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食物中毒的急救治疗与护理,食物中毒概念,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原本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急 性: 一次或24 h内多次 亚急性: 小于或等于1个月 亚慢性: 3个月左右 慢 性: 大于6个月,有毒有害物质(毒物)概念,毒物(poison)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食用毒物的来源,1、环境污染物 2、食品中有毒成分 3、嗜好品 4、生物毒素 5、医用药物,食物中毒的特点,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表现为起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肠胃炎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常有畏寒、发热,严重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和休克。 由细菌(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此病的潜伏期短,可集体发病。,食物中毒的特点,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主要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概念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 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病?,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 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 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 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 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 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毒蕈食物中毒,蕈类通称蘑菇,为大型真菌,可分为食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三类。食蕈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我国约有300多种;条件可食蕈,主要指通过加热、水洗或晒干等方法处理后方可食用的蕈类(如白乳菇等) 毒蕈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我国有100余种,其中剧毒者10多种。 毒蕈中毒常由于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鲜蕈食用,缺乏经验,误食毒蕈引起,有毒蕈类,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 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 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 2、鱼胆中毒,食用有毒动物引起中毒,如食入未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 。,河豚鱼:肝脏、血液、卵巢、生殖腺等均有毒,其中毒素在春季为最强。食后舌、唇、手、足会失去知觉,全身麻木,血压下降,很快便会窒息死亡。海里捕捞到的河豚鱼,如果死太久,毒素就会渗透到鱼肉、鱼皮里,即使洗得再干净,高温清煮也没用,2019/8/30,22,可编辑,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有3种。 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2、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 3、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 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食用有毒植物引起中毒,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发霉的大豆、花生、玉米中含有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其毒性很大,它会损害肝脏,诱发肝癌,,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包括: 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化学毒物,如铅、汞、镉、氰化物及农药等化学毒品污染的食品可引起中毒。能扰乱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甚至引起对肝脏的损害。 酒精中毒,食入食品中滥加营养素,如在粮谷类缺少赖氨酸的食品,加入适当的赖氨酸,能够改善营养价值,对人有利。但若添加过量,或在牛奶、豆浆等并不需添加赖氨酸的食品中添加也造成对人体也的损害,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 1、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 2、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 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注意食品卫生,低温存放食物 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 不食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对食物中毒的处理,可分为技术处理和行政处理。 技术处理:如救治中毒病人,对中毒场所的清洁、 消毒 行政处理:如行政控制措施(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 处理对象:包括中毒病人、中毒食品和造成中毒责任人等,食物中毒病人的急救治疗(技术处理),解毒 除毒: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其他排毒治疗(利尿、换血、透 析等),治疗(清醒病情轻患者),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治疗(清醒、病情轻患者),催吐(现场处理) 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催吐禁忌:,不清醒者忌用 服强酸、强碱中毒者 已发生昏迷、抽搐、惊厥者 患有严重心脏、食道静脉曲张和溃疡病者 孕妇应慎用,除毒方法,洗胃:清醒者,越快越好,但神志不清、惊厥抽动、休克、昏迷者忌用。洗胃只有在大夫指导下进行。,洗胃(洗胃机洗胃),技术处理(清醒病情轻患者),导泻 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除毒方法,灌肠:清洗肠内毒物,防止吸收 腐蚀性毒物中毒可灌入蛋、稠米汤、淀粉糊、牛奶等,可保护胃肠粘膜,延缓毒物的吸收 口服炭末、白陶土有吸附毒物的功能,除毒方法,排除毒物 利尿排毒:大量饮水、喝茶水都有利尿排毒作用;亦可口服速尿2040m g/日。 静脉注射排毒:用5%葡萄糖4060ml,加维生素C500mg静脉点滴。 换血排毒:常用于毒性极大的氰化物、砷化物中毒时,可将病人的血液换成同型健康人的血。 透析排毒:在医院可作血液腹膜、结肠透析以清除毒物。,医院进一步处理,对症和支持治疗 重症可用抗生素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肉毒中毒者可及早给予肉毒抗毒血清,药物中毒,有意自尽 不慎而超大剂量用药 将外用药误作内服药 常见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镇静催眠药中毒(安眠药) 其它:如阿司匹林,洋地黄等,2019/8/30,43,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