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素养全练4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和组成一、夯实基础1.(2018湖南长沙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答案:D解析: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利于留住“绿水青山”,A项不符合题意;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留住“绿水青山”,B项不符合题意;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利于留住“绿水青山”,C项不符合题意;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D项符合题意。2.(2018江苏盐城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纯碱(Na2CO3)B.酒精(C2H5OH)C.干冰(CO2)D.苛性钠(NaOH)答案:C3.(2018浙江台州中考)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答案:A4.(2018广东广州中考)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答案:B解析:明矾有净水作用,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A项正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项错误;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C项正确;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D项正确。二、提高能力1.(2018湖南邵阳中考)“”“”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答案:C解析: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图B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图D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2.(2018吉林中考)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答案:(1)(2)纯净物(3)C(4)P2O5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白醋属于混合物,pH7;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属于单质,是碳的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表示为P2O5。3.(2018天津中考改编)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1)组成:右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3)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鉴别: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答案:(1)212H2O2H2+O2氢、氧两种元素(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3)CaO+H2OCa(OH)2(4)肥皂水解析:(1)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试管A收集的是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的氢气,试管B收集的是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三、创新拓展(2018山东东营中考)“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下图所示(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1)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中超滤膜的作用是。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吸附杂质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方法。(3)有的河水出现水华现象,经检测发现是河水中含有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而导致,上述三种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4)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答案:(1)BA(2)煮沸(3)磷酸二氢钾(或KH2PO4)(4)B解析:(1)由净化水的过程可知,其中步骤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杂质,故选B;中超滤膜的作用是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故选A。(2)硬水中钙、镁化合物在煮沸过程中可转化成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使水软化,同时还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煮沸方法。(3)尿素中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磷酸二氢钾中含有磷元素、钾元素,属于复合肥。(4)A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B图中所示标志是国家节水标志;C图中所示标志是物品回收标志;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