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练习10 苏教版必修2 新课标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775003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语文 练习10 苏教版必修2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中语文 练习10 苏教版必修2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中语文 练习10 苏教版必修2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蜀山兀(w) 鼎铛玉石(dn)锱铢(z zh) B囷囷焉(qn) 直栏横槛(jin) 椒兰(jio)C阿房宫() 摽掠其人(pio) 金块珠砾(l)D逦迤(l y) 缦回(mn) 媵嫱(yn qin)【解析】A“铛”应读“chn”。【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解析】复:双重,双层。【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A项,统一/专一/一体;B项,爱护/喜欢/吝惜;C项,灭族/类/家族;D项,获取。【答案】D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楚之精英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之【解析】“多于南亩之农夫”一句中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A项中的“之”相当于“的”;B项中的“之”作代词;C项中的“之”是助词,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D项中的“之”作动词。【答案】A5对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盘盘焉,囷囷焉而望幸焉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其皆出于此乎A用法相同,用法不同。B用法不同,用法相同。C用法不同,用法不同。D用法相同,用法相同。【解析】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介词,表所自,相当于“从”。【答案】C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B瓦缝参差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解析】A项“气候”,古:天气;今: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B项“参差”,古:参差交错;今: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C项“经营”,古:指苦心经营积累的金玉珍宝;今:筹划、计划或组织之意。D项“一旦”,忽然有一天。【答案】D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B矗/不知/其几千万落C杳不知其/所之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划分节奏除了考虑标志性的词语,还要注意语意;C项的节奏应为:杳不知/其所之也。【答案】C8下列有关说法不恰当的一句是()A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始建的宫殿,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阿房村。此宫殿至秦灭亡时还未完工,所以未正式命名,据说因为它的前殿所在地名为阿房,故称“阿房宫”。B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唐敬宗荒淫失法,自即位以来大兴土木,广征声色。文章借秦建阿房宫为题,托物言志,意在讽喻皇帝借鉴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其覆辙。C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多,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D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解析】B项中“托物言志”应是“借古讽今”。【答案】B9默写课文的最后一段。_【答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是数岁,亦不亡失亡:阵亡B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杜:关闭C以数千人委之 委:丢弃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暗地【解析】亡:丧失。【答案】A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怀王乃悉发国中兵B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悉以心诚之话倚托C封李牧为武安君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王翦因急击赵 不如因而厚遇之【解析】C为:担任;做出。A.乃:就,于是。B.以:用。D.因:趁此。【答案】C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六组,全都正面表现李牧善于用兵的一组是()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匈奴小人,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ABC D【解析】第句是说李牧向赵王要求按自己的政策行事,与善于用兵无关。第句是说战士士气高昂,不能体现李牧的善于用兵。第句是秦将王翦的行为,与李牧无关。【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李牧是赵国防御匈奴的优秀将领,为了官吏管理的便利,他把士卒的粮食都运到将军的幕府里贮存。B李牧非常爱护士兵,但胆略不够,每当匈奴入侵,他都要求战士们立即进入营垒,不敢与匈奴作战。C由于赵王的误解,李牧被革职,后来赵王醒悟了,又再次起用李牧,李牧在赵王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后,才就任。D李牧被二次起用后,虽用兵有方,多次击退敌人,但由于他仍不听从王命,惹怒赵王,因而遭秦反间而死。【解析】A应为“城市的赋税都送进将军幕府中,用作士兵的费用。B.要求士卒进入营垒,不是“胆略不够”。D.李牧之死,不是“由于他仍不听从王命,惹怒赵王”,最终原因是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答案】C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译文:_(2)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译文:_(3)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译文:_【答案】(1)新将都领兵出战,屡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不能耕种、放牧。(2)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歼灭匈奴十几万人马。(3)秦国把大笔金钱送给了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郭原平字长泰,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郎察教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节选自宋书郭原平砖)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赐与B. 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闲:熟习C. 日暮作毕,受直归家 直:报酬D. 于里中买粜,然后举爨 爨:做饭【解析】禀:天赋,赋予。【答案】A16.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示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A. 唯餐盐饭而已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B. 父抱笃疾弥年 要使微贱,然后取直C. 于母前,示有所啖 岂可减溉田之水D. 原平乃拜而受之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解析】B后一句表明郭原平不赚便宜;C.后一句表明郭原平先人后己,不计较私利;D.分别表明郭原平不随便接受别人东西和不愿麻烦别人。【答案】A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从不独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吃鱼肉。B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盗。C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D太守王僧朗举察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赏赐。【解析】不是“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而是“放其他沟渠的水注入运瓜水道”。“运瓜时”应为“每次行船来钱塘”。【答案】C18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译文:_(2)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译文:_【解析】(1)注意“以”“颠沛”“乃”“立”“令”“足”的翻译。(2)注意“若”“以”“其”“耋齿”“屡空比室”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答案】(1)郭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搭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2)如果因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只是我一个人而已。【参考译文】 郭原平,字长泰,郭原平很孝顺,他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他会做木工,常靠给人做工供养双亲。他生性谦虚,每次给人做工,只取一般木匠的工钱。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在村里买米,然后烧火做饭。父亲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渍的蔬菜,这样过了一冬一夏,连觉都没躺下睡过一次。郭原平每次去市场卖东西,别人问多少钱,他总是栽减成市价的一半,这样时间长了,城里的人都认识他,于是加还本价给他,卖者买者彼此总要互相推让。郭原平总想使买的人稍稍减价,等价钱低廉然后才收钱。郭原平住的房屋下面潮湿,他便绕着宅基挖了条水沟疏通淤水。他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有一次,郭原平偶尔起来撞见了,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郭原平认为自己不能广施善行,而使偷者摔跤,于是在种竹笋地方的水沟上搭一座小桥,使偷者行走方便,又采了些竹笋放在篱笆外面。偷笋人感到很惭愧,从此再也没有人去他家偷笋。郭原平以种瓜为业。宋世祖大明七年发生大旱灾,他的运瓜水道不再能通船,县令刘僧秀怜惜他贫穷年老,放其他沟渠的水给他。郭原平说:“普天下大旱,百姓都很困难,怎么能减少灌溉稻田的水,用来通行运瓜的船呢?”于是他步行改走他道去钱塘卖货。每次行船来钱塘,看见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坝下还没有牵过去,就迅速操桨过去帮助,自己的船自己牵引,不要旁人的帮助。若是自己的船已经通过了水坝,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这样已成了习惯。因为郭原平的德行令人钦佩,所以太守王僧朗推举他为“孝廉”,郭原平没有接受。太守蔡兴宗来到该郡,对郭原平的为人行事也很钦佩,感到惊异,于是便把自己的米馈赠给郭原平和山阴县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坚决的一再推让,誓死不受。有人问他说:“府君嘉奖你淳厚的德行,怜悯你年老贫穷,所以才有赡养之赠,岂能苦苦推辞呢?”郭原平回答说:“府君如果因我的孝义行为而给以赏赐,则不止我一个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随便承受这种赏赐;如果因我贫穷衰老而馈赠,而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家家都很贫困,并非只是我一个罢了。”他始终不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辞不接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1题。过骊山作 杜牧19请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找出与画线诗句内容相一致的句子。_【解析】根据历史事件,联系课文内容回答。【答案】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0简要概括分析本诗的主旨及立意。_【解析】从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感情方面分析。【答案】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末两句写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到后来被牧童失火烧毁,他自己只落得个尸骨不全的可悲下场。这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劝谕当政者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引起人民的反抗。21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1)对同龄人:_。(2)对年长者:_。【解析】注意陈述对象的年龄、身份等特点,且要达到劝阻的目的,对于同龄人可以委婉一些,对于长者表达要尊重。【答案】希望您能将自己的书法风采变成艺术展览而不是在文物上来展示我们愿意聆听您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文物保护的教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