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手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0352257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调查基本知识森林资源二类资源外业调查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为了便于各外业调查工组进行小班调查、四旁树与城镇零星树样地调查、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调查和古树名木调查,并熟练地准确地填写各调查记录,现依据细则并现结合专家授课中的幻灯片内容以及外业调查的先后顺序,对二类资源外业调查基本知识作如下总结,力求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工效。总结材料中如有错误的地方,敬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第一部分 如何使用测高器一、基本使用方法在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水平距离的高度刻盘(如15m、20m、30m、40m)。使用时,先要测量测点至树木水平距离,且要等于刻盘上的相应数字。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动,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即按下制动钮后固定指针,在刻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二、不同地形上的使用方法平地上:H树全高 = HBC(仰视值)+ HAE(眼高)。HBC(仰视值)ABtg,其中:AB水平距离;仰角。在坡地上观测时,选择角度,先观测树梢,求得h1;再观测树基,求得h2。若两次观测符号相反(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则树木全高Hh1h2若两次观测符号相同,则Hh1h2三、使用布鲁莱斯测高器,注意点:1、选择的水平距离应尽量接近树高,在这种条件下测高误差比较小。其测高精度可达到5。2、当树高太小时(小于5米),不宜用测高器测高,可采用长杆直接测高3、对于阔叶树应注意确定主干梢头位置,以免测高值偏高或偏低。第二部分 罗盘仪在四旁树调查中的应用一、罗盘仪主要构件示意图1、罗盘刻度示意图2、罗盘各构件示意图二、罗盘仪操作(一)罗盘仪的架设与整平1、架设支架、安装罗盘仪:罗盘仪的水平制动螺旋和螺旋套要旋松,用罗盘仪的螺旋套把罗盘仪与支架连接起来,并旋紧。2、罗盘整平双手轻轻握住罗盘仪的圆盘,根据气泡在两个柱形水准的位置对罗盘进行整平。如果气泡偏离柱形中线,用双手将气泡偏向的一端轻轻降低,直至气泡居中;然后旋紧罗盘仪的螺旋套,旋松磁针制动螺旋。(二)按坐标方位角测量引线1、确定罗盘指向。根据引线坐标方位角旋转罗盘,使指北针指向引线坐标方位角读数,读数时,观测者一定要站在指南针(有铜丝固定的那一端)的一端,顺着指北针进行读数。罗盘指向确定后,旋紧方向紧锁螺丝。2、定位瞄准:粗定位:观测者目视罗盘仪望远镜上的三角槽口、三角尖口,指挥跑杆者跑到大致引线位置上。精定位:观测者调节焦距,直至能清晰地看到目镜中的十字丝与物镜中的花杆,如果能观测到花杆尖头部位,则通过向上转动目镜直至看到花杆尖头。查看十字丝的竖直丝有没有位于花杆尖头中间,如果目镜中的花杆位于竖直丝的左边,则指挥跑杆者向左稍微移动;如果目镜中的花杆位于竖直丝的右边,则指挥跑杆者向右稍微移动,直至竖直丝位于花杆的中部。3、测水平距离在本次二类资源调查中,用皮尺量距。竖盘读数5时,利用公式进行测算水平距。即水平距=KLcos2(K指视距常数,L指视距)。(三)测量结束后的操作按照“两紧四松一盖两收”操作。“两紧”指:1、旋紧磁针制动旋(以防磁针磨损),2、旋紧调焦距(以便于罗盘仪放入小箱中)。“四松”指:1旋松方向紧锁螺丝,2旋松俯仰紧锁螺丝,3旋松方向微调螺丝,4旋松俯仰微调螺丝。“一盖”指盖上物镜盖。“两收”指:1收起小垂球,2收起支架。三、罗盘仪在四旁树调查中的应用1、样地的定位和测设样地采用GPS直接定位(定位方法见GPS使用方法)。对定位点用PVC管(水泥路等硬质地块用喷漆)作标志。 2、四旁树调查中圆形样地的测设以该公里网点为中心,以14.57m为半径,围成的圆形即为样地调查的范围(其样地面积为0.0667 hm2)。界外木的判定:方位角0179范围内的边界木为调查样木;方位角180359范围内的边界木为界外木。圆形样地测设示意图0度方位角180度方位角公里网点为圆心半径为14.57cm90度方位角270度方位角3、四旁树调查中方形样地的测设对四旁树样点落在河中或房中等一些特殊情形,省林勘院刘主任说,采取以该公里网点为正方形的中心点,根据具体地形,确定其中一个点后,进行罗盘仪测设其他点,进而测定界内外,界外木。除测设的样地为正方形外,其他要求与样圆调查一致。边长25.82cm正方形样地测设示意图1公里网点为中心“0”边长为25.82cm34567820图中各点坐标数值为: “0” ; “1” ; “2” ;“3” ;“4” ;“5” ;“6” ;“7” ;“8” 。第三部分 GPS使用必备知识外业调查中,我们要尽可能带全资料,又要尽量地少带资料。现将GPS使用的几个关键点归类如下:一、熟记GPS参数及其设置GPS使用的前提是必须使GPS保证正确的参数。主要操作步骤为:在“主菜单”界面中,点击“设置”、“单位”,在“位置显示格式”中选择并点击“User UTM Grid”,在弹出的相应界面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在“地图基准”中,选择并点击“User”,在弹出的相应界面进行相应的操作。GPS参数(西安80坐标3度带)表三度带40度带三度带40度带经度起始118.5;终止121.5DX93.5 m中央经线E120DY75.5 m投影比例+1.0000000DZ14.5 m东西偏差+500000.0mDA3.0m南北偏差0.0mDF+0.00000000二、熟记GPS正常使用方法1、导航至四旁树样地的公里网络点:在“标志航路点”界面中,输入要导航的坐标。如拟调查样地坐标是 (40726 ,3546),先 输入GPS的坐标(0726000,3546000),然后点击“导航”(导航小于10米)。导航到达目的地,在原地不动静等约3分钟,误差为1米时,就达到导航定位的目的。2、导航至类型抽样样地的西南角点:导航方法同上。3、测量长度:对宽度比较一致,但长度很长的带状林,可以利用GPS测量其长度。主要步骤:在“旅行计算机”界面中,选择“重置”,然后选择“重置旅行数据”、“重置里程表”,并把上述数据归零,然后手持GPS(GPS头部与前进的方向一致)直线走至目标终点后,记录GPS上的数据。4、求测面积。对于不规则的地块,最常用的是直接绕测法。主要步骤为:依次点击“主菜单”、“工具”、“面积计算”、“开始”后,沿不规则的地块行走一圈回到起始点,点击“停止”,记录下面积数据。如果没有行走至终点,但目前已行走点与起始点是一条直线的情况下,也可以点“停止”(因为GPS默认把该点与终点连起来组成闭合图)。对于约1亩地的小林地,必须点击“航迹/设置航迹记录/记录设置/间隔”后,设置成 (00hrs00min01sec)。5、航迹保存。要求各工组必须在可能的情况下用航迹保存每一个样地位置,包括三个步骤:(1)找到样地并到西南角样桩位置。(2)在卫星信号好的情况下,调出“航迹”界面,点击“开”按钮。(3)在原地不动等待2-3分钟后,点击 “关”按钮,此时关闭了航迹记录开关。待缓存百分数窗口显示的数据大于90且小于99时,点击 “存储”按钮,点击弹出的存储窗口的“全部内容”按钮,此时在航迹窗口中会看到添加了一条当前时间的航迹。确定保存缓存内容以后,点击“清除” 、“确认”窗口中“是”按钮。6、GPS待机:在外业调查中,如每个小班的调查间隔的时间不长,不要关闭GPS(GPS右侧下方键),可在卫星界面中,点击上方左边的,点击弹出菜单中的“关闭GPS”。外业调查需使用GPS时,可在卫星界面中,点击上方左边的,点击弹出菜单中的“打开GPS”。第四部分 如何读取地形图1、读图名 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从图名上大致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2、认识地形图的方向 除了一些图特别注明方向外,一般地形图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者根据经纬度定方向。3、认识地形图图幅所在位置 从图框上所标注的经纬度(坐标)可以了解地形图的位置4、了解比例尺 在本次调查中所用的比例尺是1:10000,即图上的1cm的水平距离相当于实地100m的水平距离。从而,通过比例尺可了解图面积的大小,地形图的精度以及等高线的距离、特定地物(道路、河流等)的长度。5、了解等高线 结合等高线的特征读图幅内平原特征,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样地的海拔也可用GPS测得(在卫星界面中)。第五部分 如何运用RS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利用遥感图像勾绘小班步骤:一、建立目视判读标志;二、初步勾绘小班边界;三、现地校正调查小班;四、进行其它补充调查;五、航片勾绘小班转绘GIS系统。一、建立目视判读标志 P48在航空像片上,不同地物有其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时识别各种物体的依据将卫星影像特征与实地情况对照获得相应影像特征,并记录各地类与树种(组)的影像色调、光泽、质感、几何形状、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包括地名)等,建立目视判读标志 主要根据:1、形状;2、大小 ;3、色调;4、阴影;5、组合图案等方面建立判读标志。例如:1、在空间分辨率较低(低于1m)的遥感图像上,植物的形态结构不明显,很难区分乔灌草。2、当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于1m,图像能反映植物的形态结构,这时,可以从阴影、纹理几个方面来区分乔灌草。3、乔木一般比较高大,阴影明显;灌木比较低矮,阴影不明显;草地没有阴影。4、乔木纹理比较粗糙,灌木其次,草地比较平滑。幻灯片P188页。二、利用航片勾绘小班1、转绘行政界线根据110000地形图上所区划的行政界线,将县(市、区)界、乡(镇、场)界、村界逐一调绘到遥感像片平面图上,并加以注记。主要是为准确划分小班做准备2初步勾绘小班根据建立的实际地物与遥感图像(形状、大小、色调等)之间的对应关系,按森林经营区划土地种类勾绘小班轮廓。结合森林分布图、1:10000地形图、年度造林小班图等档案资料,初步勾绘小班轮廓。小班面积划分的细致程度,只要其面积达到区划标准就要单独划出。轮廓明显、容易区划的必须区划。然后区划界线不清的小班,其轮廓用虚线勾绘。在外业调查时校对、修正。设计调查路线:除沿村、镇界线进行调查以外,还要深入到每个小班进行调查。三、现地调查与小班校正调查人员在当地熟悉情况的干部群众配合下,携带调查区域1:1万遥感图像、11万地形图和GPS,赴实地进行外业调查。将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结合起来进行调查,可调查部分遥感影像上显示不出的林地区域。根据航空像片的区划对象与地形图所标地物的相互关系,现地确定各种界线的准确位置,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小班进行校正,逐块准确勾绘出小班界线。勾绘困难时,可测设若干GPS点,利用GPS控制点在图上勾绘小班准确界线。四、其他补充调绘 野外调查同时,对地形图或遥感像片上变化了的地形、地物、地类界线进行补充调绘,并将变化区域在遥感图像和地形图上表示出来。经核对修正的乡(镇、场)、村界线,应与相邻调查组及时联系拼接,务求一致。五、航片勾绘小班信息转入电脑 (GIS系统)利用GIS系统将在电脑上勾绘的遥感图象小班界线与配置好的地形图进行匹配,叠加在一起,形成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第六部分 小 班 调 查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小班划分应尽量以明显地形地物界线为界,同时兼顾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小班调查一要勾绘准确,确保小班面积误差不超过5%;二要坚持技术标准,保证地类、林种、森林类别、优势树种等重要因子的确定科学合理。小班调查方法步骤:一看;二分;三勾;四校;五填一、 看:航片、地形图、土地现状图及所能找到的其它图件、资料。事半功倍=信息量丰富的图纸+有经验的林业工作者+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二、 分:先易后难容易区分的先分开;先大后小林班、小班、细班。具体步骤共包含五点。(一)林班的划分和命名 林班的面积一般为100 hm2左右林地面积较大的乡,可按自然界线或行政区划划分若干林班,以山头或村名命名。(少林)平原地区(扬州),乡以下可不再划分林班 。林班范围和命名原则上与上期普查一致(1985-1989)。(二)小班划分原则1.乡(镇、场)、林班不同;2.权属不同(国有、集体);3.森林类别(公益林、商品林)及林种不同(用、防、薪、特、经) ;4.生态公益林的事权等级(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与保护等级(特殊、重点、一般)不同;5.林业工程类别不同(江防、丘岗、绿通、城森、野保、杨树、经济林、林苗、竹业、森旅等十大工程);6.地类不同(纯林、混交林、竹林、特灌等16个地类) ;7.林地经营目的(公益林、商品林)类型不同;8.森林起源不同(天然、人工) ;9.龄组不同(幼、中、近、成、过) ;10.纯林和混交林分别划分小班,优势树种(组)比例相差二成以上单划小班;11.龄级以下相差一个龄级、龄级以上相差两个龄级、经济林生产期不同均单划小班;12.商品林郁闭度相差0.20以上,公益林相差一个郁闭度级(0.10),灌木林相差一个覆盖度级。13.无林地和需要改造的林分按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小班;坡向不同时按阴坡、阳坡、半阴半阳坡划分小班;坡度超过36的地段单独划分小班。14.立地类型(道路、河流、岗地等)、林分经营类型(公益林、商品林)或经营措施类型不同(集约、粗放)单独划分小班。15.林下造林的地段单划小班。 16.不同年龄的速生丰产林单划小班。17.被道路、河流等重要人工、自然界线分隔时一般应单划小班。18.非林业用地一般不划小班。但如被包含于林地范围内,应划分小班(便于求面积)。小班调查时的两个注意点:(1)小班区划的最小面积原则上为0.0667hm2 (1亩);(2)小班区划要依据林种、绘制基本图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和经营集约度来具体确定。(三)细班划分对于面积在0.0667 hm2以上而在基本图上无法区划时,应再在小班内划分细班。细班各项调查因子仍按小班调查要求调查记载。细班划分原则(7条):权属不同; 地类不同;林种不同;优势树种(组)不同;起源不同;龄组不同;林分郁闭度不同时,商品林郁闭度相差0.20以上,公益林相差一个郁闭度级,灌木林相差一个覆盖度级。(四)小班调查中八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P471、与原调查小班界线的衔接及处理:尽量沿用原有的小班界线。但对上期划分不合理、因经营活动等原因造成界线发生变化的小班,应根据小班划分条件重新划分。2、与生态公益林小班界线的衔接及处理:小班界线原则上保持不变,将其事先转绘到外业调查底图之上。事权等级、保护等级、林种原则上按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时的内容确定,但小班的林分因子应按本次规定重新调查。小班面积以本次计算机求积为准。小班号以行政村、林场的林区或林班为单位重新统一编号。在调查表1小班调查记录“附记栏”中注明原生态公益林小班号。对原生态公益林小班面积区划确实过大、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允许在原生态公益林小班范围内增划小班或适当进行调整。3、厂矿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小区等绿化程度高,且郁闭度在0.60以上,可以在地形图上勾绘为同一小班,但必须记载2个细班,区分出厂房、城镇居民点的面积及绿化占地面积。厂矿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点内乔、灌、草独立且连续面积在0.0667 hm2以上,必须单独区划小班。在厂房、居民小区四周连续面积在上述面积以上但不易区划的,可以不上图,但必须实测各类型的占地面积并填写小班调查记录,以厂矿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为小班,分别细班记载各调查因子。厂矿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四周连续面积不足上述规定的仍作为四旁树调查。4、为方便区划,隔着围墙的相连两行以上林带可以划为同一小班进行调查。 5、乔灌混合小班应分别细班记载乔、灌各调查因子。但乔灌混交的,在同一垂直投影下只记上一级的投影面积,即只记乔木树冠下不记灌木。四旁树样圆内已区划为片林、带林的四旁树不再调查。6、对连片面积1公顷以上(含1公顷)的桑园,严格按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调查和小班勾绘。对连片面积为0.067公顷以上(含0.067公顷)至1公顷的桑园,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可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调查统计,作为一个小班标记上图,标注在村民组内此类桑园相对集中的位置,并在“小班调查记录卡片”上详细列出相应副小班台帐。苏林办业20081号7、对银杏、柿子等树种,外业调查按照细则执行。8、乔木林带和灌木林带两行以上(包括两行),林带宽度超过4m(灌木3m)、连续面积0.0667以上的人工造林地块(江苏省营造林综合核查办法第九条、苏林业200420号文)。道路(包括沟、堤、渠)两旁各植树一行,且行距4m可以作为造林地块的“林带”,否则不算造林地块。 河道(公路)两侧造林,如果“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可按片林调查(林带之间间隔的宽度上限为8m),两块林地相隔8m可合并为一个小班,否则分为两个小班(苏林业200315号文)。 (五)小班的编号小班编号以林班为单位进行,所有小班均应编号。调查时先临时编号。再按自西向东、由北往南的顺序在图面和小班调查记录上同时统一编上新号。旧号暂时不擦,编号结束经检查确无缺漏、重复小班,方可擦除旧号。小班号原则上可与上期普查一致;如小班界变动较大,也可重新编号。生态公益林小班在小班调查记录“附记”栏中注明原生态公益林小班号。细班编号-3号小班 : 3-1、3-2三、勾:利用地形图、航摄像片及其它的相关资料在室内先勾绘小班。分两步:林班的区划行政界线的区划:根据110000地形图上所区划的行政界线,将县(市、区)界、乡(镇、场)界、村界逐一调绘到像片平面图上,并加以注记小班轮廓勾绘:界线清楚的先划定,区划界线不清的小班,其轮廓用虚线勾绘。在外业调查时校对、修正。各地类小班要按规定要求设置GPS点,特别是航空像片拍摄后的新造林地更要注意GPS点的测设。四、校方法:对坡勾绘、现地目测、实际丈量、设GPS点。目的:逐块校正勾绘小班界线,确定各种界线的准确位置。几个注意点:野外调查同时,对图或像片上变化了的地形、地物、地类界线进行补充调绘。区(县)界线应以最近期勘界资料为准,如没有最新资料则一般按原划定的界线。对有争议而一时不能解决的地区,暂按原划定的行政界线调查,并在调查簿中注明。经核对修正的乡(镇、场)、村界线,应与相邻调查组及时联系拼接,务求一致。五、填(填表格:八个方面)(一)小班调查因子(卡片填简称,熟记!)分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小班按地类调查或记载不同调查因子,详见附录9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各地类小班需调查因子一览表。凡调查因子的“内容”栏内有“”的,不填写。凡已被正式列入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并接受生态效益补偿的小班,其界线、面积和有关调查因子如无明显错误,应按原划分为准。 空间位置:记载该小班所在的市、县(市、区)、乡 (镇、场)、村(分场)、林班号、小班号、小地名等。1、面积:面积精度为0.01 hm2。2、地貌:低山、丘陵、平原。3、海拔:记录GPS卫星界面下的“高度”栏数据。4、坡向:东、南、西、北、无坡向等。5、坡度:平、缓、斜、陡、急、险。6、坡位:脊、上、中、下、谷、平地。7、土壤种类:黄壤、黄棕壤、棕壤、黄褐土、褐土、沼泽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紫色土、石灰土、基性岩土。 8、土壤质地: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9、土壤厚度等级:厚、中、薄。 P30 上面见P2910、植被:记载下层植被的优势和指示性植物种类11、覆盖度:(单位为cm)。12、植被(平均)高度:(单位为cm)。 13、地类: 以“纯、混、竹、疏、特灌、灌、未造、未封、苗、采、火、无立木、荒、沙、宜、辅、耕、草、水、未、建”当中之一者填写。 地类全称及解释见P9、10514、林种:疏林等地类不填林种。当一个小班可划分为几个林种时,按林种优先顺序进行划分。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其他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林种:水源?防风、农防、护岸、护路、其它护、环保、风景、名胜、速、用、果、经(蚕桑)。P16、105。15、林地权属:国有、集体。 P10616、林木权属:国有、集体、个人、其它。17、林地使用权:国有、集体、个人、其它。18、林木使用权:国有、集体、个人、其它。19、森林类别:公益林、商品林。 P12、10620、事权等级:生态公益林(地)分别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进行记载。 P12、10621、保护等级:生态公益林(地)分别按特殊、重点和一般3类。 P15、10722、单位性质:对生态公益林(地)按国有林场(省级)、国有林场(市级)等25类进行记载。 P15、10623、生态区位:对生态公益林(地)按“省湖(高邮湖、邵伯湖、宝应湖)、省河(京杭大运河、长江、淮河入江水道)、省蚀、省道”等进行记载。 P13、97、10724、所属区位:对生态公益林(地)记载其具体地点的名称。 凡所属区位的名称已列入附录3(如京杭大运河、长江等)均应严格据此填写。其它区位,也应记载其规范名称。 P13-16、9725、沙化程度:对生态公益林(地):无、轻度、中度、 较重、重度。 P16、10726、生态功能等级:对生态公益林(地)按好、中、差3类。 P39 内业整理时计算。27、管护形式:对生态公益林地按统一管护、分户管护、其它管护、未落实。 P16、10728、是否纳入补偿:是、否。(生态公益林地)29、森林起源:天然、人工。 P30、10730、工程类别:江防、丘岗、绿通、城森、野保、杨树、经济林、林苗、竹业、森旅、其他。 P40、10731、林层:单林层、复林层。 P3432、群落结构:完整、复杂、简单 P34 33、树种结构:反映的主要是乔木林分的组成,以蓄积量占的比例来定。如针叶纯林(单针树种蓄积90%)、阔叶纯林(单阔树种蓄积90%)、针叶相对纯林(单65-90%)、阔叶相对纯林(单65-90%)、针叶混交林(针65%)、针阔混交林(单35-65%)、阔叶混交林(阔65%)。P35、108。34、优势树种组:分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P23、108。35、树种组成:一般按各组成树种蓄积所占比例,但幼林一般以株数和郁闭度相结合来确定。用十分法表示树种组成。确定树种组成时,比例较高的树种应列在前面,列于首位的是优势树种。 P2436、自然度:据干扰的强弱程度记载。37、落叶层厚度级:按小班内枯枝落叶层厚度等级划分标准记载厚度等级。厚(5cm)、中(2-4.9cm)、差(2cm)。P30、10838、平均年龄: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由林分优势树种(组)的平均木年龄确定(平均木是具有优势树种(组)断面积平均直径的林木。)39、龄级(无代码,也不填汉字):龄级 = ,如果结果为2.1,取上限数,即为3。乔木树种龄级按优势树种(组)查表6、7、8确定。竹林的龄级记竹度。 P25、5640、龄组:幼、中、近、成、过。对林分小班根椐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查表6、7。P25、108 41、平均胸径:分别林层,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胸径。精确到0.1cm。 P6242、平均树高: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组)的平均树高。对优势树种(组)最接近平均胸径的一株树测高。灌木林设置小样方或样带估测灌木的平均高度。精确到0.1m。P56、6243、郁闭度:目测小班内林冠在地面上垂直投影的覆盖程度。高(0.70)、中(0.40-0.69)、低(0.20-0.39)。P3244、经济林产期:按小班内经济林实际产期记载。 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 P27树种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衰产期经济寿命苹果3-6年7-1015-4040-6040年梨子3-5年10-1516-90100-150100年葡萄1-2年2-34-3030-5030年桃2-3年3-67-1516-1716年茶叶3-44-1010-303040枇杷4-56-1010-3040-504045、经济林产量:对已实现投产的经济林,调查记载经济林产品的每公顷产量,求积后推算小班产量。46、灌木覆盖度:灌木林记载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其等级分为:密(70%)、中(50-69%)、疏(30-49%)。 P32、10947、立地类型:根据小班有关立地因子查立地类型表 确定小班的立地类型名称。如平原-潮土。 P7248、造林类型:根据小班立地类型和适地适树要求,查 造林类型表确定小班的造林类型名称。 P7449、森林经营类型:根据小班林分现状和所需的经营措施,对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用林查专业表3经营措施类型表(一),对经济林、竹林查专业表4经营措施类型表(二)确定小班的经营措施类型。 P7450、森林灾害类型:森林病害、森林虫害、火灾、气候灾害、其它灾害、无灾害。 P35、10951、森林灾害等级:无、轻、中、重 P36、10952、树冠脱叶:无、轻、中、重 P36、10953、树叶褪色:无、轻、中、重 P36、10954、林权证号: 55-57、林木、经济林、散生木株数:一般以1010m小样方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每公顷株数。林木株数,大树 和幼树的株数均包括在内。58-59、林分毛竹、散生毛竹株数:一般以1010m小样方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每公顷株数。60、杂竹株数:一般以22m小样方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每公顷株数。61-64、每公顷蓄积:包括活立木蓄积、乔木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二)角规测树调查记载 见第七部分蓄积调查成片林小班蓄积机械布设若干角规点,按成片林小班蓄积调查方法采用角规调查记载。 杨树要5行以上。(三)带状林段带样方调查记载 见第七部分蓄积调查带状林蓄积机械布设若干段带样方,按带状林小班蓄积调查方法采用测树钢围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记载样方的长、宽,分别树种按径阶检尺登记株数。(四)用材近成过熟林调查记载1、林木质量:对用材近成过熟林小班分别调查记载商品用材树、半商品用材树、薪材树的株数占该小班林木总株数的百分比。2、径级组:对用材近成过熟林小班分别调查记载小径级组(6-12cm)、中径级组(14-24cm) 、大径级组(26-36cm) 、特大径级组(38cm及其以上)株数占该小班林木总株数的百分比。(五)用材林与一般公益林的异龄林调查记载对用材林与一般公益林的异龄林小班调查记载其大径木的蓄积比。(六)小班规划意见现场提出小班规划初步意见,确定该小班今后的经营方向(生态公益性、商品性)和营林规划措施。(七)附记:记载公益林小班原小班号和其它情况。(八)其它:1、调查者:由记录者签名。 2、调查日期:记录小班调查的 年 月 日。第七部分 小班蓄积量调查计算一、成片林小班的蓄积调查 P58有蓄积量的小班采用角规绕测方法进行,按断面积蓄积标准表进行计算。标准表及其适用树种参见附录4江苏省树种组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适用范围和附录5江苏省主要树种每公顷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P99、100)。在角规绕测的同时测树高。(即角规绕测调查) 无蓄积量小班以1010m小样方调查每公顷株数、平均高、平均胸径、年龄、郁闭度及生长状况。株行距明显的片林可以量测株行距,计算株数,实测平均胸径,查一元材积表(P101、102)求算片林蓄积。(即带状林调查)(一)角规绕测方法1、角规点设置角规调查点的数量根据小班面积大小确定。分布不均的乔木林、竹林、疏林,可酌情增加调查点。布设时先按小班预估面积和形状确定调查走向和间距。第一点随机设置,其余点等距离布设。各点在小班内应基本上分布均匀。面积大的小班要设几条调查线。小班面积与角规点数:3 hm2以下,1个;47 hm2,12个;812 hm2,23个;12 hm2以上,34个。 P59角规观测点不要设在小班边缘,要防止观测范围超出小班界,若出界,观测点应向小班内部移动。角规的最大有效距离等于角规点周围最粗树胸径乘以50,即 L=50D实测 。2、角规测树方法(1) 角规测量记数方法:每公顷断面积测定采用常数为1(杆或线长50cm缺口宽1cm)的角规观测树的胸高部位。每相割1株代表1m2hm2胸高断面积,每相切1株代表0.5 hm2 hm2胸高断面积。相割、相切示意图:(2)难以确定相割或相切的应进行控制检尺。量观测点至树干中心的水平距L及胸径D实测(单位均用cm)。控制检尺方法的公式及图示如下: = D理论 = L150= = D实测 D理论时,计数为1;D实测 = D理论时,计数为0.5;D实测 D理论时,计数为0。(3)胸径小于5cm的树不计数。(4)记住第一株绕测树,作出标记,以免漏测或重测。(5)角规测树必须分别树种记数,在每个角规点上按顺时、逆时针方向各绕测一次,10个断面积(株)以下的不得有误差;10个断面积以上的误差不得超过1个断面积。在误差范围内取2次绕测平均数。(6)观测时应对准胸高部位:山坡从上坡起算高度,树高1.3m处,1.3m以下分叉木按实际株数观测,1.3m以上(含1.3m)分叉的按1株计算。1.3m出现明显膨大,有瘿瘤、分叉等异常现象时,绕测部位应提高至正常部位。(7)报树名和株数同步进行:如杨1、刺0.5等。3、测量树平均高 P58平均高:在一个角规点上,凡被角规测到的树种,均需在角规点附近用测高器测该树种的平均木高(每树种组一株,精确到0.1m)。平均高分别树种进行计算。小班各角规点的树高平均值即为平均高。平均木是具有优势树种(组)断面积平均直径的林木。若角规点上测到的树木中缺少某树种,求该树种平均值时,此角规点不参与计算。坡度:丘陵山区小班,还须用测高器测出角规点周围的坡度。4、纯林小班进行角规测量的结果计算 P61当角规点坡度大于5时,立木断面积测定值要进行改算,按平均坡度查表24角规调查坡度改正系数表(P60)。平均坡度测定以实测角规点位上、下垂直,反复观测2次,相差不大于1度,取平均值计为角规点平均坡度。 (改正系数:Sec)。 (1)计算公式为:G实改断面积 = G实测断面积 坡度系数Seca(表P60)M实改蓄积量 = M标准蓄积量G标准断面积 G实改断面积(2)上述计算中,各数据应精确到:H、H平均:0.1m; Sec:0.01; G:0.001 m2;M小班平均:0.1 m3; M全小班:1m3(3)在求平均蓄积时,在1个角规点若无蓄积,以0参与求算平均蓄积。5、混交林小班进行角规测量的结果计算 P61在混交林小班中,按组成树种分别计算 G、 M、 M平均、 H平均、M小班。计算方法和公式基本上与纯林小班同,但求时用小班所测角规点总数,而求平均树高时用实际测到该树种的角规点个数计算。然后用各个树种的M平均和M小班分别相加,得每公顷总蓄积和小班总蓄积。(二)带状林小班的调查与计算 P611、带状林的调查方法凡带状林(包括带状疏林)小班,应调查小地名、立地条件、树种、平均高、郁闭度、每公顷株数、生长状况及小班长宽,求出面积,并将小班标于地形图。有蓄积小班,还应以每木检尺方法作小样方,查一元材积表(P102)求得蓄积量和疏密度。2、小班面积的确定量测小(细)班宽度时,应从树根起两边各增加半个株距(或行距)。然后,计算其面积。(长和宽,面积分别精确到0.1m,0.0001hm2)段带样方量测方法与此一样。3、段带样方的面积与布设方法(1)段带样方数量的确定:根据小班面积,查小班蓄积调查角规点(样方)的数量要求(表23)确定(P59)。(2)段带样方的调查:在林带中垂直截取标准行(1至数行)且面积不少于133m2,长宽量测同“2”。然后分树种组进行每木检尺(径阶),记载于带状林小样方调查表(调查表1),在段带样方内对各树种组测出平均木胸径(精确至0.1cm)和树高(精确至0.1m) 。 (三)疏密度的计算各树种的疏密度根据各树种的每公顷蓄积及其平均高(平均高的求算参见角规调查部分),查相应的标准表算得。第八部分 四旁树调查一、四旁树的概念大四旁:零星或窄带状分布于农田内或道路、沟渠、河道两侧,尚未达到片林或带状林标准的树木小四旁:村庄内房前屋后达不到林分标准的零星树木城(乡)镇零星绿化树木:城(乡)镇建成区范围内,凡达不到片林或带状林标准的树木,不论其所有制如何,均作为城镇零星绿化树木进行调查建成区: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建成或正在建成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到近郊区内、但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我国的城市建成区一般不包括市区内面积较大的农田和不适宜建设的地段。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四旁树和城镇零星树木资源包括乔木、竹类、经济树及灌木(丛、球)、绿篱在内,采用机械抽样调查推算的方法,以县(市、区)域的所有四旁树为抽样总体,用11万地形图公里网进行系统抽样,机械布设半径14.57米、面积0.0667公顷的样圆进行调查。调查样地数的确定二、确定样地数理论值的抽样公式 P69在一个总体内,调查样地数的理论值N按系统抽样公式 N=(1+10%)t2C2/e2求出,式中:t为可靠性指标(可靠性95%时,t=1.96); C为变动系数;e为相对误差,精度85%,即:e=15%1、变动系数C的求算,采用全距法求得。踏查全县(市、区),找出其范围内四旁树和城(乡)镇树木最大每公顷蓄积(面积只占调查总体面积万分之二的不算)和最小每公顷蓄积(往往为0),并估计全县(市、区)平均每公顷蓄积,用以下公式求得变动系数C。C = 100% 2、理论抽样比和实际抽样比的求算调查样地数理论值求出后,以N除以全县(市、区)公里网坐标点总数,得到理论抽样比,然后整化为实际抽样比,如42、21、11km等,确定实际要求调查的样地数3、实际抽样比计算示例假设某县四旁树和城(乡)镇树木最大每公顷蓄积为15亩18m3/亩=270m3,最小每公顷蓄积为0,平均每公顷蓄积26.1m3,则C=(270-0)(626.1) 100%=172.4%N=(1+10%)1.9621.72420.152=558.3若该县公里网坐标点数为1300个,由1300/558.3=2.3推出实际约每2个公里网点抽取1个抽样点。因此实际抽样比为21km。4、全市四旁树样地间距的确定各县(市、区)根据上述方法,先测算出本地区的实际抽样比,在此基础上,省质量检查小组负责扬州市质量检查的工作人员,统计出扬州市大多数县(市、区)相同的样地间距,并将此结果作为全市各县(市、区)开展四旁树调查的样地间距。三、样地的定位和测设 (见罗盘仪和GPS操作部分)四、样地的调查方法 P70在样地内,仅对达不到最小区划面积(未达有林地标准)的四旁树和城(乡)镇树木进行调查。方位角0179范围内的边界木为调查样木;方位角180359范围内的边界木为界外木。(一)填写样地相关因子总体名称:宝应县(市、区)四旁树总体地形图图幅号:根据地形图记载。样地号:外业调查过程中,先编流水号;待外业调查结束后,再由各县(市、区)按照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顺序从1开始编号。凡是按照样地间距抽查到的公里网交叉点,不管其是否需要开展四旁树样地调查,均要对该样地先编流水号。外业结束后,再编正式号。地理坐标;根据地形图记载样地间距:21km样地所在地:详细填写小地名:样地所在地的小地名样地说明:凡是属于调查的四旁树样地,都要认真地填写样地说明。主要填写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样地内是否有四旁树,若样地落在片林、带状林小班内,则要注明该样地已落在片林、带状林内;二是详细记载样桩所埋的位置;三是对样地内的树种进行描述。立木类型分为大四旁、小四旁和城镇三类权属是指林木权属,包括国有、集体、个人和其它立木类型、权属不同时,要分页进行填写(二)样地调查与记录1、按权属、树种(组)以及大四旁、小四旁、城镇零星树木分别进行调查。2、凡胸径5.0cm的乔木树种,分树种进行实测,填写树种名称及代码,并分径阶填写株数;胸径5.0cm幼树只查点株数,不分树种。3、灌木经济树和其它灌木,查点株(丛)数,桑园等栽植过密或丛生的,1米范围内折合1株(丛),分树种填写树种名称及代码及株数。灌木经济树种(见下表P22),不论其是否达到检尺标准,均不作检尺记录。 果树林苹果、桃、柑桔、猕猴桃、葡萄、黑莓、山楂等食用原料林油茶、花椒、胡椒、茶叶等林化工业原料林棕榈等其它经济林蚕桑、紫穗槐、杞柳等4、由女贞、黄杨、冬青、木槿、侧柏等树种构成的绿篱,不分树种,实测长度、宽度。5、四旁树株数的统计标准:包括样地内达到和未达到检尺胸径的四旁树株数之和,未达到检尺胸径的四旁树,要求针叶树树高0.5米,阔叶树树高1米; 原生乔木一株算一株,毛竹一株算一株;萌生乔木、灌木、淡杂竹一丛算一株;胸高1.3米以下分杈木,达检尺胸径的每一个杈算一株;1.3米以上分杈木仅算一株。四、总体四旁树、城镇绿化树木株数、蓄积的推算汇总时,应先对原始调查数据和计算结果核算正确无误,再将样地的调查数据推算到全总体。应分别树种组按径级组统计总体内所有样地的四旁树、城镇树木总株数、总蓄积。径级组划分为小径级组(612cm)、中径级组(1424cm)、大径级组(2636cm)、特大径级组(38cm)4级。以样地实际抽样比和样地调查结果,分别求出全总体大小四旁和城镇树木的总株数、总蓄积以及不同树种组、径级组的株数、蓄积(精确到株、m3)并计算占地面积六、强调几个方面:1、同一工组的调查人员负责本区域内的四旁树样地调查与小班区划调查,做到两者不重不漏2、四旁树样地落在片林、带状林小班内,则只需开展小班区划调查,但要编四旁树样地号,并在样地说明中要注明该四旁树样地已落在片林或带状林内3、乔木树种的径阶采用2cm径阶距,并采用上限排外法,即:胸径5.06.9cm为6径阶,7.08.9cm为8径阶,依次类推。确定径阶的记忆口诀是:“只取整数,单数加1,双数不加”。第九部分 农田林网调查一、农田林网的相关概念:农田林网:大面积耕地上由许多垂直相交的主副林带构成的方形林网。防护效果显著优于单条林带,窄林带小网络的防护效果又显著优于宽林带。大网格的我国华北平原营造的窄林带小网格农田林网,主林带间距200m左右,副林带间距300-500m,每条林带由4-8行树木组成,林带占地较少。主林带指农田林网中面向主要害风方向、对风害起主要防御作用的林带,防护效果以垂直于主要害风方向的最好,主林带一般由4-8行乔木与灌木组成,带宽8-12m,带间距离一般是树高的16-25倍。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林带可较窄,带距可较大。副林带指林网中垂直于主林带的林带,起防御次要害风、增强主林带防护效果的作用,一般由2-6行乔木和灌木组成,宽4-8m,带距300 500-1000m,视耕地规划和机耕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定。二、农田林网分级标准总体要求:农田四周的林带基本完整(如有缺口,不长于50m),有一定的防护效益时,即达到农田林网标准。网格范围内的面积即为农田林网控制面积,有树木的村庄、丘陵和山地也可视为林带的组成部分。已建林网 一级林网(代号):林网网格单格平均控制面积在13.3hm2(200亩)以下。 二级林网(代号):林网网格单格平均控制面积在13.320hm2(200-300亩)之间 三级林网(代号):林网网格单格平均控制面积在20.126.7hm2(300-400亩)之间高标准农田林网:林网网格单格面积在16.7hm2(250亩)以下并达到有关绿化标准。宜建林网网格单格面积超过26.7hm2(400亩)或应建林网尚无林网的地区,属宜建林网地区(代号)。三、农田林网调查内容调查内容:调查农田中已建成的一、二、三级林网面积,林网树木的蓄积由带状林调查或四旁树调查得到。调查方法:由乡镇熟悉情况的同志协助,在地形图上用铅笔勾绘出林带,经实地校核后用绿色标出。单行的完整林带用“”表示,二行和二行以上的完整林带用实线表示,缺株断垅林带用虚线表示。林网控制面积的求算:林带线划好后,在图上按林网分级标准,划分林网控制网格,连片的同级面积划分为一个小班。林网小班编号及注记:以乡为单位,按自北向南、由西向东的顺序,在图上给林网小班编号,并求算面积,最后在图上加注相应的小班注记。,如等。四、调查卡片的填写调查单位:以乡(镇、场)为单位,面积保留一位小数。第一行为县(市、区)合计数,以下为分计数。耕地面积:不应少于统计局的数据。第十部分 古树名木调查 P77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当地或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或从外地引入的名贵树种,也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古树名木的分级及标准: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l、市、县(市、区)名称调查号和2003年市绿委办调查编号一致,新增接原编号顺延。2、位置:逐项填写该树的具体位置,小地名要准确,是单位内的可填单位名称及部位。3、GPS坐标:导航误差10m时,且数据基本稳定,变化不大,记录纵坐标(“3”开头),横坐标(“0”开头,记录时在“0”前加“4”)。4地形地貌:地貌为“平原”;部位(坡位)分坡顶、上、中、下部,平地、堤坎等(P105);坡向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平地不填;坡度应实测。5、海拔:记录GPS卫星界面下的“高度”栏数据。6、树种:无把握识别的树种,要采集叶、花、果或小枝作标本,供专家鉴定。7、树龄:分三种情况,凡是有文献、史料及传说有据的可视作“真实年龄”;有传说,无据可依的作“传说年龄”;“估测年龄”估测前要认真走访,并根据各地制定的参照数据类推估计。8、树高:用测高器或米尺实测,记至整数。9、胸径:乔木量测胸围,灌木、藤本量测地围,记至整数。 古树“8、9”测量要与小班调查区别开来。10、冠幅:分“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量测,以树冠垂直投影确定冠幅宽度,计算平均数,记至整数。11、生长状况:分五级,枝繁叶茂,生长正常为“旺盛”;无自然枯损、枯稍,但生长渐趋停滞状为“一般”;自然枯稍,树体残缺、腐损,长势低下为“较差”;主稍及整体大部枯死、空干、根腐、少量活枝为“濒死”;已死亡的直接填写。 12、管护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如实填写具体负责管护古树名木的单位或个人。无单位或个人管护的,要说明。13、树木特殊状况描述:包括奇特、怪异性状描述,如树体连生、基部分杈、雷击断稍、根干腐等。如有严重病虫害,简要描述种类及发病状况。14、人文历史价值:15、有关传说、趣闻、轶事:简明记载群众中、历史上流传的对该树各种神奇故事,以及与其有关的名人轶事和奇特怪异性状的传说,记在该树卡片的背页,字数300字以内。16、相关照片、资料粘贴:17、填写调查者姓名;调查时间。12第十一部分 小班蓄积计算示例例:某国营林场现有一带状混交林需采伐,该小班面积3.5公顷,共做3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067公顷(1亩),详细数据见下表,求该小班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平均株数、平均蓄积,全小班的平均蓄积和全小班的总蓄积量。标准地树木调查记录表 单位:厘米、株小班小地名标准地号树种标准地树木各径阶的株数合计681012141618205牛山洼1马尾松4828151193杉木304398512马尾松4725714964杉木313569623马尾松553611131282杉木4047107921合计马尾松150513264232239杉木101111525242051马尾松、杉木的一元材积 单位:立方米树 种马尾松杉 木60.00980.007280.02010.0161100.03450.0293120.05320.0473140.07620.0706160.10370.0997180.13590.1351200.17270.177220.21440.2259计算:因3个标准地面积相同,可将3个标准地的数据合并计算。(一)马尾松: 1、平均胸径:采用简单加权平均法,( 5813102612421432162318920)15014.5厘米 (是以c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吧)2、平均株数:150 350株/亩3、平均蓄积(M马):( 50.0201130.0345260.0532420.0762320.1037230.135990.1727)3 4.4米3/亩4、全小班M马4.4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