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导学案配答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24761682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两章导学案配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孟子》两章导学案配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孟子》两章导学案配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师生共用导学案备课:徐春红课型:讲读课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1.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2. 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知识链接】孟子和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工”,在孔了“仁”学的基础上,提岀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孟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岀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了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预习导学】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C1)重点实词城:郭:三里、七里:人和:寡助之至:池:兵革:坚利:米粟:多:天下顺之:(2) 通假字亲戚畔之:(3) 古今异义委:古义:今义:去:古义:今义:域:古义:今义:弟戚:古义:今义: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C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合作探究】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1. 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2. 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4.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板书设计】r论点:I战争中需要论据J结论【拓展延伸】孟子名言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够没有能【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再生长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预习导学】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1)重点实词发: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行拂乱其所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则无敌国外患:(2)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法家拂士:(3)词类活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4)一词多义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拂:行拂乱其所为: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1)重点实词发: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行拂乱其所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则无敌国外患:(2)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法家拂士:(3)词类活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4)一词多义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拂:行拂乱其所为:举:市:然后能改:入则无法家拂士:生壬忧患:衡于虑: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于:舜发于吠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合作探究第一段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3. 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5.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板书设计】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造就人才生于忧患|I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入则无法家拂士、I治理国家一居安#、危卜死于安乐I出则无敌国外患J【教(学)反思】答案(1)重点实词城:内城。郭: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寡助之至:之,动词,至h至,极点。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指粮食。多:充足。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C2通假字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C3古今:异义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域:古义:限制。今义:地域。(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洁:“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1.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交流点拨】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C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交流点拨】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C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交流点拨】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合作探究】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交流点拨】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1. 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交流点拨】例1:城环而攻之不胜一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2:城高兵利粮足不守一一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2. 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交流点拨】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4.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交流点拨】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四、板书设计环而攻之而不胜(进攻)一-天时不如地利环而攻之而不胜(进攻)一-天时不如地利兵精粮足却委而去之(防守)一-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麻U得道多助治国下顺要人和”失道寡助亲戚畔之战争中需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CC1)重点实词发:起,被任用。士:狱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CC1)重点实词发:起,被任用。士:狱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举:被选拔市:集市。故:所以。任:使命。于:给。是:这常常不如地利,常常不如地利,犯过失如然后能改:这样以后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舌L:扰乱。作:有所作为。征:表现。色:脸色。发:抒发。征于色发于声: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而后喻:明白,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生壬忧患:在。C2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C3)词类活用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累。饿其体肤:饿,使饥饿。空乏其身:空乏,使贫困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通“韧”,使坚韧。(4)一词多义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国恒亡:国家。拂:行拂乱其所为: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于:舜发于吠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而死于安乐也:在。合作探究1.第一段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交流点拨】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2. 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交流点拨】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4. 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交流点拨】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四、板书设计历代名臣成长史才能从磨炼中来造就人才Y生于忧患|l一般人成长历程才能从奋斗中来I|入则无法家拂士l治理国家一居安思危j,死于安乐、出则无敌国外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