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金属(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23458780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金属(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金属(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练习 :金属(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在化合物中X显+3价Y显+2X能在空气中燃烧而Y不能ABCD2向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关于滤渣可能的组成有()Cu Zn 和Cu Mg和Cu Mg、Zn和CuABCD3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的是()AFeSO4BAl2(SO4)3CFe2(SO4)3DZnSO44飞机的制造材料主要是铝合金。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铝合金做的铆钉,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铝合金的导电性极差,使飞机不容易被闪电击中B铝的密度比较小,大量使用铝材能减小飞机质量,有利于飞行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容易生锈D飞机材料采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的主要原因,是纯铝比较软而铝合金比较硬5温州市马鞍山龙泉窑遗址成为浙江省2020年度“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实证温州曾深度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该遗址出土物品用传统材料制作,下列可能属于该遗址物品的是()A陶瓷餐具B防弹头盔C半导体集成电路D光导纤维6已知,16克CuO与CO得到Cu、混合物136克,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克稀硫酸中得到96克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含有96克铜元素B将CuO与CO反应得到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证明氧化铜未完全反应C混合物中铜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89DCuO与CO反应得到Cu、的混合物,这个化学反应体现了CuO的还原性7超市里买来的饼干、坚果类食品使用铝箔来包装,铝能制作成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熔点高8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烙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延展性,你认为下列制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A眼镜架B保险丝C医疗器械D潜艇外壳9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镁与稀盐酸B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铜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10由Ag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8g,将其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0.4gH2, 则另一种金属可能是()ACuBZnCMgDFe11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只有ZnB滤渣中只有Cu和AgC滤液中只含Zn(NO3)2D溶液质量变大12天平左右托盘各放一盛有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的烧杯,将天平调整平衡,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g铁,在右盘的烧杯中加入5g锌,充分反应后,天平将()A向右盘倾斜B仍然平衡C向左盘倾斜D无法判断13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能与反应生成,也能与反应生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ABCD1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都是酸与碱的反应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C因为酸电离时能够产生氢离子,所以电离时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都是酸D因为金属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所以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15电脑芯片的制作要用到高纯度的硅。目前广泛采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原料制取,其中一步反应为SiO2 +2CSi+2CO。对该反应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元索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D该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16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明显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锌和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氧化铁和硫酸;生石灰和水。ABCD二、填空题17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填“大”或“小”);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18实验室要从、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它们,具体流程如下:(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选填字母序号)(2)请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3)根据流程可以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4)为了检验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19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但老师在做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时,反应后的溶液却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科同学认为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还有其它金属离子;小姚则认为可能与铜离子的浓度有关。(1)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同学们先查阅了常见离子的颜色,知道了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于是,他们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_(选填“锌”或“铜”),若现象是_,则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2)小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上网进行了查询,发现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见下表。那么,实验若要得到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老师可采取的措施是_。溶液浓度溶液很浓溶液较浓溶液很稀溶液颜色黄色绿色蓝色(3)爱动脑筋的小明对这一实验做了一点改进,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出现黑色,然后趁热放进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0铁、锌、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1)“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生成氢氧化亚铁等物质。(2)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与一定质量的锌、铁、镁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曲线X、Y、Z分别表示镁、锌、铁的反应情况B三份稀盐酸可能都被完全反应C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一定是D反应结束后铁、锌和镁一定都没有剩余21竹炭包是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对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进行初步探究。实验中,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查阅资料可知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色)(1)由实验现象可知,竹炭燃烧后的产物是_。(2)装置A的作用是_。(3)小科认为可以用装置,替换装置,你认为是否可行并且说明原因?_22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如图的“”“”“”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反应前离子,则“”表示_。(填写离子符号)23“钛厉害了”,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团队采用自主发明的钛合金新材料,为“奋斗者”号建造了世界最大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舱球壳。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钛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1)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钛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中,_,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钛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三、探究题24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_;(2)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环节;(改进创新)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3)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_;(4)实验中,判断E中玻璃管内空气已排净的实验现象是_。25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但老师在做氧化铜粉末与新配制的稀盐酸反应实验时,反应后的溶液却是绿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对此进行了科学探究: 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其它离子;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同学们先查阅了常见离子的颜色,知道了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于是,他们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锌,结果在锌表面只生成红色固体,则证明猜想一是_。 (2)为了验证猜想二,上网进行了查询,发现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见下表。那么,实验若要得到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老师可采取的措施是:_。 溶液浓度溶液很浓溶液较浓溶液很稀溶液颜色黄色绿色蓝色(3)进一步查阅网上资料可知:氯化铜溶液的颜色变化的真正原因是氯离子的浓度不同产生的。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正确。小宁同学向反应后蓝色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溶液出现_,则该资料是正确的。26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实验探究1)小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1)由此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答:_(写出一点即可)(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实验探究2)实验结束后,小金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入过量10%稀盐酸,浸泡,以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小金设计了如下表的三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序号实验实验实验实验方案现象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3)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可能是_。(拓展延伸)在文献资料中小金发现某科学小组研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关系,结果如图所示。(4)图中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_。四、简答题27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它们,流程如下:请回答:(1)固体混合物乙中含X,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2)请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_。试卷第11页,共11页参考答案1B【详解】X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X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Y不能说明Y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后面,可以说明金属活动性X大于Y;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说明金属活动性X大于Y;金属的活动性与化合价无关;X能在空气中燃烧,而Y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Y的活动性比X的活动性弱。故选B。2A【详解】向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镁比锌活泼,锌比铜活泼,所以锌只能和硝酸铜反应。若锌粉不足,则滤渣只有铜,若锌粉过量,则滤渣是铜和锌,故A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A、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可以与硫酸反应,铁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B、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不符合题意。C、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可以与硫酸反应,但铁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硫酸亚铁,不会生成硫酸铁,符合题意。D、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铝合金导电性较好,故A错误。B、铝的密度比较小,大量使用铝材能减小飞机质量,故B正确。C、铝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能防止里面的铝和氧气以及水接触,不容易生锈,故C正确。D、铝合金比铝的硬度要大,适合做飞机材料,故D正确。故选A。5A【详解】A、陶瓷餐具使用的陶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则它应该属于该遗址物品,故A符合题意;BCD、防弹头盔,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光导纤维,都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的新材料,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6C【详解】A、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反应最终得到9.6g的铜,但是生成的硫酸铜中还有铜元素,所以混合物中的铜元素不可能为9.6g,故A错误。B、CuO与CO反应得到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得到的混合物与稀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有硫酸铜,但是不一定是氧化铜,还有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故B错误。C、设13.6g的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x x=7.2g混合物中Cu与Cu2O的质量之比为(13.6g-7.2g):7.2g=8:9,故C正确。D、CuO与CO反应得到Cu、的混合物,这个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一氧化碳做还原剂,体现出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C。7B【详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铝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具有优良的延展性。故选B。8B【详解】因为钛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可以用来制作医疗器械、潜艇外壳、眼镜架;因为钛的熔点很高,不能用来制作保险丝。故选B。9B【详解】A、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气泡冒出,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故B符合题意。C、氧化铜为黑色固体,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而硫酸铜为蓝色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铜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银、铜不与酸反应,由方程可知,锌、镁、铁分别取8克时,产生氢气质量如下: 由Ag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8g,将其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0.4gH2, 银不和酸反应,则另一种金属质量为8g时,产生氢气一定大于0.4g,故另一种金属为镁。故选C。11C【分析】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ZnCuAg,向AgNO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AgNO3反应完成后再与Cu(NO3)2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有剩余,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滤渣中有锌、银、铜。【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锌、银、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锌、银、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只含Zn(NO3)2,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溶液中硝酸银和硝酸铜的量不能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无法确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2B【详解】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中所含溶质质量为3.65g设3.65克盐酸需反应铁的质量为a,锌的质量为b a=2.8g b=3.25g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g铁,在右盘的烧杯中加入5g锌,说明铁和锌均过量,盐酸完全反应,则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所以天平仍平衡。故选B。13A【详解】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故推理正确。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推理错误。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推理错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推理错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故推理错误。故选A。14D【详解】A、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这不是酸和碱的反应,故A错误。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它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才是酸,故C错误。D、因为金属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所以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D正确。故选D。15A【详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属于单质,故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一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所以该反应利用了碳的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6C【分析】要使小气球鼓起来,有以下情况:固体和液体相互反应生成气体使气球胀大;固体与液体反应或溶于液体时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详解】锌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硫酸锌,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正确;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以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正确;虽能发生反应,但不生成气体也没有造成温度升高,不能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错误;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正确。故选C。17Fe2+ 、Al3+ 小 Fe+Cu(NO3)2=Fe(NO3)2+Cu或Fe十2AgNO3=Fe(NO3)2+2Ag或Fe+H2SO4FeSO4+H2 【详解】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与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溶液中硝酸银和硝酸铜被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铝和硝酸亚铁,故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 、Al3+;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十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所以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三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以及稀硫酸和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Cu(NO3)2=Fe(NO3)2+Cu、Fe十2AgNO3=Fe(NO3)2+2Ag、Fe+H2SO4FeSO4+H2。18BCD 、 【详解】(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即BCD。(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向、银、铜、锌四种金属中加入稀硫酸,锌一定参加反应生成气体,而铜和银一定不反应,得到的滤液A中再加入过量的锌得到固体混合物乙和滤液B,说明锌除了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外,还和X的盐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位于H前,故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3)由于硫酸过量,所以固体混合物甲中含有铜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19锌 析出红色固体,溶液变成无色 加水稀释 黑色固体消失 【详解】(1)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够与铜盐溶液反应置换出铜,所以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锌,故填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金属锌,若析出红色固体,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铜离子,不会有亚铁离子,则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故填析出红色固体,溶液变成无色。(2)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由图可知,氯化铜溶液的浓度较小的时溶液呈蓝色,实验若要得到蓝色的氯化铜溶液,老师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稀释,故填加水稀释。(3)将一根铜丝擦光亮后,一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出现黑色,然后趁热放进稀盐酸中,观察到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填黑色固体消失。20水和氧气 BCD 【详解】(1)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气;(2)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结合图象可知,金属X是Mg,Y是锌,Z是铁,反应后X、Y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一定反应完的金属是Mg、Zn,可能有剩余的是铁,所以:A、曲线 X、Y、Z 分别表示镁、锌、铁的反应情况,故A正确;B、与镁、锌反应的盐酸一定有剩余,和铁反应的盐酸可能完全反应,故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锌和铁质量大小无法判断,故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锌和镁一定都没有剩余,铁可能有剩余,故D错误。故选:BCD。2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不可行,生成的一氧化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 【详解】(1)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生成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说明竹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色,F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说明竹炭燃烧还生成了一氧化碳,即竹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氢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空气通过A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产生干扰,故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不能够由F装置代替E装置,生成的一氧化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故填不可行,生成的一氧化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22Zn+H2SO4=ZnSO4+H2 【详解】(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反应前的溶液是稀硫酸,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锌离子,故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则“”表示。2347.87 金属元素 2 失去 TiO 【详解】(1)12由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2)34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22-2-8-10=2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所以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5钛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钛元素显+2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钛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O。24H2O、CO2、CO 气体净化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检验CO2 H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混合气体中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气体还原氧化铜生成一氧化碳,故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2)C、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出现干扰,所以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气体净化环节。(3)若混合气体中有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会发生爆炸,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可以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且还可以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4)H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装置中的空气已经被完全排出。25错误的 稀释原盐酸溶液(或减少加入的氧化铜的质量、对实验后的氯化铜溶液加水稀释) 由蓝色变成绿色 【详解】(1)锌的活动性大于铁,若溶液中有亚铁离子则加入锌后会置换出铁,但现象是锌表面只生成红色固体,说明溶液中没有亚铁离子,猜想一错误。(2)由资料可知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则可采取稀释原盐酸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3)要证明氯化铜溶液的颜色变化的真正原因是氯离子的浓度不同产生,可向溶液中加入其它含氯离子的物质,通过颜色的转变来实现。26铁的锈蚀是铁跟水、氧气等物质作用的过程(合理即可)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且防止氧气再溶于水 酸性条件下,氯化铁与铁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钢铁与水样中的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详解】(1)试管A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试管B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试管C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水、氧气等物质作用的过程;(2)蒸馏水中可能溶解有少量的氧气,所以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且防止氧气再溶于水;(3)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可知,酸性条件下,氯化铁与铁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以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4)由图象可知,当pH4时,钢铁与水样中的氢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27ZnXCuAg Cu+2AgNO3Cu(NO3)2+2Ag Cu2+、Ag+ 【详解】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锌氢铜银,向锌、X、铜、银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锌一定参加反应产生气泡,而铜和银一定没反应,得到的滤液A再加入过量的锌得到混合物乙和滤液B,且固体乙中含X,说明锌除了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外,还和X的硫酸盐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位于氢前;由于硫酸过量,固体甲含有铜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1)由分析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故填ZnXCuAg。(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是不和稀硫酸反应的铜和银,在铜和银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铜的活动性在银的前面,所以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u+2AgNO3Cu(NO3)2+2Ag。(3)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硝酸银剩余,所以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铜离子和剩余的硝酸银中的银离子,故填Cu2+、Ag+。答案第13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