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07896711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趋全球化,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涌入和渗透,给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而近年来世界各地孔子学院不断成立,“汉学热”成为一股新的文化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在近年来受到人们重新的认识和学习。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在各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我国的设计师们越发意识到尊重本民族审美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正确认知和灵活运用,寻找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势在必行。设计师们把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和书籍设计不断进行多种形式的融合,在书籍设计中不仅适应市场需求,而且体现出骨子里的中国情结,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关键词:传统文化;视觉元素;书籍设计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带来的冲击,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汉学热”潮流,中国深厚而优秀的文化内涵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和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设计领域也受到极大的重视,但是分析目前我国的设计作品,“中国风”的设计作品鱼龙混杂,尚未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书籍作为人们可以拥有和欣赏的表达传统文化的最佳媒介,历来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介入书籍设计领域还需要一个过程,这需要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视觉文化元素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视觉元素在书籍设计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使其真正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时代发展需求。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研究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是设计文化内涵的来源。“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部分。古代并没有“中国文化”的概念,此概念是到了晚清,西方文化大规模进入后,为与西方文化相对称才有了“中国文化”之说。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泰勒为文化和文明下过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广泛的民族意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我们首先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是一统多元的,其一:以华夏汉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共存的格局。其二:中华民族内部的精神思想领域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道、佛、法、兵、墨等为补充的文化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事功审美、雅俗共赏、隐显之分。在艺术领域传统文化中包含“气韵生动”、“中和之美”、“计白当黑”、“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文化元素 1.3.1 汉字表达。自远古时期,人类始祖创造了象形文字,文字就成为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自仓颉造字至今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汉字继承着五千年的沧桑历史和民族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印,有了汉字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商代的甲骨文,夏朝的金文,战国晚期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朝盛行的隶书等。真,草,隶,篆,行等多种字体形态使中国书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这些文字符号以其“形”取其“意”纳入现代设计中,超越了文字原有的功能,成为设计作品当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和审美符号。 1.3.2 图形表达。以图案的形式出现的传统视觉文化元素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情感和精神。 我国的传统图案自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起,至今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俗图案、少数民族图案等类别。它是不同时期反映社会现象的形象诠释,寓形以人格化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具有深层的精神象征,体现着浓郁的人文价值,成为重要的视觉表达元素。 1.3.3 民族色彩表达。中国传统民族色彩,是中国的色彩理念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成了中国色彩文化。传统色彩是带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文化象征。其中“五行”与“五色”相匹配的色彩体系,“黑,白,红,青,黄”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例如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一切吉祥、喜庆的中国红,具有迎福纳祥的含义。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这些都承载着中华儿女五千年的“尚红”情节。中国人“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合理运用“中国红”这一颜色,能使书籍设计显示最具特色的东方之美。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下的价值 2.1 商业价值。在当下全球“汉学热”的趋势下,在各个国家,中国传统文化都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文化被灵活应用于经济交流,商业活动,企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和科技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表达的结晶,在商业繁荣的推动下,在设计领域中体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在玲琅满目的国际化商业大环境下,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结合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得以巧妙的运用,体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2 文化价值。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文化,它离不开我们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的社会现象,思维习惯,行为举止和设计作品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下的发展,使得国际社会和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入地研究和反思。传统文化经过动态的解读后与现代思想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和直接的作用。 2.3 美学价值。美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艺术。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元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美的表达,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精神和审美特征。 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传统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元素进行深刻的解读、运用和创造,进一步挖掘传统视觉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美学价值。通过对中国书法、水墨元素、传统图案、民族色彩的运用,巧妙生动地表现出中国美学所特有的“神韵”和“意境”,创造出具有明显中国审美倾向的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形成独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设计风格。 3.书籍设计研究 3.1 书籍发展的历史。书籍的历史源头是从文字开始的,书籍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书籍装帧形式,世界书籍装帧艺术经历了“原始古代现代”的发展过程。在我国书籍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其中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前是书籍发展的原始时期,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一段时间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书籍装帧艺术,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逐渐形成了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书籍发展经历着从装帧形式,书写形式以及印刷形式,书籍内容的演变和发展。 3.2 书籍结构和形态演变。探索中国书籍结构和形态的演变,我们需要从书籍的装帧形式演变中切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书写习惯的变化,我国传统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发生适应文明进步的变化。首先从最初的用于竹木简装帧的编简装,后来出现了用于纸质书籍装帧的卷轴装,旋风装,唐代晚期出现了折子装,到宋代出现了适应雕版印刷的蝴蝶装,元明清多采用包背装,后来又出现了我们现在任常用的线装形式。清末民初出现了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萌芽,在文化碰撞和先进技术的推动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新中国建立至今,随着经济社会和出版印刷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了多种形式,风格并存的格局,更加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化水准。 4.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切入点 4.1.1 “书卷气”审美意境在书籍设计中的营造。中国书籍设计是一个形神兼备的文化载体,其中最重要的是书籍中的“书卷气”成为书籍设计中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中的“气”是指藏于物内而游荡于形间,只可意得不可言宣,寻求心境上的感悟,达到一种意境与心境合二为一的审美情趣。 在书籍的形骸之中,注入气韵流畅的精气神。在书籍的形式,情节,细节入手,在材质的选取上寻求统一,在版式设计上寻求一种连贯性和节奏感,在颜色的选取上合理地对立与统一,在版式构图上要讲究中国画的“经营位置”,中国书法的“章法”在平面布局上遵循“虚实结合,阴阳相生”使画面“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总之,“书卷气”不仅是中国书籍的特色,更是华夏民族民族气质。根植民族文化土壤,创造性地发挥,与时俱进,才能将这股中国“气韵”传承下去。 4.1.2 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应用。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注重形质中内在的气韵,很多设计师将中国画中的虚实疏密,起承转合,谋篇布局等规律运用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我国的书籍装帧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我们要做到经验与技术的统一,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结合现代用纸材料与印刷工艺,对传统书籍装帧从形态到内容上进行合理地演化和发展,在现代工艺满足了书籍的装帧功能的前提下,传统书籍装帧形式逐渐演化成一种视觉元素,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出现,形成一种形式美感,主要体现的是形式上的审美性。以达到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套五位画家藏书票的作品集怀珠雅集,设计时编集大量有关名家对读书的只言片语,衬托并提升了本书主题的内涵,增加了书的信息量和附加值。书的形态采用便宜的宣纸和瓦楞纸麻绳组合套装,沿袭传统但不照搬,营造书籍艺术的古雅文化氛围。 4.1.3 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应用。中国风的书籍设计要对设计的书籍内容进行理解和提炼,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视觉元素与时俱进,使书籍设计不仅不失传统书籍设计的文化底蕴,又满足现代人对书籍设计的审美要求。传统图形、文字书法、印章、中国画等中国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可以灵活的运用,不断衍生,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把握“形、神、意”的表达,在传统视觉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的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展示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书籍设计紧密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 4.2 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在书籍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4.2.1 在技法与形式表达上借鉴传统手法。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创造了诸多的艺术精品,形成了深具本民族特色的艺术手法,从秦砖汉瓦到十三陵,从敦煌壁画到四大石窟,从书法艺术到水墨国画,从庙宇,祠堂到民间剪纸,刺绣等诸多艺术成就为中国当下的艺术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技法和图形语言。这些传统艺术手法以中国特有神韵表达着一种含蓄的美,营造着一种气氛,追求着一种意境,形成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当代书籍设计无论是从书籍的装帧还是到内部的设计,需要从传统艺术手法中汲取营养,所谓“拿来主义”是一种“扬弃”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巧妙地运用,精致地表达,体现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含蓄的表达出书籍要表达的意境。例如运用中国画中的技法和表现形式,通过笔墨浓淡,笔锋的起承转合,表达出作者的风骨和情趣,从而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触动。将这种手法运用到现代书籍设计中会增添书籍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共鸣。 4.2.2 传统视觉元素与先进设计理念相结合。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整体,经济文化的交流十分密切,在国际艺术殿堂里除了华夏民族的璀璨艺术成就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艺术成果,不同的艺术和设计理念,不同的表达方法都在寻求一种对真、善、美的表达。当今西方文化对我国艺术设计领域不断的冲击,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中西结合,立足本土,学习西方,使之服务于本民族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达,繁荣本民族文化。 书籍设计应该是民族的,更应该是世界的,这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开拓创新,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与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使我们的书籍设计做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让国际社会认识认可。 4.2.3 传统视觉元素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已不断融入现代设计中,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我们当下的书籍设计具备民族性兼具时代性,作为新时代的民族形式为了更好地实现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必然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传统文化迸发出时代的火花,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前人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在科学技术的普及下,我们要在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子,网络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从书籍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形成新的创意和设计思路。新技术要服务于现代书籍设计,新技术探索得到的意外效果可能成为书籍设计的“神来之笔”,新技术有时候能引领书籍设计的新趋势。使艺术和技术达到完美的统一才能使我们的书籍设计屹立于世界书籍设计的前列。 5. 结 论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成功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书籍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所体现出的不只是一种民族地域风格与特色,更是一种民族文明与人文精神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岁月变革与打造,独特的审美理念与思维方式为现代形象设计提供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创意素材。(作者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埃米 E阿恩聪,李亮之等译.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平面设计基础教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出版社.2005,2 2凯瑟琳M费舍尔,刘玉民译.完美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现实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周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6 5田春.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829 6巫志南. 论中华元素之构成R.上海文化论坛论文集.2006,3 7隋长强.水墨画中的水墨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N.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 8周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0 9檀江林.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347359 1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5 11贾荣林.平面广告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549 12梁一儒.民族审美心理学概况.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07 13陈勤建.中国民俗M.北京:北京民间出版.2005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