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西方经济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077794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西方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第十二章西方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十二章西方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2022-7-11一、经济学的概念一、经济学的概念 资源是稀缺的资源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为谁生产?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抉择,来使用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抉择,来使用具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具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34 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20世纪世纪70年代,新加坡、香港、韩国、台湾年代,新加坡、香港、韩国、台湾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亚洲“四小龙四小龙”,而,而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这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种显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国家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是什么。大多数研究认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是什么。大多数研究认为,高储蓄率、高投资率、技术创新及其他一些高储蓄率、高投资率、技术创新及其他一些因素是取得高增长的重要条件。因素是取得高增长的重要条件。5什么引起一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什么引起一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20世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经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经济稳定增长的繁荣时期,可是济稳定增长的繁荣时期,可是2000年之后,美国经济增年之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一度出现了经济衰退,是什么原因造长速度明显下降,一度出现了经济衰退,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国家如此的经济波动,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徘徊呢?成一个国家如此的经济波动,在繁荣和衰退之间徘徊呢?经济周期用实际经济周期用实际GDP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衡量,包括:失业率、股票价格、通货膨胀率等包括:失业率、股票价格、通货膨胀率等 经济周期常由收缩、谷底,扩张期、顶峰四部分构成;经济周期常由收缩、谷底,扩张期、顶峰四部分构成;按美国按美国NBER的标准:若实际的标准:若实际GDP连续两个季度下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出现经济衰退(降,则出现经济衰退(Recession),严重的经济衰退的严重的经济衰退的低谷被称为经济萧条(低谷被称为经济萧条(Depression)。6图1 美国二战以来的经济波动-20-15-10-50510151945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8590952000GDPCPIUnemployment78 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紧缩(通货紧缩(Deflation):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价格水平选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价格水平选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表示;)来表示;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本国货币贬值,实际购买力下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本国货币贬值,实际购买力下降;降;各国都有通货膨胀现象,但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尽各国都有通货膨胀现象,但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尽相同。进而导致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化,即汇率的变相同。进而导致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化,即汇率的变化。化。9全球的经济体系对本国的国民经济会有怎样全球的经济体系对本国的国民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的影响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广泛地蔓延到东亚、俄罗斯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广泛地蔓延到东亚、俄罗斯巴西等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受到影响,我国的外部巴西等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受到影响,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也因此恶化;经济环境也因此恶化;中国为什么一直争取加入世贸组织,入世会对中国的中国为什么一直争取加入世贸组织,入世会对中国的经济运行有何影响?经济运行有何影响?国与国间的经济纽带,诸如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国与国间的经济纽带,诸如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是如何影响一国的经济及整个世界经济?经济周期如是如何影响一国的经济及整个世界经济?经济周期如何借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在世界范围内传何借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在世界范围内传导?导?10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改善一国的经济状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才能改善一国的经济状况况 我国政府近几年连续下调利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自我国政府近几年连续下调利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自1998年以来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年以来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9年年9月宣布对月宣布对储蓄存款利息征税,目的是启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和投资。储蓄存款利息征税,目的是启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和投资。但这些政策效果不尽相同,并非都达到了预期目的。一国该但这些政策效果不尽相同,并非都达到了预期目的。一国该如何调整经济政策,以实现政策目标?如何调整经济政策,以实现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对宏观经济运行施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对宏观经济运行施加影响;加影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中国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国的央行是美国联邦储备体中国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国的央行是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11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上述这些问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上述这些问题的学问!题的学问!122022-7-11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发展的三个阶段发展的三个阶段 萌芽时期: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萌芽时期: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30年代年代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从从 1936 年到二十世纪年到二十世纪 70 年代之前年代之前 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并与凯恩斯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并与凯恩斯 主义宏观经济学争论,以致分庭对抗的主义宏观经济学争论,以致分庭对抗的 时期:时期:二十世纪二十世纪 70 年代之后至今年代之后至今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2022-7-112“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其人凯恩斯其人亚当亚当斯密的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萨伊定律萨伊定律1929 1933年,经济大危机年,经济大危机凯恩斯发表凯恩斯发表通论通论(1936年)年)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原理通论通论的贡献的贡献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v宏观经济政策的每一课题都必须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开始。v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人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主持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还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一位小他20岁的前苏联国家芭蕾舞团的著名演员为妻。他还是以为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还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坎斯学院赚了大钱。约翰约翰 梅纳德梅纳德 凯恩斯凯恩斯 与与“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凯恩斯的童年凯恩斯的童年 领奖大王重返剑桥 19141914年大年大战时,凯战时,凯恩斯转职恩斯转职财政部,财政部,为高层出为高层出谋策划。谋策划。他是使他是使美国介入美国介入战争的始战争的始作俑者。作俑者。1929年经济危机对凯恩斯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复苏措施大杂烩复苏措施大杂烩美国首美国首度实施度实施国家社国家社会主义会主义的经验的经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凯恩斯的政策主张鼓励消费 前所未有的繁荣 前所未有的繁荣 前所未有的繁前所未有的繁荣荣Unemployment(1870-1970)Output(1870-1970)7070年代排斥凯恩斯年代排斥凯恩斯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初随着商品价格的年代初随着商品价格的爆发式上涨,尤其是原油价格,使得爆发式上涨,尤其是原油价格,使得4545年以来工业化国家所享有的稳定、年以来工业化国家所享有的稳定、低通货膨胀的成长结束了低通货膨胀的成长结束了。Keynesian policies did not seem to work any more2022-7-11通论通论的贡献:的贡献: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提出了对实物经济与货币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提出了对实物经济与货币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 理论;理论;明确提出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明确提出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 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重要概念重要概念v宏观经济目标:宏观经济学干什么?v1、经济增长 国民产出的高水平和持续经济增长v2、高就业、低失业 实现充分就业v3、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 通货膨胀率接近零v4、国际收支平衡政策如何?政策如何?不看广告,不看广告,看疗效看疗效第一节第一节 重要概念重要概念v宏观调控手段:宏观经济学怎么做?v1、财政政策:主要工具 变动税收:“既要拔毛,又不让鸡叫的艺术”影响消费和投资 变动政府支出:政府是购买者、投资者、父母v2、货币政策:处于辅助地位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2022-7-11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又 名大经济学,收入理论大经济学,收入理论小经济学,价格理论小经济学,价格理论理论来源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需求不足,存在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资源稀缺,充分就业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个量分析法个量分析法研究对象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以家庭厂商等经济个体为主以家庭厂商等经济个体为主分析重点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主要目标全社会福利最大全社会福利最大个体利益最大个体利益最大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1.宏观分析中有些总变量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2.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3.有时候一些微观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四.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国民收入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短期决定及对策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长期决定和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一、什么是GDPv引例v两个概念:两个概念:v最终产品最终产品v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经过加工后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而是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的产品。v实际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v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要记下来哟!经常考试的!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v(1)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v(2)按照市场价格计算,GD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v(3)仅计算一定时期内生产而不是所销售的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v(4)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5)不包括自产自用。(6)是一个地域概念vGNP与与GDP的比较的比较v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v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GDP的缺陷的缺陷v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的单个指标,但是它仍存在一些问题。v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例如,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不在GDP统计范围以内。v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等于福利变动: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 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v(一)基本含义v 1、总产出:就是GDP,即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v 2、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v 3、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v(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关系v 1、(总)产出等于(总)收入。v 产出是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出值自然要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v 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v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v2、(总)产出等于(总)支出。v产出是为购买者而生产的,自然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v具体地说,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v用公式表示即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工资和薪金 20,000利息 15,000地租 5,000利润 10,000总计收入 50,000产出(收)生产出产品(纱)200,000减:购买原料棉花 150,000产出(增值)50,000一个假设的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是否可以将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加总就能得到一个国家的GDP?v从理论上说,GDP=PiQi。如果用(Q1,Q2,Q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Q1P1+Q2P2+QiPi=GDP。但实际上,这种计算不可能。v通过“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通过其它比较简单的方法(支出法、收入法)来计算清楚GDP。1、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2、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应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当年生产的拖拉机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的拖拉机 nAny question?pGDP指一定时期内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v1、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去向出发,把一年内全社会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v2、在核算实践中具体表现就是核算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由此引出相关概念:v消费支出C(Consumption Expenditure):居民个人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投资支出I(Investment):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它具体包括以下两大类:v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为什么它不属中间产品?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一次购买、一次消耗,而资本资产则是一次购买、长期消耗。v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包括一工厂使用的原料、材料、燃料、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制成品。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包括在内。原因是这些活动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v净出口X-M(Exports-Imports):指进出口的差额。v把四个项目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可以写成:vGDP=C+I+G+(X-M)。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v A.个人购买小汽车v B.个人购买电脑v C.个人购买住房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v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v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二、用收入法核算GDP 思考:生产要素主要有哪些?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二、用收入法核算GDPv1、用收入法核算、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就是从生产要素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v严格地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计算GDP不要从字面上狭隘理解成只包括工资、地租、利息、企业家才能四个项目,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不要忘记。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包括以下项目:v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v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v公司税前利润v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v资本折旧v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间接税与直接税说明:间接税: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直接税: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特点是税负不能转嫁,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是:最终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生产法概念最终产品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国外(出口)流向支出法渊源收入法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企业家利润三种核算三种核算GDPGDP的方法的比较分析的方法的比较分析v生产法最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v支出法最具可操作性,但不尽准确。v收入法介乎于一、二种方法之间。v常用的是支出法与生产法。尤其是支出法。现在各国一般都把它作为核算国民收入最基本的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构成金额(10万美元)百分比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产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6987.01586.01858.0-348.910028.169.315.718.4-3.4100.02001年美国GDP和需求的构成我国我国GDPGDP核算现状核算现状 (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 1、19941994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515个门类)个门类)-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业)-社会服务业-采掘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制造业 -教育、文艺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建筑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 (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2002年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个门类):-农林牧渔业(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房地产业-采矿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批发和零售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国际组织我国我国GDPGDP核算现状核算现状 (二)我国GDP核算方法 1、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同时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生产核算和使用核算,同时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核算根据基础资料情况,同时采用生产法和收生产核算根据基础资料情况,同时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入法两种方法.使用核算采用支出法使用核算采用支出法.2、生产核算分行业进行,各行业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核算分行业进行,各行业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各行业资料基础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总生产总值。各行业资料基础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总体上讲:体上讲:农林牧渔业、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计算农林牧渔业、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计算.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计算.3 3、目前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仍采用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目前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仍采用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4 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以生产核算为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以生产核算为准。我国我国GDPGDP核算现状核算现状 (三)年度(三)年度GDPGDP核算核算 为了规范我国为了规范我国GDPGDP核算,核算,20032003年年1111月,国家月,国家统计局起草了统计局起草了关于我国关于我国GDP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度的改革的报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第的报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第2828次常次常务会讨论同意,并授权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务会讨论同意,并授权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我国我国GDPGDP核算现状核算现状我国我国GDPGDP核算现状核算现状 (三)年度(三)年度GDPGDP核算核算 我国年度我国年度GDPGDP核算包括以下几个过程:核算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 1、初步核算过程、初步核算过程 (1 1)初步核算数在当年)初步核算数在当年1212个月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个月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计算计算.(2 2)次年)次年1 1月月2020日左右发布,并在日左右发布,并在2 2月和月和5 5月出的月出的统计统计公报公报、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摘要上使用上使用.2 2、初步核实过程、初步核实过程 (1 1)初步核实数在统计年报资料基础上计算)初步核实数在统计年报资料基础上计算.(2 2)次年)次年9 9月在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上发布.我国我国GDPGDP核算现状核算现状 (三)年度(三)年度GDPGDP核算核算 3 3、最终核实过程、最终核实过程 (1 1)在统计年报、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的基础上)在统计年报、部门会计、财政决算资料的基础上计算计算.(2 2)于隔年)于隔年5 5月和月和9 9月在月在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中国统计年鉴计年鉴及其他出版物上发布及其他出版物上发布 .4 4、历史数据调整、历史数据调整 除上述核算程序外,在开展经济领域普查,发现对除上述核算程序外,在开展经济领域普查,发现对GDP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时,也对发生变化时,也对GDP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和发布。在作上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和发布。在作上述调整时,既要修订述调整时,既要修订GDPGDP总量,也要相应修订增长速度总量,也要相应修订增长速度.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 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内生产净值(NDP)3 国民收入(NI)4 个人收入(PI)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v 二、主要国民收入总量指标:v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v 2、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v 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v 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v 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v 6、GDP与GNP的比较v 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GNP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三、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三、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v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这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v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vNDP=GDP折旧v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v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vDPI=PI个人所得税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加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减 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等于 国民生产总值(GNP)减 固定资本消耗等于 国民生产净值(NNP)减 统计误差等于 国民收入(NI)减 包含存货价值和资本消耗调整的公司利润 净税收 净利息 社会保险税 政府所经营企业的当前盈余 企业当前转移支付加 个人资产收入 个人接收的转移支付等于 个人收入(PD)减 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等于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减 个人各项支出等于 个人储蓄507.7474.01574.142.81351.9848.0498.3871.2-11.380.21457.41525.31209.79072.112487.1 12520.8 10946.710903.910248.39038.6-33.5 美国美国2005年从年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10亿美元)亿美元)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I=Y=C+S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v1、两部门经济(two sector economy)假设:v这是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收,没有政府支出,没有进出口贸易,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两部门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两部门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v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只要居民户把所得到的所有即收入用于购买该厂商的产品与劳务,这个循环就可以以原有的规模一直维持下去。居民户厂商厂商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v 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v 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v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v 消费+投资 v 用代码表示:即 Y=C+Iv 从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与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的一部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则当作储蓄。于是,从供给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v 国民收入产值的总和v 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v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v 消费+储蓄v 用代码表示:即 Y=C+S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 3、储蓄投资恒等式v 由 C+I Y C+S,可以得到 I S,即:投资=储蓄v 4、对储蓄投资恒等式的说明v 恒等式只是在假设的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而不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得出的(下同)。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v 恒等式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言。v 恒等式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是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v 1、三部门经济(three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税收与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v 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政 府厂商居民户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2、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v从支出(总需求)角度看,v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v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v即Y=C+I+Gv说明:政府的转移支付事实上将转化为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因而可放在C+I中考虑,而不需要将它单独列出。v 从收入(总供给)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还要纳税。但居民还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设用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用T表示政府净收入,T=T0-Tr。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v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v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v 消费+储蓄+税收v 即Y C+S+Tv 4、储蓄投资恒等式v 总需求:Y C+I+Gv 总供给:Y C+S+T v I+G S+Tv IS+(TG)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v 1、四部门经济(four sector 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v 2、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图:政府居民户国外厂商支出税收出口进口进口税收居民户向厂商购买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报酬支出出口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 3、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v 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有了对外贸易,于是:v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v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v 即Y=C+I+G+(XM)v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用作纳税,一部分用作进口。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v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v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v 消费+储蓄+税收+进口v 即Y C+S+T+Kr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 4、储蓄投资恒等式v 总需求:Y C+I+G+(XM)v 总供给:Y C+S+T+Krv I+G+(X-M)S+T+Kr v I S+(T-G)+(M-X+Kr)v 其中:v 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v(TG)代表政府储蓄;v(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v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v 说明:上面分析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时没有考虑折旧与企业间接税,实际上,即使将它们考虑进来,上述收入构成公式及储蓄与收入恒等公式还是成立的。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v 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v 1、名义、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某年名义 GDP=pitqit v 2、实际、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的变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某年实际 GDP=pi0qit。v 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v 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v 以后各章所讲的GDP,如果不作特别的说明,均指实际GDP,并以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GDP 以及其它变量。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1996年名义GDP2006年名义GDP2006年实际GD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 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20万单位1美元20万美元6万单位40美元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v3、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v v4、人均GDP:GDP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1000tttqpqpGDPGDPGDP某年实际某年名义折算指数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总结总结v 一、本章要点归结v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基后果,其研究对象和方法都和微观经济学不完全相同。v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v 核算GDP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v 西方经济学中讲的国民收入是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概念,包括五个指标,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关联着。v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着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v 国民生产总值有名义与实际之分。例子例子v 假如某个原始部落只生产苹果和桔子两样产品。v 苹果和桔子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请计算2004年该部落的实际GDPv 2003实际GDP30X1.550X1.0=95v 2004实际GDP36X1.5+80X1.0=134v 2004名义GDP36X2.0+80X1.4=184v 2004物价指数2004名义GDP/2004实际GDP184/1341.372003年2004年实际产量(公斤)苹果3036桔子5080价格(元/公斤)苹果1.502.00桔子1.001.402003年2004年各商品价格指数苹果1.01.33桔子1.01.40名义消费额苹果4572桔子50112实际消费额苹果4554桔子508013437.1/1842004/2004200437.18054804.180545433.12004物价指数名义实际年价格指数 GDPGDPv 二、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v(一)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GDP,都很难作出完全准确的数字。v 1、有些经济活动是无法计入GDP总值的。下述活动都应当算作GDP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计入GDP总量中。v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活动v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以逃避税收为目的的地下经济活动v 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法经济活动v 2、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完全区分做不到。无法区分,就无法做到准确。v(二)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尺,不考虑价值判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总结总结v 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v 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v 未能考虑人们的生活质量。GDP与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不相联系,衡量不出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GDP高的社会并不等于这个社会精神文明也高。如果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人的道德品质,结果是社会风气败坏,商业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整个社会深受损害。总结总结v 未能考虑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因为GDP不衡量公平,在忽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里,财富收入必然会拉开极大的贫富差距,这就导致社会的发展极不均衡。v GDP衡量不出人们的幸福程度。有的社会看来物质丰富了,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情并不好,对于这种社会问题GDP无能为力。在涉及环境和社会福利时,经济增长不等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环境。v GDP完全衡量不出司法的公正水平,而司法是否公正恰恰对企业间的纠纷和消费者与企业间的纠纷产生影响。没有一个公正的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成问题。v GDP更衡量不出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和贪污腐败程度。总结总结v(三)GDP无法准确地进行国际比较v 1、不国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核算体系v 2、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能计入GDP的产品与劳务的范围也不同。发达国家经济的规范性与透明度高,计入GDP的内容也就多;发展中国家则相反v 3、各国的产品价格水平与汇率存在差异v 结论v GDP活动只是一种经济活动,不是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因为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既有以GDP为代表的经济活动,又有政治活动、精神活动。片面追求GDP会将社会导向极端。总结总结下列项目是否应该计入下列项目是否应该计入GDPGDP?v 1.某下岗人员获得每月100元的政府补助v 否: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企业产品价格,不计入收入法GDPv 2.某下岗人员获得每月100元的企业补助v 是:企业转移支付计入产品成本和价格,计入收入法GDPv 3.小强出售二手Playstation2游戏机一台获得收入600元v 否:二手产品在第一次购买时候已经计入支出法GDP了,因此二手交易一律不计入GDP,否则会导致重复计算v 4.老张购买的股票强势反弹,出售后获得收入50000元v 否:证券投资虽然有“投资”二字,但是既不是固定资产投资,也不是存货投资,不计入GDPv 5.某企业购买了一块价值2000万元的土地v 是:购买土地输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入支出法GDPv 6.某知名画家出售其所有作品获得收入1亿美元。v 是:画家的画属于最终产品v 7.一个收藏家出售其拥有的凡高的名画获得收入1亿美元。v 否:凡高的画是上个世纪的最终产品,不计入当前的GDPv 8.某家庭父母每月给儿子30元零用钱v 否:典型的一般转移支付,只有企业转移支付计入GDPv 9.某小学生在每天在家中洗碗,父母因此每月奖励其30元零花钱v 否:小朋友付出了劳动,获得了生产力要素收入。但是由于是非市场行为,不属于GDP的范畴v 10.厂商今年增加价值10万元的存货v 是:存货投资当然计入GDPv11.企业支付所得税500万元v否:直接税不算GDP的,因为包含在利润之中,算利润的时候已经算过了v12.我国某地区发生里氏8.8级地震,国际红十字会无偿向我国捐赠价值500万美元医疗用品v否:还是转移支付,更何况医疗产品不是在我国国内生产的v13.我国政府向以色列购买价值2亿美元的飞机预警机v否:只计入以色列的GDP,在用支出法计算GDP的时候,甚至要扣除这2亿美元,因为这属于我国进口。思考思考v假定:银行存款的利息是5,贷款的利息是7,利差2是银行的利润。请问,我们在用收入法计算GDP的时候是把以上哪个计入GDP?v答案:7的贷款利息,因为这是企业支付的利息,计入产品价格中。v其中:5的利息收入归提供资本的人(存款人),2的利差是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获得的收入。思考思考v“出口商品获得了外汇收入,因此出口额应该计入收入法的GDP。”这种说法对不对?有什么问题?v出口实际上是外国对于本国生产的产品的消费,因此应该计入支出法的消费部分。v从另一种角度讲,收入法就是要计算一下一国所有产品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v出口产品获得的收入和其他产品一样,无非是划分成生产要素收入和非生产要素收入,由不同的人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