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总第十四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12572066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总第十四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地理总第十四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地理总第十四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纲呈现考纲呈现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考点二考点二 ( (拓展考点拓展考点)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考点一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一、认识荒漠化一、认识荒漠化 记忆诀窍记忆诀窍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因素)。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 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温带草原 年降水量 50 mm以下 200 mm以下 400 mm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逐渐减少减少 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气候异常 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失衡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特别提醒特别提醒荒漠是一种现象和景观,而荒漠化是一个过程。荒漠化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区域经济 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 。2.防治内容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生产力 。3.防治原则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平衡 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生物措施 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能源 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 。一、荒漠化的成因一、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3)动力条件大风天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冬春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次生盐渍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 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 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 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 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具体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草原牧区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造成超载放牧干旱内陆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命题视角一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命题视角一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B.C.D.答案答案 C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度越深,土壤含水量越高,故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图中显示68月土壤含水量低。C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B.C.D.答案答案 B该沙丘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但夏季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导致表层水分被蒸发,故68月土壤含水量低。B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答案答案 D材料显示沙丘所在地区“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故为维护生态安全,应该保持自然演化的过程,减少人为扰动。D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答案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解析解析(1)冬春季起沙的原因可从地表裸露及风力强劲角度分析。(2)注意从风沙对铁路和列车不同的危害来阐述。(3)可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命题视角二土地盐渍化的成因及影响命题视角二土地盐渍化的成因及影响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下图,完成下面三题。 5.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答案 D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土壤盐渍化应该分布在地势低洼、降水稀少的地区,由图中等高线及时令河信息可知 ,D项正确。D6.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答案答案 B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由题干和图中海拔、湖泊、时令河等信息可知,该地降水不足,B项正确。B7.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答案答案 C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河流主要为时令河,乙地位于丙地上游地区,故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会导致丙地区荒漠化。 C命题视角三土地石漠化的分布与成因命题视角三土地石漠化的分布与成因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下面两题。 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8.目前,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位于()A.坡度5,坡向西北坡 B.坡度15,坡向南坡C.坡度40,坡向西南坡D.坡度50,坡向东南坡答案答案 B结合图示信息,根据石漠化分布概率与石漠化关系知,在坡度15处,极强度石漠化分布概率最大;南坡极强度石漠化分布概率最大,据此判断石漠化最严重地区位于坡度15,坡向南坡。B9.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毁林开荒B.城市建设C.修筑公路D.旅游开发答案答案 A该地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人地矛盾尤为突出,所以最可能是毁林开荒导致石漠化。A考点二考点二( (拓展考点拓展考点)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一、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1.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下面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工程等开发建设不当。二、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二、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主要措施功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开展土地复垦等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植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间作轮作、套种耕作和提高复种指数等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充分利用光热命题视角一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命题视角一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答案答案 B本题考查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及地图的应用能力。以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为切入点,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热点。水土流失与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关系密切,因此调查水土流失问题,要优先收集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B项正确。B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答案答案 D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流域产沙量为切入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理解流域产沙量的概念。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才能获得泥沙总量。D项正确。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B.C.D.答案答案 A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正确理解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一般来说,在坡度较小时,坡度越大,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大,由此判断A项正确。A命题视角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生及治理命题视角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生及治理4.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1)(3)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3分)()改变地貌类型影响降水量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A.B.C.D.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3分)()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降水量大 全年风大土质疏松 冻融作用强A.B.C.D.(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4分)A答案答案(1)D(2)A(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陡坡开垦,坡地地形不会改变,对降水影响不大;但是会破坏自然植被,土体缺少植被保护,地表土体松动。和正确,选择D项。(2)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土质疏松,该地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是主要的自然原因。全年风力的大小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冻融作用不明显,故A项正确。(3)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列举即可,主要有退耕还草(林)、植树种草、修筑梯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