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解读.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747686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国学经典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国学经典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解读,2,目录,导语,名称之起源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 清代学者将学术分为三类: 一为义理之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学。 义理之学即哲学;考据之学即史学;词章之学即文学。 除此之外,尚有经世之学,即政治、经济学说,以及军事学、农学、治水之学等。,导语,讨论哲学的,在国学以“子”部为最多,“经”部中虽有极少部分与哲学有关,但大部分是为别种目的而作的。 周秦诸家,儒道两家所见独到。,导语,佛学 自魏晋至六朝,其间佛法入中国。佛法入中国之所以为一般人所信仰,是有极大原因的:学者对于儒家觉得太浅薄,因此弃儒习老、庄,而老庄之学又太无礼法之规则,彼此都感受不安。佛法合乎老庄,又不猖狂,才高之人都归入此道,猖狂之风减熄。,儒家经典,论语:仁者爱人 大学:明明德 中庸:诚 孟子:养浩然之气,概论,宋初,周敦颐出,才辟出哲理的新境域。 二程是周敦颐的学生。其中程颢(明道)思想精深。 南宋儒学以朱熹、陆象山(陆九渊)的思想为代表,朱熹“道学问”(讲天理-自然之理);陆九渊“尊德性”。陆“先立乎其大者”谓“六经注我,我不注六经”,主张一切皆出自心。 明代王阳明承继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其他们的学说并称陆王心学。阳明讲“致良知”。,概论,陈立夫在中华文化将广受世人之尊敬一文中说: “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二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吾祖先及早发明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理,垂于后人,遵守弗渝,,概论,“此一原理,称之曰道,于理而言,称之曰公;于己而言,称之曰诚;于人而言,称之曰仁;于事而言,称之曰中;于功而言,称之曰行;综合此五者的应用而言,称之曰德;其见诸日常生活的适当言行,称之曰礼。” 中华民族之祖先,对其文化的着眼点,为人类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故在礼记. 礼运篇中,已有“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理念,概论,人从天道学来的一个字是“公”。即无私。所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人从天道学来的二个字是“诚”。“诚者天之道”“至诚无息”,诚是真实无欺,是智慧,是仁爱,是力量。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概论,人从天道学来的三个字是“仁”; 人从天道学来的四个字是“中”;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恰到好处,称之为“中和”,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育,则人道也在其中了。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中极重要的美德。 人从天道学来的五个字是“行”;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概论,中华文化,以天下为着眼点,而以“大公”为基础。 中华文化,本乎天道,具有宗教之精神,又无迷信之色彩之色彩。 中华文化,崇尚以德行人之王道;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 中华文化,崇拜智者、仁者、勇者,立庙以崇祀;而不崇拜富有者,惟对富而好施者赞扬之。 中华文化,重视伦理,尤尚孝悌;重视助人,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论语,孔子理论的重点: 孔子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 为人之道包含“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 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含义与特点,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问孔子如何行仁。孔子说,做人处事能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就是行仁了。 恭:庄重;宽:宽大;信:诚实;敏:勤快;惠:施惠。),“仁且智”的生命,孔子倡导的是一种“仁且智”的德性生命。 孟子曰“仁且智,圣也。” 孔子常以仁为主,仁智对显: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乐水: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智者似之,故乐水。乐山: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性与之合,故乐。仁和智都属于德性,非由言辞可明,故孔子借山水以为形容。),义命观与主体性之肯定,义 1、“义”是事理之当然,也是人事所当为。 2、孔子言“义”不外:公正、合理、合宜、正当责任、道理、义理等意思。人的言行合义与否,须通过心来衡量,义所表达的是应然的道德判断(价值判断)。,义命观与主体性之肯定,命 命有两种含义: 其一,天命、性命,此须敬畏、服从、践行。 其二,命运、命遇、命限,表示客观限制,此须知之、受之、安之。,义命观与主体性之肯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是知命,“而为之”是“尽义”。 一方面要承认命的存在与限制,另一方面尤其需要明白义而自我做主。 后者属于道德世界中的价值创造之问题。在孔子看来:人生之意义,不在命而在义。,孔子之说是君子学,君子首先要立大志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伦理意志既非生于自然,也非源于神鬼,更非来自其他超越经验自然的根源。 仁道源于人性本心,道德实践的动力在于个人意志。所谓“仁者”即能确立人生志向者。 】,君子与小人之别,孔子以君子和小人的人格类型两分法来表达伦理实践正反方向。 君子代表有个人伦理选择意志者;小人代表欠缺此意志而顺应私欲、习俗和不当追求者。两者在心态朝向和言行方式上形成对立,反映着人性品德图谱上的两个极端。,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所了解的是道义,小人所知道的是利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相和,但保留自己独立见解。小人只相同,但并不相合。”小人之所以不和,是因为他们各有私利、各有己之欲求。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尚义,故有不同。人小尚利,故不能和。】,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的心胸气貌宽广坦荡,而小人的心胸气貌却常是迫促忧戚。”】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其中“本”兼指信仰和基础;“道”指目标和方向。】,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他人。” 求:要求、期待、责成。】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一个君子,不可从小处去欣赏他,但他可以委以重任。一个小人,不能委以重任,但可于小处被欣赏。】,君子做人的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君子做人的原则,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人心有相同,己心所欲所恶,与他人之心心所欲所恶,无大悬殊。故尽己心以待人,不以己所恶施于人。忠恕之道即仁道。),君子处世之道,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以德报怨,如何?孔子说,那么以什么来报德呢?应该以公平正直来报怨,以德来报德。”以直报怨:直者公平无私。我虽于彼有私怨,但以公平公道回报。不因怨而加刻,也不因怨而加厚。),君子处世之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国家在正道上,应该说话正直,行为正直;国家不在正道上,应该行为正直,而说话委婉。)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动听的言语会混淆道德判断。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了大计划。),大学,朱子章句: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的基本内容,经文 经文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朱熹的观点) 经文的主要内容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传文 传(chuan):阐述经义的文字。传文十章是曾子之意,而由门人记之。(朱熹的观点),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止定静安虑得,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大学之道,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内心的光明之德,在于使民众自新,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知道了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确定志向,确定了志向才能心意宁静,心意宁静才能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才能虑事周详,虑事周详才能达到至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道了事情的先后次序,便接近宗旨了。,内圣外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译文: 古时要把彰明内心光明之德推及天下的人,先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先整顿自己的家族;要整顿自己的家族,先修炼自身;要修炼自身,先端正内心;要端正内心,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先增强见识;增强见识的途径在于探究事情的原理。,内圣外王,齐:整顿、治理。 格物:推究事物的本源。 重点: 1、儒家的志向治国平天下; 2、实现这一志向的基础正心修身; 3、正心修身的前提格物致知、诚意。,中庸,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的含义,朱子章句:“中庸为何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朱子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朱子章句: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以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中庸的结构,朱子章句: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第一章正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素其位而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译文,君子依据所处地位而行事,不生非分之想。身处富贵,就做合乎富贵身之事;身处贫贱,就做合乎贫贱身份之事;身处夷狄,就做合乎夷狄身份之事;身处患难,就合乎患难身份之事。这样,君子无论处于什么境况都能安然自得。身处上位,不作威作福;身处下位,攀援奉迎。端正自身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怨恨了。既不报怨命运,也不责怪他人。所以,君子以安然自处来顺从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企图侥幸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射箭之道与君子之道有相似之处,射不中靶子,不抱怨靶子,而是检讨自己的箭术。,君子诚之为贵,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译文,译文: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引导。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不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诚为贵。诚并非自我完善即可,它还要成就事物。完善自身是仁;成就事物是智。仁和智是性的固有属性,是使事物与自身相融合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用它都是适意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译文,译文:伟大啊,圣人之道!它是那样的充盈而美满!它生发繁育了万物,崇高穷极于苍天;它是那样的广泛,礼的大纲有三百条,礼的细目有三千条。这些都有待于圣人才能施行。因此,如果不是至德之人,就不能成就圣人的至道。所以,君子重视德行、天性勤学好问不敢懈怠,追求广大而又穷尽精微,达到极其高明的境界而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的道理而又获取新鲜的智慧,有敦厚的态度且崇尚礼仪。因此,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身处卑贱而不自弃。国家有道,他的主张足以兴邦;国家无道,他的沉默足以自保。诗经说:“明达又有智慧,就足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孟子,程子对孟子的评价: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 仲尼只说一个志字,孟子便说出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民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评论】思想是孟子的一个重要内容。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主以老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老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君主以老百姓的忧虑为忧虑,老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为忧虑。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虑为忧虑,做到了这些而未称王天下者还从来没有过。,养浩然之气,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译文,(公孙丑)“请问,夫子擅长于什么呢?” 孟子说:“我能够分辨各种言论,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比较难说清楚啊。它作为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盈天地之间。它作为气,要与义和道相配合;没有义和道,它就会萎缩。它是由于义在内心不断积累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它就萎缩了。,人之善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译文,没有同情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能算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如人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发端,却说自己不能,是自暴自弃;说他的君主不能,是暴弃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发端的,知道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大充实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那么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了。,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译文】爱抚他人却得不到他人的亲近,就要反问自己是否“仁”;领导民众却领导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是否有智;礼待人,他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是否恭敬。凡事所做的事情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寻求自身的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就会归服。,求放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译文】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丢失了本心而不知道去找,真是悲哀啊!鸡狗丢失了人们倒知道去找回来,而本心丢失却不知道去找回。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不过就是把那失掉的本心找回来而已。,人不可无耻,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译文】人不可以不知耻。对不知耻而感到羞耻,就可以免于耻辱了。 【朱子集注】赵氏曰“人能耻己之无所耻,是能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也。”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若不以自己不如他人而感到羞耻,又怎么赶得上他人呢? 【补充】知耻近乎勇。中庸,修养心性的途径,养成心莫善于寡欲。其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他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译文】修养心性的最好途径是减少欲望。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少,即便善心有些丧失,那失掉的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善心还有所保留,那也一定很少了。 【朱子集注】欲,如口鼻耳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其本心者,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上善若水 无为 致虚极,守静笃。,“道”的三种意义,“道”这个字在老子中出现过73次,符号形式虽然一样,但其意义内容却不尽相同。 1、实存意义上的“道” 2、规律意义上的“道” 3、生活准则意义上的“道”,规律意义上的“道”,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第40章)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照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是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状态。它蕴涵了两个概念:相互对立、返本复初。,生活准则的“道”,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关系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用,也是道的显现。 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我们生活准则的这一层次的“道”,就是“德”(老子书上虽然还称之为“道”,但其意义与德相同),生活准则的“道”,老子认为这个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即是“德”),蕴涵了如下特性和基本精神: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与精神。 其中“自然无为”,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一观点而开展的。,“虚”“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他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老子提出这一主张,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 老子喜欢用“谷”来比喻“虚”。“上德若谷”(第41章)运用到人生方面的时候,“虚”含有“深藏”的意义。,“静”,老子谈“静”,特别着重在政治方面来立论。 他说“清净为天下正。”可见“清净的作用是多么大。 他又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37章)“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57章),“静”,静、重是相关的,持重者恒静,所以老子重“静”也贵“重”。 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能够持守“静重”。 执政者不宜轻率急躁,尤其不可骚扰民安。 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柔弱”,老子说:“弱者道之用”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从经验世界中,老子得出这样的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而难以摧毁,所以能够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因此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柔弱”,老子说的柔弱其中含有无比坚韧不克的性格。 他关于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逞强”的作为而提出来的。 逞强者必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捶打尖利的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译文,得宠和受辱就感到惊恐不安,重视自己的身体如同重视灾祸一样。什么叫得宠和受辱就感到惊恐不安?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祸患一样?我之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哪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够看重自己的身体,并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能够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以这样的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解读,本章讲的人的尊严。论述的是贵身爱身之道,重在修身。无论是得宠还是受辱,都须反身自责,因为这两件事情都损害人的尊严。 孟子:“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这种贵贱都是别人给予的,别人是高高在上的。 老子认为,作为行道者应该清静无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不为外界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所困扰,能看穿荣辱得失,才能全性保真,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遵循自然规律,担当大任。,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译文,达致极端的空虚无欲,坚守彻底的清静无为。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其中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返回到它的本原。归回本原,叫做“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常叫做“明”。不认识“常”,就会轻举妄动干出凶险之事。能够认识“常”,才能包容;包容才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普遍,能够普遍就能够符合天地自然,就能符合道,能够符合道就能够长久,终生没有危险。,解读,本篇论述的是修身之道,特别强调的是“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致虚”就是空虚其心,排除一切蒙蔽心灵的欲念;“守静”,就是坚守清净,顺应自然,绝不妄为。两者互为因果。这是道的法则,也是修身的要义。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很扼要地将老子的思想概括为:“无为自化,清净自正”。,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 “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译文,委曲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展,低洼反而能够充盈,破旧反而能够生新,少取反而能够多得,贪多反而会感迷惑。所以圣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现,所以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现住;不自我夸耀,所以有功;不自高自大,因此长久。因为不同他人争,所以没有人能争得赢他。古人所说的“委曲反能保全”等话,哪里能是空话呢?确实能让人保全啊。,解读,本章阐述了处世的辩证法。 观察事物,处理问题,将矛盾的双方根本对立,截然分开是错误的。圣人正是由此总结了道的柔弱、俭啬、谦卑的特征,作为天下的榜样,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所以,“天下莫能与其争”,这就是“曲则全”的道理。,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译文,稳重为轻率的根基,清净为躁动的主宰。所以圣人的行动,总是持重守静;虽有荣誉,也是处之泰然,超脱于物外。一个大国君主,怎么能以轻率躁动来治理国家呢?轻率就失去了根基,躁动必然丧失主宰。,解读,稳重为轻率的根基,清净为躁动的主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持重守静乃是抑制轻率躁动的根本。得道之人,胸襟淡泊旷达,不为名利所困,居高位而不得意忘形,富甲天下而不狂妄自大,卑为布衣泰然处之,贫无衣食也不怨天尤人,所以能安居淡然。,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注释】谿:山间小水沟,溪涧。天下谿,言其处于天下低洼之地。,译文,知道自己雄强,却甘守雌柔,愿为天下的溪涧。作为天下的溪涧,就会永葆永恒的德,就会恢复到婴儿的纯真状态。知道自己的洁白,却甘守屈辱,作为天下的空谷。作为天下的空谷,永恒的德才能充足,才能恢复到质朴的状态。,解读,本章说明知雄守雌的道理,重在修身。 守雌贵柔是老子一再强调的道的原则。,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译文,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起;将要夺取的,必先给予。这就叫做隐微的征兆。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有利的手段不能随便向人炫耀。,庄子,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刻意 人间世 大宗师,逍遥游【大气磅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大气磅礴】,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大气磅礴】,【译文】 列子乘风漫游,飘然轻妙,过了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他对于福报之事,并无用心在意。 如果能把握天地之本性,顺从六气之变化,畅游于无穷的世界,他还有什么需要依赖的呢!所以说,至人无一己的私念,神人无功业的束缚,圣人无名声的羁绊。,逍遥游【自足平和】,(尧让天下于许由)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予无所用天下为。 【译文】 名,不过是实的附庸,难道我要当这个附庸吗?鹪鹩于深林里筑巢,所需不过一枝;偃鼠到河边饮水,所需不过满腹。我要天下干什么!,逍遥游【自足平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犹有未树也。) 【译文】 (宋荣子可谓不同凡俗)举世赞誉他,他也不得意;举世非议他,他也不沮丧。他能确定自我与外物的区别,辨别光荣与耻辱的分际。(尽管如此,他还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更高的境界是无己、无功、无名。),齐物论【大而化之】,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译文】 大智慧从容舒展,大而化之,小聪明固执偏狭,锱铢必较,是是非非;大言说气势如虹,“小嘟囔”啰啰嗦嗦,叽叽咕咕,支支吾吾。,齐物论【大而化之】,【评论】 大而化之是庄子的主要心术之道,是庄子能够获得人生与思想享受的重要法门,也是庄子的魅力之所在。 为了言说大而化之的好处,庄子一定要说明小而病之、争之、毁之、执着不解之、抠抠搜搜之的害处。,齐物论【小而病之】,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心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括,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齐物论【小而病之】,【译文】 (不能大而化之,就只能小而病之):睡梦中仍然精神交错,心思重叠,惦念混杂。而醒来则千头万绪,心乱如麻,形体不安。心灵与外物纠缠矛盾,整天勾心斗角。有的吞吞吐吐,有的藏奸不露,有的谨小慎微。小恐惧忧心忡忡,大恐惧惊魂失魄。,齐物论【小而病之】,发话时就像放射利剑,专门窥伺别人的是非作为打击的对象;有时就像发过誓一样缄口不言,此所谓等候时机,以守取胜.。走向死亡的心灵,已经无法使其恢复生机。他们时而欣喜,时而发怒,时而哀伤,时而快乐;时而忧愁,时而叹息,时而恐惧,时而反复,时而轻浮,时而放纵,时而癫狂,时而扭捏。,齐物论【小而病之】,.林林总总日夜迭替不已,扰烦心灵,但就是不知这些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罢了,罢了!早晚悟出其中的奥秘,也就知道它们发生的根由了!,齐物论,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廉,大勇不忮。 【译文】 真正的道是无从命名指称的,真有雄辩高见的人并不言说,大仁者并不自言为仁,大廉者也并不自诩为廉,大勇者从不伤人。,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齐物论,【译文】 毛嫱、丽姬,世人所认为是美的,但鱼儿见了就会潜入水中,鸟儿见了会高飞天空,麋鹿见了会急速逃走,这四者有谁知道天下何种之美才是真正的美呢?依我看来,那些仁义之端绪,是非之路途,纷然杂乱,我又怎能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译文】 至人太神妙了!林薮焚烧不能让他感到炎热,江河冻结也无法让他感到寒冷,就是雷电劈山、狂风掀海也不能让他感到惊恐。像这样的至人,乘云气驾日月,遨游于四海之外,生死之事尚不能撼动其心,何况世间的区区利害呢!,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刻意,庄子外篇刻意也是一篇论述养神之道的文章。“刻意”,即磨砺心志,使之行为高尚。作者 认为,那些处处表现自己清高、以教诲世人为己任的、致力于建功立业的、隐居山林而终日闲闲无聊的,以及为了追求长寿而导引练气的,都是有损自然本性,只有“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dan,平静)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才是真正的养神之道。,刻意,故曰,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刻意,【译文】 所以说,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是天地的准则和道德的根本。所以说,圣人息心于此。息心宽容便与世无争,因而也就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也就恬淡愉悦了。心平气和、恬淡愉悦,忧患就不会入心,邪气也不会袭身,于是自然天性就完美而精神就充实不亏了。,刻意,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惔,乃合天德。,刻意,【译文】 去掉智谋机巧诈伪造作,遵循天理而行。因此没有天灾,没有外物牵累,没有他人非难,没有鬼神责备。生,如在水上漂浮,死,如同休息。不须思虑,不须预谋。光明而不耀眼,守信而不必约定,顺其自然。睡时无梦,醒来无忧,心神纯粹而无杂念;精神充沛,终不疲倦。虚无恬淡,就与自然之德性相合。,人间世,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译文】 “德”的丧失是由于求名,“智”的外露是因为好争。名,正是人们互相倾扎的祸根;智,则是人们相互争斗的工具。这两者都是不祥之物,不可以推行于世。,大宗师,(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大宗师,【译文】 古时的真人,不以失败为不利,不以成功而自傲,不对事情有所谋划。像这样的人,错过机会而不后悔,一帆风顺而不得意;登到高处而不恐慌,入于水中而不觉湿,入于火中而不感热。只有见识达到大道境界的人才能如此。,大宗师,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大宗师,【译文】古时的真人,不知贪生也不惧死。生不欣喜,死不拒绝。自由自在地来,毫无牵挂地去。不忘自己生命的本源,不寻求自己的归宿。欣然接受自然所赋予的生命,忘却生死的变化而复归自然。这就是叫做不以欲望之心损害自然之道,不以人的力量去辅佐天命之常,这就是真人了。,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音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大宗师,【译文】鱼相得于水,人相得于道。相得于水者,挖个水池来供养;相得于道的,无为而逍遥,心性安详宁静。所以说鱼畅游于江湖就会忘掉一切而悠然自乐,人悠游于道途,便会忘掉一切而逍遥自在。,大宗师,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 【译文】 坐忘就是忘记了肢体,废黜了聪明,抛弃了形骸,去掉了智慧,与自然大道浑然融为一体。 与万物同一就没有了偏爱,因顺万物变化就没有了偏执。果真是贤人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装配图区 > PROE装配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