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问答题(超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3496482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二级问答题(超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问答题(超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咨询师二级问答题(超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诊断及其依据、问答题一、诊断精神病与非病三原则(或其诊断依据)?二、神经症诊断依据(许又新神经症的诊断评分标准)?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诊断?四、严重心理问题的主要诊断依据?五、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诊断依据?六、对求助者作出诊断的程序?七、如何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八、求助者的主要症状?九、求助者出现问题的原因(怎样识别病因?)十、疑病性神经症的诊断依据?十一、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十二、恐怖性神经症的诊断?十三、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十四、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十五、人格解体神经症的诊断?十六、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十七、创伤性应激障碍的诊断依据?十八、适应障碍的诊断依据?十九、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的诊断依据?二十、灾难综合症的诊断依据?二十一、针对灾难性问题,求助者需要哪些资料?二十二、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鉴别?二十三、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二十四、心理咨询室应具备哪些条件?二十五、进行初诊接待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二十六、如何进行摄入性会谈?二十七、确定摄入性会谈内容和依据的参照点?二十八、控制摄入性会谈内容和方向的常用方法?二十九、会谈的种类有哪些?三十、不恰当的提问可能会带来的消极作用?三十一、如何避免提问失误?三十二、进行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三十三、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有哪些?三十四、会谈法临床价值的评价?三十五、如何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三十六、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三十七、正确的咨询关系的心理要素?三十八、如何建立咨询关系?三十九、对求助者尊重的表达的注意事项?四十、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四十一、尊重的意义?四十二、如何对求助者表达热情?四十三、对求助者表达热情的注意事项?四十四、如何表达真诚?四十五、对求助者表达真诚的注意事项?四十六、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意义?四十七、缺乏共情的表现和后果四十八、对求助者表达共情时,需要理解和掌握哪些?四十九、对求助者积极关注时的注意事项?五十、在商定目标时,如何深入了解求助者?五十一、有效的咨询目标具备的如下特征?五十二、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五十三、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五十四、心理健康者有以下的五个心理特征?五十五、咨询方案包括哪些内容?五十六、实施咨询方案的思路?五十七、如何做到正确倾听?五十八、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五十九、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支持和鼓励,可以起到的作用?六十、参与性技术又包括哪些内容?六十一、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具体化技术?六十二、影响性技术包括哪些?六十三、面质技术的定义:六十四、面质的目的是什么:六十五、面质的注意事项:六十六、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六十七、使用行为塑造技术应该注意什么?六十八、如何应对阻抗(应对阻抗的要点)六十九、求助者的阻抗形式?讲话程度上阻抗的表现形式:七十、阻抗的产生原因:七十一、如何评定咨询的效果七十二、如何进行远期疗效评估七十三、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七十四、适宜的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哪些特征:七十五、对咨询效果进行客观研究,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七十六、沉默的类型(1、怀疑型、2、茫然型、3、情绪型4、思考型5、内向型6、反抗型)沉默的表现和原因?三级的155页。七十七、适宜的求助者具备的条件?七十八、咨询师如何进行转介(转介的注意事项)七十九、咨询关系不匹配时应该如何处理?八十、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八十一、咨询关系结束的注意事项?八十二、咨询师、求助者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八十三、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是什么?八十四、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八十五、咨询师在咨询理念上应该注意避免出现的误区?八十六、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咨询中应遵循的原则?八十七、哪些情况属于保密例外?八十八、心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八十九、与咨询师有关的多话的原因:九十、与求助者有关的多话的七种类型九十一、如何处理依赖?九十二、对于心理学家勒温的内心冲突分为哪四类?九十三、按照强度,压力分为哪三类?九十四、人本主义认为心理健康的五大特征二级技能疗法总结:一、系统脱敏法。二、冲击疗法。三、厌恶疗法。四、模仿法。五、生物反馈疗法。六、认知行为疗法。七、求助者中心疗法。八、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九、合理情绪疗法。十、放松疗法。量 表:(最后一页)二级诊断及其依据、问答题一、诊断精神病与非病三原则(或精神病诊断依据)是什么?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有无自知力)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是否协调统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社会功能受损,迟滞,紧张症性行为,无自知力,对现实歪曲严重。)二、许又新神经症的诊断评分标准:(或神经症诊断依据)A、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3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B、精神痛苦的程度: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自己摆脱不了,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2分;无法摆脱,别人帮助安慰也无济于事,评3分。C、社会功能:能正常工作学习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工作学习或交往效率显著下降,须减轻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评2分;完全不能正常工作学习,不得不休假或退学,完全回避交往,评3分。D、综合本案例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三方面评分:结合案例 (总分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可以成立/总分4-5分为可疑病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需进一步确诊。(注: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根据许又新神经症的诊断评分标准(同上“二”)总分在4-5分的则为可疑神经症,进一步确诊后排除神经症的,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其早期阶段,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四、严重心理问题的主要诊断依据:A、没有器质性病变B、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主客观一致、知情意统一,个性相对稳定排除精神病C、根据神经症评分标准(病程短、精神痛苦的程度可以摆脱、社会功能受损不重),排除神经症。D、不良情绪由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引起,冲突属于常型,已经泛化E、病程在(X)月内、冲突情绪反应强烈,有求治愿望,(从案例中找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受影响的内容)。所以也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综上所述,该案例属于严重XXX心理问题。五、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诊断依据:(同上“四”的A、B、C、) D、冲突情绪不强烈、未泛化E、时间短、受理智控制、社会功能未损。六、对求助者作出诊断的程序:1、排除器质性病变。2、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诊断是否精神病;3、根据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评分判断是否神经症;4、根据冲突情绪反应强烈程度及症状、是否泛化、病程的长短等,判断是否严重心理问题或一般心理问题。5、参考心理测量结果,最终作出判断。七、如何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是根据(二、题)八、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在案例里找,主要从心理和躯体两方面找。九、求助者出现问题的原因(识病原因):1、生物学因素:是否有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有无因果关系,年龄及性别影响;2、社会性因素: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生存环境;事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社会文化与心理问题的关系;3、心理因素:认知能力、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对现实问题有无错误评价,是否有观念冲突及偏见,有无持久负性情绪记忆,是否老眼光、思维倾向、价值观及心理发育是否停滞等。十、疑病性神经症的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自知力完整,知、情、意协调统一,人格、个性相对稳定。故排除精神病。 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该求助者在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及社会功能受损轻重三方面的评分得分已经不小于6分,3、内心冲突没有现实意义,属于变形冲突,所以神经症成立。4、又根据该求助者症状表现:躯体方面(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均无明显异常,已排除了躯体疾病、主要以心理因素(求助者怀疑病情为主(对健康过虑、对身体的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即为疑病症的症状。综合上述故确诊该求助者为疑病性神经症。十一、焦虑性神经症:(1、2、3、条同“十”题的1、2、3 。)4、又根据该求助者焦虑的情绪体验、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性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综合上述将该求助者确诊为焦虑性神经症十二、恐怖性神经症:(1、2、3、条同“十”题的1、2、3 。)4、又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1)害怕与环境相称、(2)求助者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综合上述,该求助者确诊为恐怖性神经症。十三、强迫性神经症:(1、2、3、条同“十”题的1、2、3 。) 。4、该求助者因为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而造成精神痛苦。综合上述,该求助者确诊为强迫性神经症十四、抑郁性神经症:(1、2、3、条同“十”题的1、2、3 。)。4、本案例中该求助者(1)兴趣减退甚至丧失、(2)对前途悲观、(3)无助感、(4)感到精神疲惫、(5)自我评价低、(6)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综合上述诊断该求助者为抑郁性神经症十五、人格解体神经症:(1、2、3条同“十”题的1、2、3条)。根据临床症状,4、求助者:A人格解体“无我感”,感到“我”异乎寻常的不真实,似乎不存在。B、现实解体,病人感到周围的世界似乎是陌生的,不真实了,像图片上起了一层雾一样。C、身体解体:感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大小、轻重、软硬等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失去了正常时的真体感和实质感,似乎不存在一样,“什么感觉也体会不到”“身体麻木不仁”D、情感解体,病人感到他自己丧失了情感,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会爱他了,感到十分痛苦、伤心。特征:病人对异常体验的主观性有清楚的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恼,甚至在突然发生时感到惊恐不安。综合上述,所以确诊该求助者为人格解体神经症。十六、急性应激障碍:1、(同“十”题的1条)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该求助者在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及社会功能受损轻重三方面的评分得分小于6分,故排除神经症。求助者临床表现为:A、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B、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C、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D、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E、病程较短,几天后缓解,一个月内恢复,愈后:恢复较好. 。故确诊该求助者为急性应激障碍。十七、创伤性应激障碍诊断依据:1、(同“十”题的1条)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该求助者在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及社会功能受损轻重三方面的评分得分小于6分,故排除神经症。3、存在变形冲突。4、遭受强烈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5、数月至半年内出现6、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7、强迫性回忆,已泛化。8、愈后:?时间不能恢复。(后五条为诊断理由)所以诊断为创伤性应激障碍。十八、适应障碍:1、(同“十”题的1条)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该求助者在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及社会功能受损轻重三方面的评分得分小于6分,故排除神经症。该求助者临床表现:A、应激性生活事件。B、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C、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D、?个月内起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十九、创伤后的应激障碍:A、主要临床症状标准:(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 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 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 反复发生错觉、幻觉; 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B、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C、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符合症状标准已?个月。D、 综合上述:排除了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符合了:1、强烈的精神创伤2、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3、强迫性回忆4、目前病程时间在半年以下,故诊断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二十、灾难综合征的阶段及其特点?1、惊吓期: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类似“失魂落魄”,时候往往不能回答提问。2、恢复期: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经常向别人倾诉自己的遭遇。3、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二十一、针对灾难性问题,求助者需要哪些资料?1、灾难后的躯体症状2、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作用3、灾难前后的人际交往4、经济情况5、既往心理咨询历史6、现在的生活状况7、今后的生活打算二十二、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如鉴别:1、发病时间不同:急性应激障碍在创伤数分钟或数小时就可出现,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可延时数月甚至半年发生。2、症状表现程度不同:急性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感知迟钝等,而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类是灾难境遇感到痛苦,对创伤性尽力的选择遗忘,一般不出现意识障碍。3、愈后不同:急性应激障碍一般恢复良好,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时长时间不能恢复。二十三、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场所表现出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仪态与求助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术的使用。2、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有时会有迂回曲折甚至反复,也有部分问题得不到完美的解决。、心理咨询只是解决心理问题,而不负责解决实际的问题。7、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和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一种咨询方式。二十四、心理咨询室应具备哪些条件?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2、具有保密功能。3、能提供适当宽敞安静的空间。4、配置舒适的座椅。5、配置必需的设备。二十五、进行初诊接待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自然流利,吐字清楚、语速要适中。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还应该注意不应吸烟,不应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二十六、如何进行摄入性会谈?(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 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二)确定提问方式。一般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三)倾听。不单是听,还要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地判断求助者的谈话是否合乎常理,是否合逻辑,把握“关键点”。(四)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会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控制下进行,要有计划有目的。常用的方法有“释义”、“中断”、和 “引导”。(五)对会谈内容归类。包括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现实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人际关系、身体主观症状、情绪体验、生活态度等。(六)结束会谈。必须申明承诺的话。二十七、确定摄入性会谈的内容和依据的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时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二十八、控制摄入性会谈内容和方向的常用方法?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二十九、会谈的种类有哪些?包括:1、摄入性会谈2、鉴别性会谈3、治疗性会谈4、咨询性会谈5、应激性会谈三十、不恰当的提问可能会带来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因处在被审问地位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三十一、如何避免提问失误?从以下进行提问: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三十二、进行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面部表情、提问的语调、动作)2、提问中避免失误。3、心理咨询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三十三、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有哪些?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的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7、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三十四、会谈法临床价值的评价?1、会谈法对于预测学习是无效的2、在信度和效度上是不可靠的3、会谈法要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会谈结果诊断的价值可能更大。三十五、如何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1、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来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条资料的可靠性就高。三十六、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1、暗示2、早期印象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三十七、正确的咨询关系的心理要素?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三十八、如何建立咨询关系?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的咨询关系包括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三十九、对求助者表达尊重的注意事项?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该接纳求助者,尤其接纳求助者与咨询师自己不同方面2、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地位、知识、金钱等差异奉承或者歧视求助者。3、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礼仪,礼貌待人。4、心理咨询师应该信任求助者5、心理咨询师不主动探问求助者的秘密、隐私、对求助者主动诉说的秘密和隐私进行保护,不随意传播。6、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真诚7、心理咨询师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四十、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1、尊重意味着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2、尊重意味着平等对待求助者3、尊重意味着礼貌4、尊重意味着信任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意味着真诚7、难以接纳求助者时,可以转介四十一、尊重的意义?1、咨询师的尊重给求助者最大限度的表达自己2尊重可以使求助者获得自我价值感3尊重使求助者增加咨询的主动性、自觉性。4尊重可以激发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发求助者的潜能。四十二、如何对求助者表达热情?1、在初诊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2、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3、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最好的表达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四十三、对求助者表达热情的注意事项?1、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始终都对求助者充满热情、耐心、不厌其烦的帮助求助者,而不是漠不关心2、咨询师应该认真、热情的帮助求助者表达。3、咨询师在叙述时应该做好倾听、耐心细致的循循善诱,不因求助者表达的内容而批评指责求助者4、当遇到阻碍咨询的因素时,更应该对求助者表现出热情和耐心5、咨询师在求助者出现反复时应该耐心、不急躁、不厌其烦,热情的帮助求助者。四十四、如何表达真诚?1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2、真诚应该是实事求是3、真诚不是自我发泄4、表达真诚应该适度5、真诚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7、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四十五、对求助者表达真诚的注意事项?1咨询时必须理解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说实话不完全是真诚2、真诚不能脱离事实,应该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3、心理咨询师不能有感而发,忘情的发泄自己的内心世界4、表达真诚应该适可而止,过度的真诚反而适得其反5、表达真诚还表现在非言语上,身体姿势、目光、声音、语调等都可以表达真诚6、表达真诚根据咨询的过程而有所变化。四十六、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意义?11、咨询师通过共情,能够设身处地的、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2、咨询师通过共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的咨询关系建立3、咨询师的共情,鼓励并促进了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自我表达,促成了求助者深入,全面、准确的认识自己,也促进了咨询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4、咨询中某些求助者迫切需要理解、关怀,迫切的需要情感倾诉,咨询师的共情可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 四十七、缺乏共情的表现和后果1、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2、求助者可能感到受到伤害3、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四十八、对求助者表达共情时,需要理解和掌握哪些?1、咨询师视角需要改变,务必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共情的基础不是与求助者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以及其问题3、表达共情不能一试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4、表达共情要把握时机,共情应当适度,才能恰到好处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变6、表达共情还应该善于使用躯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生音、语调等表达。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的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8、咨询师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四十九、对求助者积极关注时的注意事项?1心理咨询师必须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2、不仅是求助者积极关注,还应该帮助求助者积极关注自己3、积极关注应该避免盲目乐观4、积极关尤其应该注避免消极5、积极关注应尊重现实,实事求是6、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五十、在商定目标时,如何深入了解求助者?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求助者具体和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五十一、有效的咨询目标具备的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者量化的4、可行的5、可以评估的6、双方接受的7、多层次统一的。五十二、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3、双方商定咨询目标五十三、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1、求助者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可能存在错误观念3、不同的心理咨询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五十四、心理健康者有以下的五个心理特征?1、乐于接受一切经验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3、信任自己的机体感受4、有较强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创造性五十五、咨询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五十六、实施咨询方案的思路?1、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2、启发、引导、支持、鼓励3、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五十七、如何做到正确倾听?1、倾听需要以接纳为基础2、是一种积极的听3、倾听是一种认真的听4、倾听还要适当的参与5、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还是用心听。五十八、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打断求助者,做到的货正确性的判断。2、急于下结论3、轻视求助者的问题4、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咨询师应把握的倾听原则:1可问可不问时,少问或不问2、可说可不说时,少说或不说3、求助者讲的都要听。五十九、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支持和鼓励,可以起到的作用?1提升求助者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2激发求助者改变自我的内在力量。 3、咨询师的支持和鼓励使求助者不断受到鼓舞4、支持和鼓励本身就是助人的过程5、通过鼓励和支持,求助者具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六十、参与性技术又包括哪些内容?1、倾听技术2、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技术3、鼓励技术4、重复技术5、内容反映技术6、情感反应技术7、具体化技术8、参与性概述9、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六十一、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具体化技术?1、问题模糊2、过分概况3、概念不清六十二、影响性技术包括哪些?1、面质技术2、解释技术3、指导技术4、情感表达技术5、内容表达技术6、自我开放技术7、影响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六十三、面质技术的定义:又称“质疑”、“对质”、“对峙”、 “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求助者、咨询师意见不一致),促进求助者进一步探索,最终实现统一。六十四、面质的目的是什么:咨询中使用面质的目的在于协助求助者:1、促进该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4、在于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在于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自己作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六十五、面质的注意事项: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六十六、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1、加强言语的理解和表达2、配合言语,促进交流3、实现反馈使对方感知到自己的反应4、传达感情,也是表达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六十七、使用行为塑造技术应该注意什么?1、可利用的反应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变量。2、根据观察到的资料,考虑需要塑造的最终目标行为,是否能从求助者已有的行为反应中衍生出来,如果可行,便要考虑朝向最终的目标第一步应该是什么3、确定达到第一步的评估标准。4、改变环境条件,造成求助者有表现被期望的反应的最大可能性。5、使用对求助者而言最强有力的刺激物。6、不断的改变中间过程的行为目标,使其接近最终的行为目标。7、在行为塑造过程中应重视使用言语、体态和手势等进行指导,以加速学习的进程。六十八、如何应对阻抗(应对阻抗的要点):主要是调动对方的积极性 :1、解除戒备心理:咨询师不必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要做到共情、关注与理解,创造良好的咨询氛围。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六十九、求助者的阻抗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讲话程度上阻抗的表现形式:1沉默2、少言寡语3、赘言七十、阻抗的产生原因: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中从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救治动机。七十一、如何评定咨询的效果: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七十二、如何进行远期疗效评估:(一)社会接纳程度评估。1、评估内容: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2、评估方法:包括家属和四周人的观察;咨询师本身的审查。(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1、评估内容: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2、评估方法:求助者口头报告和量表评估。(三)随访调查。通过追踪卡、通讯、面谈和电话等方式追踪回访。七十三、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1、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七十四、适宜的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哪些特征:1、智力正常2、年龄适宜3、内容合适(一般来说,心因性疾病、神经症、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等都属于咨询的范围。尤其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各种适应不良、情绪调节、心理教育与发展等更适宜心理咨询)4、人格正常。求助者无明显的人格障碍。5、动机正确6、信任度高7、求助自觉8、匹配性好不相适宜的类型:1、欠缺型、2、忌讳型3、冲突型七十五、对咨询效果进行客观研究,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设对照组2、随机安排3、客观评分4、进行随访七十六、沉默的类型(1、怀疑型、2、茫然型、3、情绪型4、思考型5、内向型6、反抗型)沉默的表现和原因?三级的155页。七十七、适宜的求助者具备的条件?1动机正确2、人格正常3、信任度高4、行动自觉5、匹配性好6、智力正常7、年龄适宜8、内容合适。七十八、咨询师如何进行转介(转介的注意事项):咨询师如果发现自己与求助者明显不相适宜,或发现自己不善处理时,就应该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在把求助者再推荐给他人时,须持慎重态度:1、须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2、可以介绍下一位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及特长3、对转介的新咨询师,应详细地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4、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七十九、咨询关系不匹配时应该如何处理?1、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2、在无法匹配的情况下进行转介。八十、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1、清晰地认识到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2、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3、对自己的离别体验,一级由离别体验所引起的内部反应有明确的意识4、都会体验到因咨询关系结束而引发的情感5、真诚的与求助者共同的体验自己对咨询经验的感受6、对咨询经验中的主要事件加以总结7、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给予支持性鼓励8、让求助者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发生的事情。八十一、咨询关系结束的注意事项?1、咨询时间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为50到60分钟2、由于咨询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应充分重视咨询关系的结束。3、有效的结束咨询关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逐渐消退法。一种是发展求助者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八十二、咨询师、求助者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1、求助者的责任:(1)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1)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1)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1)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1)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 有权利选择合适匹配的求助者;(3)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咨询应尽早提前通知求助者。八十三、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念是什么?21、求助者的身心健康是否得到最大的维护、2、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科学的有效的解决。3、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是否得到了最大的维护。八十四、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1、热心2、爱心3、关心4、耐心5、诚心6、虚心7、细心8、戒心八十五、咨询师在咨询理念上应该注意避免出现的误区?1、批评指责2、主关判断3、好为人师4、宣扬自己5、随随便便6、同情怜悯7、大惊小怪8、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八十六、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咨询中应遵循的原则?1、价值中立的原则2、保密原则与保密例外3、避免双重关系原则4、自我保护原则。八十七、哪些情况属于保密例外?1、当求助者的行为即将发生对自身的重大伤害时2、当求助者的行为对他人他物产生重大影响时3、当公检法机关出于工作需要时4、某些特殊情况也可能会存在保密例外八十八、心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1帮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帮助求助者深化自我认识3、帮助求助者纠正错误认知4、帮助求助者学会接纳现实5、帮助求助者增加心理自由度6、帮助求助者认识解决内部冲突7、帮助求助者构建新行为和新的行为模式8、帮助求助者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9、帮助求助者强化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八十九、与咨询师有关的多话的原因:1、咨询师有感而发的宣泄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与咨询无关的评价过多3、咨询师的逻辑能力欠缺解释过多。九十、与求助者有关的多话的七种类型:宣泄型、倾吐型、癔症性、表现型、表白型、掩饰性、外向型九十一、如何处理依赖?1、咨询时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地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2、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3、咨询时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心理成长的咨询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九十二、对于心理学家勒温的内心冲突分为哪四类?1、双趋冲突2、趋避冲突3、双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九十三、按照强度,压力分为哪三类?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2、叠加性压力(1同时性叠加压力,2、继时性叠加压力)3、破坏性压力九十四、人本主义认为心理健康的五大特征:1乐于接受一切经验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3、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4、有较强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创造性。二级技能总结试题一、系统脱敏法:工作程序(如何运用):1、学习放松技巧2、建构焦虑等级3、系统脱敏。1、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个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2、注意事项:、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实施脱敏。、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二、冲击疗法:1、工作程序(基本过程):筛选确定治疗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实施冲击治疗。2、冲击疗法必须排除:严重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癫痫、脑血管病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疾病等。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注意事项:1、让求助者对此疗法有足够的了解,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2、实施过程中,求助者无法忍受而提出终止时,咨询师不能有求必应,但如果其反复要求或家人提出取消治疗,劝说无效应立即停止。3治疗中求助者如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也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三、厌恶疗法:1、原理:当求助者欲实施或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象中主动地呈现某种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治疗目的。2、工作程序(操作过程):1、确定靶症状:有多种不良行为或习惯,只能选择一种作为靶症状2、选用厌恶刺激:如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或其他刺激3、把握时间施加厌恶刺激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同步。3、注意事项:、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以采用厌恶疗法。采用此方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即症状单一而具体,动作单一而具体。四、模仿法:1、工作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2、原理:又称示范发,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醒悟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3、模仿具体方式: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4、注意事项:(1)、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一般来说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也就越强。(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恰当。五、生物反馈疗法:工作程序:1、治疗前准备2、诊室训练3、家庭训练。原理:大脑皮层与各内脏、腺体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功能联系,可以相互影响。3注意事项: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各种睡眠障碍(2)、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3)、某些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痛、书写痉挛等(4)、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禁忌症:(1)、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2)、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毁物、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3)、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2、并不是每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治疗中得到好处。六、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1、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里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工作程序、建立咨询关系。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确定咨询目标咨询的根本目标即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提问就是有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建议: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演示: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是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模仿: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揭示并纠正深层错误观念的方法。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等技术都是认知治疗的专门术语。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该技术对求助者认知结构的改变可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3、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他区分求助者在“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互相作用一随之而来的结果”4、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具体程序是:通过角色扮演和想像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5、梅肯鲍姆的行为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自我观察阶段。关键因素是他们愿意和有能力倾听自己,提高其对自己和别人反应方式的敏感性,随着治疗,使其能以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这个过程是咨求双方共同努力产生的。第二阶段: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求助者通过治疗学会改变自己的内部对话,新的内容对话将作为新行为的向导。第三阶段:学习新的技能。教给求助者一些更有效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应对技能。对神经性厌食、性功能障碍及酒精中毒等,也可作为选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心理障碍和疾病有很多种类,认知行为治疗并非对所有这些障碍和疾病都有效。6、阿伦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问题。7、贝克理论中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共同感受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 人们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一些认知过程,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规则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8、贝克归纳的七种常见逻辑错误思维或认知歪曲导致的错误假设:(1)主观推断。(2)选择性概括。(3)过度概括。(4)夸大和缩小。(5)个性化。(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7)极端思维。9、贝克五种具体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2)识别认知性错误。(3)真实性验证。(4)去中心化。(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10、雷米的认知理论:注意强调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治疗的目的是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目的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11、认知行为疗法注意事项:该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以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七 、求助者中心疗法操作过程:(一)、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求助者变得更加适应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称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二)、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技术:1、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咨询的三种技术:A、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关注。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非言语设身处地的理解。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B、坦诚交流的技术:并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的交流。C、表达无条件关注技术:咨询师对求助者表示对他们尊重表现为:从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这一基础上而对他的尊重。应承自己要与他们一起努力。把求助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予以支持。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独特性。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导向的潜力。相信求助者是能够做出改变的。(三)、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3)、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4)、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5)、求助者能够自由地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6)、求助者能够完全地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7)、由于上一阶段是不可逆的,因此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几乎可以不需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能够比较准确地做出对现实的反应,决策比较正确了。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假设):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罗杰斯坚持认为人们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可利用的能源是丰富的,并能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够进行积极地改变,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目标(结果、治疗目标国内学者江光荣归纳):(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比较开放。(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基本观点):(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3)、人是可以信任的。八、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1、基本原理:属于行为主义疗法,该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阳性强化法。2、操作过程:(1)、明确治疗的目标。(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3、注意事项:(1)、阳性强化法改变的目标行为要单一、具体,非常明确,并保证强化物对该行为的强化。(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阳性强化应该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3)、随事件进程,强化物可以由无知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九、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操作过程):1、心里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通过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诱发事件、C具体表现、B不合理信念。2、领悟阶段:首先明确不合理信念,然后使求助者领悟对自己的问题及其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3、修通阶段:包括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合理情绪想像技术、家庭作业、再教育阶段。A、基本原理: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即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