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4566236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下一代项目组完成时间:2002/3/8目录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4二、商业银行负债521交易存款522非交易存款5221存折储蓄账户5222小额定期存款(存单)6223可转让存单623非存款借款624其他负债7三、商业银行资产731现金资产732贷款8321房地产贷款8322工商业贷款9323消费贷款9324其他贷款1033证券1034其他资产10四、商业银行的资本项目11五、商业银行管理11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116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162资产管理理论12621商业性贷款理论12622资产转移理论13623预期收入理论1463负债管理理论15631存款理论15632购买理论16633销售理论1664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764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18642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18七、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1971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量管理20711负债总量平衡20712资产总量平衡20713资产负债总量平衡2172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21721我国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分类21722我国银行负债的流动性分类22723我国银行资产负债对应关系227231实收资本的对应关系227232借入款的对应关系237233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的对应关系237234未分配利润的对应关系237235累计折旧的对应关系237236呆帐准备金的对应关系247237各项存款的对应关系247238同业存放的对应关系247239专项负债的对应关系2472310其他负债的对应关系2473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25731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导思想25732我国各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方法2573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暂行监控指标26八、巴塞尔协议与资产负债管理2781“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及目的2782“巴塞尔协议”的内容28821资本的构成28822风险加权的计算288221表内项298222表外项目29823标准化比例的目标30824过渡期和实施的安排3083“巴塞尔协议”对各国的影响3084我国的资产风险权重规定31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银行存在就是为了获得利润,它们是通过以相对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发行债务)并以较高的利率贷放出去来实现这个目标的。尽管近年来服务费的重要性程度不断提高,但银行借入利率与贷出利率之间的差额仍然是银行利润的主要决定因素。掌握银行业务的最佳途径可能就是研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了。任何实体(公司、个人、政府)的资产负债表都是其一给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净值情况的报告书、银行的资产是指银行所拥有的财产,或者说银行对外部(非银行)实体。如个人、公司、政府的求尝权。银行负债是指银行所欠的财产,或者说外部实体对银行的求偿权。 一个非常基本且简单的会计恒等式如下: 资产 - 负债 = 净值 或 资产 = 负债 + 净值 净值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余数。在银行业务中,净值被称为资本项目或简单为资本,资本项目可视为所有者对银行资产的净求偿权、也就是所有者权益,该项目列于资产负债表的右侧,负债的下方,从而使资产负债表保持平衡。资产负债表的每一项都是以占总资产的一定百分率表示的。我们首先研究银行负债,也就是银行的资金来源,接下来是银行资产及银行资本。资产负债表还表明了银行资金的来源和用途。银行获得资金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以活期存款和储蓄及定期存款形式发行债务(负债)来获得资金,也可以通过向其他银行和公众借款的方式获得资金,它当然还可以在资本项目下从银行的所有者(股东)那里获得资金。银行用这些资金发放贷款、投资证券、购买设备和设施,保留现金及向其他银行存款,这就是银行的资产。贷款和证券可使银行获得收益,从贷款和证券上获得的利息占了银行收入的大部分,这些收入用来弥补银行运营的成本并向银行的所有者提供利润。图中表明了银行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二、商业银行负债银行负债是指银行所获得的资金及欠下的债务,这些资金主要用来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这些银行负债包括各种形式的存款、借款和其他负债。你的银行存款,在你看来是资产,对于银行来说却是债务,也就是说是负债,你对银行拥有索取权,银行欠款等于你的存款数额。银行存款可分为两大类:交易存款和非交易存款。我们将研究每一类中的各种存款类型,现在从交易存款开始。 21交易存款交易存款,也被称为可开支票的存款,这是因为提款或进行转帐都可以通过开出支票来实现。交易存款可以随时提取,通过开出支票你还可以把你的资金划拨给其他人。交易存款是银行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交易存款包括活期存款,这种存款不支付利息,交易存款还包括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自动转帐服务帐户及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以上这几种存款帐户可以开出支票,同时还支付利息。个人和非盈利组织既可以持有活期存款也可以开设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自动转帐服务帐户及货币市场存款帐户。有关法规明确规定银行不准向工商企业提供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自动转帐服务帐户 及货币市场存款帐户。这也就是说,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不允许在银行持有这种生息的支票存款帐户。22非交易存款非交易存款能够生息,但却不可以签发支票。非交易存款包括存折储蓄帐户、小额消费定期存款或存单(CD)和最低面额为10万元美元的大额可转让存单,非交易存款当前是银行资金的基本来源,它约是交易存款的两倍多。 221存折储蓄账户 多年来,它受到了属于中产阶级的美国人的欢迎。存折是一个蓝色或绿色的小本里面记录了交易及利息情况。存折储蓄帐户是具有高流动性的储蓄方式,不受面额限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随时可以将资金存人该帐户。尽管银行要求取款要提前30天通知银行,实际上却随时可以提取。这一帐户曾经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现在其受欢迎的程度却下降了,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创新为公众提供了更加有吸引力的新金融工具。222小额定期存款(存单)定期存款有固定的到期日,如3个月、6个月、1年等等,在到期日之前提取存款将面临严厉的惩罚(以利息损失的形式)。因为与存折储蓄帐户和货币市场存款帐户相比,这一金融工具流动性较低且被提取的可能性较小,所以银行对这一存款形式支付较高的利息。因此,定期存款与存折储蓄帐户和货币市场存款帐户相比较而言,其获得资金的成本较高,存单的期限越长,银行支付的利息也越高。近些年来,存单作为银行获得资金的来源其重要性不断提高。223可转让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最低面颇为10万美元,它主要被公司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所购买作为短期政府证券的替代品,这种存单有固定的到期日,这为发行该种存单的著名大银行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可转让存单在到期日之前不可被银行赎回,但却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因而具有很高的流动性,未到期的可转让存单数额随经济情况发生波动,在经济扩张期,信用需求上升,美联储对银行放款加以限制,可转让存单的数额就增加。从1989年到1992年,美国经济下滑,信用需求下降,未到期的可转让存单数额减少了25以上。随着1994年和1995年经济情况好转,可转让存单的数额增加了25。23非存款借款除了从存款者那里获得资金以外,商业银行还从美联储,其他银行及公司等处借入资金。美联储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被称为贴现贷款,收取的利率称为贴现率,这种贷款的期限只有1天,不能被用于向公众增加额外贷款的目的。银行还可以隔夜在美国联邦资金市场上(以在美联储的存款形式)借入资金、支付的利率称为联邦市场利率。与从美联储借款不同,银行可以连续从联邦资金市场上借入资金,并用所获资金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联邦资金被视为立即可获得的资金,即银行从联邦资金市场上借入的资金可立即贷记于它们在美联储的帐户中。银行也可以利用母公司发行的商业票据向母公司(控股公司)借入资金,也可以通过回购协议(RP)向其他公司借款。在回购协议中,银行向其公司客户借入活期存款,通常是隔夜的,并支付竞争性的利率。最后,美国银行还可以借入欧洲美元,即外国银行或美国银行在外国的分支机构所持有的美元存款。非存款借款已成为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借入资金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已从1960年的2上升到今天的15。24其他负债银行所持有的其他负债还包括银行发行的本票和债券、见票后付款票据及某些其他项目,这些负债数额相对较小。三、商业银行资产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是用于购买可以带来收入的资产。在汇总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见表),银行资产分为4类:现金资产、贷款、证券和其他资产。注意 85以上的银行资产是有收益的,即贷款和证券。商业银行这种生利资产的取得却受到了美联储法规的限制,法规要求银行以不生利的法定准备金(或简单称为准备金)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负债,准备金包括现金及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该项法规被称为准备金规定或法定准备金比率。尽管储蓄、定期存款和其他一些银行负债曾经也被征收过准备金,但在目前、准备金规定只适用于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和自动转帐服务帐户。31现金资产现金资产可以作为准备金,也可以预防提取存款,还可以用来满足新的贷款需求。现金资产包括通货和铸币(由于这笔资金在营业时间之外是存放于银行的现金库房之中的,所以也被称为库存现金)、在美联储银行的存款、在其他商业银行的存款及在途待收的现金项目。银行持有现金和铸币可以满足公众的提款要求,同时还可以使其达到一定的准备金要求。商业银行在美联储银行的存款除了可以使商业银行达到准备金要求外,还可以通过美联储的支票兑取系统便利支票结算。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在其他银行存有大量的活期存款余额,这些存款源于代理银行业务。在代理银行业务比较发达的今天,在小城镇的银行为了获得一系列服务,往往在较大的银行存入一笔资金,获得的服务包括支票兑取、投资顾问和帮助进行证券和外汇交易。从根本上讲,代理银行业务使只有大银行才享有的专门技术和规模经济扩展到了许多小银行,作为报答,小银行在较大的代理行保持有一定数量的存款余额。 32贷款贷款是银行收入的最主要来源,1995年占银行总收入的近50。与证券不同,大部分银行贷款要求银行家与具体的借款人打交道。银行贷款有好几种,根据目前量的大小依次为:房地产贷款(民用建筑和非民用建筑抵押贷款和其他房地产贷款)、工商业贷款(商业和工业贷款)及消费贷款。从银行的角度讲,贷款的流动性要低于其他资产。与证券不同,贷款在它到期之前,不能兑换成现金。与其他资产相比,贷款还面临很高的欺诈风险。作为高风险和低流动性的补偿,在所有银行资产中贷款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当经济情况好的时候,贷款占银行总资产中的比率上升,银行利润也增加。321房地产贷款房地产贷款包括以民用建筑、农场、工商业财产为抵押的长期贷款;向建筑商提供的短期贷款,这种贷款一般是在房屋建成并出售之后进行偿还;另外还有住房贷款。房地产贷款缺乏流动性并且伴有较高的利率风险和欺诈风险,银行发放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将面临在贷款发放后利率急剧上升的风险。房地产贷款存在欺诈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这类贷款是以房地产作为附属担保物的,而房地产价值的波动幅度又很大。在1990年-1992年,很多美国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结果使一些银行破产。鉴于这种情况、银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降低与房地产贷款有关的风险,主要措施有:发放可变利率的抵押贷款,以及使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也就是说,把原来个体化的抵押贷款作为整体出售给养老基金和人寿保险公司这样大的投资者322工商业贷款 与诸如人寿保险公司这样的金融中介机构相比,在发放工商业贷款方面,银行享有相当的优势。由于银行对于工商业贷款者非常熟悉,这使得银行可以对潜在的借款者进行认真的评估和有效的监管。银行非常重视工商业贷款,由于大部分活期存款为工商企业所有,为了保住存款并建立良好的信誉,银行家们愿意满足来自于信誉卓著的工商企业的合理贷款要求,小规模的和中等规模的银行也大量向地方工商企业贷款。很多银行提高了工商企业的贷款限额,这使得工商企业可以经常得到短期贷款。银行还做出贷款承诺,允许有关公司随时借款。作为回报,有关公司需要保留补偿性的存款余额,也就是不生利的活期存款,平均大约占贷款限额的10。补偿性存款余额提高了工商企业的借款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银行的风险。工商业借款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经济扩张期上升,在衰退期下降。在经济扩张期,银行通过出售短期美国政府证券、发行可转让存单及进行非存款借款来获得资金以满足不断上升的贷款需求。在经济处于下滑时期,贷款需求下降,银行使用收回的贷款购买政府证券、赎回到期的可转让存单、减少其他形式的银行借款。323消费贷款银行也向个人提供贷款,称之为消费贷款,其偿债安排是多种多样的。很多消费贷款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如汽车,其他贷款则是通用的,如信用卡贷款。从银行的角度,一般来讲消费贷款比其他类型的贷款具有更高的流动性,消费贷款多是短期,而且很多是分期付款形式的,这就是说,每一笔例行支付的部分都会被用来冲销本金。信用卡贷款和透支有时被称为立即信用特权。由于引进了高效率的电子计算机,根本上讲,这些贷款对客户来讲是一种自动贷款限额。纽约的富兰克林银行1952年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包括VISA和万事达卡在内的信用卡发行公司都预先对信用卡的限额作了规定,信用卡的持有人可以在数千家接受该信用卡的银行当中的任何一家得到预付现金。透支可以使信用卡持有人在签发的支票超过其活期存款余额的情况下自动获得贷款,银行提供的贷款等于其透支额,其贷款方式不外乎两种,要么借记信用卡,要么发放自动直接贷款。信用卡的盈利程度是很高的,发行信用卡的银行要付给代理行相当于所购商品价格2-5的代办费用。另外,对信用卡余额收取的利率也非常高,结果,银行从信用卡贷款上所获得的收益率要高于美国国库券10多个百分点。考虑到近年来消费贷款损失平均来讲接近3这一事实,对于银行来说,信用卡业务是有利可图的。324其他贷款其他类型的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商人、经纪人及购买或持有股票的个人提供的贷款、向农场主提供的贷款和出售的联邦基金。最后这一项指的是商业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被贷给了其他银行(与此相对的是购买的联邦基金,它被包括在负债的借款一项中)。33证券证券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一项,几乎占了银行资产的14,其提供的收入大约占银行总收入的15。由于银行不可以购买公司股票,所以这一项目完全由债务票据购成。银行所持有的证券或投资包括美国政府及其他政府机构的证券和州及地方政府的债券。由于存在高度发达的交易市场,美国政府机构的证券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另外还由于这些证券是由联邦政府发行的,因此不存在欺诈风险。然而,这些证券却存在市场风险,利率上升,会引起这些证券价格下降。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一些银行就曾经因为利率大幅上升而债券价格下跌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然而,当今美国银行所持有政府证券大部分是短期的,因而其价格不会发生大的波动,这些证券的市场风险是有限的。银行购买州和地方政府证券享受税收优待,其州和地方政府证券上所获利息收入可以不向国内税收署纳税。银行购买这些证券的另外一条原因是州和地方政府更愿意和那些持有它们发行的证券的银行打交道。但是由于州和地方政府有时会拖久债务,因此,这些证券与美国政府证券相比风险性要高。正是基于这条原因,州及地方政府债券的税后收益要高于美国政府证券。近些年来,州及地方政府债券在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大大下降了。34其他资产实物资产,如银行的建筑、计算机、自动提款机和其它设备,另外还包括从有欺诈行为的借款人手中取得的附属担保物。四、商业银行的资本项目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差额为银行的净值,即银行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银行资本来源于银行股票发行和未分配盈余。在大多数情况下,当管理当局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时,银行的净值已经变成负债,并且损失很大。由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存款提供保额最高为10万美元的保险,所以银行资本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它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纳税人)一道保护了存款额在10万美元以上的储户利益。五、商业银行管理商业银行与其他公司一样也是要努力赚取利润,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是使利润最大化同时保持较低的风险,防止银行破产。为了保持偿付能力,商业银行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其资产价值超过其负债价值。如果证券、拖欠的贷款和其他投资造成的损失使得银行的资产价值低于其负债价值,银行就会破产。 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银行能够在几星期内出售其资产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清偿债务,就可以认为该银行具有清偿能力。清偿能力一定要与流动性区别开来,后者指的是银行在执行准备金规定的同时,银行立即满足提取现金、清算支票和增加新贷款的能力。为了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银行必须实行灵活的流动性管理和资本管理。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6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指导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实践学。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同,所拥有的各项资源不同,经营哲学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随着银行实力的变化和经济、金融、法律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指银行如何把所筹集到的资金恰当地分配在现金、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由于现金资产、证券投资和贷款构成现代商业银行资产的主体,固定资产等其他资产所占比例甚小,因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将资金最佳地分配在这三大类资产上。类似地,由于维系商业银行经营的负债由各种存款、借入款和自有资本所构成,而存款又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就围绕着如何筹措资金特别是如何管理存款而展开。62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在保持商业银行安 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性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偏向。资产管理理论过分偏重安全性与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为代价,不利于鼓励银行家进取经营。621商业性贷款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是早期资产管理理论,是美国银行制度下对英国商业银行“真实票据学说”的翻版。其基本观点是,存款是银行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而银行的大多数存款又是活期存款,为了满足不可预见的提存所需要的流动性,就需要只发放具有自偿性的短期商业性贷款。这类贷款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短期资金融通,一般以三个月为限,由于是投入到生产和流通过程,就可以通过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出售商品的价款来偿还贷款(即具有自偿性)。因此,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长期性贷款,融通长期资本投资的贷款须来源于留成利润、新发股本,或(和)长期负债等一类的永久性的来源。尽管这种理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受到重视,但由于其形成于银行经营的初期,随着商品经济和现代银行业务的发展而暴露出许多不足。第一,没有考虑贷款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长期借如资金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贷款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贷款有的不是短期性的,也不是自偿性的。如果固守这一理论,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银行的要求,也使银行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第二,没有明确认识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尽管活期存款随存随取,但一般总会形成一个稳定余额,这颇类于公共汽车不断上下乘客而车上总有乘客的特点。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务扩大,这个稳定余额会不断增加。根据稳定余额而发放一部分长期贷款,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反而会因此而增加一部分收益,第三,该理论要求贷款安全做到自偿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使是短期性贷款,也有可能因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做到自偿,不能偿的贷款也就无法再提流动性的问题了。第四,可能助长经济波动,与中央银行反循环政策相悖。按照该理论,在经济景气时,信贷会因贷款的扩大而膨胀,加剧物价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银行信贷又会因为贷款需求减少而自动收缩,加剧物价下跌,这就对经济波动起了推波助涸、雪上加霜的作用。622资产转移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资产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和其他证券增加,人们对保持银行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资产转移理论因此应运而生。资产转移理论最早由美国的莫尔顿于l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其基本观点是:为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提存的需要,商业银行最好是将资金购买那些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资产,只要银行持有这类资产,它的流动性就有了较大的保证。这类资产一般具有以下条件:信誉高,如国债或政府担保债券以及大公司发行的债券;期限短,流动能力强;易于出售。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就是符合这些要求的理想资产。持有这类资产,在需要现金时就可以立即将它们转移出去,从而保证银行流动性。资产转移理论产生时正值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因军费需要开支甚巨,导致公债大量发行。同时,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加深及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企业和个人对银行的借款需求急剧减少,而政府的借款需求急增,使商业银行把大量短期资金投入国债,这既消除了贷款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可腾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贷款,也因一部分现金转换为有价证券,而使商业银行既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又增加了一部分盈利。资产转移理论为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提供了全新而积极的方法,使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范围迅速扩大,贷款的对象也进一步广泛。这一方面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但该理论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其运用依赖于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充足的短期证券。没有充足的短期证券可供挑选和投资,就难以保证投资资产价值和必要投资规模;没有发达的证券市场,就难以保证流动性资产(短期证券)迅速变现的初衷。而这两方面因素都超出商业银行可控制范围。同时,还要看市场特点,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证券抛售量往往大大超过证券购买量,就难以保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623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银行的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而无论是短期商业性贷款还是可转让的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有保证,哪怕是长期放款,仍然可以保持流动性;反之,如果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放款,也难以保持流动性。因此,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或根据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来选择购买相应的资产。如果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明显,银行则可发放长期贷款;反之,如果一项贷款的预期收入不可靠,即使期限较短也不宜发放。预期收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 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美国战后经济已由战时经济转变为平时经济,经济的恢真与发展导致了对各种资金的需求:企业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急需更新改造,对贷款特别是中期贷款的需求猛增,同时,凯思斯理论的影响扩大,举债消费的意识和需求加强。面对这样的形势,商业银行迅速调整了资产结构,减少了各种证券投资,转向增加各种贷款。除了发放短期贷款、经营短期证券作为银行资产流动的第二准备外,还发放了许多以贷款后的投资项目收入来分期偿还的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住宅抵押贷款,并开办设备租赁等项目。 预期收入理论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为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科学之处在于深化了对资产流动性的认识和理解,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大小同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大小成正向关系,从而对商业性贷款理论强调贷款的用途的观点和资产转移理论强调资产的期限和变现性的观点进行了扬弃和发展。同时,这种理论也为银行调整资产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把传统的资产结构和贷款主要为短期性贷款调整为短、中、长期贷款并重,把证券投资过分偏重于短期性证券转化为其他有预期收入的中长期投资。这既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渗透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自身在金融业务方面的竞争能力。此外,该理论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从传统的商业性、生产性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量,从而刺激了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品市场的发展。预期收入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把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而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精确;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届时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因此,按照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可能因此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63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但这种盈利性与流动性之间均衡的实现,更多地依赖外部条件,往往给银行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商业银行安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性方面,带有一定的偏向。631存款理论存款理论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资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而银行在取得存款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了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银行资金的运用必须限制在存款的稳定的沉淀额度之内。存款理论的最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或保守性倾向。它强调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一种选择,无论出于保值还是盈利的动机,存款者的意向总是决定存款能否形成的主动因素。存款者和银行共同关心的焦点是存款的安全性问题,存款者最为担心的是存款能否如期兑现,或者兑现时是否贬值,银行则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存款者是否会同时来挤兑,以致引起毁誉或破产事件。鉴于此,存款理论的逻辑结论就强调按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遵循安全性原则管理存款,根据存款的状况安排贷款;参考贷款的收益来支付存款的利息,因而不赞成盲目发展存款和贷款,不赞成冒险谋取利润和支付代价。这种理论的基石来自于一种传统的经济学观点: 商品是第一性的,货币是第二性的,信贷规模取决于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金融只具有适应性的支持功能,银行活动不能逾越一定的限制范围。 存款理论盛行于银行经营战略重点被置于资产管理方面的时期。传统的银行家总是认为,银行的盈利来源是资产,因而资产的 安全性和流动性对于确保盈利至关重要。为此,商业银行应在既定的存款圈圈内做文章。因此,存款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他负债资金来源方面的能动性,也没能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的作用。632购买理论购买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而出现的一种理论。它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对负债并非消极被动、无能为力,而是完全可以主动出击,购买外界资金。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增强银行流动性。银行在负债方面的购买行为比资产方面的管理行为要主动而灵活得多。银行有十分广泛的购买对象,有众多的购买手段可以利用。除了一般公众可以既作存款者又作金融债券持有者之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以及财政机构等都可视作商业银行资金购买对象。在传统的存款管理法规间隙,用明的或暗的各种方式,支付较高利息、变相利息、隐蔽补贴、免费服务等高于一般存款利息的价格,以吸引资金供应者。通过有效的购买负债,银行摆脱了存款数额的牵制,适应资产规模扩张和日益增大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适宜气候是通货膨胀下的实际利率低甚至为负数,是实物资产投资的不景气和金融资产投资的繁荣,是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低利差下的银行利润量。购买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60、70年代先通货膨胀继而滞胀并发的年代,代表着更富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的新一代银行家的经营思想和战略,与过去保守作风和谨慎传统形成鲜明对照。这种理论对于促使商业银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资金,推进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以及增强商业银行竞争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购买理论容易过度助长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盲目竞争、加重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因而通常不为宏观金融管理机构所倡导。633销售理论销售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客户的需要,努力推销这些产品,以扩大银行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具体讲来,银行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围绕着客户的需要来设计服务。银行在形式上是资金的汇集融筹中心,而实质上则是利益调节配置的中心,资金的融筹涉及到资金供应者、资金需求音和银行三者的利益,银行利益的实现又仰赖于银行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否真正是前二者的利益和需要。因此,为了银行自身利益,银行必须千方百计扩大相加深同各方面客户的相互联系和理解,竭诚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为某一部分客户提供其特殊需要的金融服务。客户的多种多样决定了其需求的多种多样,因而满足这些需求的金融产品也必须多种多样。为此,银行需要作好需求分析和归类,根据不同收入、职业、年龄、地区、文化程度、习惯偏好、局部环境等条件区分不同层次或不同集合的需求,预测市场的广度与深度,设计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改进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商业银行要使金融产品销售良好则必须在销售方式上做文章。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与传播。虽然金融产品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但还有更多问接的、背后的、无形的信息需要处理,它们贯穿于金融产品售前售后全过程。服务态度、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是传递信息、推销产品至关紧要的领域。同时,在金融商品销售中,要做好配套服务。销售观念要贯穿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金融产品需要将两方面联系起来设计塑造。例如,应考虑适当利用贷款或投资手段的配合来达成吸收资金的目的;同时,金融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也需要将两方面联系起来进行。销售理论是在80年代崭露头角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是此阶段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风起云涌、金融竞争与金融危机日益加深条件下的产物,给银行负债管理注入了现代企业行销思想,反映了金融业和非金融业之间的彼此竞争和相互渗透,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功能多样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64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是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商业银行开始采用的管理银行业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是经历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之后,在总结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经验教训,结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变化状况的基础上,围绕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逐步形成的比较系统、科学的银行经营管理方法。它代表了当今国际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先进水平。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经营管理不能偏重于某一方面,有效的银行管理应该是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通过资产、负债两方面的统一协调管理,才能实现经营总方针的要求,达到预定的经营管理目标。64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通过资产、负债两方面的统一协调管理,才能实现经营总方针的要求。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又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中,资金流动性管理是基础,在市场利率频繁波动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是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流动性问题。作为综合管理,需要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去预测流动性需要,同时又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途径。利差问题。首先,应把握到期日的搭配。如果资产负债的到期日是对应的,则利差垂手可得;如果到期日不对应,则应准确预测利率变化,并适时利用变化中的利率借入资金或投出资金。其次,要把握利率结构的搭配,使一定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组合,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有利于保持或扩大利差的反应。再次,加强对违约风险的协调,除了对贷款维持足够的风险报酬外,应对贷款与投资问的风险平衡作出安排,对负债的长期性沉淀成分作出估计。期货套做的问题。期货套做是许多银行日益频繁使用的转移风险,避免损失的手段。敏感性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利率敏感性问题。对资产和负债双方敏感性搭配安排,首先是量的安排,其次是敏感性反应的时段和时效,注意敏感性资产和负债调整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问题,注意不同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强度问题。642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在80年代西方国家放松管制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化,货币政策局势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些因素使银行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同时,大量非金融的工商企业开始介入金融业的竞争,给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带来了很大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资产负债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资产负债外服务),例如,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服务,成为银行在资产负债以外发展业务的广阔领域。同时,银行也可以将原资产负债表内的一些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如将贷款转售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这种转售都只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地销帐,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银行仅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因此,商业银行在正统的银行负债和资产业务之外的范围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就可以开辟新的盈利源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尚处于发展中,其主要轮廓和发展趋向尚不明朗。但从已露的端倪来看,它反映了现代企业多角化和多样化经营的思路,将金融创新思想作了更大的突破,因而有可能对末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七、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始于1988年。在此之前,我国银行实行的是传统的资金计划管理。虽然资金计划管理的对象也是资产和负债,但其管理方法与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截然不同,传统的资金计划管理是存贷两条线,存款有存款计划,贷款有贷款计划,存款和贷款是分离的。一个经营行的存款规模可以很大,但贷款规模却不一定大,而贷款规模大的银行,其存款规模也有可能很小,造成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的不对称,不符合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协调管理的要求。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把存款和贷款、资产和负债看作银行经营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负债制约资产,全面而综合地从资产负债双方结合的角度来制定经营方针和评价经营成果,对满足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要求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引入并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我国最早提出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是交通银行,时间为1988年。原国家专业银行中,第一家试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全国各省市中率先对全地区各家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是深圳经济特区。1994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从当年起对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目前先实行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产风险管理。中 我国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在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条件方面有很大差别,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在体制上,在与国家、企业的关系上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银行的 资产负债结构与国外银行不同,因而管理方法和侧重点也不同。我国在引入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时,也是有选择有改造地加以利用。由于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刚刚起步,只有一些探 索性的实践方法,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全方位的管理方法,也未形成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本部分只介绍我国银行近几年来的一些稍具普遍性的具体作法。71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量管理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实践,是从资产负债总量管理开始的。总量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在全部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中,总量管理居中心主导地位,并由它决定着其 他各项管理的状况。总量管理是实现货币总量和信贷总量控制的基础,是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一个中心内容。 我国目前的资产负债总量管理主要是按照规模对称原理来进行的,即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以保持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在规模上的平衡与对称。具体内容分为负债的 总量平衡、资产的总量平衡和资产负债的总量平衡。711负债总量平衡指负债方自身总量的平衡。负债总量平衡的目的是保持负债的稳定。负债总量平衡要注意使定期存款、长期储蓄存款等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量中保持一个相当的份额,保持活期存款经常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因为活期存款的沉淀部分和其他长期负债一样,具有最高的稳定性,是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获得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要注意把短期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中的不稳定部分和短期借款)保持适当的比例,在保证流动性的同时,使银行获得稳定性较高,而成本又较低的资金,从而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在负债总量平衡管理中,金融债券等专项负债要相应的用途自求平衡,按需求确定专项负债量,并考虑好负债成本。另外,还要注意保持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等借入款在负债总量中的适当比例,在我国银行负债形式比较单调的情况下,采取向人民银行借款等主动型负债手段是负债总量乃至资产总量乎衡的重要调节手段。712资产总量平衡资产总量平衡指资产方各类资产间在量的比例上的协调与平衡。我国银行的资产结构目前比较单一,主要为贷款,占总资产的75左右。搞好资产总量平衡,主要根据银行长短期负债量的大小及流动性需求、银行备付能力,来决定长期资产与短期资产各自应保持的适当的比例。长期资产因流动性差,所以虽然它是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也不能占有太高的比例,而且在我国,长期资产多属固定资产性质的贷款,也还要受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限制。短期资产是银行流动性的保证,一定要保持适度的份额,并作为资产管理的重点来抓。要适当增加有价证券等其他资产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增加第二准备,保持资产流动性,同时也保持较多的盈利性。713资产负债总量平衡资产负债总量平衡是指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长基础上的资产方与负债方在规模上的动态平衡,主要通过坚持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来保证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需求和盈利性需求,努力扩大规模,提高资金使用率。资产负债总量平衡要求在资产与负债两个方面各自掌握好合理比例的基础上,使资产符合负债的量的限度。我国主要通过控制存贷款比率和拆借资金比率来实现资产负债总量平衡。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不能超过75,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出4,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8。72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我国的期限结构对应管理是根据结构对称原理进行的,主要侧重于流动性管理,而且由于期限对应管理难度很大,加上我国银行目前对资产业务的期限选择的自主权不够,我国银行的这种管理方法尚处于分析性应用阶段,而尚未进入实际控制阶段。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资产期限和种类的恰当安排,确保支付;通过资产负债期限对应的安排,提高变现能力,减少支付准备,提高银行资产收益率;3资产负债期限对应也是满足信贷总规模控制要求的一个重要手段。进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首先要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流动性分类。721我国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分类由于多种原因,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所不同,比如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国外商业银行一般是一年以内要收回的短期资产,而我国的流动资产周转 贷款名义上虽然是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但实际上是一年办一次转期,只要企业不倒闭就难以收回,实际上至少是中期贷款。因此,我国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国外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尽相同。我国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如图所示 722我国银行负债的流动性分类我国银行负债结构与国外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也有所不同。最显著的一点是我国银行有一项基数借款,这是我国银行的一项长期负债,自1985年起已核批专业银行视同自有资金使用,而国外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一般为实收的股本金。我国银行负债的流动性构成可用图表示。723我国银行资产负债对应关系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各项资产和各项负债的流动性构成,可以找出他们的对应关系。所谓对应关系,即指不同负债应用于不同资产。对应关系确定以后,可根据赢利性、安全性要求,确定资产负债对应配置序列。资产负债间的流动性期限结构对应配置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对应配置。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合理的资产负债对应配置是比较复杂的,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商业银行客 观规律的要求,避免人为的硬性化和单一化,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资金呆滞,也防止因对应配置不当而造成资金短缺,影响资金周转。7231实收资本的对应关系实收资本是银行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范围,包括国家投资、其他单位和个人投资等。我国银行的实收资本主要有以下几大块:1.固定基金,它一部分是国家财政拨款,一部分是银行多年经营用自有资金购买、租赁固定资产等形成的固定资产占款;2.专项基金,主要是自身积累的生产发展基金;3.信贷基金,是银行办理信贷业务的自有资金,主要由财政拨款形成;4.股东投入资本金。根据实收资本无息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它依次对应于下列资产;库存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流动资金基金贷款等长期贷款;投资;固定资产。每个银行的实收资本来源不同 但基本项目大致相同。例如:华夏银行是由 33家企业法人共同持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收资本金25亿元,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7232借入款的对应关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借入款包括基数借款、年度借款和临时借款。人民银行基数借款已自1985年起核批原专业银行视同自有资金使用,属长期负债,因此,首先对应在中央银行存款,超出部分可对应固定资产贷款;年度借款是可以跨年度使用的较长期限的借款,其对应关系首先是可用于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和临时贷款中的长用部分;临时借款主要用来解决头寸不足,其对应关系依次应该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库存现金和短期临时贷款。7233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的对应关系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l0提取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商业银行在筹集资本活动过程中,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 超出资本金的差额,以及接受的各种捐赠财产等。该两类公积金,银行都拥有自主权,可对应固定资产贷款等中长期投资。7234未分配利润的对应关系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在年度终了由本年利润转入的待分配利润,根据其无息特点,可对应库存现金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充实银行备付能力,也可用于短期临时性贷款。 7235累计折旧的对应关系累计折旧是按固定资产原值及规定的折旧率,由营业成本中计提的折旧基金,计提的折旧是固定资产原值的备抵数,如果没有在建工程的转入或直接购买固定资产,原有所有者权益未动,它与在建工程对应,同时还可用于发放基本建设贷款。7236呆帐准备金的对应关系商业银行呆帐准备金是用来核销帐务的待用资金,因为每年都可能用来核销,所以首先只能用来对应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等短期资产。7237各项存款的对应关系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分为三年以上的长期存款、三年以内一年以上的中期存款、一年以内的短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等四类。各类存款的对应关系是:三年以上的定期存款的第一用途,是本项存款应缴纳的存款准备金,第二用途为三年期重点债券的购买,以及三年期以上的固定资产贷款,最后可用于计划上存资金;三年以内一年以上定期存款的第一用途为本项存款的准备金,第二用途为流动基金贷款,第三用途为流动资金周转贷款等中期资产;一年以内短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稳定部分扣除准备金和清算保付金外,可对应临时贷款中的长期占用部分,活期存款波动部分除缴付准备金外,主要对应于临时贷款中的流动部分等短期资产。7238同业存放的对应关系其中拆入资金可用来解决头寸不足,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充实库存资金;同业往来贷方余额只限用于临时清算资金;应付汇差资金只限用于临时清 算资金。 7239专项负债的对应关系金融债券对应特种贷款、中长期贷款;信托存款对应信托贷款;外汇资金来源对应外汇资金运用;应缴资金对应于实缴资金;再贴现资金对应于贴现;代理业务负债用于代理业务资产;固定基金用于固定资产。72310其他负债的对应关系其他负债在末使用前,可用于其他资产等短期性资产,如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利润、应交税金、预提费用、应解汇款、保证金、本票、其他应付款等,应与银行存款或现金、递延资产、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及其他资产相对应,这些资产负债,均属银行内部资金来源与内部资金运用,其对应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73我国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了适应新的金融管理体制,加快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接轨,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改 进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方式,保证各银行的稳定发展,我国从l 994年起,逐步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731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导思想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强化经营的自我约束,提高资产的效益与质量,实现经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扭风险、 自我发展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原则是,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防止超负荷经营,保 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对应,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平衡,降低资产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加强系统调控与发挥各经营层次积极性相结合,提 高整体管理水平。 732我国各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方法鉴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不同,我国在对各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时也有所区别,采取区别对待、逐步过渡的办法。比如,对存贷款比例指标的考核方面,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中外合资商业银行均实行按余额考核;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则实行增量考 核;在资本充足率考核方面,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短期内难以达到的,可采取逐步提高的办法,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分步实施计划,逐步达到,但最后期限不能 超过1996年底;对贷款资产质量指标达不到规定比例指标的,由各商业银行提出逐年提高的计划,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监事会监督执行。对其余各项比例指标,则必须认 真执行。73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的暂行监控指标我国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规定了以下九个方面的暂行监控指标: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指标、对股东贷款比例、拆出资金比例、单个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 解释如下资本充足率 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l00。 存贷款比例 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不得超过75。 中长期贷款比例 一年期以上(含一年期)的中长期贷款与一年期以上的存款之比不得超过120。 资产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5,其中流动性资产指一个月内(含一个月)可变现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国库券、一个 月内到期的同业净拆出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