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257753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十四)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统计,1912 年一年内成立的实业团体有40 多个,遍及全国22 个省区。这些实业团体以“振兴实业”“富强国家”为宗旨。如中国实业共济会章程规定:“本会以集合五大民族,共筹振兴实业开拓国家之富源,发展民族之经济为宗旨。”材料主要反映了()A各种实业团体崛起B实业救国的潮流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D辛亥革命的影响B各种实业团体崛起说的是当时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实业救国潮流,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各种实业团体崛起后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潮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故D项错误。2(2019锦州一模)1933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这一政策()A重建了金融秩序 B导致了通货膨胀C打击了民族工业 D加速了白银外流A题干主要论述国民党政府统治前期所推行的法币改革,该政策有利于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次改革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故选A项;1933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没有导致通货膨胀,故排除B项;1933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稳定了金融体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当然包括民族工业的发展,故排除C项;1933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防止白银的外流,并且改革之后,其金融体系逐渐稳定,没有出现白银大量外流现象,故排除D项。3(2019江门一模)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在已完成土地革命的地区推行土地登记,发放所有权证,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妥善安排他们的生计。这种做法()A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D扩大了解放战争的群众基础C根据题干中陕甘宁边区土地改革措施“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妥善安排他们的生计”可知,该措施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说明该措施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新形势,故选C项。4(2019株洲一模)据统计,1936年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占比分别为49.21%和50.79%,19471948年分别为58.43%和41.57%。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官僚资本借战时体制迅速膨胀B列强卷土重来使民间资本萎缩C国民政府在战后兴办国有企业D战争使民族资本主义遭受重创D根据题干中两个时间点,即1936年、19471948年,我们可以得知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两个历史事件对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比例有较大影响,故选D项;题干没有提及官僚资本,故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的占比”的变化,与列强的参与无关,故排除B项;国民政府在战后兴办国有企业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5(2019昆明一模)抗战期间,卢作孚等民族企业家利用川江航线运送了大批军队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并将武汉地区的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大后方创办化工企业,支援抗战。这表明()A抗战物资主要来自民族资本家B抗战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民族资本家是抗战的重要力量D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C由材料“卢作孚等民族企业家利用川江航线运送了大批军队及作战物资到前线,并将武汉地区的大批工业装备和人员转移到四川;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大后方创办化工企业,支援抗战”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家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资本家对抗战的贡献而非抗战物资的来源,故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国的工业布局,故排除B项;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受到打击并日益萎缩,故排除D项。6(2019襄阳二模)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公司”“中国蚕丝公司”“中国石油公司”“中央造船公司”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各种垄断性组织。这反映出()A政府践行了“节制资本”思想B经济中“国进民退”现象突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D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B由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了各类垄断性组织,各行业由国有资产控制,民营资本受到压制,体现了“国进民退”,故选B项;节制资本旨在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材料强调的是国民政府接收敌伪产业,故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故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政府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故排除D项。7(2019茂名一模)1923年初,上海华商各纱厂因花贵纱贱相继停工。为挽救中国棉业,“棉纱大王”穆藕初与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的同事们积极活动,筹划按国际惯例组织中华棉业银公司,但农商部因部分议员和内阁阁员的反对而搁置此提议。材料反映了()A一战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发展B政府反对中国成立垄断性质的大公司C军阀割据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工人运动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1923年为挽救中国棉业筹划组建公司的提议被搁置,这反映了一战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发展,故选A项;中华棉业银公司不是垄断性质的大公司,其成立在于挽救中国棉业,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军阀割据,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工人运动,故排除D项。8(2019深圳二模)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D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宁波妇女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政治革命影响,宁波妇女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9(2019莆田质检)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不断推动阳历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甚至将阳历定为“国历”。1930年,政府编印什么叫作国历的宣传大纲,列出15条“实行国历宣传标语”。这反映了()A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B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C政府主导大众传媒演变D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大势D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大力推行西方阳历,其实质在于积极融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时间标准化是西方世界体系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需要接受的内容,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中国阴历与西方阳历的融合,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革命思潮,而是国民政府的政府行为,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主导阳历的实施而不是大众传媒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演变,故排除C项。10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C根据题意可知,中共早期报刊的局限性并不在于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而是“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故A项错误;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并不是最好的答案,并没有讲明白具体为何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故B项错误;要求使用口语,通俗化体现了其理论性太强,即遭遇到了理论化与通俗性的尴尬,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普通民众的作用,故D项错误。11(2019郑州二模)下表为“抗战时期中国抗战电影海外传播一览表(部分)”国家片名发行方式美国热血忠魂八百壮士赠送苏联精神总动员热血忠魂赠送新加坡抗战特辑出售版权据上表可知,抗战电影在海外传播()A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鼓舞了国内军民的抗战意志C表明政府注重国际形象的构建D体现政府与美苏关系更为密切C根据材料抗战时期海外传播的中国抗战电影的片名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精神总动员可知,这是在向国际宣传中国人民积极抗战的情形,这有利于树立国民政府的正面形象,故选C项。12(2019无锡一模)20世纪30年代,“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而同时期的河南官方则下令:“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税一元。”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特点是()A全盘西化 B中西合璧C官方主导 D新旧杂陈D由材料可知,上海和河南各是新、旧习俗的代表,在对待女性穿衣方面,上海开放,河南则较为保守,这体现了近代中国习俗变迁中新旧杂陈的特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南充一模)(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头巾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至爱,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尤其是以某一名士所戴头巾命名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颢曾戴此巾,故名宋代士大夫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浓郁的文化意识带进服饰天地,如林景熙诗曰:“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在历代名臣像中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种审美风范。 摘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材料二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摘编自张华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服饰文化出现儒雅化趋向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建立后服饰变迁的特点,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迁的认识。(16分)解析:第(1)问,结合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行回答即可。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指出服饰变化与政治、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服饰多元化、自由化,中西融合,传统与前卫、时髦并存等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社会风气及思想观念等角度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可以从服饰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存在的反映,服饰文化的变迁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表现,服饰文化的变迁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时代的创新等角度回答。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实行文人治国、重文轻武的国策;儒学的复兴,理学的形成;实行科举制,书院的兴盛,教育的普及。(9分)(2)特点:服饰变化与政治、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服饰多元化、自由化;中西融合,传统与前卫、时髦并存;涉及社会各阶层。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冲击了等级秩序,改变了旧的社会习俗,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利于西方平等、民主、自由等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认识:服饰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存在的反映;服饰文化的变迁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表现;服饰文化的变迁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时代的创新。(16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前(18761949)铁路干支线总表(不包括矿山线、森林线、码头线在内)”时期分布新建(单位:公里)分布比例(约)经营类型清政府(18761911)关内各省5 749.563%(主要在华北、上海周边)国营、商办、中外合营、官商合办等东三省3 387.737%共计9 137.2北洋政府(19121927)关内各省2 169.955%国营、商办、日本擅修、中日合办东三省1 776.845%共计3 946.7国民政府(19281949)东三省(19281931)910.87%主要为国营和日伪经营、少量商办关内各省(19281937)3 602.527% (主要在南京周边)国民党政治区(19371945)1 913.614.5%华北人民解放区(1948)590.5%关内日伪控制区(19371945)924.77%东三省和热河省(19371945)5 745.844%共计13 156.4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大陆铁路26 240.3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综合提取表中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近代铁路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近代中国铁路空间分布不平衡,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铁路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2分)阐述:晚清时,中国铁路在艰难中建设发展。由于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不独立,思想观念和科技落后,铁路建设艰难。但在洋务运动的推动和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刺激、诱导下,铁路建设还是取得了较大成绩。(3分)北洋政府统治时中国铁路整体发展缓慢。原因是国内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日本大肆掠夺中国路权。(3分)国民政府统治时,国内铁路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原因有国民政府全国政权的建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展开,抗战运输的需要,日伪加大掠夺路权力度等。(3分)总之,铁路的发展折射了中国社会变迁,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分)示例二:论题:近代中国铁路空间分布不平衡。(2分)阐述:清政府统治时铁路主要分布在东三省和北京、上海周边。因为东三省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北京和上海分别是清政府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3分)北洋政府统治时,东三省铁路所占比重较大。因为一战期间日本加大对中国的侵略及奉系军阀的修建。(3分)国民政府统治时,新建铁路主要集中在南京周边、东三省和热河。南京是国民政府政治中心,东三省和热河为日占区,日本通过铁路强化侵略。(3分)总之,近代中国铁路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地区,西北和西南较少,分布不平衡。(1分)-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