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13703837 上传时间:2022-06-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得分:课程论文学期20132014学年第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专业:学号:作者:任课教师:手机号码:二O三年十二月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摘要:一场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们国家在错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下更要快马扬鞭,在起步晚的情况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迎头赶上,加强科技创新便是关键。要想发展科技,文化环境就不可忽视。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和文化环境的紧密联系,提出创建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环境;以人为本;改革开放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我们党面对新形势,顺应生产力的发展,也明确提出了详细的科技创新计划,以此来推进我们国家的科技的创新发展。科技创新是在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项符合逻辑并且能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它指的是创新性的科学技术钻研,是原创出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或者应用新的生产加工方式,开发出来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在科学界,科技创新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所引领的管理上的创新。而文化环境指的是互相交往的文化群体用来从事文化的创造、文化的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创新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主题,各方面体制改革的主题,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题。我国如果想通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就必须提高科学技术不断的创新能力。要想提高科学技术创新从而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加大力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文化环境。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不仅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极其紧迫的实践问题。一、科技创新需要文化环境的支持文化环境之于科技创新的关系就像土壤之于禾苗的关系。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支持,没有文化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活动便很难获得创新活动所需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是一项实践活动,而人则是这项实践活动的主体,没有文化环境的支持,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持便很难得到保障。没有人去参与,没有物质来保障,科技创新活动便成了无源之水,流动不起来。(一)、科技创新的主体受文化环境影响科技创新活动,是依托于生活的实践活动。而文化也是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很多科技创新都来源于人类的文化活动。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便是为人类谋福利,让人类更好的去生活。看看我们周边的事物,上到飞机和卫星,下至船舶和汽车,大到地铁和火车,小至电灯和手机,这些为人类提供无数便利的物件包括现在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工具电脑等基本上都是人类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作为科技创新实践的主体,人类则很容易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15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那个时候,首先在思想上人们被封建主和宗教势力的控制和受到约束,即使在科学技术上有偶尔的创新必须得符合封建主的利益,一旦新的发现或科技突破和封建宗教统治相抵触,便会遭到遏制甚至是毒害。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牧师,尼古拉哥白尼在40岁时,提出了日心学说,但是当时罗马天主教廷却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严重违反了教义,违反了圣经。哥白尼则受到了天主教廷的迫害,最终病逝。如果没有当时的天主教廷的阻挠和迫害,哥白尼在天文学上应该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二)、宽松的文化环境催生科技创新在人类的科技创新历史进程中,开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着显著的代表性。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英国也凭借着这次工业革命一直占据着世界科技的中心地位,因为在技术上的霸主地位导致其经济上也成长为世界的领导者,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在英国取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创造如此大的成绩,这和当时英国比较宽松的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17世纪之前,英国一直处于封建思想和宗教势力的统治之下。文化环境受到封建思想和宗教势力的严重束缚。在那种文化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举步维艰,大多数的人思想一直还被封建和宗教思想所控制,根本不知道科学技术为何物。在英国,到了17和18世纪,人们逐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和宗教势力的束缚,民众思想上的苏醒和较为民主,宽松的政治气氛为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再加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市场意识渐渐觉醒并且渐渐学会运用商贸手段,这些都为蒸汽机等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其产业化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同样的原因,后来英国的科研体制日益僵化,封闭地进行科学探索,科技创新与生产发展逐渐分离。英国经济的逐渐衰落,而德国则在19世纪后半期的工业革命中崛起。大约在1875年左右,随着德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英国,世界科技中心彻底由英国转移到了德国。纵观德国经济的后来居上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德国当时对创新体制的重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时候,德国首先在大学教育阶段加强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大学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并在培养过程中创造性地把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在一起,这些举措促使一大批的年轻人直接参与到了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中,引领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的创立和发展,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德国的创新的大学教育体制和文化氛围为德国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这些人成了德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从校园出来的创新人才广泛就职于企业,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到19世纪末,德国的科技领先终于转化成经济超越。纵观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和后来英国和德国在科学技术创新上的易位可以发现,宽松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肥沃的土壤,可以催生科技创新的繁荣。二、科技创新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环境对于科技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样,科技创新也使文化环境悄悄地发生变化。科技创新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新规律和新事物,这些新规律和新事物也在客观上检验着目前的文化环境,影响着文化环境。(一)、科技创新为新文化的产生提供基础和支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社会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而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大的便是我们身边的文化环境。尤其是许多新文化的产生。这些新文化的产生,不得不说与科技创新带来的科技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创新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往前发展必然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环境。这个文化环境中,新文化环境占着主要地位。就目前被世人所接受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来说,唯物主义的提出并不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它的提出也是基于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对新事物新规律的发现。在新文化刚刚兴起并正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成果又可以有力地支持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唯物主义刚刚被提出时,思想界各种混战,很多人还不能接受唯物主义,但随着科技创新发现的许多新的规律,人们渐渐看到了许多事物的本质。科技创新带给我们一条可以用人类自己的双手去解决许多事情的道路,让人们在脑海深处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二八科技创新促进旧文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事物,新规律,在引导出新文化的同时,也给旧文化带来了冲击。这种冲击是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起来之后对于文化环境便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的要求一方面催生了新的文化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使得旧的文化进行了改革和发展。我们国家于1978年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重要的一方面便是科技和外界接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迅猛,新的科技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也给我们党的的思想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新形势,我们党适时地对旧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进行了革新,从而更加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围绕“人伦”这个核心来展开的。也就是说“人伦”这一思想在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从而也影响到作为科技创新活动这个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类。虽然“人伦”的思想对科技创新活动来说不一定只有积极影响,但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能够在“人伦”的思想那里找到根源。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凝聚力对于科技创新活动有很大的裨益。这种凝聚力实质是一种默契的合作,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和繁琐的系统性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各个领域和各个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创新主体合作时候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会确保创新的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是确保创新活动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第二,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一直宣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就是古代人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对“人伦”的重视。在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困难与曲折总是如影随形,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也因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是充满了复杂性。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特别重要。第三,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根据目前的实际取材于中国传统的“重视人伦”的思想,而“以人为本”目前被各方证实是适合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有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得作为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类变得更加受到重视,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四、建创新型文化环境,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发展的尤为迅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的很多科技产品都以引用和仿制为主,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我们要大力创建新型文化环境,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成功举措。在过去的三十年,科学技术从改革开放中获得的收益主要是高新技术的引进,学习和仿造。而自身的科技创新则发展的不是特别好。为了构建新型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并进一步推进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的框架下,建设开放型自主创新型的文化环境。其次,我们要加大对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建立科技创造经济价值,经济反哺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最后,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因为教育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教育便很难形成浓郁的文化环境氛围。没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便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没有人才便没有科技创新。还要形成公平的竞争机制,重视人才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支持,文化环境也能够从科技创新中找到发展的灵感和动力。我们国家要发展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必须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让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梦也会早日实现。参考文献:1 .徐冠华主编.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 .张扬: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障碍及其消解机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3 .刘玮: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增长规律探索,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1:37.4 .龙云安,李泽明.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突破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1).5 .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96.6 .彼得什托姆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5.5.NEGRoPoNTENICHOLAS.CreatingaCultureofldeasJ.TechnologyReview,Feb2003,106(1).7 .BRACZYKH,COOKEJ,HEIDENREICH.Regionalinnovationsystem:theroleofgovernmentinaglobalizedworldM.RegionalStudiesLondon:LondonUCIPress,1998.8 .ISAKSEN,S.G.CreativeproblemsolvingandoverviewA.InRUNCOMA.Problemfinding,problemsolving,andcreativityc.NewJersey:Ablexpublishingcorppraion。1994.9 .倪鹏飞,彼得卡尔克拉索.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 .张平治,杨景龙.中国人的毛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88.杨怀中.科技4Jc-与社会现代化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36,337338.11 .路甬祥.三大文化因素阻碍中国科技创新N.科学时报.20041224.12 .杨振宁.中国的文化与科学技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14.13 .李兆友.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