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71621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十四)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四川双流中学月考)在春秋战国时期,土特产品的地区差价很大,甚至“市贾倍蓰”,相差一倍至五倍。利之驱使,使商人们“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而不顾。这主要反映了 ()A大众消费需求的极大增长B商人从业风险空前升高C特殊商品长途贩运的繁荣D交通不畅阻碍商品交换C由材料中“土特产品的地区差价很大”“利之驱使,使商人们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而不顾”可知,土特产品的长途贩运非常繁荣,C项正确;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2018济宁模拟)下表为选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可以作为史料来实证唐代()典籍记载内容旧唐书玄宗纪(741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车坊,经营车马出租业务的店栈)全唐文卷八十一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唐会要六十九天宝九载(750年)十二月敕,郡县官僚共为货殖,竟交互放债侵人,互为征收割剥黎庶唐会要八十六大历十四年(779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A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城市布局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C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D对商业贸易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C根据材料中的“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和“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等信息来看,政府一再发文禁止官吏经商,说明唐朝时期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故答案为C项。3(2018福建莆田二模)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据此可知()A茶叶栽培扩展到黄河下游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加便捷C经济繁盛使茶叶贸易发展 D政府已不再管制茶铺经营C“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未涉及茶叶的种植范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A项错误、C项正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突出南北交通,不能说明南方与北方的差距,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茶铺经营是否受政府管制,故D项错误。4(2019南京调研)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D“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材料未提及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故A项错误,D项正确;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与材料政府保护商人的权益不符,故B项错误;“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表明商税在政府收入中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5(2018北京西城区一模)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A官营手工业渐衰落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C商品经济发展较快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C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才逐渐衰落,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并未涉及南北地域间经济的比较,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唐宋时期政府钱币收入不断上升,实物收入不断下降,说明政府货币税的比重上升,实物税的比重下降,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趋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6(2018滨州模拟)在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由此可知,宋代()A承认了私营商业的合法性B严重阻碍了市镇的设置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D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地位A根据材料中“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说明当时设镇是为了增加政府的商业税收,即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一定的承认,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市镇的发展,故B项错误;宋代仅仅是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放弃,故C项错误;材料中“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并未影响小农经济的地位,故D项错误。7早在明清时期,中国的货币商人就创办了钱庄、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它们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C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国际交往D“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AB项与材料信息无对应性,排除;C项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金融和贸易的发展问题而不是人才问题,据此排除D项。8(2019天津联考)康熙六十一年,帝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该措施成为常例。说明()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B对外贸易注重满足民生需求C重农抑商政策根深蒂固 D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信息得出,对外贸易注重满足民生需求,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9(2018长郡中学模拟)明代晚期,南京的士大夫仅是所戴头巾,就有汉巾、晋巾、唐巾、不唐不晋巾、诸葛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多种,可谓殊形诡制,日新月异。这表明当时南京 ()A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生活B成为全国商业中心C传统道德观念已经沦丧D文化复古之风流行A由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晚明时期的江南,伴随着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士大夫的衣着打扮也不再拘泥定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衣着,说明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冲击。故选A项。10(2019陕西渭南质检)西汉桓宽盐铁论记载:吴王专山泽之饶,海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这说明了当时 ()A亟须遏制地方腐败势力的膨胀B专营专卖政策产生负面影响C盐铁专卖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D推行集权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材料的观点是希望政府能够在经济上实行集中管理,以杜绝地方专权或者叛乱的发生,故选D项。11(2018德阳三模)明世宗时,政府仅征收了两淮产盐总量的40%,其余的食盐都落入了贩卖私盐的商人手中。到了明代末期,私盐贩卖在一些地区甚至已经有了固定的市场。这表明 ()A官营政策抑制了食盐生产B商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C政府对经济管控较为松弛 D重农抑商政策逐步废除C官营政策抑制了食盐生产与材料的内容强调私盐贩卖现象不符,故A项错误;商业资本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居于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到了明代末期,私盐贩卖在一些地区甚至已经有了固定的市场”表明政府对经济管理比较宽松,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没有被逐步废除,故D项错误。12(2018宣城二模)有学者在研究16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A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B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C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 D“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D根据材料“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中小商人阶层和大商帮都追求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反对“海禁”政策,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成了倭寇,这说明了“海禁”政策其实是加剧了倭患,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诸藩志卷上列举了15处(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前往贸易时所贩售商品,瓷器所有15处皆有销售,丝织品为12处,仅居其后,其次是金、酒、银、铁、米、糖、漆器,香药商品除檀香为3处外,都为12处。宋朝允许本国商人出海贸易,包恢在敝帚稿略卷一中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宋代早期中国帆船更喜欢在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商人交易,后期中国船也乐意到印度的港口与阿拉伯人交易。13世纪及此前很长时期,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已形成三个有连锁关系的海上贸易圈(同时也是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在这个贸易体系中,南海地区是最重要的中心,其中的中国是推动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东南亚是联系这一区域贸易的最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一贸易体系为南海贸易体系。摘编自黄纯艳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材料二据统计,在1721年至1740年,英国人用来购买中国货物的货款,94.9%是以金银币偿付冲抵,真正以货易货的份额很小。入华白银的最大来源地是美洲,秘鲁和墨西哥两地的银产量在16世纪时占世界产银总量的73%,17世纪占87.1%,18世纪占89.5%。到18世纪末,长期的过度开采使美洲银矿日渐枯竭。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委员会发现:“广州银元奇缺,这是近几年来从中国运出白银而又没有相应银元流入这个国家的必然结果”因为拿不出较多白银来和中国进行交换,到19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先前与中国有传统贸易的欧洲大陆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普鲁士、瑞士、瑞典等)都淡出了中国市场。摘编自郭卫东印度棉花:鸦片战争之前外域原料的规模化入华(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原因和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南海贸易体系”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诸藩志卷上列举了15处(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前往贸易时所贩售商品”“瓷器所有15处皆有销售,丝织品为12处香药商品除檀香为3处外都为12处”“宋朝允许本国商人出海贸易”“其中的中国是推动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力量”等信息并结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进步等史实回答;“特征”根据中国的主导地位、商品结构、主要贸易力量、市场等角度分析。第(2)问,“状况”根据材料二“几乎所有先前与中国有传统贸易的欧洲大陆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普鲁士、瑞士、瑞典等)都淡出了中国市场”概括得出;“原因”从中外两方面分析,中国方面可从国力下降、对外政策方面回答,外国方面可从新航路开辟、美洲银矿日渐枯竭、工业革命角度总结。答案(1)原因: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唐宋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统治者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沿海居民以海为生,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南海诸国相对落后,愿意与中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任答三点即可)特征:贸易体系以中国为主导;商品结构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手工业品为主,其他地区性资源商品为辅;以中国、阿拉伯和印度商人为主要贸易力量;海外市场广阔,多个贸易圈相连。(2)状况:日益萎缩,逐步瓦解。原因:清王朝固守传统农耕经济,综合实力逐渐下降;清王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主动脱离海外市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冲击着传统的南海贸易体系;美洲银矿日渐枯竭,与中国有传统贸易的欧洲大陆国家淡出中国市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紧扩张,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任答三点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时间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本题可以从“货币的铸造”“货币从多样化到统一化”等角度确定观点。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答案示例: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