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第1课 赤壁赋学案 鲁人版必修2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701370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第1课 赤壁赋学案 鲁人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第1课 赤壁赋学案 鲁人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 第1课 赤壁赋学案 鲁人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论超越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地超越。超越,是升华,是突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阶段。正是这种超越,才使人类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到文明昌盛的今天。你欲超越高山大海,你可想到过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生命的要求。尼采说:“生命企图高树起自己的云梯它渴求眺望到遥远的地方,渴望着最醉心的美丽因为它要求向上!”“生命企图升起,升起而超越自己。”生命渴望的远方,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选定的目标和理想。超越自我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人活在世上,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慵懒自私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只有努力创造,全力拼搏,拼命超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使生命的碰撞发出耀眼的火花。那些视艺术为生命、视科学为灵魂的人,从来不会停步,伟大导师的非凡创造便是超越生命的典范。哥白尼的日心说,拿破仑的壮举,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传世之作,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他们超越了时空架起的天然屏障,征服和影响着这世界上世世代代的人们。超越自我意味着不断地追求,顽强地奋斗;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你所从事的工作中开拓新的天地。你想超越吗?那你就先要认识自身的不足,克服自己的弱点,克服懒惰、虚荣、固执等陋习。这样,你便迈开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活着,就要奋斗,就要超越。有了这种信念,你就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色彩;你会在奋斗中进一步完善自己,更新自己;你会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一个高峰跃向另一个高峰,在峰巅之上领略那迷人的风光。微感言:_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赏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画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磨刀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赏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赏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赏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好好读书,来日才能大展宏图。一、作者视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旷世奇才苏东坡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苏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一生风雨,一生坎坷,一生执着,一生不屈。也许历史已等待了他许久,一千年,又一千年,只为了给这位在尘世里跌荡的文学巨匠作铺垫二、写作背景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关于“乌台诗案”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之,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书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令让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三、基础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壬戌()窈窕()扣舷()桂棹()余音袅袅() 嫠妇()愀然()舳舻()酾酒()横槊赋诗()麋鹿() 匏樽()蜉蝣()更酌() 渔樵()答案rnxyotioxinzhoniolqiozhlshishumpofyuzhuqio(2)多音字藉藏和答案jijzngcnghh2.辨形组词(1)(2)(3)答案(1)御卸衔街(2)飘剽缥瞟(3)槊塑朔3.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通_,_(2)举酒属客_通_,_答案(1)冯凭乘(2)属嘱这里指敬酒4.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_今义:_(2)白露横江古义:_今义:_(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今义:_(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斗宿和牛宿,星辰名。今义:一种西班牙的著名的斗牛游戏。(2)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古义: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古义:代词,此、这。今义:判断动词,表示判断。如何掌握古今异义词1.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要牢记。如:“假舆马者”中的“假”字,在句中当“借助”讲,在现代汉语中与“真”相对的意思,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2.辨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辨析。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在句中指“父母兄弟等”,现代汉语指“族外姻戚”。3.要分辨单音词和多音词。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妻/子”“指/示”“以/为”等。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古文中的双音词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单纯的双音词,如窈窕、参差、翩翩、仓皇等;另一类是合成的双音词,如社稷、布衣、公姥、作息、缓急、异同、率尔等。5.一词多义(1)歌(2)望(3)下(4)乎(5)于(6)如(7)和答案(1)动词,歌唱/名词,歌词/名词,声调、节拍(2)名词,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动词,眺望(3)动词,攻克,打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4)形容词词尾/介词,在/语气助词,相当于“吗”(5)介词,在/介词,在中/介词,比(6)动词,往/副词,像/动词,到去(7)唱和/和睦/和煦、和暖6.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歌窈窕之章:_顺流而东也:_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2)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乌鹊南飞:_(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_动词的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_泣孤舟之嫠妇:_(2)动词的为动用法哀吾生之须臾:_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击空明兮溯流光:_(2)形容词作动词正襟危坐:_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不知东方之既白:_答案名词的活用:(1)吟诵向东进军打鱼砍柴(2)向西向东向南(3)以为侣以为友动词的活用:(1)使起舞使哭泣(2)为而哀叹形容词的活用:(1)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2)整理攻克发白、变亮7.文言句式(1)月出于东山之上:_(2)而今安在哉:_(3)客有吹洞箫者:_(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答案(1)状语后置(2)宾语前置(3)定语后置(4)被动句8.名句积累(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9.文白对照赤壁赋一、文本助读【内容概览】本文借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存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之情,内心深处虽有其复杂的思想斗争,但终究归于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结构图示】二、小组合作1.第一段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答:_答案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第四至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第一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属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2.第二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_答案可分两层:写作者的歌声;写客人的箫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答:_答案“美人”指作者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4.“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答:_答案“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样的“一世之雄”尚且随着“长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却反映了作者思想中的消极面。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三、师生探究第二段的“悲”从何处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答:_答案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出来。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转折过渡的作用。一、文本审美(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出人生与天地的“变”与“不变”的哲理。(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沉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传统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3)优美形象,关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二、写法迁移【角度一】本文的“清风明月”令人无限向往,而“变与不变”的道理更让人深深回味,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融合。【我来练笔】请你写400字左右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文字。答:_【答案示例】白雪皑皑,一望无际。风呼啸着吹起哨卡窗外的积雪,纷纷扬扬地又洒下来。兵站在窗口,心里还在隐隐作痛,十年的寒窗苦读,三分之差的名落孙山。苦闷中,他向班长提出了那个埋藏在心底很久的问题:“生命是什么颜色的?”班长知道兵的心,缓缓地回答道:“生命是白色的,就像这唐古拉山的白雪,风吹不散它,阳光照不化它。”兵听了班长的话,陷入了沉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兵却带着他的疑问,和战友们奔赴大西南。直到有一天,无情的炮火吞没了年轻的身躯,奄奄一息的兵,脑子却很清醒,二十年来对生命色彩追求的一幕一幕,仿佛就在眼前,突然之间,他明白了:生命的真正色彩并不是一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爷爷的答案寄托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老师的答案是自己奉献精神的象征;班长的答案表明边防战士的坚强和忠贞。兵走了。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的答案是那绿色的军装和长青的翠柏。他用自己绿色的答案铸成了一座属于自己的丰碑。【角度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帆风顺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我来练笔】面对生活坎坷,你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呢?请写400字左右的文字。答:_【答案示例】笑对人生百态,会使你扬起自信的风帆;笑对人生百态,会使你鼓起勇气,继续向前;笑对人生百态,会使你拨正前进的航标;笑对人生百态,会使你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最终抵达成功的目的地!笑对人生挫折,是洒脱的,是豪迈的。挫折,它抵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也许有时,它会影响我的心情,但是无论如何,我不能败在挫折的脚下,我应该把它变为自己的垫脚石,踩着它一步步走向成功。挫折只是个名词,它并不代表着什么,何必要怕它?何必要惧它?笑对人生失败,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是的,不会有人一次失败都没经历过就成功了。失败不会使我万念俱灰,灰心丧气,它只会让我更加地有信心,更加地有勇气,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即使我们曾经失败过,但是看看现在,我们不是也爬起来了吗?没有倒下,更没有被失败打败,如果我们真的被失败打败了,那么我们就是真的失败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