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13599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人们越发注重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然而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效果,不同国家间的频繁的交际往来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跨文化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在表现 形式、价值观差异、风俗差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方面等。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提高我们在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际。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一、引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涉及交际和文化两个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交际即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得以形成。而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所为、所觉的总和。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所以,对于来自不同文化本经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故障,及时有效的克服这些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对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二、表现形式上的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域间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在商务中的文化差异、在饮食上面的文化差异、在婚礼上的文化差异。1) 商务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形式从对于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态度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自身文化的特定内涵和界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对于企业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美国和德国,商务管理的价值观就不同。在美国,企业看中成就和成功,崇尚勤奋、实用主义、乐观主义、清教主义、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淡薄、机会均等以及对于竞争和个人主义的接受。而德国人的管理观念则不是很强,这源于他们历史上就看重专业技能和能力。在他们看来技能高超的德国工人根本无需管理人员激励他们。而在中国,商务价值观则与二者更为不同,中国企业重血族关系、人际关系、尊重长辈及阶层关系。这样的价值观必然使管理模式具有显着的集体主义特点。2)饮食中的文化差异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3)婚礼中的文化差异中方和西方婚礼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氛围不同,中式婚礼要求有热闹的气氛,人气越旺越好,因为在中国人眼里结婚是件高兴的事,一定要热热闹闹,一般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裕,人气旺的庭院或酒店;而西方式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通常都是在教堂或是其他较为万竞得地方举行,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感觉,但是也难免显得冷冷清清,同中国人的民俗文化心理完全相悖。中国的婚礼,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国的整个婚礼的主角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整个婚礼到处都充满红色,新娘戴着凤冠,盖着红头巾坐在话轿里,新郎骑着马,这也就使婚礼变得喜气洋洋。西方婚礼就是显得较为浪漫,白色的婚纱,笔挺的西服,白色的气球和庄严的承诺。再中国,许多民间婚礼的衣着饰物,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每一件饰物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寓意吉祥,传统婚礼中。真个迎娶有15个过程。首先男方要祭祖,然后出发迎娶,在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女方在出嫁时也有着很大的规矩,看来他们都要忙上一整天。还有这独特的“三朝回门”,即在婚后的第三天,新妇在夫婿的陪同下,带着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随夫婿回家。三,价值观上的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等个社会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大不相同,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了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我们做些详细的对比研究。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2竞争意识在重视个人培养、强调个人独立和崇尚自我实现的美国,竞争是其基本价值观之一。社会鼓励其成员竞争,人们也以积极的态度踊跃地参加。他们相信竞争不仅推动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整个美国社会犹如一个大的竞技场,人人都为了获得自己的所需而努力拼搏并击败他人,有些人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中华民族是个倡导重义轻利的民,注重道德修美,强调“天人合一”、“和为贵”,“中庸之道“深人民心。”“君子优道不优贫”,“君子不言利”等思想使我们中国人把物质利益放在了次要地位。传统的价值观不鼓励人们竞争。个人太突出,必定打破原有的平衡与和谐。中国人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古人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注重“和”。3自立意识中国是个典型的大家庭社会,人们喜欢依赖父母及朋友,古语说“在家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的青年人更是如此,特别是独生子女们,更有几辈人的娇宠,现在许多青年人的自理能力是很差的。在美国,成年公民(以十八岁为界)都倾向于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人的意见仅供参考,社会对个人的抉择权予以普遍承认与尊重。其教育体制总是鼓励青少年学会自立并授之以相应技巧。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独立意识,父母要求孩子自会自立。在可能的情况下,父母尽量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要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人仍呆在家里,依靠父母或别的什么人生活,他会被人耻笑和瞧不起。4家庭概念中国以家族为本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立身处世的纲领。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西方文化突出自我、突出个人,追求独立。长辈与晚辈之间可以直呼姓名。在西方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部分,与交际的关系是支配和反应的关系。价值观决定人们将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步收到价值观的支配。四,中西方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差异中西方在生活习惯上的最大差异莫过于饮食差异。西方人在饮食上比较讲究理性,特别注重营养。现在女士们减肥所参照的卡路里表,就是西方传过来的。西方的饮食仿佛只是为了生存,健康而摄入必须的营养,食物的多样性也比较缺乏。而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对于吃,显然成为了一门学问。讲究色、香、味俱全,对于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了极致。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中西文化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中国人含蓄委婉,思维方式具有意会性,而西方人则很直接,属于直观性。中西方在写信的表达方式上就有不同。西方人在表达这自己的意愿时比较直接,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所要求写在最前面,后面才会讲一些寒暄的客套话。而中国人则会很含蓄委婉的提要求,一般到信的末尾才是真正要谈的问题,前面都是寒暄。不同的写法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初次见面就喜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收入状况以表示关心,而西方人对此就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些是个人隐私,他人无权过问。如果问西方女士“How old areyou?”她们很可能会回答“Its a secret!”西方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年轻而富有朝气,希望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所以不喜欢提及实际的年龄。再如中国人交谈中常遇到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冒昧而不受欢迎。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德国人则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做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做报告。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存在于中西方国家,而且存在于每一个民族之间。一位外国友人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三个外星人因为飞船坠毁,掉落到中国的三个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北京人将外星人送去研究所解剖研究它; 上海人则修建了一个外星人展览馆,引来外星人参观热潮,并大发其财; 而广东人则郑重其事的请来最好的大厨,将外星人做成了美味的菜肴,大快朵颐。对外星人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不同地区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生活习惯。可见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人对于我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对于他国文化的深入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人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当自身的思维方式跟交流对象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某种冲突以后,往往很容易引起跨文化交流的障碍。结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产生语言表现形式、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差异和冲突并不能说明哪种文化更优越,每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魅力。这些存在于各文化之间的差异无处不在,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障碍。城市化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流通和网络科技的提高加速了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使之成为全球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无障碍地交流,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更有必要深入地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俗,有效地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和误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参考文献:1徐波 上海世博会人类跨文化对话M 上海: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2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刘询/没有书4赵金敏/没有书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指导老师:童伟姓名:李善丽学号:MZ13373班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