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18308610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永词两首课时优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柳永在其都市词中,最爱描写汴京的民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初二的踏青、三月的寒食清明、七月初七的乞巧、九月九日的登高等等,这些民俗在其都市风情词中都得到了生动再现。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在这狂欢的海洋中,青年男女抛开了平日的,寻找自由的爱情。柳永在迎新春这首词中,不仅描写了元宵节里千门万户的华灯、绵延十里的绛树、的鼓声等大场面,还特别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种种“奇遇”。这些美丽的奇遇,让元宵的夜晚“景色浩闹,不觉更阑”。对传统士大夫而言,()。所以,在传统士大夫的笔下,记载都市风情的作品寥寥无几。而柳永的都市词第一次出色绘制了城市民俗图卷,地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柳永的都市词已经不仅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其所处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堪称词史上的“清明上河图”。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一而足清规戒律响彻云霄淋漓尽致B不胜枚举清规戒律响遏行云酣畅淋漓C不胜枚举三纲五常响遏行云淋漓尽致D不一而足三纲五常响彻云霄酣畅淋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不一而足”,指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第一处是说民俗虽然很多,但是可以列举出来,所以应选“不一而足”。“清规戒律”,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矩和戒律。“三纲五常”,指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范围比“清规戒律”更宽泛。第二处,句中是针对具体场景中的具体行为,与文后“自由”相对的是“清规戒律”,选“清规戒律”更恰当。“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宵,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声音高昂激越。“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前者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嗓喉发出的声音,尤其指歌声;后者则可形容各种声音洪亮。第三处,句中用来形容鼓声,应选“响彻云霄”。“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舒畅和痛快,也指文艺作品中抒发感情很充分。“淋漓尽致”侧重于意思的表达,“酣畅淋漓”侧重于感情的宣泄。第四处,根据“描摹了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的语境,应选“淋漓尽致”。故选A项。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的节日。B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C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不仅是万民赏灯的佳节之夜,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之夜。D元宵节始于汉代,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元宵夜除了是万民赏灯的佳节,还是少男少女们的追求爱情的节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使观灯活动鼎盛一时”句式杂糅,“由于”和“使”杂糅,应删除“由于”或“使”,据此可排除B项;二是“元宵夜是佳节/节日”搭配不当,属于主宾不搭配,据此排除A、D两项。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繁华的都市生活给他们带来了享受,但其文学创作很少关注世俗生活B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是世俗生活很少引起他们的关注C繁华的都市生活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享受,但是他们很少关注世俗生活D他们虽然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但是其文学创作很少关注世俗生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题中,前面说“对传统士大夫而言”,可见下面应从“士大夫”的角度来说,与之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以“他们”为主语的句子,故排除A、C两项;括号后的语境是“在传统士大夫的笔下,记载都市风情的作品寥寥无几”,因此括号内谈及的也应该是有关传统士大夫的文学创作问题,排除B项。故选D项。1高考源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我的答案:_答案不好。“霜雪”喻浪花,正好与“怒涛”相对,“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而用“推”字显得比较平淡,力度和气势都没有“卷”字强,对波浪翻涌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字形象逼真。2高考源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望海潮一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我的答案:_答案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地理位置:杭州是东南的重镇。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杭州是繁华都市。自然景观:有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市井面貌: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百姓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笙歌,老老少少都心情愉悦。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3高考源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帐饮无绪”和“催”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我的答案:_答案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7个字完全是写实,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词人的心理活动: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这寥寥11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4高考源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诗词,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请分析这种艺术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是如何体现的?我的答案:_答案(1)用哀景和乐景同写悲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以哀景写悲情;“良辰好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这种欢乐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陷入了无边无际的离愁之中,所以,此处是以乐景写悲情。(2)景与情水乳交融,妙合无痕。明写眼前景,暗写别时情,含蓄蕴藉。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浓情郁结于心,难以化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感达到高潮;离别之后,这种愁绪始终萦绕在词人的心头,此时此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木兰花柳永佳娘捧板化钿簇,唱出新声群艳伏。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鸾吟凤啸清相续,管裂弦焦争可逐。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注板: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掩调累累:掩不住连续不断的歌曲乐律。连昌:唐代皇帝行宫之一,此借指皇宫。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用铺陈、夸张、比喻的笔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拥有美妙歌喉的歌姬,她的歌声让众人为之叹服。B叠词“累累、簌簌”的使用,生动地描绘了佳娘歌声的连绵和高亢。C“鸾吟凤啸清相续”化抽象的歌声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实写虚,写出了佳娘歌声的清丽婉转。D那美妙的管弦和焦尾琴声怎可与佳娘的歌声相争,侧面衬托了佳娘歌声的动听。答案C解析“化抽象的歌声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实写虚”错,“鸾凤”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应是以虚写实。2“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这两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这两句用了想象(或虚写)的手法写出佳娘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九天歌一曲”的愿望。借词人对歌女技艺的充分肯定,表达了词人对佳娘的欣赏和赞美,并祝愿她有更好的舞台和未来。同时,也是借佳娘希望能被欣赏、重用,来表达自己希望被朝廷重用,能够大展宏图的愿望。解析此类试题的答题步骤:词中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抒发了什么情感。“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本句运用想象虚写的手法,写了佳娘的愿望,表达词人对她的欣赏和赞美,也借此表达自己希望被朝廷重用的愿望。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注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B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C“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D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答案D解析“反衬”有误,应为“正衬”,是用“回雁”“哀猿”这两个哀景意象来衬哀情。4直击高考源点“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霖铃的结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答:_答案内容上:情感相同,都是抒写离别之愁绪;对象不同,柳词抒写与爱人离别之愁,刘诗抒写与朋友离别之愁。手法上:同为想象别后之景,采用虚写手法。但柳词直抒胸臆,以千种风情衬尽羁旅愁苦,人间别恨;刘诗以想象之景结情,寄离情于山水。解析首先比较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两首诗都是在写离别,不同的是离别的对象;然后再比较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两首诗都是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不同的是雨霖铃在直接抒情,而本诗是在写景中寓情。白话诗歌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不得不彼此分手了。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