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14747693 上传时间:2022-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3)了解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循环以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方法的认知。(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对二氧化碳知识的探究,学习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与石灰水的反应四.教学疑点:二氧化碳是否不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五、设计思路CO2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以及一些性质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你知道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1、实验探究: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2、归纳CO2的性质。3、看录像,了解干冰的升华。CO2的性质CO2的用途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用自已的语言表述CO2的用途,了解温室效应及其防治方法。教法:“实验探究”为主,情境激学、启发讨论、多媒体动态展示为辅。教具: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稀醋酸、石蕊试液、蜡烛、稀盐酸、水、小纸花、质软塑料瓶、铁皮、烧杯、胶头滴管、试管、吸管。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 境导入新 课【多媒体展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呈现问题】你的收获:1.从短片中小狗进入山洞以后会死亡,而人却没有事。你知道这种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呢?2提出猜想:这种气体可能是 ( H2 、 O2 、CO2中选择)3怎样证明你的猜想?认真观看动画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你掌握了吗?学习效果检测:(1)写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及桌面上提供的仪器制备二氧化碳,检验气体并用集气瓶收集三瓶二氧化碳。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并制取二氧化碳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过渡】二氧化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到目前为止你所认识的二氧化碳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归纳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讨论、根据自己的认识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探究实验【小结并引入】好!看来同学们对二氧化碳都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对二氧化碳作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吧!【探究实验一】将水倒入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质软塑料瓶至1/3体积,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试猜想会看到什么想象?(探究实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提出猜想、动手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原理、得出结论。通过探究试验,初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讨论交 流指导实验【点拨】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CO2的这一性质。【学生演示】打开一瓶可乐的瓶盖。【讨论】你还有别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吗?学生认真听教师的分析学生兴趣浓厚学生积极讨论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新知识与日常的生活结合,增强学科的吸引力。【探究实验二】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盛有两只高低不同蜡烛的烧杯,观察现象。【思考问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该实验,你推测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通过本实验,你认为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展开讨论,完成表格。通过实验,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提出质 疑补充探 究【过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它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引出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补充探究】用试管取适量塑料瓶中液体,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留下待用)动手实验,记录现象。现象:由紫色变红色。通过连续探究,培养科学创新精神设置情境,提出猜 想【质疑】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呢?【讨论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可能是水;可能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评价确定哪一种猜想成立,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证明。)激烈讨论、提出猜想、科学评价、设计方案。通过猜想、设计、评价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科学评价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评价学生的方案,总结最佳方案。【过渡】我们如何用最佳方案完成实验呢?【准备实验】稀醋酸和稀盐酸是我们熟悉的酸,分别向两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小花喷两种酸。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总结】现象:紫色小花都变成红色。 结论:酸溶液能使石蕊变色。学生仔细观察记录现象。精心设计本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知道酸溶液能使石蕊变色,为下面的探究作铺垫。继续猜想深入探究【探究实验三】完成课本实验6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花1、向第一朵小花喷稀醋酸,观察现象2、向第二朵小花喷水,观察现象3、将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4、将第四朵小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讨论】通过实验探究谈谈你的体会。【总结】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补充探究】将前面塑料瓶中倒出在试管中加了紫色石蕊溶液而变红色的水加热,观察现象。现象:有气泡产生,液体变回紫色。【质疑】液体由紫色变为无色说明了什么?产生气泡说明什么?【评价】对学生分析进行评价。【总结】碳酸不稳定,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 = H2O + CO2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并记录化学方程式。畅谈体会。通过探究,使学生在掌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同时,体验探究过程,初步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过渡【过渡】在前面我们已做了一个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我们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为什么呢?【分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缘故。反应方程式为:CO2 +Ca(OH)2 =CaCO3 + H2O【强调】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讨论)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熟记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总 结知 识【过渡】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我们较全面地认识了二氧化碳。那么,你能将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的性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吗?大家一起讨论吧。【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压强越大,溶解越多);一定条件可变成固体(干冰)。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讨论,并积极回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认识既准确又系统。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总结记录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系统化,培养总结归纳能力。分析应用【过渡】大家的归纳做得很好!我们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那么大家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吗?学生积极地讨论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指导阅读】课本115页“在一定条件下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多媒体展示】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图片展示】1、二氧化碳用于大棚种植2、二氧化碳用于灭火3、二氧化碳用作化工原料观看动画体会二氧化碳的用途体验自己获取知识的快乐,【过渡】知道了二氧化碳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二氧化碳有缺点吗?它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阅读】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人体的影响。【问题】什么是温室效应?如何防止温室效应?提几点建议。1、 人类应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2、 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3、 大力植树造林等。同学们畅所欲言,踊跃回答。了解了CO2的功与过。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点拨】物质都有两面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我们平时看事物时应客观看待,只看到好的一方面,或者只看到不好的一面都是片面的。能力提升【课堂反思】 1把一高一低2支蜡烛放在烧杯里,往里面倾倒二氧化碳哪支蜡烛先熄灭?如果将这2支蜡烛放在桌上,并罩上一个烧杯。哪支蜡烛会先熄灭呢?为什么?2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凅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讨论交流,各抒己见。通过设计实验,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另一方面来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巩固提高【课堂练习】(见附录)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及时反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小 结【课堂总结】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它的功与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吧!积极讨论,畅谈感想。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布置作业【作业】1、 课本120页6、7、8题2、 上网查询、整理资料,完成小论文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板书设计】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通常状态下,二氧化碳是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 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气大,能溶于水。 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干冰)。二、 二氧化碳的用途三、 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温室效应的防治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