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的魅力悔的美丽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346183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懂的魅力悔的美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懂的魅力悔的美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懂的魅力 悔的美丽懂你这首歌唱出了主人公无以复加的追悔之情。除去歌词能绽放出人生的至真至情外,音乐语言则倍加触动人心,更加烘托渲染出主人公无法追补的遗恨之情:“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的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这支歌的艺术境界与我与地坛有异曲同工之妙,至少有四个层面的意蕴:一是主人公溘然孤独的离去,为什么溘然离去?导出了第二个层面的意象:“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三是在亲人猝然离世之后作者才恍然彻悟:是亲人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全给了“我”。四是痛彻心肺的追悔,“其实我一直都懂你”正是作者无以复加的追悔。史铁生终于“懂了”,他在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呢?近来众多学者无一例外地首肯“母爱”,表达了作者讴歌母爱的观点,另一种观点是:作家在充分铺垫渲染一种特殊的母爱中展示出另一种人生境界,通过读懂母爱来读懂苦难,通过读懂母亲在苦难面前坚忍的活法来告诫自己应该怎样活。可是仅仅如此吗?细细品味,总感觉像登山而未至峰巅一样。固然,作家整篇泼墨母爱,但在“无”字处包含意蕴,这正是大家的妙笔所在,主题至此似乎水到渠成,可是纵观全文流溢着作者一种刻骨铭心的读懂之念,悔恨之情,他懂的是母亲的艰辛与伟大,他悔的是无以报偿的亲情,是难以链接的生命链。“人人都说养儿为防老”而史铁生的母亲却是为承担儿子的苦难而来的,病体的折磨,精神的重压,终使她支撑不住,年仅49岁便匆匆离去了,这是作者终生也难以弥合的伤痛。假如母亲不是年仅49岁与世长辞,作者是否有余暇设想母亲生前兼着痛苦和惊恐的日日夜夜,但是“假如”已经不存在了,这不是红楼梦里“九州生铁铸大错”的 悔恨,也不是小弗郞士将要告别祖国语言的追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有什么 比这更深的悔恨!假如母亲面对的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儿子,事情也就不会这么复杂,作者的悔也就不会这么深彻。懂的越深刻,悔的越彻底。 史铁生悔恨的是,在母亲溘然去世之后,才真正地认识自己的母亲。首先这是一位理性的母亲。儿子在生命最旺盛的时段忽地截瘫了双腿,命运的重挫使儿子发了疯一般离开家,又中了魔一般一句话都不说,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知道儿子内心里痛苦,她知道得给儿子一点独处的空间,她知道儿子得有一段过程。于是她在伤及儿子自尊的情况下,极力地走近儿子,帮助儿子,她把自己的痛苦默默地压在心底,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那时脾气坏到了极点的儿子,发了疯一般地遁入地坛,远离了她视线,这在一个母亲心里引起怎样不祥的预感。但她又不能阻止儿子,一方面她深明大义,儿子得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完成人生的再认识,他得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她又忧心忡忡,如果她判断失误,这将是送儿子进入死地,这将是无法饶恕的罪过,“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可这事无法代替”,儿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最后她终于说服自己:”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为此母亲做出了最大 的赌注,希望儿子碰撞出生命的出口。母亲心灵的风暴飞沙走石,在那好几年长的日子里,撕扯着这位体弱而灾难的母亲。这样承载着双重心理重压的母爱,较之于手持真理、谆谆教导、望子成龙的母爱又是多么的坚实而伟大。这都缘自一位理解型的母亲。其次她又是一个脆弱的母亲。母亲毕竟是凡俗之人,当儿子摇车拐出小院,也就带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长久呆站在原地保持着送儿子走时的姿势,对于儿子的回来,竟一时都没有反应,病魔与重压使她神思恍惚,几乎神经失常;当儿子在地坛呆久了,她就来找寻儿子,步履茫然而急迫地,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她心中的忧虑与焦灼,看护与关爱总不愿表露于形色,唯恐儿子知道,伤了儿子的自尊。我所承受的痛苦是自己的不幸,而母亲所承受的不但来自儿子的不幸还要把这种不幸隐藏在心里痛苦,双重的重压折磨着脆弱的灵魂,这是一个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可是母亲艰难的命运,在她溘然离世之后,儿子才恍然读懂,文中作者追悔道:“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作儿子的终于明白了,母亲的白天都是空落的,母亲的黑夜都是不眠的,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历程。这种坚忍的意志,毫不张扬的爱,作儿子的被年青和命运蒙翳了眼睛,竟没有给母亲一点点回应,有的只是母亲对儿子的顺从与宽恕。(“当我摔砸东西的时候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秋天的怀念)儿子已经懂了,但已经来不及了,“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母亲还会端着眼镜来找我吗?“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还能再回到母亲期待的视野吗?直到地坛上落满了黑暗,又浮起月光他才明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母亲走了,带着对儿子深深的挂念;(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秋天的怀念)留下了儿子永无偿还的悔恨。母亲给我地坛,地坛给我成功,成功给母亲骄傲,然而就在“我”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母亲却忽然熬不住了,生命的链条在最后一环上突然断裂,永无链接,留下了永无弥补的遗恨。时光荏苒,倏忽而逝!人们是否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忘了世上还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由此反观我们,虽然个体生命不像史铁生那样受到重创,但类似于追悔之事,不是没有吧!拥有的不知珍惜,失去的才弥足珍贵。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正现实,所有活着的人都有义务去解读生活,解读所有爱我们的人,解读所有不爱我们的人,为爱我们的人更好地生活,以生命的名义为自己、为他人认真地生活。历经千转百回,作者还是搞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看来,真正的生命链还没有完全断截,作者将遵循母亲的心愿,不断地追求,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行文至此生命的个体问题已成为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在“懂”字,懂得至情母爱,懂得生命的分量,懂得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没有“懂”就没有这如泣如诉的母子情深,人间就无所谓爱、恨、情、仇;没有“悔”就没有生命的链接,就没有生命的永恒。没有“懂”就没有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没有“悔”就没有千古绝唱我与地坛。此篇文章的魅力所在是:人们在关注史铁生母亲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关注自己的母亲,史铁生的母子情结所带来的震撼效应,将远远大于文章的主题,它将永远昭示着人们 将何去何从。安徽省砀山中学语文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