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地质灾害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19777313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地质灾害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主要地质灾害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主要地质灾害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御三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教学目的】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 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 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 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过程】地质灾害一一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 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一)地震1. 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 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 地震构造(教材图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等震线。3. 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 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 以上)4. 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二)火山喷发1.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 象。2. 火山构造教材图(4.26):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3. 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死火山: 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 成的。(三)滑坡和泥石流1. 定义: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 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 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2.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 员伤亡。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 危害。3. 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其原因有: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 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 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 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 害系统。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 灾害。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 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三、地质灾害的防御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 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 震监测台网。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 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