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呼吸生理1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20776945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呼吸生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生理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呼吸生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生理学教学课件:第五章 呼吸生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五章 呼吸生理呼吸生理RESPIRATORY PHYSIOLOGYWhen you can not breath,nothing else matters.Slogan of the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大大气气外环境外环境O O2 2O O2 2内环境内环境COCO2 2COCO2 2肺通气肺通气肺换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液中运输细胞内氧细胞内氧化代谢化代谢组织组织换气换气外呼吸外呼吸内呼吸内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原理第一节肺通气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二、肺通气的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pulmonary ventilation)是指是指肺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的三个肺通气的三个结构基础结构基础:呼吸道、肺泡、胸廓呼吸道、肺泡、胸廓1 1、肺内压、肺内压 (intrapulmonary pressure)(intrapulmonary pressure)是指肺泡内的压力是指肺泡内的压力 肺内压的变化规律肺内压的变化规律 吸气:肺内压吸气: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末:肺内压呼气末: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呼吸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呼吸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一)直接动力(一)直接动力()2 2、肺内压值、肺内压值 肺内压影响因素肺内压影响因素 呼吸缓急、深浅和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缓急、深浅和呼吸道是否通畅 肺内压实测值肺内压实测值 安静:吸气初安静:吸气初-2-2-1mmHg-1mmHg;呼气初;呼气初1 12mmHg2mmHg 用力:用力:-100-100 -30mmHg-30mmHg;6060140mmHg140mmHg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利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肺内压和大气压利用人工的方法,建立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二)原动力(二)原动力(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动。原动力:呼吸运动原动力:呼吸运动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吸气肌:肋间外肌和膈肌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肌辅助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辅助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 特点:呼吸运动平稳、均匀特点:呼吸运动平稳、均匀 频率频率12121818次次/min/min 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吸用力呼吸:各种原因引起的加深、加快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加深、加快的 呼吸呼吸(吸气呼气均为主动过程吸气呼气均为主动过程)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在用力呼吸基础上出现鼻翼煽动在用力呼吸基础上出现鼻翼煽动 和主观上出现不舒服的困压感和主观上出现不舒服的困压感呼吸的类型呼吸的类型 腹式呼吸:膈肌为主腹式呼吸:膈肌为主 胸式呼吸:肋间外肌胸式呼吸:肋间外肌(三)胸膜腔内压(三)胸膜腔内压 肺为何随胸廓而运动?肺为何随胸廓而运动?胸膜腔的密闭性和胸膜腔的密闭性和 少量少量浆液浆液的存在的存在 肺本身的可扩张性肺本身的可扩张性 减小摩擦减小摩擦 不分开不分开1 1、胸膜腔内压概念、胸膜腔内压概念 2 2、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直接测定直接测定 间接测定间接测定安静:呼气末安静:呼气末-5-5-3 mmHg-3 mmHg 吸气末吸气末-10-10-5 mmHg-5 mmHg通气阻力增大时:通气阻力增大时:关闭声门用力呼气时:关闭声门用力呼气时:-90 mmHg-90 mmHg 关闭声门用力呼气时:关闭声门用力呼气时:110 mmHg110 mmHg3 3、胸膜腔内压的形成、胸膜腔内压的形成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0 0 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4 4、负压的生理意义、负压的生理意义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正常正常气胸气胸吸吸气气肌肌的的收收缩缩膈膈肌肌收收缩缩肋肋间间外外肌肌收收缩缩前前后后径径增增大大上上下下径径增增大大胸胸腔腔体体积积增增大大胸胸膜膜腔腔负负压压增增大大肺肺内内压压减减小小低低于于大大气气压压吸吸气气外外界界气气体体进进入入肺肺壁壁层层胸胸膜膜脏脏层层胸胸膜膜神神经经冲冲动动直接动力直接动力原动力原动力吸吸气气肌肌的的舒舒张张膈膈肌肌舒舒张张肋肋间间外外肌肌舒舒张张前前后后径径减减小小上上下下径径减减小小胸胸腔腔体体积积减减小小胸胸膜膜腔腔负负压压减减小小肺肺内内压压增增大大高高于于大大气气压压呼呼气气肺肺内内气气体体排排入入外外界界壁壁层层胸胸膜膜脏脏层层胸胸膜膜神神经经冲冲动动二、肺通气的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70%)(70%);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30%)(30%)(一)弹性阻力(一)弹性阻力 (Elastic Resistance)弹性阻力弹性阻力(R R):):弹性物质对抗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弹性物质对抗外力作用所产生的抗变形力,即回位力抗变形力,即回位力顺应性顺应性(C C):):是指弹性体的可扩张性是指弹性体的可扩张性 顺应性顺应性1/1/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顺应性顺应性 (L/cmHL/cmH2 2O)O)容积的变化容积的变化压力的变化压力的变化特点:特点:(1)(1)向肺内充气比充向肺内充气比充盐水所需的压力要盐水所需的压力要大的多,前者约为大的多,前者约为后者的后者的3 3倍倍(2)(2)肺压力肺压力-容积曲容积曲线呈线呈“S”S”型型-(3)(3)肺充气和放气过肺充气和放气过程中,曲线并不重程中,曲线并不重叠叠-滞后现象滞后现象 原因:与表面张原因:与表面张力有关力有关肺顺应性曲线肺顺应性曲线 1 1、肺弹性阻力的来源、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肺本身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肺本身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1/31/3)肺泡的表面张力(肺泡的表面张力(2/32/3)Laplace Laplace 定律(图)定律(图)P=2T/rP=2T/rP-P-肺泡内的压力肺泡内的压力T-T-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r-r-肺泡半径肺泡半径 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r=0.01cmr=0.005cm气流方向气流方向P11/2 p22 2、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作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性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性质来源:肺泡来源:肺泡II II型上皮细胞型上皮细胞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ipalmitoyl 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oline,DPPC)phosphatidyl choline,DPPC)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 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 减少肺部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减少肺部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 肺炎肺炎/肺充血肺充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表面张力肺表面张力 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 吸气困难吸气困难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urfactant-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associated protein,SP)SP-ASP-BSP-CSP-D第一个发现第一个发现PSPS的科学家的科学家 von Neergaard K.1929.Neue Auffasungen ber einen Grundbegriff der von Neergaard K.1929.Neue Auffasungen ber einen Grundbegriff der Atemmechanik.Atemmechanik.Z.Gesamte.Exp.Med.Z.Gesamte.Exp.Med.66:37394 66:37394 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 自然位置(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自然位置(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67%67%,胸廓不表现为弹性回缩力)胸廓不表现为弹性回缩力)平静吸气末平静吸气末 小于自然位置(胸廓回缩力表现为向小于自然位置(胸廓回缩力表现为向 外,为吸气的动力)外,为吸气的动力)平静平静/深呼气末深呼气末 大于自然位置(胸廓回缩力表现为向大于自然位置(胸廓回缩力表现为向 内,为吸气的弹性阻力)内,为吸气的弹性阻力)深吸气末深吸气末因为胸廓和肺是串联的,所以因为胸廓和肺是串联的,所以总弹性总弹性阻力阻力是两者阻力之和,即是两者阻力之和,即 R R总总R R肺肺R R胸廓胸廓 ,R RL+chwL+chwR RL LR Rchwchw 1 1 1 1 1 1 1 1 1 1C CL+chwL+chw C CL L C Cchw chw 0.2 0.20.2 0.2=+=+=10C CL+chwL+chw=0.1L/cm H=0.1L/cm H2 2O O(二)非弹性阻力(二)非弹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惯性阻力:气流在发动、变速、转向时因气惯性阻力:气流在发动、变速、转向时因气流与组织的惯性所产生的阻止肺通气的力流与组织的惯性所产生的阻止肺通气的力粘滞阻力: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时所发生的粘滞阻力: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时所发生的摩擦力摩擦力 肺肺-胸廓胸廓 肺叶之间肺叶之间气道阻力: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道阻力: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占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占80809090气道:鼻道气道:鼻道-肺泡囊肺泡囊0-230-23级:气级:气管管-肺泡囊肺泡囊0-160-16级:无级:无肺泡结构,肺泡结构,传导区传导区17-2317-23级:有级:有肺泡结构,肺泡结构,呼吸区呼吸区呼吸道的结构呼吸道的结构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呼吸道的生理功能1 1、传送气体,调节气道阻力、传送气体,调节气道阻力2 2、加温、加温/加湿气体作用加湿气体作用3 3、过滤、过滤/清洁气体作用清洁气体作用 10 10 m m 颗粒:颗粒:鼻毛阻挡鼻毛阻挡/鼻甲粘液吸附鼻甲粘液吸附 2-10 2-10 m m 颗粒:喷嚏颗粒:喷嚏/咳嗽咳嗽/纤毛运动纤毛运动 2 2 mm):80-90%2 mm):80-90%小气道(小气道(2 mm)2 mm):10%10%吸吸气气阻阻力力 非非弹弹性性阻阻力力弹弹性性阻阻力力肺肺粘滞阻力粘滞阻力胸胸廓廓弹性组织弹性组织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表面表面活性活性物质物质来源来源性质性质作用作用阻力阻力大小大小水肿水肿6 76 7 吸气阻力吸气阻力 吸气动力吸气动力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内容物内容物气流形式气流形式气道口径气道口径气流速度气流速度第二节第二节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评价1 1、潮气量:、潮气量:400-600ml,400-600ml,平均平均500ml500ml (tidal volume (tidal volume,TV)TV)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2 2、补吸气量:、补吸气量:150015002000ml2000ml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IRV)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一)肺容积(一)肺容积一、肺容积和肺容量一、肺容积和肺容量3 3、补呼气量:、补呼气量:9009001200ml1200ml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ERV)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4 4、残气量残气量:100010001500ml1500ml (residual volume (residual volume,RV)RV)最大呼气末尚留存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最大呼气末尚留存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气肿 残气量残气量 补补吸吸气气量量补补吸吸气气量量残残气气量量潮潮气气量量(二)肺容量(二)肺容量1 1、深吸气量、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nspiratory capacity,IC):IC):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 潮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吸气量 反映最大通气潜力反映最大通气潜力 胸廓胸廓/胸膜胸膜/肺组织肺组织/呼吸肌病变呼吸肌病变 ICIC 2 2、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2500ml2500ml 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 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补呼气量 意义:保持意义:保持POPO2 2/PCO/PCO2 2相对稳定相对稳定 肺气肿肺气肿 FRCFRC;肺实质病变;肺实质病变 FRCFRC 3 3、肺活量、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vital capacity,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潮气量潮气量 +补吸气量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补呼气量 与体位、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有关与体位、年龄、性别、身材、呼吸肌强弱有关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或或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timed vital capacitytimed vital capacity,TVCTVC)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 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用它所占肺活量的百分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用它所占肺活量的百分 数来表示。数来表示。(第第1 1秒秒:83%:83%,2 2秒秒:96:96,3 3秒秒:99%):99%)肺肺总总量量肺肺活活量量残残气气量量深深吸吸气气量量功功能能残残气气量量补补吸吸气气量量补补呼呼气气量量残残气气量量潮潮气气量量A A,正常;,正常;B B,阻塞性阻塞性通气障碍:通气障碍:FVCFVC,FEV1FEV1均均;但;但FEV1/FVCFEV1/FVC C C,限制性限制性通气障碍:通气障碍:FVCFVC,FEV1FEV1均均;但;但FEV1/FVCFEV1/FVC不变不变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肺通气量 (pulmonary ventilationpulmonary ventilation):):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潮气量潮气量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6,69L9L最大随意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尽力作深呼吸时的每分通气量尽力作深呼吸时的每分通气量,70,70120L120L通气贮量百分比通气贮量百分比(9393)(最大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100%(一)肺通气量(一)肺通气量肺肺/胸廓顺应性胸廓顺应性、呼吸肌收缩力、呼吸肌收缩力、气道阻力、气道阻力 最大随意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 2 2、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alveolar ventilation)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 1 1、无效腔(、无效腔(dead spacedead space),),150ml150ml 不参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体积不参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体积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二)肺泡通气量(二)肺泡通气量不同呼吸形式的通气量不同呼吸形式的通气量 呼吸形式呼吸形式 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 50050012126000 6000 (500-150)500-150)121242004200浅快浅快呼吸呼吸 25025024246000 6000 (250-150)250-150)242424002400深慢深慢呼吸呼吸 100010006 66000 6000 (1000-150)1000-150)6 651005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