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 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2507351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 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 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总结及方法指导 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 第一部分前 言一、 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熊江平语)其依据在于:1、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 写作水平有帮助。、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建国以来,大陆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和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和古风,变得浅白化和粗俗化。这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事实上,以现行的香港中国语文教材来看,中一 30,中二 35,中三50,中四中五5080。文言文到了高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01年新一期中学语文教学杂志问题之鉴栏目中韩军论述了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八大关系中就曾指出了偏了白话,应重视文言这一语言教育的百年弊症。单从1993年至2000年高考情况看,高考文言文权重偏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分值从93-98年的占15%下降到99-00年的12%(20-18分),题目设置也由最初的八题减到98年的七题到99年、2000年的六题,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 庆幸的是,由于受近一年来人们对中国语文旧有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的影响,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增加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晴雨表的高考将作何调整,值得大家的思考。二、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教师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整体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习积极性,又能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根据2000年版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浅易的标准:1、词 汇:以文言常用词、次常用词为主。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3、体 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并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4、内 容:同古文化背景知识联系松散,少用典故。5、风 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比如去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完全遵照(考试说明)的精神,选取了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中关于胡威的一段文字。(1)开头处加上了胡质之子四个字,使之符合传记文的一般格式,(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3)从选文整体风格上看,三国志属于正史,这篇阅读材料属于较为典范的文言文的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胡威的这一段文字确为浅显形式的文言文。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分要求:、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B级,考查理解能力)1、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此考点99年分为两条:1、翻译成现代汉语;2、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分析综合1、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此二考点在99年为一个考点:分析文章的内容)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试题中体现对分析综合的题目一般两道,分值6分,应该下大功夫,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不过在这块内容上授课难度大,尤其是年青教师往往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少。三、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1、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00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01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1993年选自新唐书-姚崇传,主人公姚崇;1994年选自唐语林-识鉴,一说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1996年选自宋史-郭永传,主人公郭永;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1998年选自宋史-忠义一-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1999年选自北齐书-苏琼传,主人公苏琼;2000年选自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的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但就是这些材料,却也潜伏着很大的变革危机。2、当前语文教育界对高考文言选材的一些批评意见、选材故意避开名家名篇,材料大多是史书中宣扬忠孝节义之类封建道德的传记片断。事母至孝大孝子何子平(1994年卷);贤明有节操著名烈妇郑善果母(1995年卷);良吏郭永(1996年卷);逆龙鳞忤人主好法官狄仁杰(1997年卷);忠君事君,有死无二死节忠臣李若水(1998年卷);治世能臣苏琼(1999年卷);清官胡质(2000年卷)等,思想内容单一,道的负载太重。(引批评者原话:我们的高考文言文好像是一架灵敏度很高的机器,随着操纵者的口令在不停地转换方向;又仿佛一株可怜的小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或绿或黄。只有一点,文言文考试惟独不是它自己,它愈来愈远离语文。用它不具备的功能去完成一个繁重的任务,这正是它的可悲之处;试图用几位古人的先进事迹来净化当今的社会空气,命题人倒也天真得可以。)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当中有不少是垃圾,如:尽职与忠君不辨,尊老与愚孝并存,比如郑善果母(该女子自年轻时守寡且矢志不移)教训儿子: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李若水说: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透着一股十足的奴性。再如何子平,其母逝,他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母逝而悲伤,人之常情,但把自己的悲伤昭示到夸张的地步,便有矫情之嫌,远无课文祭妹文项脊轩志来得情真。再如郭永,做大谷县县令时,县有潭出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这场雨下得有点离奇,郭永仿佛有呼风唤雨之能,不知是人是妖。、由于是人物传记,且又都篇幅短小,人物的刻画描写先天不足,导致材料中的人物一般缺乏个性,往往是观念的化身;写法上平铺直叙,给人一种罗列好人好事的感觉,近乎光荣榜,毫无司马迁、班固等名家的传神之笔,读来生僵挺硬。没有优美的语句供人咀嚼,没有传神的描述供人欣赏,没有深遂的意境让人受到熏陶,所有的只是一个个概念化的人物和某种理念的僵尸。看不到文学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看不到人性美和人情美,看不到人类文化进步的足迹。命题者为了宣传某种道,不惜以扼杀考生的审美情趣为代价。这样的文章人文性有余而文学性不足,读来生僵挺硬,既淡化了审美情趣,又不利于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由于文段相对容易,这客观上给命题者设置题目增加了难度,命题者不得不在题干和选择项的设置上大做文章。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题目或出错或不严密的情况几乎年年都有。如:94年关于文言实词每至哭踊,顿绝方苏中顿究竟作叩头还是跺脚还是倒下还是困顿,似乎都通。97年第17题高宗意乃解一句,理解成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就一定比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更准确吗?且不说主意消释这样的主谓搭配是多么的生硬,就文意的理解来说,综观全文,在整个事件中,高宗的情绪的确有一个由悲泣不自胜到大怒到朕之恨深矣到意乃解的变化过程。由激动到冷静,理智逐渐占了上风,主意自然也就改变了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客观上造成文言文读不太懂不要紧,有些词义搞不清,有些句子弄不明,也不要紧,一样能做对题。关键是要会用比较法,看哪一个备选答案更合理。也可以运用排除法,看哪些答案不合理,分别加以排除高三学生对文言文备考往往是进行一些艰苦卓绝地机器化、程式化训练,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竟然还能剩下多少,不管!今年高考选材预测:尽管每年高考后都有人对其选材有颇多非议,而且近几年高考也不断在改革,但文言文选材都是只降难度,没改变传记文思路,所以估计2001年高考文言文选材一般情况下还会是人物传记,统计最新的2001年海淀区的高考模拟卷、山东滨州的高考仿真卷,北京海淀、东城、西城、崇文四区今年一月份期末卷等近三十份试题情况表明,文言条块选材均没有超出历年高考的选材模式, 2001年北京安徽内蒙春季高考卷文言文甚至干脆就是各所学校常用的套模拟试卷中一道题的原文照搬(有关明朝嘉靖年间的徐九思的一段话)优化设计中也有,说明至少在相当多专家看来,此点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如果一定说到变化,是不是可能会在人物类型上做些文章,会不会出现一些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隐士)什么的,去年五六月份安徽皖中、河南郑州、湖北荆州、黄冈、黄石等地方的划杠卷就有这方面的尝试。也有文言比较阅读形式等。再者,结合历年来上海卷命题的成功经验,以及2001年高考不出长卷的精神,在备考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一些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小品如寓言、游记等的阅读训练。因为它们在文言作品中比传记文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相信到2020年新教材那一届高考,文言选材肯定会有所突破。(为了进一步准确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进一步体现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高考在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考查内容的确定上,文言文考查内容和方式的确定上,现代文阅读能力目标的明确以及写作测试的开放性和合理性的关系上等都需要研究解决。摘自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语)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要具工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阅读要求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第二步:细读题目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11实词解释题和14题句子翻译题)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教师要多加引导,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第一章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此条款要注意两点: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北京师院出版的中学文言常用词词典是主编饶杰腾对80年版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文课文(总字数为28348个)所用词汇(3394个)进行研究;参考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常用词部分(1086个),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字为800个左右。蒋传一先生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技术,用逐层切割和数频统计法对88年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诗文共68657个语料进行分析,得出高频和次高频实词489个。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这些应该是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 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近义性-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活用性-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三方面内容1、 掌握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注意的几点。2、 掌握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单元知识短文词的活用。3、 掌握 高中语文教材后的附录-文言常用实词表。当然,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高三复习手头均有一些参考资料,可能更全面些。三、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1、 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2、题 型:、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如高考全国卷)、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如仿真卷一)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四、答题技巧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k)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隹(zhu+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自-鼻、 目-眼、 尸 -身体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2、语境推断法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个义项A、气息 B、休息 C、熄灭 D、子息 E、利息 F、出息3、课文迁移法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4、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又如:95年试题12题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5、 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6、 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结构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 。翻译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五、特别提示常见错误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六、典型例证(2000年高考题)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回:臣父清恶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答案C分析这道题选择了4个较常见的文言实词,放在上下文中要求考生分辨对它们的解释正误。从解题方法上看,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之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A项中对省字的解释为探望,这是中学生常常接触到的基本用法,即使在现代汉语中也还有此类用法,如省亲之类,从字形看,是眼睛上有树枝,观察是其本义。是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因而这项考查难度并不很大,学生应能正确辨别。B项中对审字的解释为知道。审在文言中有详细、周密的意义,课文中不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C项对樵的解释是打柴。樵本来是指木柴,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才得到它的引申义打柴。放在上下文中,樵字之前有动词取,其后又有动词炊爨,整体意思是取柴做饭,樵字当然是名词木柴义,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D项对信的解释为使者,这也是中学生能够掌握的常用义,例如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中的信,就是使者的意思。常用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一:文言虚词用法(按词性归类)由于虚词用法灵活性很大,所以有的虚词,很难说它究竟属于哪一类,下边举一些例子,就其主要方面,加以说明。、代词1、之、徐公来,孰视之 (之,他,代徐公)、燕、赵、韩、魏闻之 (之,这样事,代齐国的情况)、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之,它,代酒)2、其、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其,他的,定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其,他们的,定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其,他,分句主语)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它,兼语)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自己,短语的主语)3、所、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所,归的地方,所归相当名词性短语,作动词知的宾语)、智勇多困于所溺 (所,溺爱的事物,所溺相当于名词性短语,作介词的宾语)、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所,成就的事业,所就相当于名词性短语,作主语)4、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者,的人,夺项王天下者相当于名词性短语,作主语)、此王者,知胜之道也 (者,的原则,此王者,相当于名词性短语作主语)、知可以胜与不可以胜者胜 (者,的,作主语)5、或、或师焉,或否焉 (或,有人,无定代词,作主语)、回视日观峰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或,有的,无定代词,作主语)6、何安、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何,什么,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前置)、曹操何在 (何,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何,疑问代词,什么原因,代词)、今恩足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何,由于,什么,疑问代词,谓语)、然则何时而乐耶? (何,什么,疑问代词,定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何,什么,疑问代词,定语)、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怎么,副词,状语)、夫子何哂由也 (何,为什么,副词,状语)、何可废也? (何,怎么,副,状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 怎么,副词,状语)、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安,什么,疑问代词,定语)、项王曰:沛公安在? (安,哪里,疑问代词,介词的宾语)7、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然,这样,代词,代槁暴不复挺者)、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谋未尝有言之者 (然,可是,连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顺承连词)、近怃之,气息悛然 (然,的样子,助词)、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同上)、吕禄信,然其计 (然,认为对,动词)8、若、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若,你的,代词,定语)、若毒之乎? (若,你代词,主语)、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若,你的,代词,定语)9、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是,这,代词,代苟故事,分句主语)、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 (是,这种说法,代词,代孔子的说法,介词宾语)、张良是时,从沛公 (是,这,代词,定语)10、孰、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 (孰,谁,疑问代词,主语)、吾与徐公孰美 (孰,哪一个,疑问代词)11、斯、凡四方之士,无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斯,这,代词,分句主语)、登斯楼也,则心旷神怡 (斯,这个,代词,定语)二、介词,于以为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介词1、 于、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于,在,介词,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前于介词,从;后于介词,比。两个于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吾不能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于,介词,被,引出行为主动者)2、 以、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介词,凭借资格,介宾短语作状语)、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以,介词因,介宾短语,作状语)、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步入华山 (以,介词,在,介宾短语作状语)、常以身翼蔽沛公 (以,介词,用,介宾短语作状语)、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胜用也 (以,介词,按,介宾短语作状语)、请以赵王十五城为秦王寿 (以,介词,拿,介宾短语作状语)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以,介词,:把,介宾短语作状语)、先以信遗操,诈云欲降 (以,介词,把,介宾短语作状语)、折藏之,归以示成(以,介词,拿,后省略之)3、 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介词,替,介宾短语作状语)、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为,介词,被,介宾短语作状语)、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为,介词,因,后省略之)、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 为,介词,向,介宾短语作状语)、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介词,对,介宾短语作状语)、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为,介词,当,介宾短语作状语)三、连词1、 而、吞二周而亡诸侯 (而,连词,顺接可不译)、仁义不施而攻守这势异也 (而,连词,转折,但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2、 则、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则,连词,就)、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 (则,连词,原来是)、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则,连词,却)3、 虽、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虽,连词,虽然)、期年之后,虽欲语,无可进者 (虽,连词,即使)4、 然、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然,连词,但是)二、 语气词关于语气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也不仅用于句尾,表陈述、判断、祈使、感叹语气,而且常用在句中,表提顿或语气的舒缓,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种情形不要和现代汉语中副词也混淆。乎也可用在句尾或句中,此外它还经常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焉除作为语气词外,常作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作为于之讲时,我们称为兼词,如针针丛棘,有麻头伏焉。、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表判断语气)、故遗将守关者,备它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也,叙述,说明)、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也,表坚定语气)、安能求其千里也 (也,表疑问语气)、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也,表命令,要求)、吾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也,表感叹 )、若毒之乎 (乎,相当于吗)、事齐乎?事楚乎? (乎,相当于呢)、沛公不先破矣,公岂敢入乎 (与岂配合表反问)、日饮食得无衰乎 (乎,表揣测,相当于吧)、今虽死乎是,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矣,了,既成状态)、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矣,了,条件成熟可执行了)、哙曰:此迫矣 (矣表肯定语气)、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矣,表反问语气,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续王国迁灭,何哉? (哉,表疑问语气,呢)、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哉,表反问语气,呢)三、 助词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译为的)、吾知子之所以拒我也,吾不言 (取消句子独立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 取消句子独立性)、唯弈秋之为听 (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不译)附表二(全文转):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按具体虚词归类)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或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或师焉,或不焉。(师说)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例如: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蛟或浮或没。(周处)乃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例略。既1.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也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例如: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子鱼论战前既,已经;后既,完全。)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左传文公元年)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墓碑记)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且则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即1.用作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2.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例如:(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虽虽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1.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意,可译为即使。例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虽然。例如: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3.复音虚词虽然。现在汉语用虽然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虽字。文言的虽然,虽是转折连词,然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用,相当于虽然如此或话纵然这么讲。例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然1.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輮使之然也。(劝学)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大石森然欲搏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