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8760467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版】《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word版】《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word版】《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问:华夏何为一体? 答曰:华夏自古一体!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