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撤除耙矸机及链板机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04208817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撤除耙矸机及链板机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撤除耙矸机及链板机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撤除耙矸机及链板机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撤除耙矸机及链板机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13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耙矸机及链板机出货,目前巷道已施工完毕,按矿安排,需撤除巷道内两部链板机及一部耙矸机。为保证撤除施工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二、撤除施工方法 (一)施工顺序按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撤除。即先撤除链板机,后撤除耙矸机。(二)施工方法1、链板机撤除方法(1)首先将链板机断电甩火。(2)用紧链器或手拉葫芦将链条紧好,然后将链条从联接处断开。紧链操作时,由三人合作进行,严禁直接用手拿正在紧链过程中的链条和刮板。(3)链条断开后,开动链板机吐出链条。(4)将整链分散解体后装入矿车打走。(5)将溜槽逐一撤掉,装入矿车打走。(6)撤除机头和机尾。链板机头、机尾起吊时,使用5吨的手拉葫芦进行。2、耙矸机撤除方法1)首先将耙矸机断电甩火。2)撤除耙矸机。(1)撤除顺序:按卸矸槽中间槽连接槽簸箕口主副绳的顺序依次撤除。(2)撤除时先在预定位置拴好绳头,挂好手拉葫芦(型号为5吨),然后用12.5mm钢丝绳系牢待撤除的部件,并将手拉葫芦的小链子在钢丝绳上拴牢,操作拉葫芦将钢丝绳带紧后,卸掉固定待撤部件的螺栓,最后操作手拉葫芦,将待撤部件下放到巷道两侧或平板车上,封好车后打走。(3)将耙斗装车打走。(4)使用上口绞车把台车拉到上平台,再打走。二、安全技术措施(一)机电管理及设备起吊措施1、起吊工具采用5吨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与起吊梁之间使用12.5mm加工的绳头连接。2、起吊过程中要有专人专门观察顶板和起吊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3、起吊设备时必须设专人集中精力统一指挥,起吊点向上5m,向下20m范围内严禁有人逗留、通行、作业等。严防断绳或设备滑落、歪倒伤人。4、起吊前必须先加固起吊设备附近的顶板支护,操作人员不得位于起吊点下方或设备可能歪倒打滑的方向处操作,起吊前必须由跟班队长确认起吊设备附近的顶板支护牢固,手拉葫芦与起吊梁连接牢固后方可进行起吊。5、起吊过程中,跟班队长必须在现场指挥。6、设备起吊装车时,严禁任何人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悬吊物的下方。起吊物件装车时,作业人员要精力集中,协调一致,防止挤手碰脚。7、起吊、拆除设备时,必须由专人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起吊点和工具是否有足够的承载强度,不完好或不够承载强度时,不许起吊,起吊点能承载的拉力必须超过被起吊重物的六倍。起吊时做到平、稳、缓慢。8、严禁用人体重量来平衡被吊运的设备,严禁用手直接校正已吊设备张紧的吊绳、吊具。起吊地点为架U型棚支护,起吊前要对起吊点处的棚子加强支护。9、严禁起吊带电的设备。10、严禁使用绞车起吊设备;严禁使用绞车直接拖运设备。11、停电必须先挂停电牌,后停电。12、不得带电检修、搬迁、撤除机电设备,严禁非机电人员拆卸机电设备。(二)人工扛运链板机件措施1、人工扛运链板机件时,要做到轻那轻放,防止挤手碰脚。2、扛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顶底板,防止碰头及被底板上的物料绊倒,在底板上有水地段要防止滑倒。3、人工运料必须戴好纱布手套。4、人员抬链板机件时,要步调一致,口号统一,避免伤人和伤己。(三)设备装车、封车措施1、装车物件的重心保证矿车在打运时不窜料。2、链板机头、机尾,耙矸机卸矸槽、中间槽、连接槽采用小平板装车,锚链封车打运,锚链采用420链板机链条,封车螺栓直径不小于16mm,锚链不少于4根。打运前,跟班队长必须仔细检查封车情况,确认牢固可靠后方可安排人员打运。设备严禁超宽、超高、超长、超重。3、链板机电动机装车时,电动机的两端要安设木板或旧皮带作为保护,防止打运过程中电动机被撞击损坏。4、电缆、开关采用矿车装车,装车时严禁超高。(四)打运措施1、打运路线(1)重车运行路线:13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E1305风巷联巷13煤东翼轨道上山上部车场13煤东翼轨道上山及下部车场-550m东翼轨道石门-550m东翼轨道大巷-550中央轨道石门副井地面。(2)空车运行路线与重车运行路线相同,方向相反。2、打运期间各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绞车司机在绞车运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严禁松开绞车闸把。3、绞车的余绳不得少于5圈。4、每班打运前班队长必须对E1305系统打运路线轨道进行全面检查,轨道质量达到安全行车要求后方可进行打运。5、斜巷中的“一坡三挡”安全设施必须齐全有效并正常使用。6、打运路线绞车都必须设置警示红灯,每台绞车的声光信号必须齐全有效、清晰响亮。7、打运时必须使用保险绳、标准插销、标准三环链、马蹬,保险绳绳径不得小于主绳。物料严禁超宽、超高、超长、超重。8、每台绞车前必须设置牢固的挡绳网及防跑偏装置,打运过程中要保护好沿途各种管路、电缆线和风筒。9、斜巷行车必须坚持“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当绞车运行时,斜巷上下口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打运时人员不得跟车行走,钢丝绳回弹范围内严禁有人作业或逗留。10、设备装车要稳、正、重心适中,封车牢固、可靠。把钩工在每次开车前,必须严格检查装车、封车及挂钩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11、把钩工必须待车停稳后方可作业。作业结束后认真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向绞车司机发出开车信号,绞车司机回点后方可开车。12、绞车司机和把钩工每次开车前,必须严格检查绞车固定情况,绞车闸皮、闸把及声光信号、大绳、钩头、连接销子、链环等是否符合要求,各连接部位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处理好后方可开车。13、打运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不得强拉硬拽,必须停车处理。14、非绞车司机严禁在绞车处逗留,绞车司机应严格按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严禁离岗。15、斜巷内停车装料前,必须用锚链将矿车与轨道联锁,并在矿车下放打一根牢固的戗柱后方可装料。平巷内停车必须使用木楔制动阻车。16、人力推车的车距(同向推车时),在坡度小于5时,不得小于10m;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人力推车时,一次只许推一辆。严禁在车辆两侧推车。推车时必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吹哨子),派专人验道,通知其他人员撤到安全地点。17、车辆掉道时,严禁使用绞车动力复轨。处理掉道前,利用现场的支护用点柱或托棚加固后,经现场班队长确认安全后方可用千手拉葫芦起吊,手拉葫芦的型号必须能满足起吊重量的要求。斜巷中必须带紧大绳,严禁摘钩拿道,拿道时,掉道车辆的下方严禁站人。斜巷处理掉道时,下口必须设置警戒并保持退路畅通。处理掉道必须由班队长现场统一指挥。18、绞车每次提升车辆数按绞车参数牌板上的要求执行。19、机电人员每小班必须对绞车进行检修,并认真做好记录。杜绝电气设备失爆及设备带病运转,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20、钢丝绳断丝面积在一个捻距内超过大绳总面积的10时,必须换绳。主绳的插接长度不小于绳径的1000倍。钢丝绳变形严重或磨损超过规定时,必须及时更换。21、绞车要带电操作,严禁放飞车。22、绞车选型打料系统设1部JD-40绞车、1部JD-25绞车。JD-40绞车最大提升距离为300m,巷道最大坡度为23,预计一次提升重量为4吨,选用钢丝绳直径为18.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Mpa,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总和为19.95吨。牵引力为3.0吨。JD-25绞车最大提升距离为120m,巷道最大坡度为25,预计一次提升重量为2吨,选用钢丝绳直径为15.5mm,公称抗拉强度1700Mpa,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总和为13.85吨。牵引力为1.8吨。(1)40kw绞车根据牵引力计算公式: Fmax=n(W物重W车重)(Sinau1COSa)+ W绳重绳长(Sinau2COSa)其中:n绞车所提车辆数 a为斜巷最大坡度 u1为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u10.0070.02,一般取0.015 u2为钢丝绳与地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一般u20.2 W绳重每米钢丝绳的重量所需钢丝绳的长度 Fmax1=n(W物重W车重)(Sinau1COSa)W绳重L(Sinau2COSa) =41000(sin230.015cos23)1.218300(sin230.2 cos23) =40000.405365.40.575 1830(公斤)=1.83吨6.5。 故可以选用直径为18.5mm的钢丝绳。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使用JD-40KW绞车可以满足打运设备要求,最大提升重量为4吨。(2)25kw绞车根据牵引力计算公式: Fmax=n(W物重W车重)(Sinau1COSa)+ W绳重绳长(Sinau2COSa)其中:n绞车所提车辆数 a为斜巷最大坡度 u1为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u10.0070.02,一般取0.015 u2为钢丝绳与地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一般u20.2 W绳重每米钢丝绳的重量所需钢丝绳的长度 Fmax1=n(W物重W车重)(Sinau1COSa)W绳重L(Sinau2COSa) =31000(sin250.015cos25)0.8457120(sin250.2 cos25) =30000.4360.6041200.8457 1369(公斤)=1.37吨6.5。 故可以选用直径为15.5mm的钢丝绳。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使用JD-25kw绞车可以允许最大提升重量为3吨。其他按煤矿安全规程、13煤东翼出煤上山上段掘进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