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616507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4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处理规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单位: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编制时间:2018年10月28日目 录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64. 概述85. 总体建设原则96. 采集部署117. 数据采集127.1数据内容127.1.1企业基础数据127.1.2安全风险信息167.1.3工艺报警数据177.1.4应急资源数据197.2数据集成207.2.1视频数据207.2.2监测数据参数217.3数据传输217.4数据安全227.4.1存储安全227.4.2数据安全227.4.3系统安全227.4.4应用系统安全237.5部署环境要求257.5.1基本指标要求257.5.2可用性要求267.5.3稳定性要求267.6采集数据规范与接口要求277.6.1数据规范要求277.6.2接口要求277.6.3其它系统接口288. 采集硬件支撑298.1数据采集设备298.2安全防护设备328.3后端服务器设备338.4网络传输要求339. 数据处理359.1应用平台359.2系统功能359.3数据分析处理369.3.1一企一档369.3.2重大危险源369.3.3一张图379.3.4实时报警389.3.5视频监控399.3.6应急资源409.3.7备查巡查40附录421. 范围本数据规则适用于安徽省的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依托现有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省政务云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等平台,采取新建、改建、整合以及租建结合等方式,建立全域覆盖、功能齐全、平战结合、分工协作、安全可靠的省、市、县三级危险化学品监管综合信息系统。本规则适用于本系统建设涉及的数据采集及处理规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准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49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6.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办发201520号)7.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国办发201688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办发201739号)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10.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信息公开办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6号)11.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1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4.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 21064)15.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 21062.1)16.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GB/T 21063.3)17.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2261)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2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 3035)2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AQ 3036)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办函2016108号)2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监总科技2016143号)2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监总厅规划201769号)2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2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29.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133号)3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及事故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6110号)31.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综合部关于报送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基本信息的通知(应指综协调20162号)3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皖政201823号)3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34.安徽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皖安监规201732号)35.安徽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全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有关事项的通知(皖安监三201862号)36.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 201685号)37.应急管理部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号) 38.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的通知(应急201819号) 39.关于明确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厅水字20124号)40.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安监三2018122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系统安徽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3.2通知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安监三2018122号)3.3方案全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3.4 储罐区由单个或多个储罐构成的区域。3.5 库区由单个或多个仓库构成的区域。3.6 常压储罐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6.9kPa(罐顶表压)的储罐。3.7 低压储罐设计压力大于6.9kPa 且小于0.1MPa(罐顶表压)的储罐。3.8 压力储罐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罐顶表压)的储罐。3.9 全压力式储罐在常温和较高压力下盛装液化气体的储罐。3.10 半冷冻式储罐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盛装液化气体的储罐。3.11 全冷冻式储罐在低温和较低压力下盛装液化气体的储罐。3.12 可燃气体在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与空气混合有一定易燃范围的气体。3.13 有毒气体包括已知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气体;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不大于 5000 mL/m,判定对人类具有危害的气体。3.14 液化烃在15时,蒸气压大于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不包括液化天然气。3.15 安全监控装备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区、库区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参数)监测报警的相关装备。3.16 预警参数能够预测、预报,表征事物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或影响事物安全状态的物理量或化学量参数。3.17 报警阈值安全监控装备触发报警的临界值。3.18 数据采集设备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区和库区、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装备安全参数和报警数据的采集前置机。4. 概述2015年12月,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明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2016年12月,国办发201688号、皖政办201685号文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明确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牵头部门。2018年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2018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皖政201823号),明确由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由于实施方案涵盖安徽省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环节,其信息采集涉及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环保等部门,以及所涉部门省、市、县、园区不同层级,且数据来源于相关企业的基础信息、监控参数和视频等,这些来自企业端的数据一方面不可能全部接入政府端,另一方面其真实可靠性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审核,加之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不同层级之间、政府端与企业端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部门不同层级获取企业相关监控数据的权限不同等,同时,还需要对采集后数据的处理作出明确规定。因此,有必要制定数据采集处理规则。5. 总体建设原则系统总体建设过程,应坚持以下原则:5.1保护原有投资、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省内基础数据库资源、各行业部门已有的数据资源,以业务为主线,按照“一数一源、共建共用”方式,推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整合现有网络及软硬件资源,实现科学配置,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5.2需求导向驱动、急用先行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各领域发展需求,重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救援等业务中需求紧迫、业务关联度高、条件具备、综合效益好的方面,结合重点工程项目以点带面、有序推进。5.3规范性和标准化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在充分支持国内外主流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电子政务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相关标准、行业标准等,建设和完善安徽省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数据交换规范,以标准和规范指导信息化建设全过程。5.4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求充分重视系统安全和信息保密,系统应提供立体交叉、灵活配置的权限设置,防止各种形式和途径的非法入侵及泄密。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软件技术等各方面提高可靠性,使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尽量少,影响尽可能小。同时系统应提供完善的备份、恢复机制。5.5整体性和一体化系统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和统一部署,保证整体绩效。既要发挥积极性,又要统一协调,统筹建设,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系统所涉及单位、部门众多,范围广,要仔细分析各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关系,使各系统既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独立使用,又可实现与其它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关联。5.6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系统所需软硬件系统要求易于升级,充分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避免造成重复投资。系统需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能够方便地对业务以及流程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并可以快速开发新业务,可以支持未来业务发生变化的特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体系,预留未来相关系统的接入和扩展。123456. 采集部署本系统建设采取一级部署三级应用、部门模块化设计方式,省、市、县三级和企业同步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省、市、县三级统一部署应用系统,各化工园区企业配套部署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省级部署主要包括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环保厅。市级部署主要包括合肥市、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宣城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黄山市(16个市)的安全监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及化工园区。县级部署主要包括安徽省105个县(市、区)的区县级安全监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及化工园区。企业部署主要包括安徽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进口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包括新、改、扩建项目。7. 数据采集7.1数据内容采集数据要求主要分为4个方面:企业基础数据、安全风险信息、工艺报警数据、应急资源数据。企业基础数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项目信息、企业方位图信息等。安全风险信息包括: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数据、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工艺报警数据包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备和库区的液位、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报警阈值、报警数据和实时数据,罐区现场视频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或BDS实时定位信息。应急资源数据包括:包含安全专家、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质等数据。7.1.1企业基础数据7.1.1.1 数据内容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类型、注册地址、作业场所地址、相关证照及人员持证信息、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联系电话、职工人数、危险化学品的种类与数量、“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重大危险源)和生产安全事故等信息。项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时间、建设区域、建设内容、项目验收、审批等信息。方位图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敏感目标方位、距离、常年主导风向以及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计算结果等数据。通过将矢量、影像、三维、地名地址等时空信息服务时空化,并注册到系统平台上,按照基础底图服务、地名地址服务、三维地图服务等服务目录进行分类,对外提供安全、标准的服务接口。基础GIS服务接口为第三方开发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开发控件和模板,可快速实现地图切换、放大、缩小、漫游、地图历史对比、二三维切换、地址匹配、数据交换等功能,方便用户使用。GIS地图地理信息数据由企业填报标定,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系统端存储,由系统端将业务专题数据执行服务化操作,在安全认证体系下重新发布,将服务进行标准化的分类和编码,为整个系统提供标准接口,保障相关地图服务监控和日志类服务、安全认证类等。地图数据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相关机构、重大危险源、监管场所、设备设施、仓储、事故的位置、范围等数据。危险化学品企业基本信息单位详细名称统一信用代码省/市/县(区)乡镇(街道)企业性质选择:生产、使用、经营、使用、使用(涉氨制冷)、进口、运输、危险废物利用及处置等等经济类型参考附表4行业分类参考附表2单位地址地理位置(含GIS地图标定)坐落位置选择:城市建成区内、化工园区内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职务主要负责人电话主要负责人邮箱分管安全负责人姓名分管安全负责人职务分管安全负责人电话分管安全负责人邮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职务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电话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邮箱注册资本(万元)从业人员数(职工人数)占地面积专职安全管理人数许可证类型许可证编号许可证首次取证日期许可证最近延期或变更日期许可证有效期许可证载明许可范围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编号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有效期安全生产标准化情况标准化级别选择:一级、二级、三级、未开展审核部门考评分数考评单位考评时间复审部门复评时间复评结论标准化证书号有效期限工艺情况工艺类型参照附录5工艺简介产品及原料产品或原料分类(监管危化品、易制爆、易制毒、剧毒品)储存形式产量(吨)设计最大储量(吨)重大危险源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名称物质临界量(吨)设计贮存的最大量(吨)储存形式可能引发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可多选)应急救援预案预案材料(上传电子文档)备案文件项目安全评价情况项目名称评价类别评价机构名称评价结果编制日期人员持证情况(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发证机关证件名称有效期注:信息来源主要采取企业申报、部门审核的方式,并依托现有信息化平台,对接各级相关审批系统。危险化学品企业建设项目信息建设项目名称企业名称项目投资额(万元)项目建设的地理位置(含GIS地图标定)建设项目类型选择: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进度情况选择: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试生产备案、竣工验收报告类型选择: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健康、其它文书号审批(核准、备案)部门批复时间有效期限注:信息来源主要采取企业申报、部门审核的方式,并依托现有信息化平台,对接各级相关审批系统。7.1.1.2 采集范围安全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的化工、医药行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且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下同)、经营(指从事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包括仓储经营,下同)、进口(指依法设立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具有危险化学品进口证明文件,从事危险化学品进口,下同)企业和涉氨制冷且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基础信息和项目建设信息,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及周边敏感目标高清方位图信息。公安部门职责范围内,剧毒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企业的信息。交通运输部门职责范围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企业和在港区(口)内储存、装卸、仓储经营危险化学品企业及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服务的道路运输站(场)的基础信息和项目建设信息。环保部门职责范围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的基础信息。预留其它部门的数据分析查看接口。7.1.1.3 采集方式企业应按照系统采集数据规则要求,填报信息经企业属地监管部门审核后启用。如有变更,应及时上传至系统。7.1.2安全风险信息7.1.2.1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主要针对实施方案所规定的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企业应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要求,进行评估诊断,诊断结果按照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将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分为红色(60分以下)、橙色(60至75分以下)、黄色(75至90分以下)、蓝色(90分及以上)四个等级。评分细则详见附录6: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标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实行企业自评申报、部门核定的方式,自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每三年开展一次。7.1.2.2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主要针对全省指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及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企业。相关企业要按照应急管理部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号)要求,研判安全风险,并进行安全承诺公告。安全承诺内容包括:装置运行状况、特殊作业实施情况、检维修开展情况和风险等级等。企业应将每日的安全承诺内容上报系统,并可通过本系统将安全承诺报送至属地安全监管部门。7.1.3工艺报警数据7.1.3.1 数据内容1.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过程,应根据要求对重点监控工艺参数的报警阈值、报警数据和实时数据,现场视频等进行采集;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备,主要采集储罐介质液位、温度、压力、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报警阈值、报警数据和实时数据,罐区现场视频等;3.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由单个或多个库房构成的库区,主要采集库区内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等参数的报警阈值、报警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及库区现场视频;4.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主要采集GPS或BDS实时定位信息;涉及有毒可燃气体报警阈值参考附录10、附录11。7.1.3.2 采集方式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数据采集方式以自动监控为主。数据采集系统通过DCS、PLC、SIS等按照OPC或Modbus协议或通过相关传感器的232、485、RJ45、Modbus协议实时获取传感器监控装置的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包括每个传感器的报警阈值、报警数据和实时数据。视频采集方式以自动监控为主,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集成视频管理系统实时获取视频监控数据。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GPS或BDS实时定位信息由交通运输部门接入。如遇企业检修、停产,其相关数据可能处于不正常状态,企业需提前自行向属地部门申请屏蔽,属地部门核实确认。7.1.3.3 采集频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有毒气体传感器报警数据的采集频次为每10秒钟1次,报警数据存储时间为12个月。视频数据采集系统集成视频管理系统,随时可以调取实时视频和录像数据,具有数据集中存储功能,视频存储时间10天(本期建设)或30天(远期扩建)。7.1.3.4采集区域1.储罐区罐区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根据储存介质特性和储罐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选择。根据对罐区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罐区的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有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压力,罐区内可燃/有毒气体浓度、视频信号等。主要的预警和报警指标包括液位超限、温度超限、压力超限、浓度超限等。2.库区库区(库)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根据储存介质特性以及包装物和容器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选择。根据库区(库)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其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有库区室内外的可燃/有毒气体浓度、视频信号等。主要的预警和报警指标包括浓度超高等。3.生产场所生产场所区域的选取主要为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生产过程”。按照相关规定,其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液位、可燃/有毒气体浓度、视频信号、联锁等。主要的预警和报警指标包括液位超限、温度和压力异常、浓度超高等,详见附录5。特别声明,根据协会的工作经验及化工行业部分仪表专家的意见,对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暂不宜采集安全保护回路(SIF)上的数据,以免影响独立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我们建议,对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按照一般的安全设施进行管理,要求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做好定期测试、维护、检修等工作,保障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而不是采用硬接入的方式实现在线监控。如有可靠技术对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可采用硬接入的方式实现在线监控,不会影响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另行商定。7.1.4应急资源数据7.1.4.1数据内容安徽省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应急救援队、大中型化工企业的名单、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专长、救援能力以及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信息。专家服务平台为相关单位以及政府提供专业的线上咨询服务及专家库的管理工作,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帮助。应急救援队伍队伍名称队伍性质选择:专业、企业(专职、兼职)负责人姓名专职应急救援人员数(人)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数(人)其他应急救援人员数(人)队伍成立时间部署地点应急救援器材配备种类名称数量存放位置用途安全生产专家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专业联系方式专长常住地7.1.4.2采集方式企业所属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物资,由企业自行填报。其余内容由各级所属相关负责单位填报。7.2数据集成根据本系统的数据交换架构设计,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本地数据集成和数据传输两个组成部分。其中数据集成内容如下:系统采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与企业本地应用系统实现数据集成,集成的数据包括重大危险源备案数据、安全监控设备的安全参数和报警数据、上下级工作交流数据等。绝大部分危险源企业都已建设企业本地应用的PLCDCS系统,接入企业数据兼顾数据的安全性和减少企业改造工作,利用中间库、总线等“软”技术实现系统数据的共享和传输,支持部分中小型企业等传统的“硬”方式接入前端模拟量信号,因此企业数据接入方式设计以下方式:7.2.1视频数据数字视频“软”接入:将企业视频监控硬盘录像机与数据采集设备进行物理通信线路联通,通过IP地址映射功能实现企业网络摄像机与企业物联网数据采集网络信息互通,实现数字视频统一编码上传。模拟视频“硬”接入:如企业无数字视频接入能力,优先直接接入企业DVR设备,选择相关视频信号采集上传。如企业DVR性能不好,则通过视频分配器,将企业原有视频信号一分为二,一路接入企业原有DVR设备,一路接入到数据采集设备BNC口,实现模拟视频的统一编码上传。7.2.2监测数据参数“软”接入:对于规模以上的企业,接入的信息量很大,考虑到企业数据安全,优先利用企业原有DCS/PLC系统的标准Modbus485总线、OPC协议接口输出功能,通过数据采集设备直接采集数据并实现上传。“硬”接入:利用企业PLC二次仪表可输出模拟量电信号的接口通过信号线接入到数据采集设备的接线端口,进行数据采集上传,如以上方式都不行的情况下,在业主许可情况下,通过信号隔离器将企业可燃有毒等气体传感器电流、电压信号进行一份为二,一路传给原有系统,另外一路接到数据采集设备。7.3数据传输采用消息队列+数据加密的方式保证数据在广域网中的安全传输。首先数据交换前置机将从企业本地系统中采集的数据封装成传输专用格式并加密,然后调用消息队列系统将数据传输给上级监控中心应用系统。超大文件的文件传输支持断点续传:(1)基于单队列实现,消息生产者产生消息发送给客户端然后处于消息等待状态,客户段接受消息成功之后,发送消息给消息生产者,消息生产者再开始发送消息给消息的消费者直到整个文件发送成功,然后消息客户端将消息合并成一个文件。(2)基于多线程的实现,在发送消息时候,消息生产者创建多个线程,分别发送消息客户端,客户端接受消息并签收,如果客户端接受失败(备注这里失败,仅指消息没有签收),发送消息给消息生产者一个特定队列发送消息请求重新继续发送。7.4数据安全系统建设和应用,应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要求,包括存储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等方面。7.4.1存储安全系统的安全保证至关重要,是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数据层来说,主要是如何在应用层和系统层对数据库系统及内部数据提供有效的保护策略。这在本系统中是通过统一的安全体系予以保证的。 7.4.2数据安全 系统上线后,一个小的维护错误操作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对数据安全加以保护。从结构层必须严格各种数据的分级归属;从应用层必须贯彻严格的权限管理、身份审查、逻辑审查和安全审查;维护管理操作必须严格遵循分级制度;此外通过采用数据库级和应用级的审计、备份管理,对非法操作实时监控,对数据进行多重保护。 7.4.3系统安全 数据的集中提高了单点故障的风险,可以通过周详的系统安全方案加以避免。同时集中模式减少了分布点、降低了安全方案的整体成本和复杂度,反而更加便于实现和管理。对于数据库系统安全方案而言其主要内容在于监控、配置管理、备份与恢复,这些是数据库可持续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安全保证措施数据库的安全保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主要可采用如下几种: 1.数据库集群技术:类似于应用服务器集群技术,采用多主机、多实例的方式提供数据库服务。当某台主机由于意外情况停止服务时,集群中的其他机器会服务请求,避免服务中断的情况发生。此种模式不能解决数据库系统发生物理损害情况下的系统恢复。2.硬件镜像:在数据存储硬件层,通过硬件镜像技术,实时地将数据库资料同时写入到两套存储硬件中。此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处理速度快,便于保证应用系统的连续运行;其缺点是投入成本较高,另外当主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发生错误时,错误内容也会被复制到镜像系统中。 3.物理备份与恢复:采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物理备份恢复软件,结合数据库的日志体系,对数据库内容实现物理层面的完整备份和提供丰富的整体或局部数据恢复方式。此种方式性价比较高,但需要有专用的存储系统提供支持。 4.逻辑备份与恢复:采用数据库系统提供的逻辑备份与恢复软件,对数据库进行指定时间点的完整或局部的备份和恢复操作。此种方式最简单易行,但效率和数据的完整性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7.4.4应用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是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安全问题,主要从权限控制、系统日志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策略,但同时也要避免系统的“过度安全”。一方面,系统的安全可能要付出很大的性能代价,信息的加密、解密,身份验证,授权等都要花费大量的宝贵资源,包括 CPU 运算、内存、IO、网络等。另一方面,系统安全同授信和人员管理也有着密切关系,在信任范围内,低强度的安全审查运算和完善的安全审计制度就足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7.4.4.1权限控制 建立基于统一策略的用户身份认证与授权控制机制,以区别不同身份的用户,并授予他们不同的信息访问和事务处理权限,从而实现各个应用子系统的用户权限统一管理机制。用户权限管理模型是现实中的用户、用户的职责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在系统中的抽象,它是系统实现统一认证、授权和权限管理的基础。7.4.4.2系统日志 需具备完善的日志功能,保证操作员的每一笔操作都有据可查,记载任何进入系统的行为,包括对重要数据的修改情况,监测系统的运行,保证在数据发生问题时有据可查,避免个别人员的营私、舞弊行为。 在操作员的每一步操作都做日志记载。日志内容包括:哪个操作员、对哪个模块进行了什么操作,以及对一些重要的表的操作前、操作后变化的记录。同时提供日志查询功能,按用户要求对日志进行查询。日志主要分为功能日志和系统日志两类。7.4.4.3访问接入/渠道服务安全保障 访问接入/渠道服务的安全保障主要是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和权限信息的管理认证,并且防止恶意程序进行口令的猜测。1.认证机制 身份认证是确认身份的过程,属于安全控制的一层。在应用程序授予对某资源的访问权限以前,必须确认请求者的身份。请求者通过提供某些形式的凭据来确立一个身份,该身份只有请求者和身份认证主机知道。身份认证管理提供一种便利的操作方式:通过一次系统登录,获得系统权限鉴别后,可以在授权范围内访问系统中多个功能节点。2.单点登录 SSO(单点登录),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就可以访问到所有的授权应用。用户在进入系统时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后,再访问其它应用系统时不再进行多次登录。单点登录通过统一的应用安全平台实现。3.校验码 仅依靠用户 ID 和口令的认证很不安全,容易被恶意的通过登录程序进行猜测或盗取,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可采用同时增加校验码机制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校验码是系统登录时自动生成的随机数。校验码一般长度在 4-6 位。校验码由于是随机生成,结合密码一起使用,相当于是提供一个随机密码,用户只能在知道密码的前提下,手工输入校验码,才能进行正常登录。避免非法操作人员盗取用户帐号后,通过恶意程序,循环测试破解用户密码。7.5部署环境要求7.5.1基本指标要求7.5.1.1基本性能(1)进行增、删、改业务响应时间:3秒以内;(2)查询操作的响应时间要求:3秒以内;目录检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3)支持同时在线数大于2000,并发用户数不小于500;(4)可支持开设部门原则上不受限制。7.5.1.2后台性能指标要求(1)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秒;(2)后台支持500个以上并发用户;(3)单个管理用户登录后台页面的平均时间小于0.5秒。7.5.1.3数据查询(1)查询机构基础档案(精确匹配)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2)查询单个数据主题(百万级)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3)查询统计报表(非实时统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7.5.2可用性要求可用性需求包括:(1)简单化,即界面一目了然,操作简单,尽量减少需要用户输入参数。(2)用户界面所用的术语应具有标准化和一致性。凡是与用户见面的图、表应当模拟真实的图形显示和表格格式,遵从用户的工作习惯。(3)操作过程的可视化,是用户了解操作的过程。(4)可读性,界面应清晰简洁,易于阅读,便于用户理解,界面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以最简洁的方式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7.5.3稳定性要求要求724小时运行,平均重大故障时间间隔必须大于60天;通过性能监测、系统巡检等方式,及时发现并避免系统故障。(1)总体可用率99.7%,数据库应用可用率99.8%,WEB应用可用率99.8%。(或724小时不间断运行)(2)年影响业务的功能不可使用的次数不超过5次,且平均修复时间在8小时以内;(3)意外死机次数每年不超过3 次;(4)因软件问题导致的操作失败率不超过0.5。7.6采集数据规范与接口要求7.6.1数据规范要求(1)行政区划-附录1:安徽省行政区划代码;(2)经济行业-附录2:化工类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3)时间格式-附录3:时间格式编码规范;(4)经济类型-附录4:经济类型代码;(5)危险化工工艺-附录5: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6)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附录9: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录;(7)常用可燃气体-附录10: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8)常用有毒气体-附录11:常用有毒气体、蒸汽特性。7.6.2接口要求省局、地市、区县信息平台的互联采用基于SOAP协议的Web服务调用方式实现。整个接口消息基于XML语言,必须符合XMLV1.0(2ndEditionorHigher)规范和XMLSchema(1stEditionorHigher)规范。(1)接口实现必须使用SOAP协议,接口描述必须使用WSDL语言;(2)接口实现方必须向接口调用方提供本端服务的WSDL文件,建议使用WebURL方式实时提供;(3)接口实现必须符合SOAP协议V1.1版本规范,高版本SOAP协议必须保证与1.1版本的兼容性;(4)接口实现必须至少支持SOAP在HTTPV1.0协议上的传输;(5)接口实现必须符合WSDL语言V1.1版本规范,高版本WSDL语言必须保证与1.1版本的兼容性;(6)接口描述必须至少支持WSDL在SOAPV1.1协议上的绑定;(7)接口实现必须支持WS-IBasicProfileV1.0(orHigher)互联互通协议。7.6.3其它系统接口(1)短信平台接口:跟运营商短信平台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的接口;(2)GPS定位平台接口:跟GPS定位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的接口;(3)视频监控接口:查看实时视频信息;(4)综合参数监测接口:查看实时综合参数监测信息;上级接口:与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共享的接口。8. 采集硬件支撑本系统硬件支撑环境建设内容主要由前端数据接入设备和后端服务器设备组成。前端接入设备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及安全防护设备。8.1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计、研发、制造的安全生产远程监控设备,可实现对重大危险源中存在的有毒、可燃气体报警,DCS控制系统相关数据、视频监控等信号数据采集、存储、实时展现。主机可接入数字、模拟等常见类型的传感设备,支持包括气体种类、浓度、压力、温度等信息的监测。主机提供安全生产事故监测预警功能,当被检测量达到或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声光报警装置,向系统实时上报监测仪器仪表的参数信息,并提供与监测设备联动的视频点播和其他设备的控制功能。详细参数要求见附录7: 数据采集设备参数要求。设备具体功能需求如下:1.数据采集采集主机自身接口接入的传感器数据及其它数据,可采集的数据包括:420mA传感器数据、工业总线数据、网络仪表数据、报警数据、模拟视频监控图像,可直接连接工业控制系统采集数据并支持DCS协议和OPC协议,可直接采集数字视频并支持GB28181、ONVIF协议和视频各厂商的私有协议。2.数据上传将采集的各类数据及异常报警数据上传至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支持同时向多个物联网智能管理平台传输数据。3.数据采集设置设置每个采集接口采集的数据类型及单位,采样频率等。4.异常报警设置采集每项数据的报警阈值,可设置高位报警和低位报警阈值,超过阈值自动向系统发送报警信息。5.多关联分析报警功能能建立接入的多个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逻辑算法,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实现对数据异常排除、多数据关联组合报警等功能,能实现有效避免数据误报警、建立数据耦合处理策略、建立通过计算而新增的数据项等。6.视频分析具有视频丢失分析、视频质量诊断分析功能,分析结果异常自动报警,报警时自动完成视频频录像和截图。7.报警联动功能支持开关量输出,可实现连接企业控制系统和报警器,执行报警操作或者发布报警信号。8.断线续传网络链路中断后自动缓存未上传数据,在网络链路畅通后进行续传,包括中断过程中的数据和视频分析结果等。9.视频叠加数据显示支持将各类传感器数据叠加在视频上显示,数据与视频叠加后以视频方式上传。10.数据安全加密具有数据加密功能,能将数据加密后传输,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支持RSA、DES等加密算法。RSA:128/256位。RSA用于秘钥加密传输,其它加密算法用于数据传输。11.物联网网关管理管理所属的物联网网关,包括基本信息管理等配置功能。12.智能运维设备探针功能,主要针对接入的传感器、网关、视频等主动进行设备故障检测,发生故障自动报警。13.设备屏蔽在检测到物联网网关故障时,可将其屏蔽,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也可设置屏蔽物联网网关,同时支持将物联网网关上连接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屏蔽。14.历史数据调取支持平台直接调取本地存储的历史数据,可按照时间区间和类型进行调取。15.自我监测检测并上报自身工作状态及传感器连接情况。16.录像和抓图功能日常观看过程中支持定时录像和即时抓图。17.统计分析功能针对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数据进行分析。18.自动定制报告定制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运行报告模板,自动生成运行报告及报表。19.数据存储具有报警数据集中存储功能,可存储12个月。20.视频存储具有视频本地存储功能,可存储10天(本期建设)或30天(远期扩建)。21.参数设置管理设备参数可配置,配置参数支持导入和导出,支持批量配置。22.远程浏览具有基于浏览器的HMI/SCADA系统,可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进行数据浏览和展示。23.远程控制支持远程开关机、重启、自动复位等功能。24.远程配置支持远程配置各种参数(需利用远程配置工具)。25.脚本支持功能内置脚本语言,支持以脚本的方式实现多关联分析报警功能。26.日志功能支持完整的日志记录。8.2安全防护设备根据国家关于安全监管建设技术指南的有关要求,系统前端需配置防火墙、网闸及工业防火墙,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及未来扩展需求,本项目全部采用千兆接入设备。对于前端数据采集设备,与企业管理系统之间,建议增加符合IEC62443认证为主的工控信息安全认证设备,确保企业工控网与系统之间的双向信息安全。8.3后端服务器设备后端服务器设备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设施,保障基础支撑环境的正常运转。应用服务器主要用于部署系统应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部署系统数据库及存储数据,其中数据包含应用数据及监控数据。采集数据集中存储最少不低于5年,视频数据存储时间10天(本期建设)或30天(远期扩建)。后端服务器需具备热备功能。8.4网络传输要求数据传输系统为省、市、县三级通过专线与多家企业连接的数据专线。专网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依托已有电子政务外网、租用运营商网络、升级现有视频会议线路、自行铺设线路、互联网VPN接入等方式。具体如下:(1)依托已有电子政务外网。对于满足安全生产专网建设要求的地区,省局可依托已有电子政务外网,并通过在安全生产专网省局节点配置相应的网关等相关设备建设。对于省内部分地区不具备条件的电子政务外网,省局可通过配置网络安全设备等接入已有电子政务外网,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专网。(2)租用运营商网络。对于电子政务外网不满足要求的地区,省局可采取租用当地运营商专线的方式建设专网,并通过在省、市、县三级节点分别配备相应的网关设备,形成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专网。(3)现有视频会议线路升级。对于现有视频会议线路满足专网建设要求的地区,省局可直接依托现有视频会议线路建设省内安全生产专网,并通过在安全生产专网省局节点配置连接市、县节点的网关等相关设备建设。(4)自行铺设专网线路。有条件的省局,可自行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局、应急救援队伍(基地)及高危行业领域重点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专网线路。(5)通过互联网VPN接入。对于个别不具备电子政务外网或运营商专线接入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在互联网线路上架设VPN隧道的方式接入上一级安全生产专网。9. 数据处理9.1应用平台系统需支持包括PC端和移动端应用。移动端是指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使用客户端软件。PC端一般是指在电脑使用的客户端软件。9.2系统功能建立全域覆盖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 “一张图”“一张表”。建设安徽省危险化学品安全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公布企业咨询电话,公开已登记的危险化学品相关信息,为相关单位以及政府提供危险化学品事故安全咨询和应急处置技术支持服务。以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罐区为单元,实现安徽省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含港口、码头危险化学品储存)、销售、运输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和风险提示。对安徽省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高清方位图、3D建模每三年比对一次,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按安全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对应,对安徽省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行红橙黄蓝分级显示,实时传送警示信息。实时采集、传送涉及“重大危险源”或“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相关信息参数和重点部位视频,对报警数据及时进行分析、诊断、推送和警示。及时传报事故信息。在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紧急情况下,及时共享信息,迅速调动应急资源,全力为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保障。9.3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基于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动态数据的在线监控和事故预警,具体功能如下:9.3.1一企一档按照“一企一档”的建设要求,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结构化信息、非结构化信息的采集汇聚、关联整合和统一的维护管理。实现企业信息列表展示,并可通过行政区域、企业名称、企业类型、企业规模、企业行业、重大危险源等级等多条件查询。选择单个企业,以Tab页的形式展示企业风险档案,包括企业基础信息、安全风险信息等,可导出WORD文档或EXCEL表格。实现相关证照有效期的监控,对证照即将超过有效期的企业推送警示。9.3.2重大危险源建立全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可穿透查看具体企业的信息档案,实现按行业、品种目录、风险级别、分布场所等不同维度的统计展示。实现重大危险源分布图展示。重大危险源统计及分布分析,主要用于从宏观层面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总体及多维度分析汇总,具体功能如下:1)重大危险源级别占比分析。统计重大危险源级别的数量和占比,同时,以辅助列表方式查看每个等级的危险源信息,从多维度进行统计和汇总,并形成历史数量发展曲线。2)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类型占比分析。统计重大危险源可能引发事故类型的数量和占比,并以图形化方式进行直观展示,事故类型分为火灾、爆炸、中毒三种。3)重大危险源区域分布分析。统计市、县(区)重大危险源级别和可能引发事故类型的区域分布情况,并以图形化方式进行直观展示。4)重大危险源逐年变化趋势。统计市、县(区)重大危险源逐年变化趋势,包括整体数量、级别占比和可能引发事故类型占比变化趋势,并以图形化方式进行直观展示。5)危险源涉及的物质类型占比分析。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危险源涉及的物质类型占比情况,并辅助于列表查看每种类型的危险源信息。6)危险源涉及的存储设备类型占比分析。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危险源涉及的存储设备类型占比情况,并辅助于列表查看每种类型的危险源信息。7)危险源危险工艺类型占比分析。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危险源危险工艺类型占比情况,并辅助于列表查看每种类型的危险源信息。8)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统计。以图形化方式直观展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并辅助于列表查看每种类型危险化学品涉及的危险源信息。9.3.3一张图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GIS地图上展示危化品企业及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实现根据行业、品种类别、风险类别、分布场所等多维度风险点数量统计;可通过列表展示具体信息。通过一张图可以简单地聚合大量数据,并使用一种渐进的色带来呈现,最终效果一般优于离散点的直接显示。可以很直观地展现空间数据的疏密程度及数值高低。单个点按权重值大小确定中心的颜色值,透过扩散模型按照扩散半径的大小从中心点到边界渐进的填充颜色值。通过Alpha通道来确定点的透明度。当多个点的叠加时,使用重叠点的值/场景中最大值,获取权重,来设置透明度的,权重得以用颜色体现出来。利用透明度的变化合成取值颜色变化效果,透过这些效果展现出风险热度云图效果功能模块图。用GIS地图的形式进行风险等级展示,可通过行政区域、风险源等级、行业、品种等条件进行查询。采用梯度级别模型的方式,将区域内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分为四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红橙黄蓝显示。9.3.4实时报警实现实时报警信息的即时推送和展示。实时报警主要包括工艺参数(压力、温度、液位等)、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不同类型的报警。系统将采集到的实时报警信息通过APP、手机短信等方式向有关人员推送,实现风险预警,满足防控需求。系统同时提供报警展示、查询、分析等功能,便于综合分析报警信息,推送预警通告。1.报警信息地图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