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培训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0784985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19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金融导论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农村金融业务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 农村金融市场 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 国外农村金融 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学 结构框架 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理论框架 农村金融风险概述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第6章 农村金融风险与监管 教学目的和要求l 农村金融风险定义、分类、成因及其监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风险度量、风险管理与监管。教学难点、重点 本章内容以商业银行业务为核心,因为:我国农村开展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源自于商业银行,然后逐步为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所借鉴和应用。本章教学任务 风险定义 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金融风险监管6.1 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理论框架 风险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从三方面理解:风险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它强调的是处于不确定未来的这样一个状态,对未来结果无法确知。如果将发生的事情是确知的,那么就不存在风险。这种不确定性的结果既有可能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收益。有些文献中关于风险只强调未来结果中带来损失的部分,但多数文献认为,无论是将来收益还是损失的可能都归于风险范畴,比如说股票,无论将来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都归入风险范畴。风险与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某件事物,人们掌握的信息越多,该事件未来的不确定通常越低,掌握信息越少,不确定性越大,从而风险越大。因而,掌握更多的信息是减少风险的一种方法。在信贷活动中,金融机构的信贷员做尽职调查,就是为了更多的掌握借款人的信息,从而减少贷款风险。6.1.1 风险定义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面临的风险。金融风险具有4个特征:客观性客观性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存在着金融活动,有金融业务的地方,就存在金融风险。隐蔽性隐蔽性 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常常很难被人察觉,在金融风险爆发出来造成较大损失之前,往往不是逐渐暴露出来,而是隐蔽着不为人知。风险本身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结果无法确知的状态某种程度上造就了风险的隐蔽性,在造成损害前,人们并不知道它会带来这样的结果。金融活动中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也使得金融风险出现之前人们很难认识到。6.1.2 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扩散性扩散性 金融活动连接着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当金融活动出现问题时,其影响面是非常广的。这一点是金融风险与一般性风险的巨大差异。经济活动中一般的企业、一般的经营活动出现问题,往往影响范围有限,其结果也就是个别的企业倒闭。而金融体系中,若是个别或部分金融机构或者金融业务出了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并迅速扩展到宏观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可能引发局部或全面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其扩散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难以预料。可控性可控性 金融风险虽然会带来损失,但是面对金融风险,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金融风险是可以认识、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防范控制的。金融风险如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其性质特点、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逐步认识的,在金融风险发生之前,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在金融风险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其带来的损失。6.1.2 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金融风险分类按风险是否可以通过分散化加以消除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风险形态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战争风险;按金融风险承担的主体分: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居民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6.1.2 金融风险的特征及分类 系统系统性风险性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外部、不为公司所预计和控制的因素造成的风险。通常表现为国家、地区性战争或骚乱,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石油恐慌,国民经济严重衰退或不景气,国家出台不利于公司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法规,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等。这些因素单个或综合发生,导致所有证券商品价格都发生动荡,它断裂层大,涉及面广,人们根本无法事先采取某针对性措施于以规避或利用,即使分散投资也丝毫不能改变降低其风险,从这一意义上讲,系统性风险也称为分散风险或者称为宏观风险。非系统非系统性风险性风险是由股份公司自身某种原因而引起证券价格的下跌的可能性,它只存在于相对独立的范围,或者是个别行业中,它来自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这种风险产生于某一证券或某一行业的独特事件,如破产、违约等,与整个证券市场不发生系统性的联系,这是总的投资风险中除了系统风险外的偶发性风险,或称残余风险。v 四个主要步骤: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检测和风险控制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金融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风险识别。只有清楚的了解风险所在,才有可能进行后续的风险管理,这是所有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找出风险因素、对现存风险进行分类并初步预估风险大小的工作称为风险识别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度量 风险度量风险度量又称为风险计量、风险评估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考察对象所面临的风险大小进行量化评估。风险识别出来后,要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必须知道风险的大小,是否在我们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如果超出了经营目标所能接受的范围,那么就要 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因此风险度量是对风险现状的直观描述,也是下一步风险管理措施的依据。6.1.3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风险检测风险检测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需要对风险的变化进行日常实时的监控,检测已经量化的风险指标以及未经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据此提出风险预警,这一过程即风险监测风险监测。风险检测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对于已经识别出来的、可量化的风险点,需要连续跟踪其发展变化情况。对于可量化的风险点,可以向天气预报中检测气象指标那样,对风险的量化指标进行日常的检测。对于不可量化的风险点,也要采取措施跟踪其性质的变化发展情况。除了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点进行检测,还要随时跟踪监测新增风险因素的变化,对新增风险进行及时的识别分析。对于可量化的风险指标,可以将监测结果与事先设定指标区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变化已经到了何种严重程度。对于不可量化的风险指标,也可通过对其性质变化的分析将其归属于事先设定的某种程度的风险状况。对于这些定量或定性的监测分析结果,应该形成规范的风险报告,为进一步的金融控制措施提供依据。6.1.3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检测的基础上,对于金融风险通过采取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等方法或者通过某种专门针对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应包括两个阶段:在风险事件没有发生之前,风险控制的着眼点在于如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当风险事件发生后,风险控制的着眼点则在于如何降低事件带来的实际损失,并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6.1.3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指面对金融风险,在事前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求得平衡。金融活动的参与者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管理风险,如何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取决于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目标。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有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转移、风险规避和风险补偿6.1.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风险分散风险分散。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通过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分散化的业务组合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策略。在人们对投资活动的认识中,有“分散投资可以降低风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等说法,这些说法构成了风险分散这一策略的理论基础。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将上述说法进行了理论提炼,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完全正相关的多种投资时,可以降低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并直至消除。在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活动中,交易对手的多样化选择、业务活动的多样化选择、资金投向的多样化选择都是风险风散的具体运用。比如说,商业银行将贷款分散于多个行业、多个地区、多个贷款对象,这就是风险风散策略的具体体现。6.1.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风险对冲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通过增加新的业务活动、购买新的金融资产,与原有的业务、原有的资产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而达到冲消原有风险、抵补原有潜在损失的效果的做法。在金融活动中,有些业务的盈亏方向是相反的,有些资产的盈亏方向也是相反的,在业务组合中,只要适当的构造配置这些业务和资产,就能达到彼此对冲风险的效果。比如说,某商行有一笔净美元负债人民币兑美元的风险中,美元升至,其债务折算成人民币价值上升,从而增加其债务。如果该银行增加同样数量的美元资产,那么就可以对冲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将来若美元升值,其资产和负债的人民币价值同步上升,若美元贬值,其资产和负债的人民币价值同步下降,汇率的变化不再对其资产负债的总体造成影响,这种增加美元资产的做法就形成了对美元负债的风险对冲。6.1.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指当金融参与者无法承担相应的金融风险时,通过某种金融业务或金融产品将风险转移出去,由其他经济主体来承担的做法。保险业务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的转移方式。普通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健康保险,就是将健康恶化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如果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对自己的金融业务将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投保,这样就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来承担。除了保险方式转移风险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非保险的方式来转移风险。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或者购买某种金融衍生产品,都可以达到将风险转移出去的目的。6.1.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一次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或者由SPV 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 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Assets Pool),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过过程:程:B把A转移给C,C以证券的方式销售给D。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现金;D在购买以后可能会获得投资回报;C获得了能产生可见现金流的优质资产。投资者D之所以可能获得收益,是因为A不是垃圾,而是被认定为在将来的日子里能够稳妥地变成钱的好东西。SPV是个中枢,主要是负责持有A并实现A与破产等麻烦隔离开来,并为投资者的利益说话做事。SPV进行资产组合,不同的A在信用评级或增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组合、调整。目的是吸引投资者,为发行证券。风险规避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当金融机构觉得某笔业务的风险超出了其承受范围,拒绝参与该笔业务的交易。它是风险管理中的一种消极管理方式,与其它风险管理策略相比较而言,是最为保守和谨慎的。某客户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该客户的信用等级比较低,资金带给他收不回的概率价高,那么商业银行会拒绝提供贷款,这就是风险规避的做法。在投资活动中,股票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债券的价格波动比较小,那么不参与股票交易,只买卖债劵,这也是风险规避。6.1.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风险补偿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风险补偿,对于无法规避又无法对冲和转移的风险,金融机构提高价格的做法。比如说,对于那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必须提供贷款给他时,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高出其他高信用等级客户的部分,就形成了风险补偿。风险补偿的做法,不是在某一单笔业务上能体现出来的,而是从概率的角度来看的一种补偿。比如,对于低信用等级的客户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不是某一客户多收的利息能补偿可能的损失,而是对于这一类的客户都收取较高利息的话,将来这一类客户中,某个客户发生违约了,给银行带来了损失,那么在其他同类客户中多收的利息就可以形成补偿。6.1.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一)金融风险含义 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指微观金融机构在其金融业务中对风险进行管理。金融风险监管金融风险监管,指监管当局在宏观层面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金融监管的目的金融监管的目的: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防范金融危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风险监管主体金融风险监管主体: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全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监管,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监管的则是专门委员会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此外还有自律性的监管组织如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和证券业协会等。金融风险的监管对象金融风险的监管对象:各类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业务活动。6.1.5 金融风险监管(二)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准则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源自于1974年德国赫斯塔特银行的倒闭事件,该年底由美、英、法、德、意、日、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十大工业国的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作为国际清算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集团的一个正式机构。成立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定期集会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的银行监管规定,如统一资本度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这一系列的文本被人们统称为巴塞尔协议统称为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委员会本身没有跨国进行金融监管的权利巴塞尔委员会本身没有跨国进行金融监管的权利,巴塞巴塞尔协议的规则也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尔协议的规则也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但是由于巴塞尔委员的成员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地位,以及巴塞尔协议内容的科学合理性科学合理性,巴塞尔协议得到了众多国家监管部门资源遵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某国的金融机构若要参加国际经济,不遵守巴塞尔协议则很难在国际开展业务。6.1.5 金融风险监管(二)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准则巴塞尔协议 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则。该原则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也为各国当局借鉴,成为金融监管的标准文本。巴塞尔委员会事实上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巴塞尔委员会事实上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乃至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者乃至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者,巴塞尔协议也成为事巴塞尔协议也成为事实上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和金融监管的标准文本实上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和金融监管的标准文本。巴塞尔协议是由国际清算银行集团下属的巴塞尔委巴塞尔协议是由国际清算银行集团下属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针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国际规则员会提出的针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国际规则,尽管巴塞尔协议是针对银行业提出的监管准则,但是由于银行业在金融领域的地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理论基本上也就成了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银行业的监管基本上也就成了金融监管。因此,巴塞尔协议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了金融风险监管的规范性文本。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均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理念、巴塞尔协议的思想来构建本国金融监管体系。6.1.5 金融风险监管 农村金融风险的含义 农村金融风险的分类 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意义6.2 农村金融风险概述农村金融风险农村金融风险,指农村金融活动中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是指农村金融活动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经营失败或违法经营等原因而导致其资金、财产、信誉等方面损失所引起的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进而影响当地农村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安全,以致发生农村金融挤兑事件,造成农村金融支付秩序混乱的可能性。挤兑挤兑就是所有的 客户一起到银行要求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6.2.1 农村金融风险的含义挤兑源起于2014年3月24日中午前后,有一储户要取20万元现金,但银行以未预约拒绝了取款。随后,“射阳农商行要倒闭”便在坊间传开。当日下午两点,位于盐城环保产业园附近的射阳农商行庆丰分理处,提款人群开始不断云集,分理处外人头攒动,加上附近过来看热闹的居民,人数高峰时达到数百人。庆丰分理处当日下午立即向总行汇报,当日傍晚,射阳农商行董事长亲自押着“运钞卡车”赶到分理处,带来约4000万现金。不过,尽管庆丰分理处柜台摆上了半人高的现金,但挤兑的储户仍没有散去的迹象,兑付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三点,分理处才宣布营业结束。2014年3月25日,除了庆丰分理处,射阳农商行特庸镇、盘湾镇、黄尖镇、兴桥等网点均出现了大量储户集中兑现情况。除了射阳农商行,位于盐城市区的黄海农商行伍佑、步凤等网点也受到了一定的兑付压力,出现了排队取钱现象。2014年3月25日,央行微博相关负责人针对此情况开通了绿色通道保证资金的送达,围绕此次挤兑,各方紧急调动的备用资金约有13亿元。不过,多位当地人士均反映,随着谣言以讹传讹,2014年3月25日挤兑情况仍很紧急,以庆丰分理处为例,直到当晚11点才营运结束巴塞尔协议将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分为: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法律、国家、声誉和战略风险。我们可以加以借鉴,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分类。信用风险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在合同或契约关系中,由于合同的一方未能履行合约所规定的义务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到金融领域,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债务或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者债务人信用质量发生不利变化,给债权人或合同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信用风险也被称为违约风险违约风险。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分类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给金融机构的资产头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源自于市场上各类价格的波动。市场价格主要有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等,因此市场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操作风险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软硬件系统和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几乎金融机构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类人员等都存在着操作风险。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分类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因流动性不足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流动性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资产不能快速变现,在金融机构需要资金的时候,其资产不能快速变成现金,要么是变现时间很长不能满足短期资金需求,要么是在大幅度低于其价值的情况下变现;无法在金融市场融入资金,要么是无法在短期内按照市场上合理的价格融入所需资金,要么是高成本才能快速融入资金。法律风险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指金融机构在业务活动中未能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导致其与交易对手发生争议、诉讼或者受到法律部门惩罚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法律风险包括多个层面的内容:金融机构在签署各类合同契约时,其合同文本缺乏法律效力,从而给其带来损失;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涉及违法或违规;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不符合监管部门的相关监管要求。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分类 国家风险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指金融机构在与本国居民发生金融业务活动时,由于他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的存在,在地理位置上不一定跨出国境,只要金融业务涉及本国居民,均有可能存在国家风险。国家风险强调的是他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条件的变化,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声誉风险声誉风险 声誉声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通过持久努力而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声誉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指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失误或者是其他外部事件导致公众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损失的风险。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分类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指金融机构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失误,或是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金融机构的发展战略不能适应从而给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战略风险可能是由于经营决策者的决策失误,或是由于发展战略在经营过程中执行不力,也可能是整体经济金融的环境发生变化,原来制定的战略与现实的条件不相适应,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短期的经营困难或长期的不利影响。q 上述八大类风险在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践中,常常是相互交织出现的。6.2.2 农村金融风险的分类 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内生性缺陷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内生性缺陷 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金提供者不挤兑,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我国农村,这两个条件极易造成破坏。因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源于其特有的业务活动,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功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一般来说,只有存款基础稳定,农村金融机构便可在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提款的前提下,将其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与流动性不高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上。但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使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挤兑现象,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便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挤兑规模越大,所积聚的金融风险越大,金融脆弱性就越明显。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不合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信社、农行、农发行、邮储,及其他民间金融机构。目前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一直处于绝对地位,但却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民间金融处于被管制的从属地位,运作极不规范,问题较多。农行从1996年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后,不愿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不断收缩基层营业网点,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农业贷款仅占农行贷款余额的10%。同时农行在农村的贷款权也在上收,大量农村储蓄流出农村。农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支农作用正在虚置。据统计,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农信社。但由于各种原因,势单力薄的农信社难以单独支撑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正所谓“一农难支三农”,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各个层次的需求。目前,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罚机制 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薄,信用文化薄弱,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恶意逃废债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与保证人串通骗取金融机构贷款,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的信贷环境。同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机制 一方面,没有建立与农村金融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缺乏存款的风险和转移机制,我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保障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由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将会加大金融风险,加剧农村金融的脆弱性。6.2.3 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指农村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农户和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在其金融活动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识别与计量,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减少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避免发生可能的损失。农村金融风险监管农村金融风险监管,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监督,以此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依法稳健经营、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监管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意义,主要体现在:6.2.4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意义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是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适应市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是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尤其是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农村金融市场将进入激烈竞争的时代。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市场竞争,只有不断引入现代金融管理理念,建立现代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才能适应市场多元化的竞争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是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是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基础条件 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市场的参与者金融机构和农户不出现金融风险事件,不因金融风险事件出现亏损、倒闭甚至发生连锁反应,只有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才能使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6.2.4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意义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是农户、农户发展经济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是农户、农户发展经济的需要需要。农村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将有力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缺陷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制约,因此从农村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来看,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必然要求。6.2.4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意义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市场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管理6.3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文化,是农村金融机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风险管理的基础。(一)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文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文化,指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所有人员和部门共同最求的风险管理目标、统一的风险价值观、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有机结合。风险管理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6.3.1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统一的风险价值观。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活动甚至其全部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风险价值观之上的。风险具有双重性,它既包含形成损失的可能性,也是形成收益的来源,从本质上来讲,金融机构都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通过管理风险而获取风险收益,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得额外报酬。高效的风险管理与递增的规模效益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它应该被看作是为生产利润而承担的业务活动风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强化对风险认识的文化导向,赋予风险管理以明确的价值取向。从高管层到一线员工,应该对风险有统一的认识,对防范风险的重要性有统一的观念。只有形成统一的风险价值观,企业经营的目标和风险管理的目标才有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并体现在各个部门的日常经营活动之中。6.3.1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金融机构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是风险管理文化最具体的体现。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体现。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将风险价值观等理念性的东西落实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操作指引,才有执行的基础。完备的物质基础。农村金融机构有了统一的风险价值观和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还需要将这些东西落实到实处,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切实加以实行,这就需要物质层面的保障。落实风险管理理念的物质基础应该包括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及其相应的设施保障等。6.3.1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设风险管理精神文化。建设风险管理精神文化。风险管理精神文化,是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方法和风险管理技术的综合,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引领着其他风险管理文化要素。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树立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强化合规管理创造价值的理念;强化资本约束的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业绩评价指标。6.3.1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设风险管理制度文化。建设风险管理制度文化。风险管理制度文化风险管理制度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基础的对农村金融机构全体员工形成约束和行为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报告制度等的总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应包括以下措施:建立科学的制度制定程序;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执行体系;形成规范的风险报告机制;建立强有力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形成完善的制度修正机制。6.3.1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设风险管理物质文化。建设风险管理物质文化。风险管理物质文化包括风险管理物质文化包括实物层面和知识层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与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相比,在物质层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从实物层面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基础设施和比较落后;从知识层面看,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还不够先进。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具体在以下方面展开:一方面,建立风险管理的知识体系,储备专门人才,加强对国内外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学习,研究体系、科学的资产风险量化和评级技术;另一方面,在实物层面,加强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电子化、远程化、实时化的风险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搭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信息科技平台。6.3.1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一)市场风险 分类 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因子不同,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和商品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指由于利率的不利波动造成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价值受到损失影响的可能性。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国民经济指标当中的一个枢纽性指标,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受到利率的影响,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价格更是与利率关系紧密。市场利率的上升与下降都将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6.3.2 市场风险管理(一)市场风险 分类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可以看做不同国家货币的价格。汇率风险汇率风险 则是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而给银行或金融机构业务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一旦银行参与涉及外汇的相关业务活动,汇率风险便随之而来。本币与外币之间汇率的波动,外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波动,都会对银行的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产生影响。6.3.2 市场风险管理(一)市场风险 分类 证劵是指股票、债券以及相关金融衍生产品。证证劵价格风险劵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股票等证券价格的波动,而给银行或金融机构持有的证劵头寸带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商品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 是指由于石油、大宗农产品、贵金属等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给银行或金融机构持有的商品头寸带来价值损失的可能性。6.3.2 市场风险管理(二)VaR(Value at Risk)VaR,即在险价值。该指标最早由摩根提出,是金融界度量市场风险的主流方法。VaR的含义: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投资组合在未来特定时间段内、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用公式来表达,即:P(V VaR)=1-c式中:P 为概率值;c 为置信水平;V 为资产组合的价值变化。公式的含义用文字表述为:资产组合的价值损失超过VaR的概率等于1减去事先所设定的置信水平。VaR 指标总是有两个参数:时间和置信水平。6.3.2 市场风险管理(二)VaR 举例而言,某个金融机构公布了全部资产组合的 VaR 值如下:VaR(5day,95%)1亿元人民币其含义是,在未来5个工作日的时间段里,该机构的全部资产组合最大亏损为1亿元人民币,而且说此话的把握性为95%。或者说,该机构认为,他们有95%的把握在未来5个工作日内资产组合最多亏损1亿元人民币。6.3.2 市场风险管理(二)VaR VaR 指标之所以成为众多金融机构度量市场风险的主要方法,在于该指标的一些列特征:VaR 指标具有高度概括性,并且易于理解和交流 VaR 用一个数字就概括了资产组合受各种市场风险因子影响的结果,使其能在不同业务种类和风险种类之间进行比较、汇总,也容易被金融机构的高管和员工用来了解市场风险的总体状况,方便各部门之间对风险状况进行描述和交流。VaR 可以作为风险管理措施当中设定风险头寸和配置资源的工具。VaR 便于风险控制人员了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到底有多大,在事前可以设定一定的VaR 值作为风险头寸的限额,VaR 动态值超过设定的限额了,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VaR 值,防止交易活动中承担过多的风险。还可以根据各种资产的VaR 值将全部的资金在各类资产之间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合理配置。6.3.2 市场风险管理(二)VaR VaR 指标 特征: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目前,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成为银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有别于传统资本收益率的地方在于,不仅考察经营产生的收益,还考察是承担了多大的风险才获得如此的收益。VaR 就可以作为所承担的风险大小的一个度量值进入绩效考核当中。6.3.2 市场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 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可以按照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个大的类别进行划分,而在四个大的类别里面,各自又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人员因素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有金融机构内部员工发生内部欺诈、失职违规、员工知识技能的匮乏、核心雇员流失、违反用工法律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内部流程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于内部流程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缺陷、财务会计处理的错误、合同文本的缺陷、结算和支付的错误、交易与定价的错误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6.3.3 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 系统缺陷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系统缺陷导致的操作风险包括系统开发与维护方面的问题、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的问题、系统安全问题和数据质量等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外部事件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外部因素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操作风险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外部欺诈、洗钱活动、政治与社会的动荡、自然灾害、恐怖威胁等。其中,外部欺诈是我国金融机构损失最大、发生频率最高的操作风险之一。6.3.3 操作风险管理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与城市金融市场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将金融市场的业务活动分为银行、保险、证劵三类,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占主体的仍然是银行类业务,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的金融业务仍将集中于银行类业务,农村的金融机构也将以银行类机构为主。因此,农村的金融监管相应的也应该以对银行类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监管为主。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一)农村金融监管的主体农村金融监管主体是指依法实施监管行为的部门,主要包括以下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在各地的派出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政府其他监管部门,如工商、税务等部门;其他利益相关方。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二)农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1.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是指监管部门通过行政许可手段审查、核准市场主体进入某一业务领域从事相关业务活动的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则是金融监管部门决定和选择什么样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可以开展什么类型的金融业务。实施金融市场准入的目的在于:保证在农村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具备良好的资质,防止不良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保持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维持有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可以防止农村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或者产生垄断,从而维持一个高效率的农村金融环境;保护公众的利益,市场准入制度通过设定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机构的资本金等方面的要求,使得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公众的利益不受伤害。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二)农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1.市场准入 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内容:机构准入,由金融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批准金融机构法人或分支机构设立;业务准入,由金融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按照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批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批准金融机构开发新业务种类;高管人员的准入,由金融监管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进行核准。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二)农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2.资本监管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综合经营实力和承担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巴塞尔协议各阶段版本的主要内容,资本充足率也成为金融风险监管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巴塞尔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总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的资产12.5*(市场风险所要求的资本操作风险所要求的资本)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看,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或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资本充足率越低,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越强。从市场经营主体银行的角度出发,它们总是有追求利润的冲动,从而会不自觉的保持较低资本充足率,导致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降低。为了抑制金融机构忽视风险单纯追求利润的冲动,监管部门应该设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并要求金融机构严格遵照执行。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二)农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3.差别监管模式和风险监控体系 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无论在规模、产品类别、市场环境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对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自然而然应该采取差别监管的模式,在全国统一的监管框架内,对农村金融市场采用不同的监管指标,即使是同样的监管变量,城市与农村也应采取不同的数值水平,使得农村金融监管更能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更好的规范农村金融发展。金融监管机构可依据监管对象的基本经营和管理情况,分别确定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风险和管理控制风险类别,划分不同的监管档次,分配相应的监管资源,对监管对象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产品设计和业务经营等各个风险点予以关注和监控。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二)农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4.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市场上,个人与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相对城市居民落后,不利于农村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当前非常必要。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尽快完善各项金融法规,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约束力度,有效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将县域各类经济主体信用全部纳入入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系统,建立覆盖全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成本;三是积极发展政府担保、龙头企业担保、行业协会担保、中介机构担保和农户联保等多种方式担保机制,有效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二)农村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5.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保险保障补偿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监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金融宏观风险管理所必需的。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基于农村金融市场脆弱性考虑,完全有必要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一定的金融机构风险保障机制,在按存款余额一定比例缴纳保险准备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现行金融体系中,可设立由人民银行主导,财政部、农信社和其他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主体共同出资的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强制或自愿形式吸收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金,一旦投保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资金援助,以最大限度的保持金融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6.4 农村金融风险监管 什么是风险和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特征?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有哪些?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哪些?什么是农村金融风险?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哪些?简述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的意义。简述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国现实,谈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思考题小额贷款公司双重目标的权衡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影响分析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合作模式贫困地区小额信贷的运行绩效普惠金融体系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以山西省农村小额信贷为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网点布局及支农成效研究基于东中西部35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实证分析农村信用社的精准扶贫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研究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研究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