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7461452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公共事业管理系统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事业与事业单位& 什么是事业?所谓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根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与其相应的管理体系。& 什么是事业单位? 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兴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兴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组织。& 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事务准公共事务、企业事务的概念:1、公共物品 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比如,国防,义务教育,全民医保,等。 2、私人物品 不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 3、准公共物品 地下水资源、森林、灌溉渠道、高等教育、医疗服务、有线电视、电信、电力、煤气、自来水、高速公路,等。4、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是指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涉与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特征。5、企业事务 企业事务是指生产私人物品的活动,是涉与企业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利益的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的特征。6、准公共事务 准公共事务是指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涉与全体局部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局部的非排他性的特征。& 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内涵:就是社会的一些组织和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群体需要,为经济开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条件而从事准公共事务、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特征:1准公共性即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满足社会群体的需要,所以带有准公共性,;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所以具有公众性;他的服务目标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具有公益性。2非营利性为了社会利益,从事科教文卫等活动的社会服务。虽然有时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可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收费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开展的保障性措施。第一章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的含义1、组织非公共组织市场组织公共组织政府组织和公共事业组织等2、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如此,以独立、公正为原如此,并凭借其特有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非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市场组织政府组织公共事业组织& 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l 事业单位l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l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或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u 社会团体: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目前的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行使局部政府职能。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中国文联、残联、全国侨联、中国作协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红十字总会u 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与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例如: 民办学校、民办医院、 民办图书馆、民办福利院, 某某乐群社工服务社,等等区分要点:事业单位:科教文卫社会团体: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妇联、作协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中心等;卫生行业,如各类民办医院、康复中心等;文化体育行业,如各类艺术培训中心、运动俱乐部等;劳动类,如各类职业培训中心等;民政类,如各类民办敬老院、老人服务中心等;还有建设类、科技类以与各类社会中介机构等。公共事业组织的特征14个*43 / 431组织性;2非政府性;3服务性;4沟通性;5非营利性;6独立性;7公正性;8自主性;9使命感;10多样性;11专业性;12灵活性;13开创性;14参与性。 & 公共事业组织的分类:1、国际分类1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The U. 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简称ISIC。教育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与其他。医疗和社会工作类:医疗保健;兽医,社会工作;其他社区和个人服务类:环境卫生、商会与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某某与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与文化机构,运动与休闲。2、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教育类: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护理教育。研究与开发类。医疗卫生类: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牙医,兽医。其他公众服务类: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某某组织和学会,旅行社。休闲与文化类: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动物园,体育组织。3有一批学者设计的公共事业组织国际分类体系,或简称IPO体系1、文化和休闲:文化和艺术,休闲,服务性俱乐部2、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教育,研究3、卫生:医院和康复、诊断、精神卫生和危机防X,其他保健服务。4、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紧急情况救助,社会救济5、环境:环境保护,动物保护6、开展和住房:经济、社会和社区开展;住房;就业和职业培训7、法律、推进和政治:与推进组织;治安与法律服务;政治组织。8、慈善中介与志愿服务为鼓动。9、国际性活动10、某某活动和组织11、商会、专业协会、工会12、其他2、中国的分类1按照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分类1、市场中介组织2、非市场中介组织2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a) 信托业b)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c) 其他非银行金融业d) 放大产开发与经营业e) 房地产代理与经纪业f) 居民服务业g) 信息咨询业务h) 其他社会服务业i) 文化艺术经纪与代理业j) 综合技术服务业k) 社会团体l)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m) 其他行业3按照审批部门分类1、事业类2、企业类3、公务类& 公共事业组织与其它组织区别1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区别第一,有无抽象行政行为第二,是否进展有偿服务第三,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第四,是否全额拨款2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第一,组织目标是否追求投资收益 第二,服务是否具有独占性 第三,是否按供求关系确定价格第一章第三节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的定义: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展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1、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企业管理1管理目的:公益性实现经济效益,即盈利 2管理的运行轨道:法制轨道利益轨道3物质资源的来源:局部来自于收入、局部来自于政府拨款来自于投资回报,即来自于所获利润4绩效评估标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1管理主体 公共事业组织 政府机关 2管理方式平等 等级制 3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间接性直接性4管理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自负盈亏 国家财政拨款5从阶级性来看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统治阶级需要3、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1管理X围不同公共事业组织国家和公共事业组织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2管理主客体不同主体:公共事业组织;客体:准公共事务;对象:全体或局部公众主体: 政府;客体:公共事务;对象:全体公众3管理教育的重点不同公共事业组织人员在职公务员学科层次不同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第一章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定义:对于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展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研究。是对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现象与其开展规律的科学。学科特点: 跨学科: 公共行政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专门化: 专门研究纲领 学术性: 对规律总结,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应用性: 来源和指导公共事业管理实践 实证性: 作出预测并得到证实 规X性: 强调价值和伦理分析 公共性: 和政治过程密不可分,立足本国实 管理性: 研究一般规律和方法,具有国际性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现代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市场失灵一现代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市场体制在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开展活动的效率方面具有强大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信息传递的高效率。在供求力量作用下的价格机制是最有效和伸展最广泛的社会调节网络。价格网络迅速传递信息,沟通供给与需求,为合理配置资源和满足社会需求创造前提条件。2.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利用参与者的利己心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3.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在市场体制下,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市场和契约关系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所需要的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以与其他形式的市场组织,以集体协同的努力去致力于市场竞争活动。2、市场体制的局限性 市场体制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使得许多社会经济开展活动难以通过市场体制进展,甚至在不少情况下还导致破坏性的社会后果,被称为“市场失灵。局限性突出表现有如下5点: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垄断和企业的短期行为而致。2.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会导致两极分化。3.在市场体制中,民间企业难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4.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开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在市场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外部效果现象,即私人活动的私人收益同社会收益的偏离。5.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因为市场体制下的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市场交易进展的微观活动,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调节和稳定宏观经济的机制。由于现代市场体制的局限性,使得现代市场体制下企业在提供某些物品和服务时失灵。企业不能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政府失灵)1、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 1提供法律,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的监视作用 2提供和维持市场正常运作的经济环境 3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 4从事社会开展活动,提供根本社会服务 5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 6应付紧急事件。2、国家体制的局限性*实践证明,国家体制在促进社会经济开展方面具有局限性,这就是以“政府失灵而闻名的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国家的主观开展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开展要求有距离。国家体制的本质决定了它在开发蕴藏在民众中间的各种开展潜力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政府不少开展努力是低效率的。1政府体制权力集中化的趋势限制了各级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政府体制僵化和官僚化趋势,使其对经济开展中的新问题和突发问题的反响缓慢。3政府体制具有不断膨胀的内在驱动力,庞大臃肿的体制不仅降低了政府施政的效率,而且其本身的存在就构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3.国家也可能是不公正的。国家的公权有可能为少数人的利益而被私用。4.决策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执行和生效时滞。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现代国家体制的低效率和不公正等不足,现代国家体制下政府也不应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和局限性1、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1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法律也禁止它们将盈利分配给组织的经营者。2沟通性。表现为深入社会基层,贴近民众的优势。可以用主要精力为弱势群体服务,如扶贫。3低本钱。因为:一是这些组织有志愿人员为其提供免费服务;二是这些组织能得到私人捐款的赞助;三是它们一般没有叠床架屋式的行政体系。 4创新性 5开放性2、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性 公共事业组织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在西方国家,这种局限性被称作“志愿失灵voluntary failure。志愿失灵表现如下四个方面:1是筹款不足。这是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即公共事业组织所需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2是志愿活动的狭隘性。志愿活动的收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3是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掌握志愿组织经济命脉的人对如何使用资源有很大的发言权。4是志愿组织的业余性。由于志愿组织强调义工服务,往往不能提供有竞争性的工资,使得很难吸引专业人士加盟。 5志愿活动产出的量难以测定和量度& 公共事业组织局限性的抑制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合作,可以解决志愿失灵问题。双方成功的合作应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卓有成效地进展补充从政府方面看,政府通过公共事业组织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去解决许多棘手的社会问题。如有助于解决贫困、教育落后和环境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既能促进社会经济开展,又有助于社会稳定。从公共事业组织方面看,同政府,特别是同当地政府建立合作工作关系非常重要。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可以获得政治、思想指导,技术以与资金方面的支持,增强组织的活动能力。第二章第四节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为什么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1、公共事业组织能承担政府部门具体的执行性,事务性的职能 2、公共事业组织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提供不可缺少的法律服务和监视规X企业行为3、公共事业组织能有效地承担社会化服务,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4、公共事业组织可以有效地和政府合作,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领导、沟通、激励、控制与效率第一节领导公共事业领导的权力根底或根底性权力:1、 合法权2、 惩罚权3、 奖励权4、 模X权5、 专长权二、公共事业领导素质定义:就是公共事业领导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根底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并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根本要素。公共事业领导素质的特征1时代性 2综合性 3层次性公共事业领导者素质根本内容:1、 政治素质2、 法律素质3、 知识素质4、 能力素质5、 道德素质6、 身心素质三、公共事业领导行为和领导体制改革 1领导行为含义 领导行为就是领导者领导群体去实现目标的行为。 公共事业领导体制 1专权独裁式 2开明专制式 3协商式 4参与式 四 公共事业管理领导者与工商领导者共同点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同点1、素质不同 2、工作方式不同 3、人事权限不同 4、与大众传媒关系不同 5、绩效评估不同第二节 沟通一、 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含义:沟通即沟通联络,又称信息交流,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反响的过程。二、 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4.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统一公共 事业组织成员的行动。三、 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根本方式:(1)向下沟通1.正式沟通 (2)向上沟通 (3)横向沟通 (1) 非正式沟通的作用2.非正式沟通 (2) 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3) 正确对待非正式沟通四、 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原如此五、 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效果的方法 (1)选择适当的交谈地点 (2)选择适当的交谈时机并掌握好时间 (3)学会有效地倾听第三节 激励(一)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含义公共事业领导者针对处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二)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根本原如此1、目标认同原如此 个人报酬目标、组织目标 2、公平公正原如此 3、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如此 4、随机制宜原如此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三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方式1、内容型激励主要研究做什么能够激发起人们的行为。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激励 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2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 权力需要、友谊需要、成就需要2、过程型激励 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 1期望激励 人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需要,而且取决于对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2公平激励 不公平会极大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3行为改造型激励1.采取宽容态度 3.改变环境,注意转化 (三) 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方法1、思想政治工作 2、参与管理 3、工作丰富化 4、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 第四节 控制公共事业中控制的定义:公共事业组织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公共事业组织成员与其行为进展约束的过程。 1、维护现成社会秩序,建立新社会秩序; 2、惩罚越轨行为,奖励规X行为; 3、对社会成员的监视、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组织成员对管理者的监视公共事业中控制的功能:1、社会秩序的保障 2、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保证 1良好的环境 2行为约束 3积极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使用人的信念变成强大的凝聚力 4目标一致性公共事业中控制的方式:1、强制性控制方式 1法律指导作用、威慑作用和惩罚作用 2纪律具有组织性、多样性和强制性特征 2、非强制性控制方式 1道德 2舆论 具有大众性、现实性和迅速性特征 舆论的控制作用表现在:第五节 公共事业管理效率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含义: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效率指的是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与所消耗的公共管理资源之间的比率。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1.不存在利润指标 (1)难于决策 (2)难于量化分析 (3)难于比拟不同单位之间的差异 2.对目标与战略有更大的制约 3.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4.缺乏竞争 5.员工大多数是专业人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评估:1、效率评估的意义:由于社会的成员需求的多样性,而公共事业组织拥有的可支配资源是有限的,要有效的满足这些需求,单靠这局部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充分利用社会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评估,可以比拟客观地评判公共事业管理效果的好坏,发现管理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更加充分地利用好社会的各种资源,更好的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2、效率评估的方法 1定性 2定量-指标体系评估法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2.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6.电子化建设 (1)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效率 (2)顺应了网络时代的要求 (3)提高办事效率 (4)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开展第四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责任与监视机制第一节: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和监视机制一、公共责任的构成要素:A在行为实施之前,公共责任是一种职责,负责人意味着具有高度的职责感和义务感B、在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公共职责表现为主动述职或自觉承受监视C、在行为实施后,公共职责是一种批判并对不当行为承担责任。二、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因其实施公共事业管理行为引起的对社会公共利益所负有的责任。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公共责任表现为“防止违规,防止不正当行为和账目的完善管理,高层次的公共责任表现为“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低层次的公共责任意味着不做坏事,高层次的公共责任表现为努力做好事。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监视机制公共责任关注的焦点是谁主体对谁客体负有哪些责任,而公共责任机制关注的核心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使得行为主体切实承担应承担的责任。 公共责任机制形式多样,主线为监视制约机制。第二节 兴旺国家的公共事业组织的公共责任与监视机制公共责任监视机制1定义 公共责任监视机制是依法建立的公共责任监视体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其运转方式。一、兴旺国家见你和完善监视机制的早起努力1、英国的“行政监视模式 最 早:大法官制; 1601年:监视专员制; 1650年:法律监视; 1853年:慈善法; 1860年:慈善委员会,监视管理慈善机构。2、美国的“非管制模式 胡萝卜:税收优惠、赋予特权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大 棒:税收优惠的剥夺和司法调查与处罚。二、兴旺国家监视机制框架 即对公共事业组织实施监视和管理的机构。其存在主体多元化美国和专门机构英国两种模式 美国如此是税务部门和司法部门负有监视慈善机构的主要责任; 英国如此是慈善委员会 (1)注册登记制度 (2)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 (3)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规如此 第一,盈余分配约束 第二,支出比例规定 第三,行政开支比重规如此 第四,帐目公开规制 (4)对公共事业组织的投资规如此 第一,投资和贸易的划分 第二,董事会负责制 第三,专业咨询和投资经理制 第四,投资的根本原如此 第五,投资类型的限制 (5)对公共事业管理“不公平竞争的规制 (1)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强化 (2)社会监视机制的强化 舆论监视机制强化 市场监视机制强化 客户监视机制强化 (3)公共事业组织自律机制的强化 (4)公共责任层次由低到高的重点转移第三节 我过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机制一、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机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违规从事盈利性商业活动 (2)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与腐败 (3)公共事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2、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道德滑坡1经济开展和公民慈善意识同等重要; 2波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影响公共责任的实现。3、薄弱的社会监视1观念缺失,公众监视意识薄弱 2新闻舆论监视无力3民间监视和评估组织缺失4、监视组织缺位-监视主体多元化和激励不足(什么叫缺位)1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各监视主体实施监视的程序和手段,现有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界定; 2民政部门职能多样化和社团管理力量不足使其无力应付众多社团的监视和管理; 3监视主体缺乏责任意识:重权力、轻责任5、角色冲突(为什么有出现)许多公共事业组织或社会团体与政府关系密切;公共事业组织的二重性:官方性和民间性; 角色冲突:业务主管部门监视自己准下属。6、监视主体与客体的双重俘获-监视疲软的必然结果 1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团领导职务 2社团成为安置闲散人员的分流渠道 3社团活动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于主管部门开明程度 7、市场约束的软化-限制竞争的副产品国家人为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 1分级管理所带来的地域上限制竞争;2同一行政区内,禁止设立一样或相似的社会团体。限制竞争的优点仅仅在于有利于国家对组织的控制和管理。这与我们目前国家对社团所采取的适度从紧政策想符合的。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看,采取限制竞争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限制竞争在客观上削弱了公共事业组织实现公共责任的外部约束。二、公共事业组织监视的原如此一合法性原如此1、从事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活动的主体必须合法 2、从事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活动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3、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活动必须符合法定方式,即每项监视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方式。 二经常性原如此 经常性监视有利于与时发现公共事业组织活动中的不当行为和某某现象,并与时纠正和处理. (三)广泛性原如此指的是监视的主体、对象和X围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还表现在对公共事业组织的一切行为和措施进展监视。 四有效监视原如此 公共事业组织监视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监视实施后的效果。三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视的种类1、一般监视和专业监视这是按照监视的对象和内容来划分。对公共事业组织的整个工作实行综合监视,即一般监视。对公共事业组织的某一部门的工作实行业务监视,即专业监视,如审计监视、人事监视、卫生监视等。2、内部监视和外部监视这是从监视的体系上来划分。内部监视指的是组织内部的自我监视,即公共事业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监视。外部监视指的是外部力量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视,如国家权力机关、党组织、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视。3、党的监视、国家监视、社会监视和公民监视这是从监视的主体上来划分。4、积极性的监视和消极性的监视这是以监视的目的和方法来划分。积极性的监视是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完成某项任务、达成某目标而实施的监视,一般采取检查督促的方法。消极性监视是为防止和纠正某某行为而实行的监视,一般采取申诉、诉讼等方法。5、有组织的监视和无组织的监视这是以组织形式为划标准6、事前监视、事中监视、事后监视、经常监视与定期监视这是以监视的时间先后顺序为划分标准。 四、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机制的措施根据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机制现状与其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视机制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1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组织立法; 如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会对承受的境外捐赠款物,应当建立专项审查制度。如何建立具体可操作的程序规定,却无法条明文规定。2减少公共事业组织登记限制,简化登记程序; 要登记成立一个社团,必须经过这几个程序:主管单位批准成立-向登记机关申请筹备-筹备-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合法成立。 3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日常监视;(1)确立公共事业组织章程的最低要求,如最高决策者的职权、禁止利润分配等。(2)增强年检的可操作性(3)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视(4)对公共事业组织财政优惠的制度化,明确规定申请减免税的条件、X围等。4明确界定政府监视主体,加强监视力度;5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行业监管,完善自律机制;6建立公共事业组织的评估体系;7加强事前监视和事中监视。第五章 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第一节:国外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比拟研究 登记的定义:是指公共事业组织通过正式程序,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财务上独立拥有以后各银行账户,可以签订合同,并具有法律行为能力的行为。 登记条件 在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和地区,基金会需要达到一个最低限额的资金数额, 该基金不允许侵用,必须由基金会持有. 比如在日本,监视机构要求基金会拥有相当于300万美元的基金。1禁止公共事业组织参与任何具有商业目的的活动或商业活动菲律宾。 2禁止与非营利目的无关的商业活动新加坡。 3允许商业活动,条件是商业活动所得用于更广泛的非营利目标澳大 利亚、泰国、越南。4允许商业活动,条件是商业活动所得用于更广泛的非营利目标,而且事先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批准韩国。5允许商业活动,条件是不与营利企业竞争,同时,保证商业支出少于50%,公益性支出至少为总支出的50%日本。6作为合法行为的商业活动不受限制印度尼西亚。 除印度尼西亚外,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实践方面,均禁止公共事业组织对个人服务与捐赠给予过多报酬 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对政府审批程序给予时间限定。 在日本,公共事业组织批准过程可能是两三年,如果关系顺通,也可能是6个月。一般来讲需要一年左右。 在韩国只需要20天。 在菲律宾,作为三步登记程序的一局部,一种24小时快捷方式可以使公共事业组织在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 免税 3.捐赠:对捐赠给予免除所得税 亚太地区均有所得税法,免除公共事业组织所得税这一做法广泛应用该地区。然而税收基数幅度、税务申报有效性与征收体系各不一样。 除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外,法律均规定免除公共事业组织缴纳所得税 两个因素:组织类型和收入类型 澳大利亚在免除所得税方面最宽松,该国具有合法资格的公共事业组织的所有收入,只要是用于非营利目的的都可免除。 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免税待遇取决于有合法资格的公共事业组织之所得是捐赠收入、投资收入还是与商业有关或无关的收入。3.捐赠:对捐赠给予免除所得税 除新加坡外,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和地区均对捐赠给予免除所得税优惠。 被动或投资收入包括股息、利息、房租收入、特许权和投资出让的资金收益。 在日本,所有非商业收入全部享受免税待遇,而且投资收入也被列入免税X围。 在菲律宾,股息收入是免税的。 在韩国,股息和利息需要征税,但如果利息在五年之内有提取并用于非营利目的,就可免税50% 亚太地区,商业收入的税收待遇无统一规定。 在澳大利亚如果商业收入用于非营利目的,就可享受免税待遇。 韩国税法规定,公共事业组织商业收入如果在五年之内不支取并用于非营利目的时,可享受50%免税待遇。 在日本情况一致,公益性公司的收入用于开展该公司业务时,可免税20%,不享受免税的商业收入征税时按优惠税率37%征收,而不是按通常的以37.5%税率征收 新加坡: 有些国家自动生效,如在日本和韩国, 有些国家经过二道程序即向税收部门申请:菲律宾和泰国 新加坡实行自动免税制度系统与特殊自由裁量权相结合的方式,属于税法列名的公共事业组织自动享受免税待遇, 澳大利亚,公共事业组织每年必须申请免税资格。除印度尼西亚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法律条例和实际操作两方面,均严格规定公共事业组织的分配权,禁止对个人进展过多的报酬给付。解散:公共事业组织解散是指通过正规程序终止某公共事业组织的法定存在。分为:自愿解散和非自愿解散。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概述1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 2分级管理体制 3限制竞争原如此 4年度检查制度 5财务监视 (6)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 从立法角度而言,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存在很多的“缺失:1公共事业组织单行法的缺失 2立法权威性的缺失 3实体法的缺失 4立法内容的缺失公共事业组织行为规X的缺失法律规X的操作性不强,漏洞过多法律体系衔接不好,法律规X不配套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一) 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登记管理法律制度1、 制定相关协调一致的公共事业组织等级制度2、 在工商管理中进展设立“非营利企业注册登记的尝试3、 积极探索备案制的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模式1) 备案制度有利于在依法行政的框架下实现对公共事业组织的有效监管2) 备案制度有利于结社的有序化 4、构建备案注册登记认可公益认定的三级公共事业组织准入制度(二) 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财产管理法律制度1、 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财产公益产权制2、 立法保证公共事业组织经费来源3、 通过立法加强财务监视,防止不公平竞争4、 通过立法解决公共事业组织营利性问题(三) 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内部管理法律制度1、 通过立法对公共事业组织实行规X化管理1) 注重目标管理2) 定期整改整顿3) 强化内在素质在公共事业组织管理中可以聘请职业管理者2、 可以通过立法加强公共事业组织行业自律1) 强化章程约束机制2) 要见你行为准如此约束机制3) 强化自我评估意识和机制4) 强化内在协调机制(四) 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行政管理法律制度1、 通过立法明确公共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2、 通过立法对公共事业组织有效监管3、 通过立法实现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合理主动权、保持公共事业组织的独立性4、 通过立法创新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体制、实行有效管理第三节 事业单位法律制度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事业单位的业务是从事教育、科技、文 化、卫生等社会服务活动二、事业单位的X围三、事业单位的成立 1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 (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来源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审批机关批准成立 (2)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 记第四节 社团的法律制度社团的定义:社会团体由多数会员组成社会团体的宗旨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社会团体的宗旨是非营利性的目的一、社团登记的法律制度第一、符合法律规定 第二、有相当的代表性 第三、有一定数目的成员并具备足够的 广泛性 第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责任 (1)负责人签署的登记申请书 (2)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查文件 (3)社会团体的章程 (4)办事机构的地址或联络地址 (5)负责人的某某、年龄、住址、职业和简历 (6)成员数额和经费情况 二、社团财务管理的法律制度1、财产、经费的筹集 (1)会员的出资 (2)捐赠和资助 (3)开展有偿服务的收入 (4)经营收入 (5)其他收入 2、财产的使用社团内部管理的法律制度 一种模式常见于挂靠在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并在民政部门进展登记的大型社团。 一种模式常见于由个人发起,有时是以社区为单位的小型社团组织中。 1社会团体的组织机构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2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的选任 一般而言,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应当根据章程规定的程序由特定的社会团体组织机构选任。 但是我国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行政上的特殊规定。关于党政领导的兼职关于社会团体负责人的选任程序 3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置 4社会团体内党组织的设立问题 对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5.4.5 社会团体的变更 社会团体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时,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社会团体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注销登记的实质也是一种变更登记。5.4.6 社会团体的终止 1完成社会团体章程规定的宗旨 2自行解散 3分立、合并 4由于其他原因而由社会团体本身决定终止 1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2进展清算 3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社会团体处分注销后的剩余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五节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制度5.5.1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与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暂行条例第二条5.5.2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X围 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交通、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社会福利事业以与经济监视事业等领域。5.5.3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1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2有规X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3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5有必要的场所1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 2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登记应提交登记申请书场所使用权证明拟任负责人的根本情况、某某明章程草案1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 2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X围一样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必要成立的 3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4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5.5.4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关系 法人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举办者在设立时投入该单位的财产在法律上专归该单位所有。法人因为各种原因得到的财产权利也归法人本身享有。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增值不能够分配给任何人,包括举办者也包括其设立后捐赠财产的人。民办非企业单位终止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和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不得分配,必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用于开展同类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挪作他用。5.5.5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分支机构问题 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第六节 基金会的法律制度基金会的概念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基金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管理的登记机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组织,是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5.6.3 基金会的成立 设立条件:1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基金;3有规X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与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4有固定的场所;5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申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文件的内容: 1申请书 2章程草案 3验资证明和住所证明 4理事、某某明以与拟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简历 5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5.6.4 基金会的组织机构与管理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监事5.6.5 基金会的财产管理 在我国,基金会财产的取得有如下途径: 1捐助 2捐赠 3存款利息 4进展证券投资的收入5.6.6 基金会资助的领域 基金会每年用于资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数额,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按其宗旨用于资助活动的基金数额不得少于上年末基金余额的10% 基金会特别是大基金会资助的领域主要在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而教育又往往是其活动的核心。第六章:公共事业理论和公共事业道德第一节:公共事业理论一、 公共事业理论的含义:公共事业理论就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角色理论,是以公共事业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如此规X。 (1)两者的主体不同个人伦理的主体是个人,是一般的社会公众,而公共事业伦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管理系统,是组织,是特殊的社会主体。 (2)两者的调节X围不同个人伦理主要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公共事业伦理如此适用于调节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主体啊会见、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 (3)两者的内容和研究领域不同道德主要涉与个体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个体问题,如人生观、恋爱观等;而公共事业伦理如此更多地属于职业道德的X畴,主要涉与公共事业管理职业领域中的整体问题,包括职务自律等。 4两者的影响不同个人伦理是个人与社会以与社会仲的其他人发生关系,其行为影响只是少数人和有限的区域;而公共事业组织伦理如此与很多人或社会很多成员有关 5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伦理的评价根本上是看它是否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道德一般是对个人而言。3、公共事业伦理与企业伦理以与行政伦理的区别:公共事业伦理与企业伦理: 企业伦理与生产经营、商品流通、交换关系有关的伦理守如此。管理X围不同:公共事业伦理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伦理管理,而且有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之间、社会组织之间、政府组织与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与处理这些关系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如此。企业伦理企业内部的伦理管理公共事业伦理和行政伦理:行政伦理与权力运作有关,而公共事业伦理存在善恶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如此,涉与公平、服务、和平等伦理观念,具有自我约束能力。二、 公共事业伦理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 观念形态,即公共事业伦理意识公共事业伦理意识包括:伦理准如此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准如此意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原如此立场和根本态度责任意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如何看待公共事业管理的责、权、利,是公共事业伦理认识的核心。目标意识是公共事业管理理想,是激励人们进取的精神力量。2、 公共事业伦理实践 指的是,公共事业伦理意识和规X要通过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来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实施的职业行为,该职业行为具有伦理意义。3、 公共事业伦理评价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依据一定的历史时期公共事业伦理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政治信念的作用,对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系统现状进展价值判断。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政治信念是公共事业伦理评价的三种主要形式。三、 公共事业伦理内容1、 高尚的敬业精神2、 勇于承担的公共责任3、 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4、 以公众为本提供服务四、 公共事业伦理的特点1、 公共事业伦理规X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 公共事业伦理规X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3、 公共事业伦理是公共事业组织的职业道德五、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的价值1、 导向作用它是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行为的规X和准如此,它从道德上指出如何做才符合公共利益,那些行为会损害公共利益,从而让管理人员对自身行为作出调整,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具有导向作用,并对整个社会产生引导。2、 选择作用是指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一定的伦理意识支配下,以公共利益为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如此下作出自觉、自主、自控的抉择,是对自己行为动机、意图、目的和行为方式、过程、结果的选择。3、 规X作用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是一系列的准如此和价值判断,这些引导和约束着管理者和管理系统,是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全过程程序化和规X化。第二节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一、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服务第一的观念,表现出比拟浓厚的“官本位意识 2.尚未确立正确的权力与业务观念 六、 二、加强公共事业伦理建设的原如此 表现以人为本的开展观念2、互利原如此主要表现在:1提供服务时,双方应充分尊重对方的权利与利益;2双方的权利和利益是平等的,除了自愿外,双方的权利与利益的转让之间是对等的;3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是互利的特殊形式。3、服务原如此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国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我国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要注重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效果。公共事业伦理肯定了公共事业组织成员有公共事业管理参与权,并为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提供了激励和保障的环境。6.开拓创新原如此表现在公共事业组织在形势多变的情况下,不畏惧不退缩,努力找出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应对新局面。7、人道主义原如此主要表现在:1肯定人的价值,将人视为一切管理活动的最高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