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2078045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课程辅导:自考课程辅导: 中小学教育管理 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考试题型的考试题型 v1、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v2、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v3、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v4、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v5、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说明: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 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5%,应用占45%。 第一章管理与教育管理 考核要求: 一、管理的内涵 1、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意义。 2、领会:向管理要质量。 二、教育管理的基本范畴 1、识记:(1)教育管理的含义;(2)教育行政的 含义;(3)学校管理的含义。 2、领会:教育管理的二重性。 三、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1、识记:教育管理的特点。 2、领会:教育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节管理 1、管理:就是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 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意义(领会:向管理要质量。 ) 管理是一种社会的一种基本职能,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 产品质量。所以管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巨大的的资源,并 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由于重视管理 ,人类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推动了文化、 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任何集体活动都离不 开管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人类才能组织起来,实现对 社会和自然的改造,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教育管理 1、教育管理: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 、财力、物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 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行动过程 。 包括:教育行政(4)组织家长志 愿活动;(5)引导家长参与决策;(6)走进社区。 第一节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家校合作 又被称为家长参与、亲师合作,泛指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与学校 之间互动的一切行为。 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是由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学校的工 作提出意见或提供实质性支持;另一方面是由学校协助家庭参与这些 工作和建立完整的家庭教育。 二、为什么要推进家校合作 (一)家长教育子女需要学校的帮助 因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而有些地区,家庭教育资源缺乏,很 多家长不懂得正确处理子女问题。 (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许多困难需要家长支持,资源的配置要利用所在社区和家庭教育资源 。 (三)社会民主化推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1、家长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2、家长对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 3、管理的民主化要求家校合作 第二节家校合作的主要类型(爱伯斯坦 ) 一、当好家长 二、相互沟通 三、志愿服务 四、在家辅导学习 五、参与决策 六、与社区合作 P258-262,掌握每种类型的基本概念和活动实例 第三节家校合作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平等协商的家校合作组织 建立组织是将加校合作工作制度化的基础和主要手段,也为家长参与事务决策提 供了组织保障。 二、教会家长养育之道 (一)以需求导向开展家长培训(二)班助班主任指导家长 (三)与不同类型的家长合作 三、促进家校双向沟通 (一)建立平等的关系 (二)要畅通家校交流渠道 1、开好家长会 2、定期进行家访 (三)要拓展沟通内容和方式 四、组织家长志愿活动 (一)家长资源的调查(二)定期招募家长志愿者(三)家长志愿者的管理使用 五、引导家长参与决策 六、走进社区 第十八典型国家中小学管理的特点 考核要求: 一、英国中小学管理 1、识记:(1)英国中小学校长任用; (2)英国中小学教师任用; 2、领会:(1)英国教育行政体制;(2)英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二、美国中小学管理 1、识记:(1)美国中小学校长任用; (2)美国中小学教师任用; 2、领会:(1)美国教育行政体制;(2)美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三、法国中小学管理 1、识记:(1)法国中小学校长任用; (2)法国中小学教师任用; 2、领会:(1)法国教育行政体制;(2)法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四、俄罗斯中小学管理 1、识记:(1)俄罗斯中小学校长任用; (2)俄罗斯中小学教师任用; 2、领会:(1)俄罗斯教育行政体制;(2)俄罗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五、德国中小学管理 1、识记:(1)德国中小学校长任用; (2)德国中小学教师任用; 2、领会:(1)德国教育行政体制;(2)德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 第一节英国中小学管理 一、英国教育行政体制 (一)中央教育行政体制 在英国,国会和内阁掌握中央教育行政权,而实际负责教育行 政的组织结构是教育技能部。 (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 英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地方自治体为基础。地方教育行政的最 高部门是地方教育当局。地方设有教育委员会。 总体而言,英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既非严格的中央集权制,也非 地方分权制,是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 二、英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 (一)中小学校长管理 1、中小学校长任用:英国中小学校长聘任完全市场化,是由学校 董事会在报纸和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面试应聘者并决定是否录用 。 2、中小学校长培训:教师培训署负责宏观管理。培训主体有:高 等学校的教育学院、地方教育局和专家个人。 (二)中小学教师管理 1、中小学教师的任用 教师标准是所有中小学教师必须遵循的直接标准 ,同时也是英国颁发合格教师资质和评定教师资质的主要 标准。 2、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教学司全面接管其所有的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代理培训机构将培训资金与培训质量联系起来,并加 强了对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控制。 第二节美国中小学管理 一、美国教育行政体制 (一)联邦教育行政体制 联邦教育部。在形式上美国教育行政是联邦、州及地方三级形态, 行政管理属于典型的地方分权制。 (二)州教育行政体制 州对教育的行政管理处于美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中枢位置。 州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一般可归纳为两点:一是协助地方完 成教育计划;二是制定各种教育条件的最低标准。 (三)地方教育行政体制 地方教育行政是美国教育行政的基层部分,它通过划分学区来实现 。 二、美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 (一)中小学校长管理 1、中小学校长任用:中小学校长的遴选工作主要由地方学区具体 实施。地方学区都设有教育董事会,负责校长任命。 2、中小学校长培训: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校长进修中心、高等 学校教育学院、专业机构(或私人基金)下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单位 。 (二)中小学教师管理 1、中小学教师的任用 美国专业教职标准委员会。 2、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必须接受严格的职业培训。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第三节法国中小学管理 一、法国教育行政体制 (一)中央教育行政体制 国家层面上管理基础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国民教育部。 (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 大学区第二级教育行政单位。 法国的教育行政体制由中央、大学区、省和地方四级构成,是 中央集权型体制。 二、法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 (一)中小学校长管理 1、中小学校长任用:在法国,中小学校长属于国家公务员,聘任 权由国家掌管,校长录用由地区教育厅主管负责。 2、中小学校长培训:校长培训成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项地方分 权活动。注重校长培训法律课程。 (二)中小学教师管理 1、中小学教师的任用 中央直接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任用实行管理。方式: 考试和筛选。 2、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国民教育部人事司统一负责,继续教育局负责培训。 培训机构:法国教师培训学院。 第四节俄罗斯中小学管理 一、俄罗斯教育行政体制 第一级是联邦中央教育管理机构 俄罗斯联邦教育部,俄罗斯联邦科学、高等学校和技术政策部 第二级是联邦主体教育管理机构 第三级是地区教育管理机构 二、俄罗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 (一)中小学校长管理 1、中小学校长任用:竞选制。普通中小校长由国家教育部根 据市(区)国民教育局任命,不完全中学和小学校长有市(区 )国民教育局任命。校长不是国家公务员,一般任期5年。 2、中小学校长培训:在特定机构接受职前培训,入职和与教 师一起参加全员培训,可以去其他地区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 (二)中小学教师管理 1、中小学教师的任用 国立和市立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鉴定制度。 2、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连续师范教育体系。还有各种类型的“发展性教学法与心 理学培训中心”和“致力于个性发展的教育工作者再培训 中心”。 第五节德国中小学管理 一、德国教育行政体制 (一)联邦教育行政体制 各州文教部长会议;联邦与州教育规划与促进委员会;联邦教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部。 (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 州、地区、县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二、德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 (一)中小学校长管理 1、中小学校长任用:地方教育部门任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中小学校长培训:州立进修学院负责。 (二)中小学教师管理 1、中小学教师的任用 通过两次考试。其获得的 “教师资格证书”在欧盟国家通用。 2、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职前和在职教师专业化制度。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休闲娱乐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