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10723616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王谢江 1980不要小看一张中医处方,它凝聚了一个中医临床医师的辨证 思路的对与否。一旦辨证思路有误,就会影响临床疗效。中 医从经验中体会到,人体之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以 及人体在遭受致病因素作用以后,而出现的各种病理生理改 变,都是人体中各个器官,各种功能活动,相互影响的结果, 对于人体的器官,中医学以功能为基础,以外在表现为依据, 从经验上和分析推理上,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把它分“以五脏 为中心”的五个辨证系统,来辨别疾病的所在,从而为临床 诊疗服务。中医门诊临床辨证思路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给 大家介绍几种简便易学的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一)、 以“主证”为基础,表格式辨证思路。这一方法是我国中医 研究院已故秦伯未老前辈首先提倡的。其辨证是如何去认识 疾病,论治是怎样来确定治疗为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 体运用和体现。其中有理论,有法则,联系方剂和药物,这 四方面内容。密切结合,不可缺一,缺少任何一项,便不可 能正确。同时,辨证论治是根据所收集的全面证状,通过“四 诊”、“八纲”的分析综合,以探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拟出治疗的方针,给以适当的治疗。如果不深入地辨别, 把证状孤立起来,便无法看到疾病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而治法和处方用药也不可能中肯。为了临床上便于掌握运 用辨证论治这一法则,试拟如下一个图表,愿意提供商讨。(见后图表)附;图表表示法:- 辨主证主辨兼证经 现 日证证证证证. 辨 过象期理 状状状状 假假假 假 诊假假 假 假 假证 定 定定定断 定 定定定 定初步印象fX-初步印象X(证侯)XX 法论治处方 用 药 .禁体轻治君臣佐使.忌 质重法 方、药诊 X X .X作作作作 .X用用用用治复核使用这图表的方法,每一个病都有主证,在听取病人主诉和 了解病情之后,首先要抓住主证进行询问。问的时侯要做到 心中有打算,就是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问的目的是为什 么?然后把得到的材料进行全面研究,作出初步印象。当然 这不是肯定的,可能还会否定。其次,将病人所述和所要了 解的兼证包括脉、舌、气色等进行辨别,辨别兼证与主证之 间的关系,在临床工作时,必须同样地细致询问,作出一个 初步印象。然后再把两方面的初步印象,结合起来,作出总 的诊断,即是证侯。这两方面的初步印象,可能有些是统一 的,有些是不统一的,但那些是主,那些是次,可以清楚地 看到。这是第一步。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就是治法。这 里所确定的治法,仅仅是一个原则,依据它来处方,还需要 从病的轻重、禁忌和患者体质及服药经过等加以考虑,便是 论治阶段了。这是第二步。从论治的结果选方用药,分别君、 臣、佐、使,拟定出处方,这是第三步。到此,已经完成了 辨证论治,也就是从诊断到治疗一个疾病的全过程,这三个 步骤,第一步是理,第二步是法,第三步是方药,所以说辨 证论治是以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的。在此还应当说明几个问 题:1、把“主证”弄清楚,可以得到一个初步印象。但单 凭“主证”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观察兼证,包括脉、舌在 内,看它和主证有没有联系,如果从主证产生出来的,证实 了初步印象的正确性,否则需要从新考虑。比如突然发热多 为外感,外感多有怕冷,如果问得病人有怕冷的证状,主证 的初步印象,便为感冒风寒。再看兼证,有喉痒、鼻塞、咳 嗽等,便可确诊感冒风寒在肺。假如突然怕冷发热,伴有呕 吐,腹泻等兼证,便要考虑到肠胃受寒或饮食损伤等原因。 如何诊断肠胃受寒?辨兼证时,应有呕吐清水,下利清谷, 胃痛,腹痛,肠呜,舌苔薄白,口不渴等现象。如何诊断为 伤食?应有呕吐酸腐。泻下臭秽,胸腹胀满,呕吐后反见轻 松,口腻、舌苔厚腻等现象。所以辨证是细致的,逐步深入 的,主要是全面分析归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根据 辨证的结果来论治。首先也是抓住主证,从发病的主要原因 订出主要治法,再兼顾其他兼证。照顾兼证应在主治上适当 地照顾,离开了主证而随证用药,便会迷失方向,使处方散 漫杂乱。3、辨证是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改变,不是一个病 通过第一次辨证后就作为定案。在急性病上可能今天和昨天 的辨证论治结果完全两样,如发热证昨天怕冷无汗,今天汗 出不怕冷,反恶热,一个是表证。一个是里证了。当然有些 慢性顽固性病证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无须每天再辨再论。然 而病情总是在变化的,如果经过一个时期已有好转或疗效不 明显,仍该反复审察,不能因为有效或平稳而强调“效不更 方”。4、怎样来抓住主证?一般以全身证状,或特别严重的 证状,或病人最痛苦的证状为标准,例如发热、发疹、神志错乱,大失血以及浮肿、泻痢、腹痛等都能作为主证。一个病的主证不是固定的,随着病情变化来决定,比如外感发热咳嗽,以热为主证,例表辨主证 主辨兼证证已下先汗曾恶口小脉 舌辨 有午怕出发 有 心不便滑质半 . 冷热热浮八、八、I J甚渴黄数红月 . . 不;肿则赤/苔. 退 诊现呕白非阳外外断在吐腻表明邪邪面/(证证外部邪微外传浮湿邪一里遏传,脾胃胃湿 实 热入湿湿湿湿热 热 伏阳热明蕴胃伏有在湿胃热论治不 处 方 用药得透邪有热湿泄藿黄厚滑枳加伏汗在在 /香芩朴石壳减于须明焦治黑叩苡竹佩内发宜宜法栀仁仁茹半AA、汗 清 化夏 赤仍 退 胃 不 清芳清化化和苓 宜 热yi .八、宜化香湿陈通治 透利中祛淡皮草热i八、焦八、邪热j、湿渗胃等热退咳嗽不止,就以咳嗽为主证。倘若误以兼证当作主证,只要辨证正确,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如外 感发热咳嗽,不以发热为主证而以咳嗽为主证,在辨咳嗽时 见到喉痒、咯痰薄白,辨兼证时发现寒热、头胀、鼻塞,脉 浮滑数、舌苔薄白等,其最后结论,自然会诊断是外感,治 法着重解表,同时也能认识到应以发热为主证。当然这不等 于说辨证时任意抓一证状为主证,而是说在不同的看法上可 能提出认为主要的不同主证。关键在于辨证是全面的,只要 看到全面,不把证状孤立起来,同样能得出一致的诊断结果。 (二)、以五脏为中心的七步辨证思维法: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的五脏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临床工作 中,我们也可以用以“五脏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中医老 前辈方药中先生,提倡用七步进行辨证思路方法,值得我们 学习,现介绍如下。七步辨证思维方法的步骤是:1、脏腑 经络定位,2、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3、定 位与定性合参,4、必先五脏,5、各司其属,6、治病求本, 7、发于机先。1、脏腑经络定位:所谓“脏腑经络定位”, 即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有关各方面的内容,结合患者各 方面的特点,对患者疾病进行定位,定出患者疾病究意是在 哪一个脏腑,哪一条经络。定位问题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中 的一个根本问题,因为病位不同,性质也不同,治疗措施也 就不同,所以它是辨证论治的第一步。定位方法,根据中医 学有关内容加以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1、从患者临 床表现部位上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方面主要根据中医学中所 提出的脏腑归属部位及经络循行部位来定位。1.2、从各脏器 功能上的特点进行定位。1.3、从各脏器在体征上的特点进行 定位。1.4、从各脏器与季节、气侯方面的关系和影响来进定 位。1.5、从各脏器与病因方面的关系和影响来进行定位。1.6、 从各脏器与体型、体质、年龄、性别的关系和影响来进行定 位。1.7 、从发病时间及临床治疗经过上的特点来进行定位。 由于脏腑经络之间是一个连属的完整的整体,一切均可以五 脏来加以归属,因此以下以五脏为中心就定位问题,以肝脏 为例,用如下归纳法:从临床表现部位上的特点定位:根据 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因此人体头部的两颞 侧及巅顶部位,耳周围部位,两胁肋部位,少腹及腹股沟部 位,外阴部位以及两下肢两经相应循行部位时,均属于肝 (胆)部位。凡属患者症状表现在上述部位时,均可定位在 肝(胆)。从功能上的特点定位:肝(胆)在功能上的特点, 根据中医脏象学说来定位。主要有:主疏泄。藏血、主筋、 易动、主决断、藏魂等几个方面,因此凡属有上述功能方面 的失调,均可定位肝(胆)。从体征上的特点来定位:肝胆 在体征上的特点,根据脏象学说主要是:其华在爪、开窍于 目,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味为酸,色青, 脉弦等几种。因此凡属患者见上述体征时均可定位于肝胆。 从发病季节、气侯变化上的特点来定位:肝(胆)病的发病 季节及其与气侯方面的关系,根据脏象学说主要是:肝旺于 春,春病在肝,风入肝,这里所说的“肝旺于春”中的“旺” 字,不能理解为“旺盛”或好的表现,而是指的一种偏亢现 象,是一种病态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里,鉴于春主升 的原因,人体的肝也相应地紧张起来,因为紧张而容易发生 疾病。由于如此,所以凡属春季发病,或者发病明显与受风 有关的,均可定位在肝(胆)。从病因上的特点来定位:根 据脏象学说:“郁怒伤肝”,因此凡属患者发病有明显忿怒或 抑郁病史者,均可定位在肝。从体型、年龄、性别方面的特 点来定位:根据中医理论,体型清瘦,儿童或青少年、女性 患者,其发病多半与肝肾有关,因此凡属上述患者,亦均可 以考虑定位在肝(胆),或同时定位在肾。从发病时间、治 疗经过上的特点定位: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必然影响肝肾。因 此凡属长期迁延不愈的患者,或热性病晚期患者,或在治疗 中过用汗、吐、下法,或服温热药太过患者,或长期服用金 石类有毒药物患者,均可考虑定位在肝(胆),或同时定位 在肝。2、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 毒定性:所谓“定性”,即综合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决定患 者疾病的性质,一般所谓的“八纲”辨证,“病因”辨证, 实际上都是辨别患者疾病性质的方法,不过方老认为单纯的 八纲辨证,范围较大,如何更具体地、针对性更强地来指导 临床具体处理,还有其不足之处,例如“湿”证或“燥”证 把它放在八纲中哪一项内,就很难具体判定。单纯的“病因” 辨证,也有其不够全面之处。如果让这些辨证方法,永远象 当前这样各自分立,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中医在 辨证论治上的步骤和方法则将无法解决。如何来解决这个问 题,方老认为只有归纳以上几种辨证方法,把它们之中相同 的内容加以归并,不同的内容加以互相补充,以能符合临床 实际并能具体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为准则,定出定性的具体 内容。定性主要是从临床证侯特点和从发病与病程上的特点 来定性。从临床证侯特点来定性,主要是根据中医理论所述 的阴阳,气血,虚实,表里,寒热,六气、毒等的临床表现 来定性。从发病与病程上的特点定性,主要是根据各证的发 病情况。疾病演变过程,以及病程长短来加以定性。3、定 位与定性合参:所谓合参,即根据患者各方面表现,在确定 了该病所在部位及其证侯性质以后,再把两者结合起来。兹 仅以风、火、湿、燥、寒定性为例,结合定位简要作如下分 析,其他可以类推。如: 以肝脏为例。3.1、肝(胆)风: 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风者,曰肝(胆)风,如,卒 然眩仆,惊痫抽搐。3.2、肝(胆)寒:可以定位在肝(胆), 定性为寒者,曰肝(胆)寒。如,瘫痪肢厥,胁肋疼痛而喜 热恶冷,睾丸冷痛,阴囊发凉,发烦不寐而多痰呕恶,喜热 饮。3.3、肝(胆)湿: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湿者, 曰肝(胆)湿。例如,肢体不用而合并水肿,外阴肿胀,黄 疸。3.4、肝(胆)火(热):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火 (热)者,曰肝(胆)火(热)。例如,眩晕惊痫而有高热, 或目赤肿痛,或喜怒易惊,不能自制。3.5 肝(胆)燥:可 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燥者,曰肝(胆)燥。 例如,目 干涩,或具有前述症侯而同时出现燥象者。4、必先五脏: 所谓“必先五脏”,即在分析各种发病机转中,要在错综复 杂,变化万端的各种临床表现当中,根据其发生、发展、变 化过程,确定其究属哪一个脏腑及哪一种病理生理改变在其 中起主导作用。4.1、关于定位,一是本脏本经自病,一般症 状比较单纯。二是继发于其脏器病变之后,而出现的病状。 都可以定位属于哪脏腑病理性定位。4.2、关于定性,一般都 是以六气致病原发病证和继发病证来确定疾病的风、寒、火 (热)、湿、燥 的定性。总之,阴、阳、气、血、表、里、 虚、实、风、火(热)、湿、燥、寒、毒都可以互相转化, 也就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发其他病变,例如:在风证的 基础上可以继发火(热)、湿、燥、寒证等等。5、各司其属: “各司其属”一语,含义是广义的,前述的五脏定位,六气 定性,从广义来说,都应该是属于“各司其属”的内容。这 里所指的“各司其属”,是指在治疗方法上的相应归类而言 以五脏病学的发病机理,来确定治疗法则。在这一步就是立 法处方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八法”在各脏器当中 的具体运用。如肝脏病的治则有“疏肝”、“清肝”、“泻肝”、 “柔肝”、“平肝”、“镇肝”、“温肝”、“养肝”、“清胆”、“温 胆”、“疏风”、“息风”等法。各有其适应症。各有其治疗方 药的运用。在使用方、药时。要根据辨证时的病机来确定法 则的运用。6、治病求本:治病求本,亦即重点治原发病, 但治病求本不等于完全不治标,实际上要常常本标兼治。例 如,肝病及脾,临床上是舒肝助脾和舒肝和胃同用,但重点 在舒肝。例如,逍遥散或四逆散的应用,脾病及肝,临床上 常常是助脾补肝或和胃舒肝同用,但重点在助脾。例如:香 砂六君子汤或归芍六君子汤的应用均是其例证。余此类推。 7、发于机先:内经谓:“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 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素问?玉机真脏论)。 又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 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这 些话的涵义,在人体来说,就是说人体各个脏器之间是密切 相关的,一个脏器的病,必然要涉及其它脏器,同时也必然 受其它脏器的影响。因此,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不能绝对孤 立的对待而必须要考虑其所影响的脏器以及本身又可能受 到的影响,从而以全局观点来判断转归,决定治疗,这就是 我们这里所讲的“发于机先”。人体五脏既然密切相关,一 个脏有病必然影响其他四脏,但根据中医学认识,最重要者 又在各个脏器的所不胜的两个关系上,因此在分析病机、判 断其归转,决定治疗时,又必须首先考虑这两重关系。 (三) 逻辑辨证思维法:逻辑辨证思维法是哲学理论思维的一种形 式,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它具有辨证法的特征。换句话说, 具有这种思维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辨证法的规律及 其方法,来进行思考、分析、研究问题。因此称为逻辑辨证 思维法。中医学这种逻辑思维辨证方法是比较全面的、系统 的。这种逻辑辨证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各个 方面,而且贯穿在全部的医疗实践之中;不仅用以比较系统 地分析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各种具体问题,而且用以建立 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独特的、系统的理论与临床的体系;不仅 散见于各家学说、各种流派以及各医家之中,而且先后相继、 持续不断、自成系统。中医学历经了这样漫长的历史,经过 那么多的时代变迁与动乱,医学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或 流派。但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实践始终保持它独特 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这绝不是偶然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学的逻辑辨证思维方法,从整 个历史发展过程来还是比较系统地,从各家学说、各个医家 来说又是比较自觉地运用于中医学的理论和医疗实践之中,象一根割不断,打不乱的链条,把中医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整 体,前后一贯、首尾衔接地紧密连系起来。中医学视人体为 一个整体,以五脏为中心,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 皮部、气血津精分成五大系统,每一脏腑各有所属,彼此联 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旦产生病 理变化,在相应的脏腑、经络以及相应的皮部、肌肉,气血 津精,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表现。中医学通过这些临床表 现,进行推理归纳、综合辨证,得出结论。中医逻辑辨证思 维法,即公式为:/外感(时令病)f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辨证主证+兼证+症候群内伤(杂病) 脏腑(病位)f病机(病势)f辨证(八纲辨证或脏腑辨证) f治则f处方通过这样一个判断思维过程,把疾病的症结所 在,弄得一清二楚,就达到了中医的所谓辨证施治目的。为 了能正确地把握这一辨证思维方法,将介绍几种思维分析方 法。1、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由于中医学方法论富有辨证思维的特点,所以特别强调从整体和普遍联系 上,包括从人体与自然的整体和普遍联系上,来研究人体。 因此,无论是研究人体生理,还是研究病理和临床证状,它 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方法,就是从大量现象中,抓住共同属 性和普遍联系,从而抽引出本质和规律。(1)、从对立统一 中掌握普遍规律性: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从大量现象 中去寻找共同属性和普遍联系,最主要的就是分析各种对立 统一的联系,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去掌握自然界和人体的 普遍规律,特别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的规律性。 中医学的对立统一规律,主要体现在阴阳学说。从阴阳对立 统一的矛盾分析去掌握自然和人体的普遍规律性,贯串在中 医学的各个方面,、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归纳为以下 几个方面、用以概括天地自然气候万物间一切变化:天为 阳,地为阴,天地一体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四时中春夏属阳, 秋冬属阴,四时的变化正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四时一体 也,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六气的风、火、热、燥属阳,寒、 湿属阴,六气的变化正是阴阳的变化,六气和调也正是阴阳 之间的和调。六气以至万物的一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 用以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五脏属阴,六腑 属阳,而阴阳之中再分阴阳。五脏之中,心肺属阳,肝肾属 阴;心又为阳中之阳,肺又为阳中之阴,肝脾肾虽属阴,但 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经属阴, 络属阳,但经之中又有阴经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阳络。因 此,脏腑经络均依其特点区分阴阳;五脏一体,经络一体, 也就是阴阳对立统一。中医学正是运用这种根本方法,说明 人体脏腑经络阴阳的普遍属性和普遍联系的规律性。、用 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中医学首先认为,人与天地是相应的, 而阴阳学说则认为,这正是人体阴阳之间的变化与天地四时 阴阳变化密切相关的表现。人只有在天地阴阳变化正常的的 基础上,才能正常生长和维持健康,而季节气候,晨昏昼夜, 风雨寒热晦明,地区方域等变化,即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 都要影响人体中的阴阳变化。中医学还认为,人体正常生理 活动,是人体中精、气、神三者之间正常作用的结果。精属 于阴,气属于阳,而神则是在阴阳和调的基础上产生并表现 在外的各种正常现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中医学 关于人体正常生理的基本观点;反之,阴阳失调,偏盛偏衰, 则为疾病,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是中医学关于 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观点。同时,这也是中医学分析和掌握 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用以指导诊断及 治疗:在诊断上,首先用阴阳概念归类病因,如阳邪和阴邪; 继而用阴阳概念区分人体体质的类型;其次用概念归类各种 症状和体征,如阳证、阴症、阳脉、阴脉;最后,用阴阳概 念分析病机;或属阴病及阳,或属阳病及阴,或属寒极生热, 或属热极生寒。在治疗上,应根据诊断结果,或治阳,或治 阴,或阴阳兼治,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现象复归于相对平 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因此,阴阳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也就 成为辨证论治的最根本方法。用以指导预防:中医学认为, 上工治未病,对于疾病以预防为主,而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 和方法,也贯串于中医学预防疾病的学说之中。如能保持人 体的阴阳变化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人体内部的阴阳 变化 协调一致,就可以防病延年。因此中医学主张春夏养 阳,秋冬养成阴,素问?四气调神论。“是以圣人陈阴阳, 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 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2)、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具体 矛盾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中医学广泛深入地 运用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生动的论述,在临床上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主要矛盾的分析:中医学在分析错综复杂、 千差万别的生理、病理现象中,运用理、法、方、药以及辨 证施治的时候,十分重视抓纲领、突出关键问题。实际上, 这就是在矛盾特殊性的分析中,首先注意主要矛盾。从人体 生理看,心、肝、脾、肺、肾五个系统及其所属器官,各有 独特作用,它们密切相关,连成一体。在心的主持作用下, 通过经络的内外联络,互相协调,形成正常生理状态。这是 在五脏一体中突出心的首要地位和主持作用。从人体致病原 因看,“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是把自然气候变 化看作是构成人体疾病的主要外因。但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 关系看,则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遗形体有衰,病则 无由入其腠理”,更强调了人体正气对于疾病发生与否的作 用。这种主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运用理、法、方、药进行 辨证论治方面,表现尤为充分、深入、具体。如何抓住主要 矛盾?如何在疾病的错综复杂的演变过程中,就必须具体分 析,灵活运用,在各种症状中,抓住本质的病症;在各种病 因中,寻找主要的病根;在各种治则方药中,使用最有效的 手段。为此,中医学提出了诸如治未病、明标本、辨逆从等 一系列具体原则。“治未病”的原则,就是处理“治已病” 和治“未病”的关系上,要以预防为主;即使在“治未病” 的情况下,还要注意处理小和大、轻和重、局部和全身的关 系,就是说要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主。素问?四气调神 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又指出“善治者治皮 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又指出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 疗的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医学在预防疾病上的整体观,而且 体现了中医学关于治疗疾病的最高原则。从方法论来看,这 也清楚体现了始终贯穿着抓纲纪、抓关键,突出主要矛盾的 分析方法。“治病必求于本”具体表现在正确处理“标”与 本的关系上。明标本,就是要弄清各种疾病的各种症状的现 象和本质。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不知标本,是为妄行。”疾病的标本,并不是僵死的,往往 随具体疾病、具体病人而各异。以病因而论,引起这个疾病 发生的原因是本,所表现于外的各种临床表现是标;以病变 部位而论,原发病变部位是本,继发症状是标;以症状本身 而论,原发症状是本,继发症状是标;以症状新旧而论,旧 病是本,新病是标。这些具体问题,都要具体分析,首要就 是分析主要矛盾。因此中医学对于疾病治疗的原则,首先强 调治本。但是对于“治本”,还要具体分析,要在疾病的轻 重缓急,疗效出现的大小快慢上,分清主次。在本病急而重 的情况下,固然首先要治本,不过有时如果标病急、却又要 首先治标或者标本同治。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病发而不 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张仲景在金匮要 略中说:“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 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反身 体疼,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治病必求于本”,还具 体体现在辨逆从上。疾病要辨逆从上,治病也要辨逆从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反作,病之逆从,”就是指 明首先要从阴阳正常与反常的变化,来分析疾病一般性和特 殊性的区别。在治疗上,同样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逆治或正治、 从治或反治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要注意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疾病具体分析,但在具体分析中,首先 必须认清主要矛盾,抓住根本。中医学始终强调抓根本、抓 主病、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在辨证论治上,是非常鲜明突出 的,前后一贯的。矛盾转化的分析:矛盾的转化分析是中 医学的独特方法。主要体现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的变化 上。中医学以五行学说推演疾病发生发展转化的全过程。五 行学说是中医学分析疾病的主要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二个方 面:一方面是相生关系;另一方面是相克关系。,在“相生” 这对矛盾中同时包含有“生我”和“我生”的对立统一。在 “相克”这对矛盾中都包含了“克我”和“我克”的对立统 一。而“相生”、“相克”又是对立统一的。内经认为, 自然界和人体内部都包含着五行的结构系统,它的五个方面 之间的关系,即五对矛盾及其之间的关系,处于“相生”和 “相克”的对立统一之中,形成了事物在正常情况下的循环 运动。很明显中医学在五行学说上,充分运用了矛盾分析的 方法,不仅指明了上述对立统一矛盾的一般形式,而且对它 们在相互关系上的各种特殊性,特别是上述各种矛盾的转 化,作了深刻的分析。首先,“相生”与“相克”的对立统 一的关系中,五行学说认为主要在于“相克”,也就是说,“相 克”是主要矛盾;从“生克”这对矛盾来讲,“克”也矛盾 的主要方面。“克”即制约,就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五行 学说认为,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主要依靠这种 “相克”关系的正常进行。素问?六微旨大论明确指出: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所谓“承乃制”,就是指五 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制则生化”,也就是指只有在五行相互 制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正常的生长和变化。这就明确指出 “制”或“克”,在生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五行之间 的这种制约现象,绝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五行之间的 盛衰盈亏而不断变化。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以五脏为中心的逻 辑推演方法及符号,五行即是五脏的运算符号。五脏相互之 间的生克制化,生理病理都是以五行来推演的。它们的“相 生”、“相克”变化都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表现方式,在 临床诊断治疗时,用五行推演法来进行辨证。抓紧主要矛盾 主要是抓那脏有余之气对另一脏腑的影响和病理,进行辨证 施治。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发 生偏盛偏衰的现象,对立双方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转化。伤 寒与温病两病,总的来说,都是阴阳双方发生不同的偏盛与 偏衰。但要深入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它们发生、发 展和变化的规律,就必须具体分析它们各自的矛盾特殊性, 尤其是各种复杂的矛盾转化。、动静结合的动态分析:由 于人体生理、病理和临床证候,总是复杂多变,所以中医学 十分重视动态分析。具体矛盾具体分析,也是一种动静结合 的动态分析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它 经常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即“阴平阳秘” 但是,这种平衡,是人体内外环境都有不断运动变化的相对 平衡;这种稳定,是动态中的相对稳定。中医学研究方法的 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始终坚持动静结合上进行动态的分析, 研究人体怎样在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条件下,经常保持“阴 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同时也研究人体在内外环境复杂变化、 各种致病因素打破常态、发生病态的情况下,又怎样在动态 中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具 体矛盾具体分析的一把钥匙,贯穿于辨证的动态分析的各个 方面。内经把人体的外环境,看成是动静相召、矛盾交 错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 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素问?天元纪大论 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阴阳 正常与反常的具体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联系,使 人体相应地产生一系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样用 动静结合的动态分析方法,描述了这种变化;“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浊气在上 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根据这种变化,在 诊断上,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 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 决死生之分。”在治病法则上,又进一步根据疾病复杂多变 的具体情况,强调在动态演变中具体分析,突出随证论治的 重要意义。张仲景创造性的发展了内经这种随证论治的 重要思想,并使之贯穿于伤寒论全书之中。伤寒论 有一系列汤证,每个汤证又演变、分化出若干加减变化方(如 桂枝汤证可分化成二十多个本证与变证的方剂,四逆汤为回 阳救逆的主方),但其作用不局限于此。它除了用于阳虚欲 脱、脉微欲绝等典型四逆证以外,还可广泛用于一切阴盛的 病者。大凡三阳病中某些变证、坏证,三阴病之虚寒证,皆 可酌情用之。这是在四逆汤证这个矛盾的特殊性中讲矛盾的 共性。 2、质量互变的分析方法(1)、量变质变的模型中医学中对于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和辩证论治的认识,有一 个根本出发点,就是认为它们都处于运动之中,不断发展、 变化。虽然它们以不同形式处于某种稳定的状态,但这绝不 是僵死的、固定不移的。它们总是变化相搏,动而不已。素 问?六微旨大论一再强调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 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 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掌握自然界和人体在复杂的发展变 化中形成的人体生理、病理的规律,中医学运用的根本方法 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而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又 是同量变质变的变化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阴阳、五行、 脏象、经络、治则、方药等等,可以看作是用对立统一的矛 盾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的相 应模型。中医学正是广泛深入地运用自己的独特的量变与质 变的概念,建立起包含着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的各种模 型,用以窥察和掌握人体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在不断演变 中的规律。、分析生理变化的主要模型:中医学理论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概括为“阴平阳秘”的生理变化。“阴平阳秘”不仅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还包含着量变质 变。在“阴平阳秘”对立统一的正常条件下,实际上存在着 六经气血多少不同的量的变化。按这种量变分型,就可以分 出: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阳明多气多血、少阴少 血多气、厥阴多血少气、太阴多气少血等不同的模型。这种 分型,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三阴三阳的区别和联系,而且在临 床上有着实际指导意义。中医五行学说,也是一种理论工具 和研究方法,广泛用以阐述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自然界一 切事物(包括人体内部的各个脏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影响,都可以用五行学说来加以归类。在这种归类中,同 样贯穿着量变质变的分析。因此,五行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 按量变质变的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明整个自然界包括人体在内错综复杂变化的模型。五 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量变、质变以及它们之间对立统一 的关系。五行之间的运动,是由于五行之间盛衰盈虚的结果; 没有盛衰盈虚,就没有运动和变化。盛衰盈虚,是量变的过 程,这种量消长变化,只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就是“亢” 而有“制”的,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在异常情况下,五行 之间的和调常被打破,即五行的运动在量的方面常常发生改 变,超过一定的“常数”的界限,就要出现五行之间的相乘 相侮了。“气有余”,“其不及”就是量的变化,“侮而乘之”, “轻而侮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就是量变到一 定度,引起某种质变。分析病理变化的主要模型中医学理 论认为,疾病是对立统一的破坏,即阴阳失调、阴阳偏盛偏 衰,甚则阴阳离决。阴阳偏盛偏衰,实质上是对立双方不同 性质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中医学仍然用量变质变的分 析方法,建立若干不同的类型来加以描述,并通过这些模型, 进一步分析和掌握病理变化的规律。“阴虚”,“阳虚阴盛”, “阴阳两虚”,“阴阳两盛”均是分析病理变化的主要模型。 所以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分析病理变化的主要模型之一。 现在有人认为,五行学说是粗略的数学模型。它不是以精确 的数理模型的方法,而是按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方 法,来具体研究五腑六腑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运用 五行学说的模型,分析五邪的传变情况;五邪的性质各不相 同,在病理上的反映有轻重缓急的分别。辨证论治的主要 模型: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就是辨别疾病证象,判定疾 病本质,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整体施治。其中贯穿着基本 方法之一,就是量变质变的具体分析和正确运用,在一定意 义上说,辨别疾病证象,就是收集、观察和分析产生疾病的 各方面因素,在量变上的证据和差异;判定疾病本质,就是 在充分掌握量变上的证据和差异的基础上,认清疾病在质变 上的性质和区别。只有深入地、准确地分析量变质变的对立 统一及其相互转化,才能采取恰当方法,进行整体施治。六 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以及四诊、八 纲、治则和方药等等,都是运用量变质变的对立统一,及其 相互转化的变化分析方法而建立的各种模型,它充分地体现 了辨证论治基本精神。(2)、量变质变的相互转化:中医学 广泛深入地运用量变质变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转化的分析 方法,突出地表现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中医学临床上采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不同类 型和方法,实际上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认真分析病机的基 础上进行辨证施治。分析病机,概括起来讲,又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确定病变所在部位;确定症候性质;在症候上同中 求异,异中求同;确定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最后根 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整体治疗。治疗问题,概括起来讲,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治疗原则看,治病必求于本;从具体 治疗措施看,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治疗措施的轻重缓 急;从用药上看,还要注意恰如其分。必须指出,以上所有 方面,都贯穿着质量互变的分析,这就是量变分寸,质变的 性质、量变质变的程度及其界限,从量变到质变,从质变又 到新的量变的不同转化等等。当然,要深入分析、准确掌握 这些变化,是非常困难的,中医学的优良传统,正是在没有 科学实验手段和精确数理统计方法的条件下,运用辨证思维 和实践经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现在仅从以下几个方面 作简要地说明:定位与定性全参:关于定位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现以肝(胆)病的定位为例,从临床表 现部位上的特点定位,如两颞侧头痛,两胁肋疼痛、睾丸痛 等;从功能上的特点定位,肝主疏泄、藏血、主筋、易动功 能失调,如见胁肋胀满痞积、出血、失眠、易惊等;从体征 上的特点来定位,如爪甲干瘪、直视、斜视、肢体不能伸屈 自如、皮色发青,典型弦脉等;从其发病季节与诱因上的特 点来定位,但凡属春季发病,或明显由于抑郁、忿怒、或明 显由于受风引起,均可定位在肝(胆)。值得注意的是,在 上面各种症状中,判明疾病是否定位在肝(胆),要有一个 观察、分析的过程:症状多少,发病的轻重,是偶现、重现 还是持续出现等。仔细地收集这些量变的证据,综合起来加 以研究,对于正确判明病位是很重要的。临床上潜在性肝障 碍或称肝症候群,西医检查通常肝功能化验和尿常规均为正 常值。如果仅凭这种化验来诊断就容易漏诊或误诊。因为整 个肝脏细胞的损坏,如不超过 80%的界限,就不会显示肝功 能障碍。在肝细胞损坏2030%,甚至更多时,肝功能仍呈 现出正常状态。换句话说,当量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没有 超过一定的常数的界限时,不会明显出现质的变化,但这时 已开始出现部分质变。从中医学的理论来看,这种部分质变 的状态。它可以从一定的症候群所表示的若干证据中,被医 生所探知。因此,中医学是根据一组健康输出状态变量与另 一组实际输出变量的差别,来确定病位或病名的。这就是中 医学可以不借助现代科学的化验手段,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弄 清疾病的定位的奥秘所在。上述肝胆疾病,从六经辨证来看, 多属少阳病。病由太阳传入少阳,风寒之邪已渐化燥,但还 未入里成实,所以少阳病的性质,为半表半里热证。胆为少 阳之府,胆热上蒸,则口苦,邪渐化燥,伤及津液,则咽干 少阳又主风火。风火上扰则目眩。太阳主表,邪未化燥,口和不渴;阳明主里,燥热已极,口干舌燥而渴欲饮水;少阳 病已离太阳之表,尚未入阳明之里,而处于表里之间的局势, 所以口苦、咽干、目眩。很明显,这里不仅涉及到定位问题, 而且涉及阴、阳、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等 疾病的定性问题。因此,必须定位与定性合参。要弄清定位、 定性和定位定性合参的问题,掌握量变质变及其转化的证 据,是非常重要的。邪未化燥,口和不渴,这是一种量变的 证据,可定为邪尚在太阳之表。燥热已极,口干舌燥而渴欲 饮水,这是另一种量变。它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了性质上 的明显转化,从量变到质变,据此可定为邪已入阳明之里。 邪渐化燥,口苦、咽干、目眩,但还未入里成实,实际上这 是第三种量变。它发展到某种程度,发生疾病性质的部分转 化,即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对太阳来说,尚未入阳明之里, 还有某种质的区别。总的来讲,界于太阳与阳明之间,属于 半表半里,所以应是部分质变。、治疗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确定了疾病的部位和症候的性质,确定了那一个 器官,那一种病理生理变化起主导作用以后,便可以根据分 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治疗的原则、步骤和方法上,还 涉及到治病求本、发于机先的重要问题,以及采取恰当的具 体治疗措施等。治病求本体现在对肝(胆)病的处理上,可 具体区别两种情况:一是肝(胆)本经之病;二是继发于其 他器官疾病之后,包括:脾病及肝,重点在治脾;肾病及肝, 重点在治肾;心病及肝,重点在治心;肺病及肝,重点在治 肺。这里所谓“继发之后”之病,实际上是疾病量变发 展到一定阶段,引起质的转变先发于一脏,又继发另一脏之 病。如脾病及肝,先发脾胃虚寒吐泻,发展到一定程度,则 继发痉挛拘急。主要矛盾在于脾胃虚寒吐泻,故用温脾法, 吐泻止则痉急自然缓解。从这里可以看出,治病求本和疾病 的转归,与疾病的量变,质变及其转化是密切相关的。现以 少阳病为例加以说明。由于少阳病的性质属于半表半里热 证。表为寒,里为热,寒热互拒,所以须用和解一法。但是 正由于少阳病处于太阳与阳明之间,表里之间的局势,所以 它的发展演变,就可能出现多种转归,朝不同方面转化,在 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关系上,会产生互为区别的结合与转化 的形式。可能出现的形式是:A、太阳与少阳合病,就是太 阳经的发热、恶寒、无汗的症状和少阳经的寒热往来、口苦、 耳聋、目眩、胸胁疼痛的症同时并见。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 一种表现形式。对此还要具体分析,如果是偏重于太阳表邪 盛的,可用柴胡桂枝汤两解太阳少阳在表的邪气;如果是少 阳里热偏盛,而有下利的症状时,则宜用黄芩汤清其里热, 里热清则表邪自和。因此,在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中,必须观 察和判定这种变化的分寸、程度和不同的性质。B、阳明少 阳合病,就是目痛、鼻干、睡卧不安和少阳经的胸胁痛、耳 聋等症同时出现。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具 体分析是由于阳明属土,少阳属木,此二经皆偏于里,所以 它们发生合病,肠胃不和,必然见到下利的症状。阳明少阳 合病的下利,里证居多,如果热邪与宿食积聚到一定程度, 痞满燥实俱备,则应以大承气攻之。C、三阳合病,就是太 阳、阳明、少阳三经合在一起发病。具有太阳经的头痛、发 热;阳明经的恶寒,不能安卧;少阳经的耳聋、往来寒热等 证。三阳合病,其热必盛,这是热势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 的又一种质变的形式。对这种变化如不及时加以控制,还可 能继续产生新的量变或新的质变。如三阳经皆被热邪所困, 一身尽热,故身体沉重难以移动;胃络于心,胃燥热实则谵 语;热迫膀胱,津液不藏则遗尿等。这些症状,反映了三阳 经邪热极盛,弥漫全身,津液灼伤,将要枯竭的重证。所谓 “极盛”、“枯竭”,就是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或从质变到新 的量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关节点。在这种关节点或临界线 上,常常出现突变或飞跃。发于机先的涵义是,人体各个脏 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个脏器有病,必然要涉及其他脏器, 同时也必然受其他脏器的影响。因此,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 不能绝对孤立的对待,必须考虑其所影响的脏器以及本身又 可能受到的影响,从全局的观点来判断转归,决定整体治疗。 人体五脏密切相关,一脏有病必然要影响其余四脏,但中医 学理论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各个脏器的所不胜的两个关系 上。因此,在分析病机,判断转归,决定治疗的时候,还必 须考虑这两重的关系。现以肝(胆)病为例,肝所胜者为脾, 所不胜者为肺,凡属肝病。除考虑肝以外,必须同时考虑脾 和肺的问题。如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这里所谓的气有余, 是指“邪气”,即指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偏盛情况。 肝气有余这种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影响到其他器 官,即肝气有余时,肺脾两脏必然与肝互为影响,从而引起: “传脾”、“侮肺”以及肝本身又受脾肺两脏影响而出现不同 程度、不同形式的质变。正因为在临床治疗上不仅治肝,同 时还应考虑到助脾或益肺,以加强脾和肺的正常功能,使肝 不能传侮,治疗于未病之先。于此同时,由于加强肺脾对肝 的制约,更有利于肝本身的治疗。例如:逍遥散之用茯苓白 术,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即其范例。简答郁证的辨证论治易经对医学的影响 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使 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中医研究的是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是临床医 学,是先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 法,创建了“理”、法”、“方”、“药”闭合的环形理论,随 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完善。西医研究的是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的结构与功能,是实 验室医学,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的形成是开放的, 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 支。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的编制问世,奠定了我国医学 的理论基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在整个 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 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战国时期,被奉为“脉学之宗”的扁鹊,提出了重要的 中医理论“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两千多年 来一直沿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 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 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东汉时期,被称为“神医”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欧洲早 1600多年,同时 他还创造了体育疗法“五禽戏”。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 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 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 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唐朝时期,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 布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药典早了九个世纪。载药 850种, 新增 114种新药,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 蔻、丁香等;大辽传入的石榴、乳香等;波斯传入的青黛等。唐朝时期,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一部集唐代及唐以 前祖国医药学之大成的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包括备急千 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内容丰富理法方药从源到流各有 所宗,分门别类,有纲有目,体系完整。明朝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约有 190 万字, 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 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全面总结了 16世纪以前的 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孙思邈作为唐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曾经说道:“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中医医师不懂得易经,那 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不能成为好的医生;这里的“太 医”即是对“优秀医生”的通称。药王的权威言论表明:不 通易,则不通医!可见易经对中医学的影响之大。张景岳作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中心代表人 物,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他的重要著作类经 是学习黄帝内经的较好参考书,而景岳全书则各科 齐全,叙述条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他在医 易义中讲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 无易,易不可无医”。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易经是 中国传统中医学的根源所在,如果没有研究过易经就去 研究中医学,那是很难让人信任的事情,最多也只能学到中 医的皮毛。始祖黄帝的内经、神医扁鹊的难经、医圣张仲景 的伤寒杂病论等等,这些最经典的中医学著作,无不在 书中始终贯穿着易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 类比思想和卦爻数理,其中的阴阳学说更是中医传统医学朴 素辩证法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应用于阐 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同时也奠定了中药 学关于四气五味的基本法则。黄帝内经“取类比象”的思维格局对中医藏象学说 的形成影响很大。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 藏象论。这种以“象”论“藏”启导于易经的爻象概 念。易经系辞谓:“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 动者也”。医家又据爻象之理,效法于人体,于是有藏象之 称谓。易经的卦辞直接反映出对中医防治学与治疗学的基础指导作用。首先,易经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很大,如坤卦初六 “履霜坚冰至”,强调防微杜渐,和黄帝内经治未病的 防治思想相一致。易经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在面 临否卦的严重时刻,倘能经常保持“我将灭亡”的警惕,加 强锻炼身体,这样不但不会灭亡,还会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 样长生。 从郁(鬱)的字义谈郁与瘀的区别 中医临床 仁心妙手郁与鬱,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字,意义各不相同:郁: 一、郁郁:1、有文采的样子。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 2、香气浓烈的样子。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二、通“鬱”,(云、气)浓盛的样子。徐陵咏 柑诗:“素荣芬且鬱。”三、通“燠”。暖、热。刘峻广 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喧,论严苦则春从零叶。”鬱: 一、树木丛生,茂盛。诗经?秦风?晨风:“鬱彼北林。又为 (云、气)浓盛的样子。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加以鬱雾 冥其上,咸水蒸其下。”二、忧愁愁闷。管子?内业:“忧鬱 生疾。”鬱鬱1、草木茂盛的样子。古诗十九首?青青河边 草 : “鬱鬱园中柳。 ” 2、忧伤、沉闷的样子。屈原九章? 抽思:“心鬱鬱之忧思兮。”三、草木腐臭。旬子?正名:“香、臭、芬、鬱以鼻异。”四、芳草名,亦叫“鬱金 香”可入药。苏颂图经本草:“说文解字云:鬱,芳 草也。”五、香气盛多或汁味浓厚。前者如本草纲目?果部? 橙家事类合璧云:“橙,香气馥鬱,其皮可以熏衣。” 后者如济阴纲目?论求子贵养精血:“醲鬱之味不能生精, 唯恬惔之味乃能补精耳。”六、果木名,即俗所称“鬱李”。 神农本草经?鬱李仁孙星衍辑注:“毛诗云:六月食 鬱。传云:鬱,棣属。”又李时珍云:“鬱,山海经 作栯,尔雅常棣即此。中药鬱李仁即鬱李之果核。 七、鬱金,常用中药名,收载于药性论,本草纲目、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