度;(3)最后,定量措施还能大大提高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限度。59、定性措施虽有其可以进一步理解社会现象本质的突出优质,但也存在某些缺陷。例如,定性措施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畴中推论到整体;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60、按照社会研究的时间跨度,可以将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61、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有关某类社会现象在一种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单选题)62、大多数的社会研究项目都是横向研究,如民间测验、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等。63、横向研究是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多种摸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基本上者是采用横向研究的形式进行。64、横向研究的长处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记录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原则化限度较高,并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届时间变化的影响。65、横向研究也有缺陷,如在进行有关社会变迁的研究中,横向研究的资料只能对变迁时间进行间接的推测,而不能直接论证。66、纵向研究重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趋势研究 (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2)同期群研究 (又称“队列研究”,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3)同组研究 (又称“追踪研究”,它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67、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以描述这种现象的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68、纵向研究的范畴很广,如社会史研究、生活史研究、政治制度史研究、家族生命周期研究。它也关注现实问题,如犯罪问题、人口问题、离婚问题等都可以采用纵向研究。第三章 选题与研究设计师(重点章)1、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中,选题和研究设计是其最重要的工作。2、进行社会研究,一方面要选择一定的题目;在题目拟定后,需要设计研究方案。3、任何一种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单选题)4、所谓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自身的研究爱好、条件等因素来拟定研究题目的过程。5、所谓“研究题目”,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 6、选题过程一般从如下4个方面去拟定研究题目:(1)一是拟定研究题目的内容,即要研究什么问题;(2)二是要拟定研究的角度,即从什么角度或什么方面去研究该问题;(3)三是要拟定题目的层次,是宏观的、中观的还是微观的问题;(4)四是要拟定研究的目的,是重要解决理论问题还是实际问题。7、选题过程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过程。从客观上看,研究者拟定研究题目要根据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从主观上看,选题过程要受研究者的研究特长、能力和爱好等自身的主观特点的左右。8、应用性研究的选题更多地受客观实践需要的影响,理论性研究的选题则更多地受研究者学术特长和爱好的引导。9、选题的意义:(简答、多选)(1)一方面,从研究工作的社会意义上看,一种合理的选题过程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有效地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资源得以合理的运用;(2)另一方面,从研究过程来看,选题规定着研究工作的总体目的和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10、选题选题过程事实上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原则从大量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中选择一定的研究题目来进行研究。11、所谓选题的原则,是指研究者评价和选择研究题目时所采用的一般原则。12、选题的原则: (论述题)?选题的原则涉及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则。?客观的原则一般涉及题目的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主观的原则则是指研究题目要适合研究者的特点;(1)选题客观原则的基本在于选题要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2)在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需要的基本上,需要根据重要性、新颖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来选择题目;(3)选题的主观原则是指在选题过程中研究者根据自身的价值观、态度、研究爱好和其她自身条件而设立的原则。13、所谓“重要性”是指一项研究题目的意义和价值,它一般是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在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而决定的。14、所谓“新颖性”,又称“发明性”或“创新性”,是指研究题目具有与其她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新颖性可以体目前不同的方面:(1)一方面,是研究领域的新颖性;(未有人涉足的、“弥补空白”的领域)(2)另一方面,是研究视角的新颖性;(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新的研究)(3)再次,是研究内容的新颖性;(对已经研究过的内容补充不同的研究内容)(4)最后,是研究措施的新颖性;(即采用新的措施进行新的研究)15、所谓“可行性”是指一项社会项目与否具有相应的研究条件。它涉及如下5个方面: (多选题)(1)一方面,是研究人员的可行性;(与否有足够的合格研究者及辅助人员)(2)另一方面,是研究措施的可行性;(既有的研究措施与否可以想研究的问题)(3)再次,是组织体系的可行性;(与否需要并且可以得到必要的组织配合)(4)此外,是物质条件的可行性;(与否具有所需要的时间、经费、工具和其她物质手段)(5)最后,是社会的可行性。(与否符合法律、道德、习俗、政治原则,能否被社会所接受)16、题目的来源:社会研究的题目重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1)一方面,社会实践是研究题目的重要来源;(2)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发展也是社会研究题目的重要来源。17、对研究者来说,是从社会实践中还是从理论发展中选择题目,重要取决于个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基本和研究的爱好。18、选题的方式: (多选题)(1)研究者选题 (又分“纯自主选题”和“课题申报”)(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 (又分“上级定题”和“委托研究课题”)(3)学术界选题 19、纯自主选题一般只用于某些教学性的研究项目和纯正按照个人爱好出发的项目。、20、申报研究课题:申报研究课题是社会科学研究中较常用的选题方式。21、实际工作部门定题的基本方式是由各类从事实际工作的部门(政府机构、公司或其她组织)根据其业务工作和组织发展的需要而拟定研究课题。22、上级定题:此类选题方式一般用在专门的研究机构中。比较适合于某些时效性较强的研究项目。国内筹划经济时代,诸多研究题目是以这种方式而选定的。23、委托研究课题:直接委托给有关的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或者通过招标的方式去选定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与研究课题的申报所不同的是,招标项目一般说来实用性更强某些,更多地体现了招标方对研究成果的需要。24、选题过程:(论述题) 5点(1)理解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中需回答如下问题:在选题者的工作和研究领域中有哪些应当研究的问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与否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问题与否具有重要性)其她人与否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问题与否具有新颖性)(2)初步选择研究题目;(3)论证题目的意义; (一种研究题目的意义可以从其重要性和新颖性两方面分析)(4)拟定研究的范畴、层次和内容。(5)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25、论证研究题目的意义的目的:(1)一方面是为了使研究者更加明确其研究的目的和价值;(2)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上级领导和资助者明白该题目的意义,使研究得更多社会支持。26、可行性论证一方面是为了协助研究者进一步理解研究项目及其所需要的措施,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出准备;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获得上级的支持和有关机构的经费支持。27、所谓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进行规划和安排。28、研究设计涉及如下3方面内容:(1)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2)拟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3)拟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措施。29、一般说来,在研究阶段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明确研究目的:(1)一方面,拟定研究目的的层次。(社会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摸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等不同的层次)(2)另一方面,在对研究目的层次做出了明拟定位后来,研究者还需要对研究项目的具体目的须知出分析和陈述。30、社会研究项目以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为多。31、一般说来,研究性质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32、拟定研究对象一方面要拟定分析单位,然后是拟定具体的研究对象。33、拟定分析单位是拟定研究对象中的重要环节。34、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35、拟定分析单位时,核心是要注意区别群体类别与集合体之间的不同。36、家庭、非正式群体、组织、社区等是集合体。37、研究措施的设计:(1)拟定研究方式;(选择研究措施的第一步是选择研究方式) (单选题)(2)选择资料收集方案;(收集资料的具体措施涉及:多种抽样措施、问卷调查措施、访谈法、观测法、实验技术、文献选择、 文献收集技术等)(3)设计资料分析方案。(资料收集的内容范畴往往会不小于资料分析的内容范畴)38、社会研究中有如下4种常用的研究方式:(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文献研究 (4)实地研究39、调查研究是一种定量研究方式,是指采用问卷调查等构造性访谈的措施获得资料,并通过记录分析的措施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式。40、调查研究的最突出特点是:可以获得原则化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状况。现代社会研究中大量采用这种研究方式。41、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进行研究。在某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比较常用这种研究方式。42、文献研究方式最重要的特点是:运用既有的文献资料而进行研究。43、实地研究是指研究者进一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通过与她们的密切接触而理解她们的语言和行为,并能过观测、进一步访谈等措施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44、实地研究方式最大的长处是:可以获得比较真实和进一步的研究资料。45、在实地研究中,我们也可以选择是采用参与观测措施为主还是进一步访谈法为主。46、资料分析方案涉及资料分析的内容、措施及技术。47、资料分析的内容是指在收集的资料中需要进行多种分析的内容。48、社会研究项目的资料分析方案一般者在进行资料收集工作之前,与资料收集方案同步进行设计。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查 (重点章)1、发展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2、社会理论最后是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经验观测,是对社会的理论抽象和普遍性概括。3、社会理论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结识;?从形式上看,社会理论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结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是对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抽象概括。4、社会理论具有如下3个特点: (曾多次出题)(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涉及平常生活、生产及其她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等)(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可以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5、所谓“抽象理论”,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性,并且在考虑这一特性时临时忽视其她特性。6、所谓“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性对社会现象进行归类表述。7、通过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后来,本来杂乱的社会现象在研究者的思维和语言里就变得有序了,而这种有序的思维和语言就是“理论”。8、所谓“社会理论”,就是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9、从一般意义上看,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10、所谓经验概括,是指人们通过有限的经验观测而获得的对一类社会现象的规律带有普遍性特点的概括。11、建立理论所要做的工作涉及:(1)在形式上使用抽象的概念; (2)提出具有理论形式的命题,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3)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论证和检查理论命题的真实性。12、从社会研究的角度看,理论之因此重要,重要是由于可以用它去解释和预测多种社会现象。13、研究者一般相信,只要理论是按科学措施建造起来的,它就具有普遍的合用性。14、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4个意义: (简答题)(曾考简答题)(1)一方面,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2)另一方面,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3)再次,理论可觉得社会研究提供指引;(4)最后,社会理论可觉得分析资料提供解释。15、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是来自社会实践,二是来自理论发展。16、在理论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论问题是许多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17、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抽象和概括。18、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变量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多次出题)19、人们运用理论的基本形式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多次出题)20、所谓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性的反映。21、概念是人们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22、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重要涉及概念、变量,及其互相之间的基本关系。23、所谓“概念的定义”,事实上就是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阐明. 定义概念最基本的方式是对表述概念的语词进行语义阐明。24、所谓“操作性定义”是指一组实际操作来阐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社会现象的经验研究中需要使用此种定义方式,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更是如此。25、概念不仅有质的含义,也有量的含义。26、所谓“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27、社会研究最初的理论准备阶段和最后的理论总结及表述时,往往更多地运用抽象的概念,而在设计测量方案,收集、整顿和分析社会资料时则需要运用变量。2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其概率性特点,即因素和成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 二是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测和测量。 因此,研究者只能通过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共同变化状况来推测她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29、研究者需要通过如下3方面状况来推测两个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1)一方面,两个社会现象之间与否具有共同变化的状况;当一种现象浮现变化时,另一种现象与否也有相应的变化;(2)另一方面,两个现象发生的时间上先后顺序,按“前因后果”的原理去拟定其因果关系;(3)最后,按已有的理论和常识去鉴定两个具有共同变化的现象之间与否具有因果关系。30、变量之间的有关关系有限度和方向之分。从限度上看,两个变量之间互相关联的限度有大有小。 32、概念是理论的基本要素。31、变量之间的有关关系还可以分为正有关和负有关。33、在科学研究中,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多次出题)34、所谓“理论命题”,是指研究者用来阐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体现限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35、根据多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简朴描述性命题、比较性命题、解释性命题、预测性命题。36、社会理论的3个目的:一是要描述多种社会现象存在和体现的限度 (即“描述性理论”)二是要解释多种社会现象之间及多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即解释性研究或因果性研究)三是要在描述和解释的基本上对将来和未知的领域做出预测 (即预测性研究)37、所谓“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多种要素特性及其关系的再现。38、理论模型有多种表述方式,常用的有:变量构造图示法、坐标图示法和公式法。39、变量构造图示法的长处:(1)一方面,它可以涉及许多变量。(当变量数较多时,常用这种表述方式)(2)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较清晰地表达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这种表述方式的重要缺陷在于:它难以表达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40、坐标图示法的长处是:可以表达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缺陷是:它只能涉及少数几种变量,而无法表述众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41、当所波及变量较少、变量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或随时间推移变化的特性时,常采用坐标图示法。42、公式法的重要长处是: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分析。 它的缺陷是:往往只能涉及少量的变量。43、理论的层次:社会理论可以分为宏观社会理论、微观社会理论、中观社会理论。(1)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2)微观社会理论。(3)中观社会理论。44、宏观社会理论是对发生在整体社会层次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反映。 它的最基本特性是它只是反映社会映象的一般特性和普遍规律。宏观社会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往往合用于所有类型的社会。45、所谓微观社会理论,是指有关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 微观社会理论反映的社会事实一般发生在个人和家庭层次等微观的社会层次上。46、微观社会理论所使用的概念抽象限度较低,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的构造也比较简朴,因此,比较容易直接通过与经验事实的比较来加以验证.47、中观社会理论是指抽象和概括的限度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并且一般是反映社会生活某一方面或某一类社会现象的理论。(如社会分层理论、社区理论、社会控制论都是属于中观社会理论)48、如何从经验材料中得出理论命题是整个研究工作的主线:一般的措施是:一方面通过理论建构的措施从经验观测和经验概括中形成假设性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然后用理论检查的措施支验证这些理论假设的真实性。49、所谓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结识论原则,涉及经验归纳原则,演绎推理原则、 假设检查原则、记录原则、抽样推论原则等。50、所谓“经验归纳”,是指人们通过对特定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大量经验观测的资料中总结出有关该现象的普遍性命题。51、在社会研究中遵循归纳原则最大的好处是保证研究结论都可以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本上,并且可以通过众多经验观测的归纳而为建立普遍性命题打下基本。但是,在现实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常常无法观测到某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所有状况。52、演绎推理是按照人们的思维逻辑从一种(或多种)命题中推导出另一种新命题。53、演绎推理中,新命题的真实性(与否符合客观事实)是由原有命题真实性保证的。54、演绎护理的逻辑也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中。55、在社会研究中中演绎法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能保证一种命题的真实性,也不能检查一种命题的真实性限度。因此,在社会研究中要同步采用归纳逻辑和演绎逻辑。即通过归纳逻辑去检查命题的真实性,而通过演绎逻辑去提供对普遍性命题进行经验检查的条件。56、所谓“假设检查措施”是指研究先通过有限的前期调查研究而提出有关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收集有关的经验资料去验证这一理论假设,从而得到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解释。57、理论假设的来源可以是社会研究过程中的前期摸索性调查、对此前文献的分析、或者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或常识。58、理论假设形成后来,研究者将环绕它去收集有关的经验资料,并通过经验资料去检查它的真实性。对理论假设的检查可以采用证明和证伪两种研究逻辑。59、社会研究过程中比较多地采用证明的逻辑。例如,在有关收入差别的研究中,提出了“人们的教育限度对收入水平有正向的影响”的理论假设,采用证明逻辑。60、社会研究中的“记录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研究要发现社会运营的记录性规律。所谓“记录性规律”,是指某类现象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概率度。社会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是一种概率性的事件,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一种概率性的因果关系,因此,社会规律常常是一种记录性的规律。61、社会研究中的抽样推论原则是指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部提成员的调查成果去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推论原则 多次出题)62、在社会研究中之因此可以用部分个案的状况去推论总体,其根据在于个体与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记录性关系。63、根据现代记录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样本)的状况与总体状况相一致的概率限度重要受三个因素影响:总体的同质性限度、抽样的随机性限度、样本量。64、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要经历一种从经验观测到经验概括,再从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但是从经验概括到理论却需要通过专门的理论建构程序来实现的。65、所谓理论建构,就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测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66、理论建构的目的是形成理论假设。在社会研究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形成理论假设。67、在研究者比较熟悉的领域中,她们可以将过去的经验概括直接上升为理论假设;在一种不太熟悉的领域中,则一般要通过前期的调查而获得足够的经验观测素材,并在此基本上形成经验概括,然后再将其上各为理论形态的理论假设。68、在形成了理论假设后来,就可以进入理论检查的阶段。所谓理论检查,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去论证社会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与否符合社会实际状况。69理论检查一般分两个环节:第一步是进行命题扮演;第二步是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查,即直接与经验材料加以比较,以拟定经验资料与否可以支持理论假设。70、所谓命题推演,就是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种理论假设命题推演为一种或多种可以进行经验检查的命题。71、命题推演涉及逻辑推演和操作化推演两种类型。72、逻辑推演是按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从一种理论假设命题中得到另一种或多种新的命题。73、命题的操作化推演是指,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74、所谓经验检查,是指研究者按照理论假设中的内容去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以拟定理论假设能否被经验资料所支持。75、经验检查的具体措施是:一是按照变量的测量指标提出收集资料的方案;二是通过社会调查和其她多种措施去收集实际资料;三是通过对经验资料的记录分析拟定所收集的经验资料与否支持理论假设 。76、前面简介的“假设检查”重要是定量研究的逻辑过程,其研究措施的思路来自于实证的科学措施。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则往往采用不同的逻辑思路和研究措施,即社会科学中的“理解措施”。77、所谓“理解的措施”,是指在社会研究中通过进一步地理解研究对象语言和行为的实际意义来真实地结识研究对象。78、“理解措施”最初来源于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典型论述。 79、定性研究的措施特点: 定性研究措施与定量研究措施最大的不同点是,定性研究不需要采用“假设检查”的逻辑,因此,不需要在正式收集资料前设计一种假设性的理论模型,而是由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场合,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长期性的深度接触,并通过进一步访谈和观测等措施去获得有关的定性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而得出研究结论。第五章 抽样 (重点章 多次曾出应用题)1、社会研究中的抽样措施,即选择研究对象的措施或程序。2、抽样是一项有力的技术,除了社会研究外,它在市场调查、民间测验、生物和医疗实验、工业产品检测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3、抽样的理论基本是数理记录学。4、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从一种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这个选用过程就是抽样。5、为什么进行抽样,重要是考虑研究成本和研究的可行性。6、抽样的措施大体可分为两类:(1)非概率抽样 (重要是根据研究的主观意愿、判断或与否以便等因素来选用对象)(2)概率抽样 (重要是按照随机原则来选用对象,完全不带有研究者的主观因素)7、非概率率抽样和概率抽样两种措施最大的差别是,在概率抽样中,可以比较精确地估算出抽样误差,而非概率抽样中,则无法估算抽样误差。(单选题)8、如果用专业术语严格定义,则抽样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选用一组元素的过程,由此产生的元素集合体称为样本。9、在专业化表述中,每一种具体的调核对象被称为元素,全体研究对象被称为总体,样本则代表一组元素,即一部分研究对象。10、总体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研究总体和目的总体。?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元素的集合体。?目的总体有时也称为调查总体,是实际抽取样本的元素集合体,它是排除了研究总体中的某些特例后的总体。 样本只能推论目的总体,而非研究总体。11、样本中元素个数与总体中元素个数的比率(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称为抽样比率。12、研究者在实际抽样(特别是概率抽样)时,常常是先找到一份近似涵盖所有总体元素的名单,然后从中抽取部分元素,这份名单被称为抽样框。13、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又被称为抽样单元,有时抽样单元与分析单位是相似的。但在较大范畴的抽样中,也许有多种层次的抽样单元(初级抽样单元、次级抽样单元、终级抽样单元)。在一次抽样中,抽样框的数目与抽样单元的层次是相相应的。14、总体的状况或特性是未知的,由参数值来描述;而样本的状况或特性则是已知的,由记录值来描述。15、参数值与记录值之间的差别就是抽样误差。差别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大;差别越小,抽样误差就越小。16、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原则,它重要取决于总体的异质性限度和样本规模。(抽样中因违背抽样规则产生的人为误差如抄写、资料录入和计算中的人为失误,并不是这里所说的抽样误差)17、抽样的环节:(多选题或简答题)(1)设计抽样方案;(2)抽取样本; (3)评估样本。18、设计抽样方案涉及如下4点内容:(1)一方面,要界定总体;(2)另一方面,简介抽样框的具体内容;(3)再次,要拟定样本所含个体数目;(4)最后,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总体,选择合适的抽样措施。19、抽取样本是指抽样人员按照抽样方案中选定的抽样措施,从抽样框中实际抽取总体元素,构成样本的过程。20、由于抽样措施不同,实际抽样工作既可以安排在实地调查前,也可以与实地调查同步进行。前者比较适合总体规模较小,事先有比较完整抽样框的状况;而后者则比较适合总体规模较大,抽样采用多阶段方式进行的状况。21、评估样本是指样本抽出后,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类误差状况的检查和评估,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样本偏差过大而导致对总体推断的失败。22、评估样本的措施是先找出某些可以反映总体特性的资料,一般是某些数据,与同类指标的样本记录值进行比较;评估所根据的总体记录数据越多,评估效果越好。23、非概率抽样: (多选题)(1)以便抽样 (2)配额抽样 (3)判断抽样 (4)雪球抽样24、进行概率抽样的前提条件是有抽样框,但这个条件有时无法满足,如电视台收视状况的调查,就很难编出合适的抽样框。在这种状况下,常常会采用非概率抽样。25、非概率抽样的成本较低,操作也比较以便,但无法预先估计抽样误差,因此,很难对总体状况做出可靠的判断。26、以便抽样又称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措施来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