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评价课伴我成长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03641757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级评价课伴我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星级评价课伴我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星级评价课伴我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 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们看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 教”真正为学生的“ 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不少教师的课,“民主性”逐步取代了“权威性”,教学氛围更加愉悦、和谐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民主了.教师注意了把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学习了。同时,教学更加开放了,注意走出课堂和书本,重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前搜集,课中交流,课后拓展”等这些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一、 “个性张扬”得到了重视, 学习行为的规范养成却被忽略。课堂上不再是 教师“一言堂”,开放、自主的“群言堂”使得学生有了“动”感。学生想问就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甚至想摆出个什么姿势也随心所欲。有些 教师误以为对 学生提出要求会束缚 学生的个性张扬,于是便不对 学生作任何的要求和约束,任 学生尽情地张扬,没有了任何秩序和规范,这种“无规范状况”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课堂氛围的活跃,而导致的却是 教 学效率的低下。如何做到“活而有序”还需要我们下一番大功夫。 二、许多 教师重视了课堂评价,评价的语言也更趋向于激励,但对课堂评价还应有更清楚的认识。评价是什么?评价应该是“欣赏”,是“激励”,还应是“导向”。 教 学改革使得 教师确实放下了“架子”,改“呵斥”为“呵护”了, 教 学氛围也的确使 学生身心感到愉悦了。但是,在课堂评价中以下几种情况应值得我们反思:一是部分 教师还不会评价 学生,把握不好评价的时机,不会从 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之中挖掘出评价因素,评价语言平泛,语调平直,缺乏情感。二是 教师的评价语言往往缺少个性和价值。总是“你说得真好!”“你说得太好了!”等这样的既空又泛的放之四海皆管用的一路赞歌式的评价,对甲同 学是这样的评价,对乙同 学也是这样的评价,对此问题是这样的评价,对彼问题也还是同样的评价。 学生得到的只是精神上的慰籍,而缺少思维上的碰撞和认识上的飞跃。长时间的这种缺乏个性的评价方式使得 学生也逐渐变得不以为然,连精神上的慰籍也没有了。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缺少多元的互动式的评价。课堂评价应该包括 教师对 学生的评价、 学生对 学生的评价、 学生对 教师的评价这三个方面。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还主要是 教师对 学生的评价,而 学生间的互评、 学生对 教师的评价则很少有。 学生间的互动评价即便有,也更多的是“挑刺”,而缺少“赏识”和改进性的建议,并且对评价的认识水平也极其有限。比如,某同 学读完课文后 学生间的评价,不是说某某同 学这里加字了,那里漏字了,就是说某某同 学声音太小了,低年级同 学这样评价,高年级也是这样评价,似乎 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他们的认识水平永远都只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既然评价除了“欣赏”和“激励”外还有“导向”,那么 教师的评价就必须是具体实在的,就必须能使 学生认识到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努力才能做得更好。一堂课中,对 学生的表现评价得体,就能达到很好激励效果, 学生的 学习情绪就会更好,积极性就会更高。每位 教师都应把 学会评价 学生、善于评价 学生作为自己 教 学的一项基本功来钻研。三、多媒体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更科 学、合理。新的 教 学理念不但带来了 教 学方式和 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 教 学手段的优化和多样,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对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我们都知道,多媒体 教 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现代 教育的需要,它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对多媒体课件的期望太高、太重,而过份依赖课件。部分 教师认为没有课件就上不出好课,于是将课件作为提升授课水平和效果的亮点为自己增色出彩。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单纯地追求课件的高、新、奇,课前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课件。一节课从开课到结课始终都在使用课件,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整节课看到的只是声像音画的不断变换和展示,而看不到 教师的引导,看不到 学生的思维,本应是 教师和 学生的活动也由课件包办代替了。二是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和定位还不够清楚,致使主次不分,宾主倒置。多媒体课件的便利和优势再多再好,但它也只是 教 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在授课中我们感觉到,部分 教师的课有明显的 教师跟着课件跑的倾向和痕迹, 教案是根据已有的课件来设计的, 教 学进程是由课件来控制的, 教 学节奏也是由课件来决定的,致使课件占据了 教 学的主导,而 教师则变成了课件的操作者和跟随者, 学生面对的是课件而不是 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使用我们还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但同时还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要用得更科 学,更合理。课件使用得好了,的确能为我们课带来新鲜的空气,能增色出彩,不然则只会是适得其反。 五、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过程分析代替目标落实,二是只重视结果的得出而忽视过程的体现。在 教 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有的 教师把过程当作目标,把“ 学过了”当作“ 学好了”,把“分析完了”当作“分析好了”。很明显,“ 学过”与“ 学好”,“分析完”与“分析好”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和距离的。 学生 学过了,但并不能说明 学生就完全掌握了、理解了和吸收了。对 教材分析完了,同样也不能说明就是分析好了。并且很多时候,那些看似头头是道的分析其实已经偏离了 教 学的重点和目标。这样的过程分析,忽视了目标的存在, 教 学效果得不到体现,更谈不上对 教 学任务的落实了。另一种倾向就是只重视结果的得出而忽视了过程的体现。本人认为过程的体现应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老师 教的过程,即 教师是如何启发、引导的,二是看 学生 学的过程,即 学生是如何获取知识的。就拿 语文朗读指导来说,朗读一般也讲求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二是质量。朗读的遍数多了,也可以算作是有了朗读的过程,但更应体现出质的训练过程。怎样体现呢?同样要通过数量来体现。在一次次的反复朗读中,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所进步,有所提高,要能体现出诵读训练的层次性来。要能让 学生在多次的反复的不断训练中,逐步地去体味语言,体会情感,提高朗读的能力,最终达到自能感悟的程度。还比如说数 学中对 学情的反馈,反馈 学情主要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做练习题来反馈,另一种在师与生、生与生的语言(信息)交流中反馈。这两种反馈 学情的方式都非常重要,但如果从过程与结果的角度来看待,前一种是对 学习结果的反馈,后一种则是对 学习过程的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