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大社会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4567230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科大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科大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科大社会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哪些人在研究社会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1、代表人物:G.奥尔波特。2、主要思想:心理学方法。个体心理的变化与过程,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条件;制约个体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3、着重点:个体变量的重要性。个体行为。4、主要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5、基本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1、代表人物: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库兹明。2、主要思想:社会学方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3、着重点:社会或群体变量的重要性。人们的社会互动。4、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角色理论以及参照群体理论。5、基本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三)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1、美文化人类学家特雷安迪斯和郎伯特(1980)2、主要观点:通过比较文化的调查与访问,或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行为进行系统观察,或对档案材料进行分析、使用等来研究社会心理现象。3、着重点: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4、主要理论:文化与人格理论。5、基本的研究方法: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有人对30条定义进行了归纳整理,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为四类:(1)社会互动或社会交互作用;(2)人际关系;(3)社会影响(核心);(4)社会化。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二)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四、社会心理学的界定1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人格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第2 节 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史一、孕育时期两条基本线索l 一是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二是源于亚里士多德。弱点l 无法借用经验方法证明他们的假设,导致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二、形成时期(一)形成的背景(二)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三)三大直接来源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三、确立时期(一)Allport,F.H.与心理取向的实验1、社会促长实验;2、瑟斯顿和里凯尔特的态度测量研究;3、阿希的从众行为与米尔格雷姆的服从研究。4、勒温的心理场论。人与人的关系、群体的形成、群体内聚力、领导作风和种族歧视。(二)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社会学传统l 首先是理论建设。乔治米德继承了查尔斯库利、威廉托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传统,以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一书为后来被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l 其次是具体研究。(1)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区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等人的中镇和沃纳的杨基城。(2)公众舆论(民意)、恐慌、流言与谣言的研究,其中最富有成效的,是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盖洛普运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的科学的民意测验。 三)人类文化学的挑战 1、马林诺夫斯基l 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心理的研究 2、马格丽特米德l 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1929年)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年)。3、鲁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探讨了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同其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揭开了现代科学国民性研究的帷幕。 四、发展时期l 霍夫兰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的沟通与说服及态度改变关系的研究。l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根据他对1940年进行的战时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发表了人民的选择(1945年)一书,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与心理功能进行了出色的论述;而塞缪尔斯托夫等人则在马歇尔将军的主持下对美军人员素质及心理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由此写成的四卷本的美国士兵(1945年)一书提出了“相对剥夺”的概念,丰富了三年前由H.海曼提出的“参照群体理论”。l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现代社会的国民性格的比较研究。M.米德的一个人类学家眼中的美国(1942年)和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1946年)对美国的战争动员及对日政策的制定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3节 怎样研究社会心理学一、观察法:描述社会行为(一)何谓观察法指研究者观察人们的行为,并对其测量值或行为的印象加以记录的方法。(二)观察法的类型1、根据观察程序的形式,可以分为结构化观察法和非结构化观察法2、根据观察的场所和组织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3、根据观察是否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可以分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观察4、根据观察者的立场,可以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l 较早使用此方法的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l 1914年-1921年,马林诺夫斯基先后三次在西太平洋上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从事当地的土著文化的研究 。l 1923年,社会学家N.安德森加入流浪汉的队伍,写成了流浪汉:无家可归者的社会学。l W.怀特在1936年1940年对波士顿一个意大利贫民区进行研究,写成了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二、相关法:预测社会行为(一)相关法指系统地测量两个或多个变量,继而评估其关联性的方法。换言之,对一个变量在多大程度上能对另一个变量做出预测。(二)调查法l 相关法常在调查中使用,即选取一些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询问他们的态度或行为,研究者借此可以判断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l 调查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其中样本的代表性很重要。 (三)心理测验法l 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l 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与测验的效度。 四)局限:相关不等于因果l 相关法只能告诉我们两个变量有关联,但社会心理学家的目的是确认社会行为的起因。三、实验法:回答因果问题(一)何谓实验法l 实验法是判断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实验法是社会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设计。l 研究者会参与者随机分派到不同的情境中,并确保这些情境除了自变量之外,其它的条件应完全一致。(二)实验研究的若干问题1、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1.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2. 对个人隐私的侵犯问题 3.被试的痛苦问题 2、倾向性问题l 实验者的倾向问题主试的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3、实验的效度问题l 社会心理学实验要注意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效度。l 实验的关键是维持较高的内部效度,即要确保除了自变量以外,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因变量。l 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指一项研究的结果能够被概化到其他情境或其他人身上的程度。如何解决?1.重复性实验2.元分析3.。跨文化研究4.现场实验第2讲 社会化 社会人是如何成长的?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一、何谓社会化一)不同视角的社会化 1、社会学的社会化:偏重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化规范的内化及社会角色的形成。 2、心理学的社会化:偏重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关注个人的人格与自我的形成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 3、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化:偏重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的继承,关注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模式对其成员的共有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环境认可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二)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1、继续社会化指成人经过基本社会化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模范的过程。2、再社会化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3、再社会化的形式(三)反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1、反社会化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2、反向社会化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一)外化:社会教化或广义的教育1、概念: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2、分类:一是有系统、正规的教育;二是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二)个体内化1、含义: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等教育,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2、社会心理机制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 角色扮演; 主观认同。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社会化 一、道德社会化定义: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标准。理论: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儿童的社会化是随着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而不断加以改变和提高的。皮亚杰的观点:他律阶段、自律阶段。科尔伯格的研究采用比较文化和纵向研究方法,设计了九种两难问题,要求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被试对这些两难问题作出道德判断。最著名的海因兹两难故事。发现儿童的道德社会化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世俗水平(第一、二两大阶段),世俗水平(第三、四两大阶段),后世俗水平(第五、六、七两大阶段)。二、政治社会化狭义的政治社会化:正式负有教育责任的政治家和政治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向公民灌输政治上的信息、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过程;l 广义的政治社会化: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l 内容:(1)政治制度;(2)政治生活;(3)政策;(4)政治观念。三、社会角色社会化 (一)1、何谓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2、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二)承担社会角色社会化的内容l 社会化的出发点和最终成果就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合乎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l 个人能否顺利充当特定角色,是社会化成败的标志。(三)性别角色社会化1、性征、性别、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社会化l 性征(sex) l 性别(gender)l 性别角色(gender role):指人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对男女两性所持有的权利及义务,有其特定的位置及期待扮演的角色,由此造成两性之间在社会学上的差异。l 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关于性别角色和规范的学习过程,是贯穿人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2、性别角色如何习得(1)由模仿而习(2)父母亲有意的教导(3)由自我社会化而习得3、女性性别社会化的冲突l 女性先接受了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目标成功的社会价值;l 但同时还学习到了有魅力的女性不用自己去争取这种成功,可以通过已经成功的男人而获得社会承认。 四、法律社会化人在法律方面的社会化,是使法律规则、原则和概念从国家的外在宣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行为动机,从客观的行为标准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模式,使立法精神和价值导向获得公众的认同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家庭 二、同伴 三、学校 四、文化 五、大众媒体第3讲 自我意识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一、何谓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己对于所属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二、自我意识的成分u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u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一)客观性(二)矛盾性(三)形象性(四)独特性四、自我意识的作用与作用原理(一)自我意识的作用自我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发动者自我使个体活动具有一致性、独特性、共同性不同的自我占优势时,引起不同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追求(二)自我意识的作用原理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Flavell)元认知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理论一、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概述(一)个体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三)自我意识发展的前提与保证二、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社会经济地位(二)社会文化环境(三)家庭(四)角色扮演(五)他人的评价(六)参照群体三、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一) G.W.Allport的自我发展理论生理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二)G.H.Mead的自我发展理论l 米德认为,人类有一点不同于动物,即人有“自我感”,亦即具有心灵的有机体能够成为其自身的对象。l 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1934)揭示了精神的我(自我)与肉体的我(身体)的各自特征。三)E.H.Erikson的自我发展理论l 生命周期的完成 (1982)。l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的八个阶段。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1.前社会的、共生的阶段 2.冲动阶段 3.自我保护阶段 4.遵奉阶段5.公正阶段 6.自主阶段 7.整合阶段 第三节 自我过程与自我完善 一、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获得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Festinger的社会过程比较理论: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比较。2、自我估价 自我估价是指通过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已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自我估价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主观分析,是自我评价的主要形式。(二)自我增强 1、向下的社会比较 2、选择性遗忘 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4 、自我防御归因5、缺陷补偿 个体在社会中充当各种社会角色,不可能事事都成功,当自己所承担地角色地目标失败时,常常可能会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以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 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 6、“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是指有时人们给他们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有通过采取行动或者选择目标来提高对失败作外部归因的机会,从而避免或减轻失败的消极含义。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同时具备两种功能。 行动式自我妨碍与自陈式自我妨碍 (三)自我展示1、成功的自我展示 必须有在他人心目中创造特定形象的动机; 必须有特定的认知能力以认识到哪些特定的行为会产生那样的印象; 我们必须能够并且愿意实施那些希望的行为。 2、自我展示的原因 (1)促进社会交往。 (2)获取物质和社会奖赏。 (3)自我建构。 3、自我展示的策略 (1)逢迎讨好,努力让别人喜欢自己;(2)自我提升,试图向别人证实自己的能力;(3)威胁,让别人认为我们是强硬无情的;(4)榜样化,创造道义上善良正直的形象;(5)哀求,让别人相信自己是脆弱无助的。 4、印象塑造中遭遇失败时的策略 (1)解释1.宣称无辜 2.重新解释 3.合法化 4.找借口 5.道歉2、预先找借口 Smith等的研究结果: 只有当参与者相信差的身体可以作为成绩差的理由时,疑病症患者才会比非疑病症患者更多抱怨自己的身体状况; 有的人会利用慢性症状为借口,以避免对能否预测到的消极行为表现和结果承担责任。3、自我妨碍行为 任务表现情境。当情境能够引起评价,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自我呈现和保护自尊的动机。 对任务结果重要性的认知。 对任务结果和任务性质的反馈。个体对未来结果的控制感会影响个体在下一步活动中的表现。 4、身份修补 通过夸大自己在另外一方面的品质来弥补自己在某个方面的不好印象。二、我意识完善的途径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地接受自我 (三)积极的自我提升 (四)学会自我控制拿破仑希尔的“自制的七个C”方法 1.控制时间。2、控制思想。3、控制接触的对象。4、控制沟通的方式。5、控制承诺。6、控制目标。7、控制忧虑。 第4讲 社会行为社会人做了什么?第一节 攻击行为 一、何谓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通常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具有三个特点: 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 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和企图在心理伤害他人的行为; 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会的判断为前提。攻击行为的分类 手段性侵犯行为和目的性侵犯行为。 亲社会的侵犯、反社会的侵犯和被认可的侵犯三种。二、攻击行为的理论解释一)生物学理论(二)挫折-攻击假设的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一)厌恶事件1、挫折 2、剥夺感和不公正感 3、语言侮辱、身体遭到突然侵犯 (二)榜样的影响(三)激励性诱因四)各种控制1.指令性控制 2.妄想性控制 3.环境控制 (五)生物化学因素1.神经系统:大脑某些区域的活动影响着攻击行为,如前额叶、杏仁核。 2.基因 3.生物化学因素 4, 5-羟色胺 四、关于攻击的预测与控制(一)攻击行为的预测(二)攻击行为的控制1、个人的干预2、小型群体的干预 3、社会干预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一、何谓亲社会行为(一)定义亲社会行为: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为。(二)类型1、一种不指望未来酬赏而且出于意志自由的行为。 2、为了回报以往曾经得到过的他人的帮助或者是补偿自己曾使他人受损失做出的助人行为。3、抱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动机而做出的助人行为。(三)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1、利他行为四个基本特征 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 不求任何回报,无私奉献 具有自我牺牲,需个人付出代价,不计较回报2、两者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比利他主义的概念更加广 利他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二、亲社会行为的三种理论解释(一)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l 达尔文与他的疑问:进化论如何解释亲社会行为?l 如果我们首要的目的是确保他们自己的生存,为什么有些人在必须付出代价的情况下帮助他人?1、假设: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2、证据l 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列举了大量的动物研究资料,从野兔、白蚁到狒狒等灵长类动物,来说明利他行为是动物的一种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l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利他主义是由“人之本性”中的基因决定的。3、核心解决方式 近亲(亲属)选择:即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近亲的行为 互惠选择:即期望帮助他人后,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学习社会规范:人们在基因上设置了学习社会规范的次序,其中之一就是利他主义。 (二)社会交换论:助人的成本与报酬l 问题:在战争中,为什么在生死关头要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l 基本假设:只有当报酬超过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l 基本思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l 代表者:福阿 格根(三)移情利他主义假设:助人的纯粹动机1、假设的核心:当我们对另一个人发生移情,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2、纯粹的利他主义什么时候发生? l 我的疑问:当我爱人怀着小孩乘坐公交车时,我发现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些妇女主动让座,为什么一些男士不呢?三、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一)个人品质1、个体差异:利他人格2、性别差异3、心境4、文化差异(二)情景与亲社会行为1、环境:乡村与城市2、人际关系的性质3、旁观者效应含义l 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l 产生原因 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整理用; 其他人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暗示; 他人在场会产生“责任扩散”。第三节 相符行为一、从众 (一)概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团体压力,常常会产生符合社会要求或团体要求的行为与信念,甚至改变原来的观点或放弃原有的意见。(二)谢里夫的从众实验游动错觉。首先告诉被试黑暗环境下的光点在运动,然后让大家判断一个光点运动的距离。随后谢里夫再让一位实验助手以肯定性的口吻指出距离判断的尺度。结果:发现经过几次实验之后,被试的距离判断越来越接近于实验助手所作出的距离判断。这一错判现象的社会心理学依据是:所有被试由于处在一种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因而,被试只好慢慢地遵从他人的判断。实验结论:人们在不知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出现了一种遵从行为。(三)阿希的从众实验实验表明:(1)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3)大约有15%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际判断次数的75%。 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作了访谈,归纳从众的情况有三种:(1)被试确实把分阶段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2)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3)被试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反生了行为歪曲。四)从众的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3、群体凝聚力二、众从 (一)众从的概述 群体中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二、众从的实验 实验程序与美国心理学家S.E.阿施的从众实验相似,但假被试者只有 2名,而真被试者有 4名。 实验时,先向他们呈现一个清晰的物理刺激,并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在一个简单的颜色知觉作业中,要求他们判断仅因发光亮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蓝色幻灯片的颜色,两个假被试者首先回答,每次均故意出错,说幻灯片是“绿色的”。 结果,其他真被试者中有 8.4回答幻灯片是“绿色的”,32的真被试者报告说至少有一次看到了“绿色的”幻灯片。 (三)众从行为的产生条件 少数派内部特征有:1、一致性。2、独特性。3、权威性。 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1、多数派成员内部的意见分歧。2、多数派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3、多数派成员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 三、服从 (一)何谓服从 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而发生的。 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另一种是对权威事物的服从。 (二)米尔格尔姆的服从实验1、实验的背景阿道夫艾希曼 “我不过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 3、米尔格拉姆对服从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操作的客观条件:(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2)主试与被试的关系。(3)主试的地位因素。服从的主观因素包括:(1)被试的道德水平。(2)被试的人格特征。 四、顺从 (一)顺从的定义 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 (二)影响顺从的因素 巴斯(Buss)和古笛(Gody) 积极的情绪。 顺从行为的互惠性。 合理原因的效果。(三)增加顺从的技巧1、得寸进尺2、以退为进法 3、折扣技巧 4、低球手法第5讲 社会认知 我们是如何加工社会刺激的?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狭义: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关系及认知主体本身等社会客体的认识。(多数人认同) 广义:一切调整和伴随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1、对他人情绪与表情的认知 2、对他人性格特征的认知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社会知觉实验。(二)认知者本身的心理特点1、个体的原有经验。2、个体的价值观念。3、个体自身的情感状态。4、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见。 (三)认知的情境三、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社会脑”(social brain) Brothers于1990年提出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主要涉及三个脑区,即杏仁核、眶额叶以及颞上回,并率先将这些区域称为“社会脑” 。 随着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磁图(ME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多种新技术的应用,科学家发现了更多的神经结构与社会认知与行为有关,对“社会脑”有了更精确的理解。四、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隐喻 一)“朴素科学家” 海德尔所开创的归因研究传统。 “朴素科学家”的隐喻,有两层基本涵义: 第一,行动者是“科学家”。 第二,行动者是“朴素的”。(二)“吝啬认知者” 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中“朴素科学家”的隐喻开始向“认知吝啬者”转变。 西蒙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界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判断启发式模型,占据论辩中心。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常常偏爱策略性捷径,而不是采用精细的统计学的分析,以尽量节省时间和加工资源。 (三)“被 驱动的策略家”。 “被驱动的策略家”,意味着行动者有可资利用的多元信息加工策略,而这些策略的选择,则基于行动者的目标、动机、需要以及社会环境中的力量。 具体说,社会行动者,有时如“朴素科学家”,对相关任务的信息,进行系统而认知努力的加工,有时又如“认知吝啬者”,在面临任务情景或问题情景时,进行启发式和认知节俭的加工。 第二节 社会印象 一、何谓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后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对社会对象的主观印象。 社会印象近乎普遍心理学的表象水平 社会印象的形成不是知觉材料的简单堆积,而是多种因素的整合作用。二、第一印象(一)什么是第一印象? 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实际指“第一印象”的影响。二)第一印象的消极作用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三、社会刻板印象(一)什么是社会刻板印象 它是指对他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持一种固定不变、概括笼统地简单评价的现象。(二)类型1、种族与国家2、社会阶层3、性别刻板印象(1)历史的传承中外的高度一致(2)教育的影响:性别偏见从“娃娃抓起”(3)舆论的作用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不容小觑(4)社会事实的强化职场与官场中的性别歧视4、地域刻板印象三)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1.社会真实的基础。2.反映了大脑对巨量复杂信息进行简约化处理加工的特性。3.习惯性地从某一群体,而不是从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个人角度去认知。4.十分突出的特征。四、社会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1、加法模式2、平均模式3、加权平均模式4、中心品质模式热情的中心性品质实验 阿希列出有关人格的七项品质,包括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实干和谨慎,给一组被试者。同时,他给另一组被试者几乎同样的七项品质,不同的仅仅是把“热情”换成了“冷酷”。 要求:两组被试者对表中的人做一次详细的人格评定,让被试者说明表中的人可能或他们希望这两组具有几乎相同品性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其他品质。 结果:仅仅一个“热情”与“冷酷”的区别,具有“热情”品质的人,受到了被试者的衷心喜爱,人们慷慨地用各种优秀的品质描述他。而那个“冷酷”代替了“热情”品质的人,遭到了人们的敌意和仇恨,被试者把各种恶劣的品质,统统罗列在他的“冷酷”品质之下。 二)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 第三节 判断与决策 从本质上来看,判断 (judgment)研究关心的问题是从己有知识和可获取的证据中推导出结论的加工过程。 相反,决策(decision making)研究所关心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从众多选择中做出决定,并且这些选择可能是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二、影响判断与决策的因素 (一)选择性知觉 “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 美国20世纪大名鼎鼎的专栏专家沃而特李普曼 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二)认知不协调1、什么是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理论由费斯汀格(Festinger,L)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认知上的不协调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决策和判断。2、决策前不协调及其应用3、决策后不协调及其应用(三)事后聪明式偏差“我早知道一切”它将已经发生的事件视为相对不可避免和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已知结果的影响。(四)情境依赖性1)对比效应(2)初始效应(3)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三、决策理论 (一)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 传统决策理论强调“经济人”、“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的决策都是基于理性判断的。人类为个人利益所驱使,决策者基于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全面的权衡,抉择最优方案。 期望效用理论是传统决策理论的代表。von Neuman(冯.诺依曼 )和Morgenstern(摩根斯特恩 )(1944)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个体存在公理化偏好体系:1、决策者一般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那项备择方案。2、期望效用值可以用备择方案结果发生的概率与该备择方案的效用值函数来表示,是可以累加的。3、决策后果发生的概率是客观的,决策者偏好是一致的。(二)Allais悖论(1953):对期望效应理论的挑战(三)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三个基本原理1. 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2.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3.人们对损失更敏感(比对获得)。四、决策的常见误区 (一)启发式(直觉决策)直觉决策,是指决策者为了追求决策效益的最大化而自发地对事物直接的、迅速的判断。这种判断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的,而是一种在整体上所作的把握,是对整个形势的一种概括性的认识和决定。 直觉决策适用于战略性、危机性和非确定性等问题的决策。 1、代表性(启发式)直觉代表性“结合谬误”代表性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代表性忽视基准率注意代表性启发式,提高决策和判断技巧 不要被细节的情景所迷惑,细节的情景看起来更有代表性; 只要有可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特别关注基准率; 千万记住偶然性并不具备自我修正的功能,一系列的坏运气就是一系列的坏运气。2、可获得性直觉(二)过度自信 决策行为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有一种过度自信其有准确估计概率能力的倾向,也就是说,估计者自认为的概率估计准确性往往要低于其实际的准确性。人们常常对自己的判断比事实证明的更自信。2、过度自信的利弊 过度自信可带来一些好处。(1)它往往使人乐观开心。(2)会产生所谓的“自我实现预言”。(3)过于自信的人看问题会比较全面,他们比较善于抓住问题大的方向,而不太拘泥于小的细节。过度自信的弊端 (1)“规划的谬论”(2)打无准备之仗3、过度自信的原因(1)可获得性(可获得的太少,无经验者,外汉说大话);(2)自我肯定(自我肯定偏向);(3)生理原因。3、损失规避(1)得失不对称(2)赋予效应(3)安于现状(4)忽视未得利益4、沉没成本误区四、归因理论一)归因的定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现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在社会各领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学生学习成绩分析、临床治疗技术等。二)归因理论1、海德的两归因模式 基点:人类总是试图从周围世界得出某种意义 从(外归因)和(内归因)来建构他的归因模式。 在活动中区分出人和环境因素,认为事情的结果可能取决于努力、能力等人的因素,也可能取决于环境因素,或者是人和环境因素的结合。 2、琼斯(E.E.Jones)和戴维斯(K.Davis)的符合性推理理论行为效应1效应2效应3读研(名牌大学自费)(1)提高知识水平(2)经济压力大(3)提高自身的地位工作(某市电信局)(1)提高知识水平(2)经济收入高(4)工作稳定3、维纳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内外性稳定性控制性成功失败能力内部稳定不受意志控制满意和自豪(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内疚和无助感(会提高)努力内部不稳定受意志控制任务的难度外部稳定不受意志控制惊奇和感激的心情(可能提高、可能降低)气愤和敌意(可能提高)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受意志控制4、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1)三个因素 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2)三种行为信息 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 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行为:A喜滋滋地看B)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独特性)低(很少有人看B)高(A总是看B)低(A也看别人)行动者高(大家都看B)高(A总是看B)高(A不看别人)客观刺激物低(很少有人看B)低(A以前很少看B)高(A不看别人)情境(3)三条原则打折扣原则。增强原则。补偿原则。第6讲 社会态度 刺激与行为中间发生了什么?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一、什么态度 态度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二、态度的功能 卡茨和奥斯卡姆普 适应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 认识或理解功能三、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行为是态度与其他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Lewin)的Bf(P,E)的公式来表示,B行为,P个人因素,E情境因素。 行为和态度之间不是绝对的一致关系 (二)态度和行为的理论 1、理性行为理论(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菲什宾(Fishbein)和阿扎吉(Ajzen)于1975 的。 个体的行为意向能预测他的行为,而行为意向是在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社会规范进行理性计算之后形成的 理性行为模型 对行为结果的评估每个结果实现的可能性对行为的态度重要的他人对行为的赞同遵从他人愿望的动机主观社会规范行为意向行为2、多属性态度理论 菲什宾在1963年提出菲什宾模型(the Fishbein Model)亦称为多属性态度模型。 两个要素组成:(1)自我认知;(2)从众心理。 模型的3个变量。 3、计划行为理论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的五要素: (1)态度(Attitude)。 (2)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 (3)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4)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5)行为(Behavior三)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1、个体所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一致程度 态度基础:自己的经历或道听图说态度的具体性2、行为反应所具有特点的角度(1)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 (2)即时行为和长久行为。 3、个体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角度1)态度与个人的关联程度。 (2)个体的人格因素。 4、环境压力因素 1.社会的舆论 2.风气和时尚 3.个体的角色身份 4.团体及特定情境场合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条件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 4个条件: 经验的积累和整合。 经验的分化。 剧烈的、外伤性经验 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从发展的角度看,D.克雷奇认为影响态度形成有以下因素: 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对某一对象的信息获得的质量以及信息源的性质; 所属群体或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个体的人格特点。三、态度形成的3阶段 凯尔曼于1958年提出态度形成的3阶段说1.服从 2.同化 3.内化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改变 一、认知平衡理论 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兹海德。 (一)中心思想 认知的平衡是这样一种情境,“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的变化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而一旦失去这种平衡,就会产生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内容 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 协调; 不相干; 不协调(二)两大基本假设 “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三、劝导在态度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一)沟通来源1、可信程度2、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 信息的不同组织形式。 信息的情绪效果。 信息的相差效果。(三)沟通目标 人格特征。 自我涉入程度。 是否经过预防有关。(四)沟通情境 刺激因素会引起沟通目标的分心 情境是否令人愉快第7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 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 二、群体的特征 共同的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 共同的情感 共同的价值规范三、群体的分类 (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二)大群体与小群体(三)内群体和外群体(四)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五)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第二节 群体的凝聚力 一、定义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二、主要表现认同感 2.归属感 3.有力感三、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一)增强群体的控制力 (二)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增强 (三)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四、影响因素 (一)群体目标(二)群体规模 (三)群体领导方式(四)群体的心理相容(五)外部压力(六)群体的社会地位 第三节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 (一)所谓社会助长 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助长作用。 “共同行为者效应”。 “观众效应”。(二)相关实验研究(三)影响因素 活动内容或任务内容或任务的难易与复杂程度。 竞赛动机的激发 个体的行为 认知风格 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或在场他人的熟悉程度。二、社会惰化 (一)所谓社会惰化 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 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二)产生原因 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 比较研究也发现,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 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能有效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 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体”精神; 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当个人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努力程度是可以被鉴别出来时; 当感到任务艰巨而个人有责任多作贡献时,等等。三、去个性化 (一)所谓去个性化 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三)产生原因 匿名性 责任分散 自觉性减少 第8讲 人际交往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为什么要交往人类的亲和动机 (一)人没有亲和行吗?(二)人为什么会有亲和行为 1、本能先天决定的 2、人类的内在因素儿童期的无助性 3、学习形成亲和的习惯 4、需要的满足保持亲和(三)亲和的实验支持 1、恐惧与亲和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以62名女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处于恐惧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选择的百分比条件与别人呆在一起无所谓单独合群程度高恐惧组62.528.19.40.88低恐惧组33.060.07.00.352、亲和的对立面:排斥、拒绝和孤独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 (一)协调作用 (二)心理保健作用 (三)促进个体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一、人际沟通的特点与网络 主要内容限于人际沟通或人际交往这些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 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借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是人类群体进而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开端。(一)人际沟通的特点 沟通双方均为主体 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 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二)人际沟通的网络 1、沟通网络 沟通网络即人际沟通的路线形态,它说明了人际沟通的指向性具体途径。 (1)正式沟通网络 1951年,美国管理心理学家HJ莱维特2、非正式沟通网络 非正式沟通网络则是在正式沟通网络之外进行的信息交流。 较早对非正式沟通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戴维斯。 沟通管理和小道消息:将经非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称之为“小道消息” 最常见的四种网络结构形式。民意领袖 戴维斯沿着由各级管理人员构成的一家制造商行内部的非正式沟通网络,跟踪了小道消息的热心传播者。结果发现,这类人只占群体成员的l0%左右,而大多数人只是小道消息的单纯“受众”(只听不传)。 “民意领袖”:是群体或组织内部的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也可能是某一非正式群体的代言人。二、言语沟通 (一)语言的沟通功能 思维功能。 沟通功能。 (二)暗语: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代码 亚文化,特别是那些与主流文化相去甚远的亚文化,其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某种附加意义。我们可将这种具有附加意义的语言称之为暗语或隐语。 暗语多见于由越轨行为所构成的亚文化中。1、暗语的主要有功能 自卫功能。 保密功能。 组织功能。 感情强化功能。2、暗语的发展变化 暗语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表示同一事物的暗语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 暗语和黑话开始大量进入主流文化。三、非言语沟通 (一)形式 1、身势学和动态姿势 德惠斯戴尔的“身势学” 1963年他在情绪研究的身势学水平一文中首先创用了“身势学”的概念。 伯德惠斯戴尔的理论要点是认为身势语是和人类语言十分相似的一种符号体系。 一位专门研究非语言沟通的学者艾伯特梅热比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2、姿势(1)戈登休斯的研究(2)E.戈夫曼的研究(3)爱德华霍尔的研究1963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近体行为的符号体系一文中提出了“近体学”的概念,用以概括对人类交往的空间距离 ( “人际距离”)问题所进行的研究。3、辅助语言和类语言4、目光接触二)特点1、无意识性2、情境性3、可信性4、个性化(三)功能1、辅助语言表达2、表达情感3、了解对象4、调节互动(四)文化差异性 中国人的亲吻与美国人的亲吻 鞋底朝人的文化差异 美国人的“OK“手势与巴西人的“OK“手势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概述(一)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是一种心理关系。(二)人际关系包含的因素1、行为因素:主要指活动的结果、举止动作、表情、手势和语言等;2、情感因素:各种情绪状态、情绪的敏感性、对他人或自我的满意程度;3、认知因素:指与认知有关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二、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一)单方相识阶段(二)表面性接触阶段(三)亲密性接触阶段三、人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容貌与仪表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容貌的晕轮效应。 漂亮的散逸效应(二)接近性1、接近效应2、曝光效应3、计算机:长距离的时空接近效应三)互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